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沧桑话语勒勒车

精品 【绿野散文】沧桑话语勒勒车


作者:萍踪屐影 进士,11031.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8发表时间:2012-10-15 06:39:57


   勒勒车,嫩江县称为大轱辘车,又叫草上飞,还有的地方呼作轻便车,蒙古人谓之曰达斡尔车,莫族同胞自称大轮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勒勒车曾经是嫩江两岸主要交通工具。再往前探讨,这种车曾经是嫩江流域山区中唯一的运输车辆,以两个车轮高大而著名。
   车轱辘高到什么程度?我读初中时,曾经和几个同学在渡口摆渡船上做过测量。有的车轮直径为1.50米,有的为1.46米,相差不多。但比中原马车高出二、三十公分。每个轮子有车幅条20根,也有22根和18根的。幅条长60厘米或55.5厘米。车轮都是黑桦木揻成的。有的轮子外缘嵌扎一条厚铁皮,称为“车瓦”,以延长车轮使用时间。但多数轱辘是“原生态”,没有任何附加材料。
   我人生乘坐的第一种类型车就是草上飞、大轱辘车。那时,只有四、五岁。父亲刚刚去逝,我跟随母亲奔波在嫩江城和五家子村之间。随后七、八年往来不断。五家子村在现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额尔和乡。1934年之前属嫩江县辖地,坐落在嫩江支流甘河畔,距离嫩江县城不到50华里。但大半里程是山道,是村民自然走出的大轱辘车土路草道,属于“天然”形态,没有今天公路的标准;没有路基、路面之分,更没有路肩、路脊和边沟概念。路面坎坷,多有块石、卵石,坑坑洼洼,高高低低,车行其间,左右摇晃,以低于人行速度前进。驭手们谁也没有鞭子,随便在路旁折支柳条,吆喝着役马或黄牛。柳条打断了,再折一根。据说,五家子村没有人会熟皮子,更没有人会拧鞭子和鞭梢。他们说,没有人拧鞭子就没有人使鞭子。生产实践恰好相反。没有市场,哪里会有生产!
   从县城到五家子村要走整整大半天路。进村时,几乎每次都是月光高照,各家豆油灯点亮的时候。五家子村是山村。村前是甘河,河对面就是一座高大的南山。进村前从东山上走下来。那时,人烟稀少,东山和北山时有狼群出没,也有野猪、狍子上道。这些野兽似乎不怕人,尤其是野狼,当地人叫张三,跟在车后犹如家狗。夜间,特别是冬天的夜间,眼睛闪动着绿光,颇让人害怕。我有个舅舅,胆大毫无惧色,常常拿着赶马的柳条棍和张三们开玩笑。有时他猛的往地上下蹲,吓的野狼回头就跑。有时,他拿起坏“车瓦”或其他铁东西敲打,也把张三吓走很远。还有一次,他公然嗷嗷喊着向狼群冲去。那些闪着绿光的张三居然全部退避三舍,四处逃散。
   最有意思的是吹鹿哨或犴哨,尤其是春天,猎鹿、猎犴、猎狍子的红围期。舅舅有时赶着车,或者任大轱辘车信马由缰顺道走,他跟在车后或躲在道旁的灌木林中吹鹿哨。据说,鹿哨吹出的声音比公鹿还逼真,还具有公性,强音很强。一些母鹿、母犴或母狍子正处在发情期,闻声而喜,从附近跳跃着跑过来,又立着耳朵,警惕地看着大轱辘车。舅舅把车停下,以车为伪装诱鹿、犴。这时,车上的人谁也不能下车。整车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几个跟随哨音的母鹿,看她们寻找配偶的神态和急切、无奈,舅舅有时在鹿、犴、狍子出没的地方下套或下窑,捕捉她们。
   多少年以后,我在探讨北方少数民族习俗时,方才知道鹿哨等是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工具之一。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春天打红围,几乎都使用鹿哨、犴哨伪装,以公鹿、公犴的声情引诱母鹿、母犴等捕之。鹿哨木质,据说是松木,呈长嘴扁葫芦样子,长约七、八十厘米,宽八、九厘米,厚四、五厘米,内有空腔。鹿哨多是民间工匠制作,也有农民自行仿效的。我见过的鹿哨制作都比较粗糙。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嫩江县山区和内蒙古山区同样使用大轱辘车。这种车体适宜于当时的道路状况,即车形和路况相适应。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大轱辘车是人们依赖的唯一的交通工具。据说,日伪时期,山林队讨伐抗日义勇军或抗联,或在兴安岭中搜查时,日伪军后勤几乎都是使用大轱辘车拉给养供应送到指定地点。大轱辘车是当时形成车队的唯一的一种运输力量。大轱辘车运输最多的人群是采伐流送工人。日伪时期,采伐工人高达一、二千人。每年进山,他们要在北山生活三、四个月时间,所有给养都是从嫩江城运输的。
   那时,采伐工人入山走的是清朝官道。那条路因为年久失修,只能在冬天走“冻板”路。从嫩江城出发,沿着这条大约与嫩江平行的官道行驶,多半是大雪封山,行走艰难。赶到十二站,全程达500余里,需要七、八天或者10几天。如果以1台车装载5个人的生活、生产全部资料,那该是何等的大轱辘车队!这在当时没有机动车运输力量(日军的军车除外)的嫩江,没有轴承车出现之前,大轱辘车对生产、生活是何等重要!历史地讲,“草上飞”是达斡尔族人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嫩江两岸人民长时间的主要运输工具。功在千秋,功不可没。
   大轱辘车运载能力比较低,首先来源于车毂构造。大轱辘车的轱辘和普通牛、马车一样,车轮都是由三部分构成,即车辋、幅条、车毂和车毂的轴孔。车辋是由两根圆黑桦木揻制而成。车毂中部轮圈凿出20个左右辐眼,用辐条分别和车辋连接起来。车毂是长约45厘米的黑桦圆木,中间凿孔为车轴的孔眼。据说,轴孔直径以7厘米为多,车轴直径只能在7厘米以下。车轴和轴眼,即轴孔之间有时安装小钢片,但多数车辆没有投放这个材料。马车在行进中车轴和轴孔之间硬性磨擦。但轴孔要灌润滑油,用以减少磨擦力。这种结构,以承载半吨左右重量为宜。
   有资料可查,日军侵占嫩江后的第二年,即1934年冬,为了掠夺嫩江的森林资源,一次性入山采伐流送人员达900人,其携带生产、生活用品,需要多少大轱辘车!那是何等气魄!1950年,组建林业工会。当年正式会员800人,加上农村及内蒙等地非会员和采伐的流送人员达2000人,这些人入山又该是何等运输场面!直到1958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建采伐队,有社员189人。这200来人入山采伐的生产、生活需要量也是大轱辘车队的运输货源。但当时并没有专门管理大轱辘车的机构,都是有关机构,例如伪满营林署,建国以后的林业局和各采伐小队从农村雇用的。农村承担运输的草上飞多达几百辆。
   大轱辘车也曾是长途运输的辅助力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特别是建国前的几年,嫩江到边境黑河公路上只有少量的几台烧炭为动力的汽车往来,主要运输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须品。当时,黑河粮食自给能力不足一半,需要从嫩江、讷河运输。大量日用品全部由嫩江运入。那时北安到黑河的直通公路尚未建成,汽车要经过二站,道路情况更糟,里程更长。嫩江成为黑河商品主要中转站和供应地。黑河有关部门在现在嫩江水产站大楼处建有办事处,主管中转货物运输和就地购粮等事宜。办事处每年都要顾用几十台,甚到上百辆次大轱辘车从讷河、嫩江运粮食到黑河,支援人民自治军,支援黑河城乡供应。据讲,嫩江—黑河一次往返需要半个月时间。如果车出毛病或马出事,大约需要20天左右,甚至逾月。大轱辘车上公路是一个时代生产力的表述,是一个历史过程。当“胶轮车”,群众又称汽包车出现以后,大轱辘车的地位很快被取代。公路运输和平原地区再也没有见过草上飞的踪影。当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黑河任运输公司革委会主任的时候,还有10几位当年烧炭的汽车司机。他们津津有味地和我讲大轱辘车的轶闻趣事,讲出许多浪漫的辛酸。
   勒勒车还有一个不可磨灭的贡献:卖烧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每年入冬,每天都要有几辆、10几辆或二、三十台装着玻璃棵子的大轱辘车进城卖柴,解决大部分居民越冬烧柴问题。玻璃棵子是群众俗称,学名叫柞树,没有松树的材质,没有杨树的高大,只可以当硬杂木在建筑和装饰、木器业中派上用场。但是,六十年代几乎全部当烧柴送进灶房。那时,城里基本都是平房,大锅灶只能烧柴,只会烧柴。玻璃棵子是最受欢迎的供应。论功的话,勒勒车的贡献当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大轱辘车卖柞木烧柴的人几乎都是莫旗额尔和乡的村民。其中不乏达斡尔族人。他们驾车很有本领,常常一个人赶三、四辆车或七、八台车。后一辆车的马缰绳拴在前一辆车的后车排子上,一辆接一辆,拉成长长的车队,像火车的几节车厢。嫩江封冻以后,草上飞柴车从江西踏冰走过来。从渡口到北门有个直角弯。说来奇怪,每辆马车在拐90度弯道时,几乎都在一个地方同样转弯,如同火车弯道情景,十分好看。读小学时,我曾和几个同学起早看长长的大轱辘车队进北门。那情景颇有一番风情,别有一种滋味。
   五、六十年代,大轱辘车卖柴以现在墨尔根大街邮政大楼附近路面为主。那里虽不是柴市场,但通车方便,江北的大轱辘柴车就停在大街上。当时没有市政管理机构,大轱辘车停在那里,柴市场就展现在那里。入冬以后,特别是春节前一个月,人们早晨还没有起来,二、三十台大轱辘车已经一车接一车地排满这个路段的两侧。长长的柴木车队,柞木根部挂着白颜色霜掛,马身上满是霜,驭手眉毛、胡子和大气的貂壳帽子上,或颜色美丽的狐狸皮帽子,或奇特的狍头帽子,或其他什么式样帽子上也挂满了霜花。我和几个初中同学,每当早晨上学的时候,都要故意走过柞木棵子车队,看霜挂貂壳帽子的大气柔和,挂在狐狸皮帽子上的美丽大方,挂在狍头帽子上的奇特神奇。当时,嫩江城里汽车不足10辆,自行车只有几十台,没有汽车流,没有自行车流。大轱辘车车队是一道难忘的朴素的风景线,犹如流送在嫩江上美丽的木排风景线一样,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退出了历史舞台,退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圈子,变成过去的记忆,渐渐消失在人间。
   大轱辘车为生产服务还有另一项“作用”:“客运”。但我几十年的大轱辘车知识积累,知道嫩江两岸没有专项客运“业务”。“客运”都是不花钱的“捎脚”。“捎脚”,当地土话,搭车的意思。那个年代,车拉货有价,载人无价。但返乡时,乡里乡亲的带着新购买的年货,包括粮食,往车上一扔,人往车上一坐,不管车老板答应不答应,脸色好看不好看,坐上去了。没办法,大轱辘车是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啊!
   春天进城车辆少,主要是购买部分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和食盐、布匹等生活资料,没有入冬后的气魄,但也有些浪花。从我记忆大轱辘车开始,每年开江前后,都有一个来自五家子村的老头卖鞑子香花。鞑子香花又称兴安杜鹃,和布谷鸟一样,年年报春,催促人们春耕。但兴安杜鹃姹紫千态,美丽的大气,令人喜欢。这位老头每年在花期期间,从村前南山、村西西山采集大量杜鹃花枝,又以草绳分绑几十束,然后搭车进城叫卖。
   他人长的矮小,又常常不洗脸。买花人时有开玩笑的问他年龄。其实,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60几岁。60几岁还爬山折枝进城卖花?他不肯细讲,怕被人笑话。不管谁问,他一律回答说“没大小”。原意大半是卖花不分年龄大小。大家知道他姓穆,原来称老穆头卖花,此后戏呼为穆大小卖花。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朝鲜影片《卖花姑娘》在嫩江放映。从此,朝鲜有个卖花姑娘,嫩江有个卖花老头,成为一时名句。穆大小成了名人,被戏呼卖花老头。后来有些年轻人好奇,天天上街寻找卖花老头,争相目睹其“风彩”。但一切都晚了。大轱辘车再也没有进城,卖花老头再也没有卖花亮相。
   我一直留恋自然经济形态时候的大轱辘车,一直留恋和乡村浑然一体的勒勒车。几十年后的2005年,我写了一首诗,算做是对勒勒车的纪念。
   勒勒车
   霜冬雪岭话凋凉,难掩山林土径荒。
   五、四耕马悠闲度,三、两驭手醉酣香。
   弯川驿道柞深处,顺崖险坡古松旁。
   忽听鞭响空中脆,车走前村路修长。
   (二)
   勒勒车始于何年?“勒勒车,阴山下……“,千多年前的民歌唱的勒勒车是不是本文中讲的大轱辘车、草上飞?众说纷纭。但我信其真。多年来,我曾作过不是课题的探讨。“马拉松”式的时间里,我发现《黑龙江外记》和《黑龙江志稿》等多部书中都有对勒勒车的记述,都认为勒勒车是达斡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都认为勒勒车可能同魏晋南北朝时期铁勒人的高车、契丹人的大轱辘车有继承关系。我读到这里,自然高兴万分。
   现代民族史研究,认为达斡尔族源于契丹族,就是统一东北地区和黄河流域建立辽国百余年的契丹。史记,契丹源出鲜卑,为东鲜卑宇文部的一支。东晋年间,被东鲜卑慕容部打败,逃到漠北,其两支残部中的一支称为契丹,活动于现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周围。再读史,原来“宇文鲜卑是鲜卑与匈奴余部融合而形成,其上层多为鲜卑化的匈奴人”(《东北史纲要》185页)。辽国疆堿很大,“北部抵外兴安岭,外兴安岭以南为室韦居住区。辽设定室韦国王府。”(《东北史纲》218页)王府位在何处?今嫩江县城附近也。“史纲”还讲:“契丹制造马具和车辆技术很高。能制造各种形式的车辆。随水草迁徙则有毡车,运载有大车,妇女乘坐亦有小车。”就是讲,放牧有流动性帐篷车,运输有大车,即大轮车;妇女等则有专用车。其中大轮车根据不同地形又有不同型号、类型。大轮车又叫勒勒车是适应山区、草原荒道的一种载重车型,和本文开头讲的民歌相对应。

共 1093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勒勒车,嫩江县称为大轱辘车,又叫草上飞,还有的地方呼作轻便车,蒙古人谓之曰达斡尔车,莫族同胞自称大轮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勒勒车曾经是嫩江两岸主要交通工具。再往前探讨,这种车曾经是嫩江流域山区中唯一的运输车辆,以两个车轮高大而著名。这种大轱辘车早就沉入历史的长河,可是人们不会忘记,他曾经为历史的人们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抗战时期我们的部队也用过它,在嫩江保卫战时期,部队就拥有几台大轱辘车做交通工具。文章详尽的介绍了勒勒车来龙去脉。以及他的摸样,它的用途等等。文章极尽渲染力,文笔细腻朴实。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6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2-10-15 10:56:04
  欣赏好文章,感动于你的真情描绘。问好!
秋心如水
2 楼        文友:天风海韵        2012-10-16 06:40:58
  这是一篇好文章,有史料的价值。拜读,欣赏!
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楼        文友:猜不透的伤        2012-10-16 08:59:49
  欣赏精品 大手笔
一段文字 一池寂寞 一路墨香抵达谁的心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