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火盆

精品 【绿野散文】火盆 ————火盆旧语


作者:萍踪屐影 进士,11031.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9发表时间:2012-10-15 10:54:00

火盆,词典中还有这个条目,说是“盛炭火等的盆子,用来取暖的或烘干衣物”。但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有这个概念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和七十年以后出生的嫩江人没有见过火盆。不知道火盆为何物,甚至也没有听谁讲过或写过为盆,似乎这个世界不曾有过盛炭火的盆子,不曾有过火盆这个词。
   我却难以忘怀,难以忘怀陪伴我度过童少年时代的“用来取暖”的器皿。前几年,我和几位老同志议起当年的火盆,写了一首诗:
   忆火盆
   炭黑渐红夜惭长,火盆余语绕余樱。
   寒冬陋室多春意,北风呼啸烤薯香。
   诗中的“炭黑”和词典条目中“炭火”指火盆中取暖的主体材料。一般群众家中的“炭”都是锅灶用火燃烧未尽的木材余物,即“木材余火”,用两根木棍或两根柳条、蒿杆当夹子,双叫火钳子,将燃烧未尽的炭火余物由灶坑里取出来,放在火盆里。火盆放在就寝的火炕上,依靠炭火余热和“风燃”的时间增加室内温度。富有人家,大多数也采取这种办法“铺垫”,然后将小块木炭放在“铺垫”上。炭灰比较小,少量人家直接在灶坑里把炭烧好,“满身”通红,用铁制的专用筷子将炭火夹入火盆里。
   回想起来,使用火盆的年代是住平房的当月,取暖烧木柴的时代。那时候,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和客观状态相吻合,思维跳不出传统习惯。例如,当地土著居民,包括早期进入嫩江两岸的汉人,冬天男人不穿棉裤,只穿套裤。何谓套裤?只是没有“裤腰”的棉布两条腿。天气降温的时候,加上一层套裤。我童年见亲舅舅加套裤保温取暖觉得很新鲜,是一种知识。少年时还见他和其他亲属穿套裤感到很奇怪。他们上山打柴,进城赶脚虽然都穿自制的狍皮“大哈”,即大衣,却也对不住零下三、四十度的寒气。近日读地方志,和少数民族志都讲套裤的传统,心中又是一个课题。那时,城里人已往改穿棉裤,农村却依然套裤故我。说来也是奇怪,城里人的棉裤裤腰异常肥大,全是以布带系腰。“系腰”时,要把腰大的裤腰折叠起来,群众群众土话叫“勉裤腰”。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还有一些老年人“勉”裤腰。他们说,裤腰肥大身子松快。有些年青同志对火盆现象感到很奇怪不理解。一则认为火盆用炭要盘旋大量二氧化碳有中毒危险;二则不卫生;三则不安全容易引起火灾。何不用炉子、用火墙?历史地讲,没听说有人因为火盆炭释放一氧化碳中毒的的例子。这是个课题。推敲起来,用火盆的年代,门窗结构也是相适应。当时,城里有些住房只是单层玻璃;农村人家窗户几乎都没有玻璃,只糊一层窗户纸。但大多数农户都有棉窗帘,入夜放下来或挂上去,以求保暖。房门、屋门都是单的。门窗孔隙都比较大,室内空气流通比较好。
   冬季取暖采用炉子、火墙形式是北方生活格局的一次大变革一次实实在在的革命。当时,生活造厨都是采取大锅、小锅形式。厨房间叫灶间或堂层,用土坯搭建锅台,将锅安放期间。锅都是铁质的。锅台的底部称为灶坑,有较大的入柴口,空气流动空间较大。燃料以木柴和蒿草等为主。造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向灶坑深处添柴加草。这种锅灶和火炕相连,火炕和烟囱相连,“三位一体”。造厨时,依靠烟囱高度形成的“风”“拉力”,柴草燃烧的热量和部分火焰随“风”而变。补充的空气也大量涌入灶坑。群众认为这种锅灶十分好烧。客观地讲,锅灶造厨取暖的格局是北方少数民族长期严寒冰冻的环境斗争的智慧结晶,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保证生存的伟大创举。
   烧炉子、火墙的燃料要求是煤,构造物完全是另一种形态,需要有广大群众的认识过程、接受过程和改造过程。嫩江两岸薪炭林十分丰富,几乎俯首皆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嫩江城江对岸还是一片丛林,一片片灌木林。蒿草又比比皆是,随便就可以割一车回来,燃料不然没有来源,更重要的是煤还没有生产,没有市场。
   嫩江境内煤的储量很大,矿点也比较多。世界性大矿带从黑龙江左岸赖辛斯克经爱辉区西岗子、东方红、木耳气煤矿,进入嫩江境的多宝山和内蒙古的大扬树,直至大西江、塔敏河煤矿。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开发大杨树的甘河煤矿,修筑60公里长的独克比尔铁路,运煤到嫩江右岸博尔气码头与现在嫩江县临江乡博尔气村相对,当年属嫩江县辖区。但当时的嫩江燃料以薪炭林为主,没有改造锅灶的尝试。元煤运到齐齐哈尔地区。日本侵略者1933年1月占领嫩江城以后,机关等单位及日军、开拓团等开始以原煤或木柈为燃料,改用炉灶和火墙取暧。群众却没有条件接受炉灶新形式。
   但这条铁路于1937年由日本人控制的嫩江国际运输公司拆除。同年,富嫩铁路(由富拉尔基到嫩江)通车,货运原煤从煤城鹤岗等地运到嫩江,稳定用煤的火炉等取暧形式,但群众一则有柴木、蒿草等做燃料,几乎不花钱;煤价较高,群众无力购置。经济条件排斥新事物,另则司空见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具有,习惯,这种惯性也是一种排斥力量,不接受新事物。日伪时期,取暖的方式主流还是锅灶。火盆是主要的辅助热量。
   富嫩铁路于1946年4月被苏联红军经战利品的名义拆除,机车和铁轨等物资运回苏联。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修复此线。1946年6月动工,翌年11月25日通车。这段时间里,全县无煤。原来仅有的少量市民用炉子、火墙人家一部分改灶,重新使用大锅烧炕以取暧,火盆又摆进家家户户,甚至摆进单位。
   但是,这个时间段里,我党在嫩江境内成立了人民政府。通车以后,设立相应机构,从鹤岗、鸡西、扎诺尔等矿区购进原煤,供应工厂、机关、学校和少量市民,坚持取暖的发展方向,建国后,1950年设立煤建公司,主营煤炭购销,大力宣传用煤的好处和方法。相当一部分市民接受宣传,改锅灶为炉灶、火墙。火盆的补充作用自然消失。但更多的贫苦市民和离县城较远的地区农户依然以锅灶为主。这种现象延续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边远山区,直到今天。1961年以后,县城普及用煤,大多数市民改锅灶为炉灶,燃料或煤或木柈。火盆天地渐小,逐渐在人世间消失,退出历史舞台。
   火盆消失的另一个原因是城市烧柴艰难。嫩江老城和新城周围原本森林密布,有烧不完的木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城市居民出城打柴,只需要几里远的里程。但到六十年代初期,机车、拉爬犁要走出二、三十里地,有借用机动车能力的同志远出六、七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打柴,整车地运拉柞木进城。取暖用柴已经成为艰难的课题摆在嫩江人的面前,迫使每户为烧柴费心费力。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每年冬季放寒假,几乎天天都和几个同学拉着自己钉制的小爬犁,过江沿路拾柴,补充家中用柴。似乎伴随着玩耍戏闹,伴随着自娱处乐,伴随着对大自然的陶醉。拾柴路上时而你追我逐,时而打起雪仗,时而又在路边辨认兔子道、耗子踪迹,甚或野狼足迹。狐狸脚印,有时追逐野雏、沙半鸡和飞龙,场面有趣,那也是难忘的里程。但是,1954年读初中以后,拉爬犁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大家要跑出去20里左右才能拾、割、砍一些柞木、柳枝,有时只好割一、二大捆蒿草。但柳树、蒿草不能成炭,不能在火盆中落脚,我们常常砍小柞树或者杨树、松树枝条。这时第次爬犁拉回来,头上、身上都是霜花,有时候结了汗水冰,头上顶一个冰帽,砍柴是一次辛苦劳动过程。
   火盆各异。平民百姓家中多为泥盆,也有铁盆等不同形式。当时,制泥盆行业相应产生,小窑厂几处,生产各型泥盆,供应市场。其中就有泥火盆。我家火盆直径大约40几公分,大肚,一次装两平锹炭火。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在炭火中“埋”二、三个或四、五个土豆。那时,生活条件比较差,无力购买足够的粮食,多以自家园子的马铃薯补充,或购置价格较低的土豆当粮用,每当烀猪食的时候,多伴有土豆。这种烀出来的土豆和专门用水煮的土豆要伴有咸菜餐用,否则“烧心”。但火盆烧出来的土豆,文雅点讲是烤出来的土豆,有去皮后焦化部分,薯香满室,格外有滋味。焦糊部分十分吊人口胃,吃完一个土豆想吃下一个。贫穷岁月,火盆烤土豆犹如饭前饭后吃蛋糕类的点心,也算做一次小小改善,给人们一次温馨亲善过程。用今天的话讲,大家用围着火盆吃土豆也是一种和谐的浪花,一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火盆质量也有很大差异。有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很强的人家火盆比较考究。清朝建墨尔根城不久,设立墨尔根八旗。我读中、小学的时候,八旗末代佐领们有几位健在。我和他们的的孩子们同学。“少年不识愁滋味”。似乎课外学习小组轮流到各家,我曾到过“佐领”们的家。在那里,我也曾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家也使用火盆取暖,也和我们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人一家要样使用火盆。但火盆质量,有些操作有很大的差异。
   这几家火盆都是铜的。记忆中,有三种|“模”式。一种火盆有较宽大边沿,边沿上有云字纹或小花鸟。火盆四周似乎“三国”人物的图像。这种纹饰和图像似乎是一种流行艺术图案,一种文化品位,又似乎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另一咱火盆有小边,四周有简单花纹或一幅楹联。第三种火盆只有小边沿,没有任何纹饰亮铜到底。有铜火盆人家还有一些绅士和现职的达官显赫。
   铜盆的炭火都是木炭。这些人家半车半车地购置木炭,有足够的炭源升火时,先在灶坑里将首批木炭烧红,释放出大量一氧化炭。经这些烧红的木炭当“补垫”,摆放在火盆里,然后逐渐添炭,维持一天或大半天的火盆取暖。铜火盆的优势在于散热快,在于好清理,好擦拭,外形美观干净,但价格比较昂贵,一般人家不肯花高价购买。有些阿Q精神十足的平头百姓,以泥火盆保温时间长为一日理由,嘲笑铜火盆火熄冰凉,用末火盆前不厌其烦的叨咕叨咕,有些定势也颇令人回味,也算人间长期存在的鲁迅笔下的阿Q吧!
   这时的佐领们已经离开他们的清朝世袭领地几十年,已经没有任何特权和政治力量,除一家后来认定的鄂温克族以外,均已经破落。铜盆算是佐领农族的保留物。那位鄂温克族佐领家还保有原木围成的大院落。原木围墙很讲究。他家围墙东、北、西3面为本色原木,即松木一端埋在土中,一根靠一根排列。上下各有一个穿带,即每根原木上下间同一位置凿出同等方孔,用一根木方穿过,全部连起来。南墙则独松木有两端刨平,两棵竖立松木平面对平面,也用木方穿带穿起来。南墙给人以线条美、排列美、木色美。
   佐领家的围墙是我人生见到的第一个很讲究的“阔院”。但我当时很奇怪,这样赫赫人家怎么在清朝时候也用火盆,而且从清代、民国、日伪时期,一直用到新中国。佐领的孙子是我同学。他说:天太冷。多少年以后,再到他家拜访,地面有一个生火的砖炉子,经锯短的柞木为燃料。火苗在炉子里呼呼作响般地摆,热量从炉盖子上,从炉筒子四周散发出,再也没有闻到火盆散落的烟气,再也没有见到炕上的火盆。
   火盆的产生确实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诞生的。“天太冷”,有什么办法御寒?不管穷富,不论贵贱都要在严寒中生活,都要对付零下几十度的环境,在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在火盆文化年代,北方民族经房屋、锅灶、火炕、火盆和篝火等形式取暖保温,保存了生命,保存了活力,创造了人类辉煌。
   近些年,在农村下乡,见到大多数农户依然锅灶、火炕取暖,边远山区村屯依然有火盆摆在炕上,保留着历史取暖方式。他们不知道采用砖砌炉灶的进步性吗?我曾费过思索。那些边远的村屯依然存在环境、条件、思维的统一性。环境指寒冬,条件不同则有不同的思维存在。少量村屯没有红砖生产,用砖要到百里以外,甚至几百里以处采购、运输。经济力量软弱的农户望砖兴叹,只好采用传统生活方式。条件也是社会进步的保证。
   记得,鄂伦春民族曾是游牧民族。冬天,沿小河建“仙人柱”,即临时“房”,俗称撮罗子。猎民们把十八、九根或二十七、八根“仙人柱”(即小杆)犹如农村春天把建房椽子锥形的立起来,围成圆锥体,四周围以桦皮和兽皮。圆锥体上方留有直径三、四公分散烟孔。人在地面三面打地铺,称为“敖路”,即通常讲的床。地中央虽点燃篝火,以吊锅造饭。点燃的篝火犹如扩大了的火盆炭火。猎民供篝火热气生活,就寝。当第二天清晨起床,重新点燃篝火,整日不熄不灭。他们游猎在广袤的大、小兴安岭,游猎为生。冬天战胜寒冷的办法唯有依托篝火。追逐野兽的游猎生产方式伴随着游动的仙人柱生活方式。1953年到1958年间,人民政府在浅山区建土房,提供居住条件,请他们下山,经过艰苦的思想动员工作才定居下来,告别了居中无定所的时代,完成了鄂伦春民族定居点全部砖瓦化,全部改用炉灶取暖,或集中供热。环境、条件、观念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达到了统一,进入较高境地。定居50余年历史证明,定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游猎的生产格局。也可以讲,定居是一个民族向游猎社会形态告别的开始。篝火形式、火盆取暖都是一种历史过程。社会进步的表达。

共 1480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火盆,“盛炭火等的盆子,用来取暖的或烘干衣物”。小时候家里没有火炉,更别说有暖气了,一到冬天屋里很冷,没办法老人们就用黄泥用盆子做模具,在外面糊上黄泥,做成盆子摸样,家里做完饭,把灶坑里的余火拔出来装在火盆里,可以取暖。火盆各异。平民百姓家中多为泥盆,也有铁盆等不同形式。当时,制泥盆行业相应产生,小窑厂几处,生产各型泥盆,供应市场。其中就有泥火盆。文章用了很大篇幅,书写了过去农村一些生活习俗。也记录了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维持生计。文章细腻的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文化记录。是我们大开眼界。推荐阅读!问好!【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6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2-10-15 11:08:10
  火盆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欣赏如此历史的记忆。
秋心如水
2 楼        文友:飘零        2012-10-16 12:40:52
  一个火盆,一段历史的诉说,一段难忘的回忆!文章笔触细腻!功底很厚!欣赏美文!问好作者!欢迎光临!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