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青台抒怀

编辑推荐 【江南散文】青台抒怀 ——漫步在禹王古城遗址


作者:瑶台望月 秀才,267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7发表时间:2012-10-15 20:41:45

青台,于我是一种情结。无论走多远,却永远走不出那份恋土恋乡的愁情。
   青台,对我是一种记忆。无论身在何方,都是藏在心底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惆怅。
   青台,一座高耸的方形夯土高台,奠基在曾经繁华的“华夏第一城——大禹故都”。
  
   青台之名因何而起?也许岁月久远,难以考究。但古人言:东方谓之青。这不正暗含了青台位于禹王古城的东方吗?“青”字寓意生命之树常青。一个“青”字,好生了得!
   青台之形缘何为方呢?也许正是古人所称道的“天圆地方”的理念之所在吧!
  
   夏县人惯称其为“禹庙疙瘩”。规模宏大的禹庙已消失在无情的战火之中,徒留堆满古砖瓦砾、长满岁月沧桑的夯土废墟。层层夯土,静默无声,但却珍藏历史的积淀,雕琢远古的情怀,记忆岁月的年轮。当年的禹都古城,一定是绿地蓝天、日照清流;一定是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一处处遗迹,一种种文物,重见天日,复原着曾经的大禹故都。青台上的残砖碎瓦上依稀可见:“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海内皆臣岁丰登熟毋饥人”等字样,记载着它的荣华与漫长,就像一部古城岁月的风云史,静静的镶嵌在那些斑斑驳驳的痕迹中,好像是在倾诉,又好像是在追忆。时光如梭,岁月沧桑,沉默的古城也有着它独特的浪漫和超凡的魅力,它静静地仰视着参天的日月星辰,俯视着人世间的苦难和美丽,好像一个坐化的高僧,在细细的端详着那段兴衰荣辱。
   直上青云,平地楼台。远远望去,浑厚而沉稳,俨然一副帝王之尊,孤傲地耸立在一马平川的旷野上,千百年来,承载了太多的纷扰喧嚣、离愁别恨,依旧心怀慈爱,俯身守护这方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历史。也正是青台的这种博大和善解,才使人们千百年来聚拢其周,刀耕火种,繁衍生命。在夏县人的精神世界,青台就是无声的碑,任斗转星移,任乾坤变幻,一样的淡定,一样的深邃!
   对青台的眷恋是无需遮掩的,沿其走一圈,你就可以很快让这座古台的面貌清晰起来。《山西郡县释名》中这样记载:“县城北十五里有夏城,传禹所筑。今谓之禹王城。城内有(望水势的)青台,高百丈。”《山海经·涑水》中这样写道:“禹取涂山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
   青台是古禹都夏县历史上的八景之一,“青台晨雾”陶醉着多少文人墨客,也涤荡着多少世世代代以黄土为生的人们的心灵。一首小诗这样写道:“漫天疏雨乱山低,独驾小舟过小溪。是处铿锵响琼玉,悬雾落在禹城西。”
   遗址是岁月的记忆,废墟是历史的院落。它像一本教材,又像一面镜子,告诉你昔日发生的一切;它像一道谜语,又像一组密码,启迪着你由古及今的思维。
   青台,究竟上演过怎样的悲欢离合?相传,青台系大禹之妻涂山娇女思夫所建,又称“望夫台”。一曲穿越千年风雨沧桑的爱情绝唱,在青台时代回荡,感人、凄美而又不失浪漫。
   遥想远古,洪水肆虐,泛滥成灾,民无安身之所,物无萌生之地。大禹,万众敬仰的部落联盟首领,背负着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沉痛,受任于危难之际,奉舜帝之命,解苍生之苦,治理洪灾之滥。身披锱衣,手执耒锸,凿龙门,涉九州,会诸侯于会稽,劳身焦思,栉风沐雨,开山劈石,疏通河道,引水入海,历经春秋13载,跨越坎坷数万里,平息了所谓“名川三百,支流三千,小者无数”的水患,令水行其道,使民得陆处。历史不会忘记伟人的大爱大德,有联为赞:“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疏通江淮河汉。”
   涂山娇女,仪容端秀的江南女子,只因爱慕为民治水的英雄,与年逾三十而未娶的大禹,情定终身,千里相随到禹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新婚仅四天,娇女就别情依依送君远足治水。巍巍青台,见证了娇女思念夫君的浓浓爱意;碧碧芳草,吮吸了娇女盼夫归来的点点泪滴。娇女用虔诚祈祷支持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业。山峦叠嶂,河海纵横,又怎能遮挡住娇女那忠贞的日夜吟唱:“等待你呀,多么长久!”历史的风雨洗不掉这心心相印;禹都的云烟,氤氲着这千古的绝唱。
  
   青台突兀
  
   今人把历史深情地凝望
   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老人们的烟袋锅里收藏
   远望见屋顶的炊烟
   你不曾回头
   眺望到妻子的身影
   你不曾逗留
   倾听到孩子的啼哭
   你不曾停留
   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是世代经典的颂扬
   洪水滔滔
   吞噬了民众的哭声
   英雄的眉头皱起了忧伤
   巨斧高擎
   牵引洪魔的浪头
   疏通疏通
   劈开了一个民族的欢腾
   青台突兀
   涂山女把夫君深情地守望
   丈夫治水的壮举
   妻子怎能不牵挂心上
   新婚燕尔
   别离匆匆
   八载的寂寞空房
   写满相思的泪眼汪汪
   自己的骨肉
   见到阿爹却两眼陌生四处躲藏
   “候人兮猗”
   这是中国的第一首情诗
   娇女就是诗中的主人公
   痴心的等待
   深情的吟唱
   青台的草儿绿了又黄
   孤独也罢
   寂寞也罢
   爱就是永远的信仰
  
   漫步于青台,脚下是厚重的黄土,头顶是高远的天空。高呼一声“候人兮猗”,哪管什么历史,哪管什么传说,唯有为爱而感动。掬一把质朴的黄土,陶醉于远古的气息,品味生生不息的历史。
   废墟不废!青台永青!
  
  

共 23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阅读作者的散文,如诗如画,美轮美奂。抒发对青台的感怀,青台情结维系华夏儿女的情感,大禹治水感动天和地。如今夏县得天独厚地理位置,栖息在炎黄子孙仰望的故乡,令人羡慕作者的所在地。 历史已经走远,留给我们的却很厚重。亘古不变的爱情,在望夫台上演绎。涂山娇女与大禹的故事,经久不衰,令人们向往。好文,推荐欣赏。【编辑:木子花飘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2-10-15 20:42:21
  阅读作者的散文,如诗如画,美轮美奂。抒发对青台的感怀,青台情结维系华夏儿女的情感,大禹治水感动天和地。如今夏县得天独厚地理位置,栖息在炎黄子孙仰望的故乡,令人羡慕作者的所在地。 历史已经走远,留给我们的却很厚重。亘古不变的爱情,在望夫台上演绎。涂山娇女与大禹的故事,经久不衰,令人们向往。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回复1 楼        文友:瑶台望月        2012-10-15 20:48:50
  再次致谢,编安!
2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2-10-15 20:42:48
  问候作者,欢迎赐稿!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