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思路·赏析】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思路·赏析】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作者:君子九思 秀才,224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99发表时间:2012-10-17 12:57:14

读了余秋雨写的《风雨天一阁》和《藏书忧》两篇散文,对读书之道有了点新的认识。
   余秋雨教授愿意享受四壁皆书的文化气氛,给自己营造一个心灵的空间,他是做大学问的,游走于山水,纵情于历史,他在与历史和现实对话,拷问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流逝的千奇百怪的事件。
   余秋雨教授的书是用于急用的,他最担心的就是借书不还,那样他写到某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或者皇臣对话,叫不准的时候,就无所查据了。
   他写清贫的藏书家,穷其一生,精挑细选好书,不吃不喝,节衣缩食也要买到自己钟爱的书;他写天一阁的藏书家,为了在身后将书安置个好去处的苦思冥想,把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读书乐”和“藏书忧”写的可谓淋漓尽致。
   当然,我们随便走入那个百姓的家中,都会随手翻出几本书来。国人不能没有书读,不管是武侠、言情,还是通俗、推理,反正老百姓的家中或多或少的都要有几本用于消遣的书。百姓的读书之道就是由着性子,急用现学,绝不会去书店里精挑细选的找书读。
   文人、学者则不同,他们是做学问的。即使不做学问的所谓文学爱好者,信笔由缰的写上点“儿时记忆,青年浪漫,中年立业,壮年不已,老年悠哉。”也要装模样的弄上一款书柜,把书排列成行,站成书墙。让古今中外,各门各类的书籍,古今中外名作者的大作,瞪大眼睛,瞧着自己。
   面对如此浩多的书籍,该读哪一本,又读精读熟了哪一本呢?无人知晓,就连购书、藏书、读书的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和哪朝、哪代、哪国的哪个作家有缘”。
   书们自己也在想,在热烈的盼望着他们的主人能看自己一眼,或把自己拥入怀中,陪伴主人度过孤寂的夜晚,孤独的旅途。当初主人可是日思夜想,费劲周折的把自己揽入怀中,占为己有的,如今却让自己冷清清的站在书柜里。
   当然,主人们有时也会想起他们,那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让书们走向前台,去佐证主人的论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他们藏书,做学问的理由,可究竟哪个文人学者读了万卷诗书呢?若读了,怎没看到超越历史和现代科学的独到之作。书读到这个份上,藏到这个地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不反对藏书、读书,能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搜集一些书来珍藏,并时而读之,也是一种幸福,快乐的阅读情节。
   若是囊中羞涩,收入不足以每遇好书必收为己有时,就需要斩断购书入柜的念头,去寻求另一种方式,去亲近爱书不好吗?
   去图书馆,去网上电子书库,去至交好友处,或去新华书店,走马观花的饱饱眼福都可以。
   若可一月买一本书来读,一年读12本书,在春夏秋冬读它个痛快,是不是就有了深刻的读书所得,何必为一本书的得与失劳神费力呢?犯不上!
   我不会去做藏书家,那不是我这样普通读书人的事。当下已经无需像天一阁的藏书家那样了。不信去网上,随便打开一个个人博客,大概都会找到一个电子书库的。再说:哪个图书馆不是馆藏典籍“烟波浩淼”呢?
   我不藏书,就没了藏书忧,就缺少《风雨天一阁》那样的书房,就不担心身前防书被“雨淋、虫蛀、火烧、借书不还!”就不忧虑身后“书无所去处,该交给谁继续典藏!”
  

共 1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阅读读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和《藏书忧》两篇散文,对读书之道有了点新的认识。余秋雨教授愿意享受四壁皆书的文化气氛,给自己营造一个心灵的空间,他是做大学问的,游走于山水,纵情于历史,他在与历史和现实对话,拷问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流逝的千奇百怪的事件。面对如此浩多的书籍,该读哪一本,又读精读熟了哪一本呢?作者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同时把藏书和读书做了精彩的分析,如果收藏并读之,才是真正的阅读快乐。感谢作者分享阅读心得,欣赏。(编辑 李子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子燕        2012-10-17 12:57:37
  面对如此浩多的书籍,该读哪一本,又读精读熟了哪一本呢?作者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同时把藏书和读书做了精彩的分析,如果收藏并读之,才是真正的阅读快乐。感谢作者分享阅读心得,欣赏
没有翅膀,依旧可以飞翔;我的羽翼,扎根在心灵之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