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纪实文学】春花秋实  桃李满地

编辑推荐 【军警★纪实文学】春花秋实  桃李满地


作者:蔚风 探花,16788.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1发表时间:2012-10-17 18:17:18

从当初创办“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到后来的英杰外语学校,魏俭和妻子施雅妮夫唱妇随,相互的默契,使学校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
   十几年前,英语教学在庆阳地区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英语普及率非常低,英语师资力量也十分短缺,还没有一家专业的英语培训机构。面对这一难得的好机遇,魏俭内心开始谋划着筹款办一家少儿英语培训学校,弥补当地英语教育这个薄弱环节,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学英语系毕业在家女朋友施雅妮时,她非常支持魏俭的这个大胆的想法,因为当时施雅妮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用自己的英语专长培养学生成长,有了共同的理想,就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共同的语言,他们就共同行动起来。经过多方联系。他们在西峰市党校找到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教室,有了办学的教室,他们又四处活动,租来了几套教学器材,购置了必需的办公用品。印制了许多宣传广告单,他们拿着广告单,在西峰市区小什字等地人流量大的地方沿街散发,到处宣传,到处游说,向孩子们的家长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动员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先来试学,免收一切费用,尽管这样,还是受到一部分对私人办学不理解者的质疑和嘲讽,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总算招到了6名学生。1999年的早春,庆阳市英杰外语学校的前身——西峰市“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正式开学,施雅妮带着这几个孩子在简陋的教室里开始上课,当朗朗上口的英语单词和清脆悦耳的读书声响起时,这一切给当时观望的人一种新的启示,少儿英语启蒙时代就从这里开始。
   魏俭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峰人,199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西峰市卫生防疫站,成了一名食品卫生监督员,负责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这在有些人的眼里还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每天上班穿着一身制服,戴着大盖帽,威风气派,但在魏俭心里多少有些惆怅无耐,有些未遂自己的心愿,与自己理想相距较大,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或者一名教师。医生可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教师可以教书育人,桃李芬芳,这两个职业都是受人尊敬、功德无量的岗位。在上学期间,魏俭的英语基础就不错,后来又考取了英语六级,就是这次英语等级考试,使他认识了妻子施雅妮,因为有了这次相遇和共同的爱好,促成了两个年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爱情的力量将施雅妮留在庆阳,夫妻携手共同成就着他们的事业。
   2000年7月,魏俭参加了西峰市非师范类教师资格考试,以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中学英语教师资格证;2001年,他和施雅妮同时获得了由国家级专家考核、经英国剑桥大学认证的甘肃省第一批(共8名)剑桥少儿英语口语考官资格。“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在他们不懈努力下,终于有了回报,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家长们信服了,开始对这两个年轻人另眼相看。2001年7月,培训班学生人数已经突破200人,分为六个班,每班30多人,施雅妮一个人代课有些吃力,魏俭在施雅妮的指导下,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成为一名代课老师,夫妻共同承担起教学的任务。培训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当时庆阳地区有1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其中12名是“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的学生,这一成绩的取得,在全省创造了奇迹,为培训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家长的好评。“剑桥少儿英语”已成为庆阳英语教学的一个品牌,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培训班来学习。
   2002年为了顺应发展的需要,培训班迁到庆阳市少年活动中心,租用了八间教室,作为办学场地,扩充了部分教师,改善了办学条件,就在这一年,学校被指定为剑桥少儿英语全国统一等级考试庆阳考点。2003年被甘肃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考核验收合格后,升级指定为剑桥少儿英语西峰英语学校,从一个培训班升级为英语培训学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师生数量的增加,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夫妻俩对学校的工作及时做了详细的分工,魏俭行政管理与组织能力较强,主抓学校管理,施雅妮业务能力较强,主抓学校业务,加上学校其他老师的配合,西峰剑桥英语学校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新阶段。
   2006年,魏俭夫妇经过申请,剑桥英语学校被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英杰外语学校”,名称的变更,标志着魏俭夫妇为了培养英语杰出人才,将会不断改革创新,使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在全市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魏俭夫妇还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在原来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经验,增加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新内容,从职责、管理、教学三个方面制定出了65项规章制度,对学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教师的职责和学生考核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英杰外语学校在庆阳这块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逐渐成为庆阳市民办英语培训教育方面的一面旗帜和唯一纳税单位,这一切学校源自魏俭夫妇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结果,让我们摘取其中几个典型的事例,来透视英杰外语学校和谐发展的脚步。2004年入学考试时,有个叫胡红霞的考生,考了第一名,已剩报名的最后一天了,该学生还未来报名。于是,学校催问孩子的父亲,这位父亲说,能否减免学费?他说自己是汽修厂下岗职工,自己吃低保,本人没有什么专长,平时靠在公园门前教人舞剑收点费贴补家用,全家的收入每月只有300多元,还有两个孩子,说着说着,这位汉子竟哭起来了。魏俭听了这位汉子的哭诉,就说,你能保证你的孩子保住班里前三名吗?汉子说,能!魏俭说,如果孩子想上,你就让她来上,我把她的学费全免了,如果你把我骗了,保不住前三名,我就把她退回。汉子说,行!果然,这个孩子连续三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魏俭也遵守承诺免了她三年的学费。
   2006年学校一名女教师结婚,因为娘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婚事又准备得比较仓促,结婚前一天,魏俭发现娘家人没有来得及做新被褥时,立即买了上好的被褥亲自送去,当时这位教师一家人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的时候,魏俭说:“学校的每个人,都是你的娘家人。”
   2007年国庆节期间,一位家在环县的教师结婚,当时庆阳连绵秋雨已经下了有一个月的时间,那天还是大雨滂沱。那位教师已经给学校打了电话,鉴于这样的天气,学校就不来人了。当大雨之中,魏俭和学校的领导出现在那位结婚的教师家门口时,整个院子的亲友邻居都感动了,单位领导冒着大雨从西峰驱车200多公里,又步行几十里山路来参加一个普通教师的婚礼,真是想不到。
   2008年5.12地震期间,其他教师晚上都投靠亲友或者回家了,一位家在宝鸡的年轻女教师晚上没有地方去,别的老师都疏忽了她的问题,到晚上十点的时候,魏俭挨个打电话询问单身职工避灾情况时得知,她因不敢独自住在学校,无处可去就躲在网吧,魏俭夫妇立即一起去把这位教师接回自己家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连魏俭本人也记不清到底有过多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春花秋实,桃李满地,魏俭夫妇面对这些成绩并没有陶醉,他们把社会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倾斜前进路上的动力,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洒向校园,奉献给了他们倾心的教育事业。走过坎坷的办学路,英杰外语学校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由当初的6名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名,40个教学班,教师从最初施雅妮一个人增加到现在的20多名专职和3名兼职,教学点也增加到九龙北路和南大街两处,学校教学面积从最初不足50平方米增加到1500平方米,教学设备全部到位。在短短的十几年间,魏俭夫妇以顽强的拼搏志创业精神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创业之歌。
  
  
  

共 30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花秋实 桃李满地】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人物纪实报告文学。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情怀和激扬奋进的笔墨,叙写了对事业解读有着不同理念,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可却有着自己的未了的理想,做一个医生可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做一个教师可以“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在这个崇高的理想的激励下,在和自己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志向的女友的全力支持下,两个年轻人带着青春的激越,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开始飞扬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简陋的教室,生源不足,困难重重,可是没能动摇他们的脚步,他们的西峰市“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正式开学,这既是当地少儿营运启蒙教育时代的开始,也是他们事业起步的试金石。他们用自己独特的人文关怀,让教师体会了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用自己人文教育救济了困难学生,也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们在学校硬件发展上,为了顺应发展的需要,培训班迁到庆阳市少年活动中心,扩充教学场地,扩充师资,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被指定为剑桥少儿英语全国统一等级考试庆阳考点。经过夫妇二人的不懈努力打拼,英杰外语学校在庆阳这块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透过这对夫妇的成功历史,不难看出成功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心血,有着不同的奋斗理念和执着的精神,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付出终有回报--“春花秋实,桃李满地”。文章感情激越,情感真挚,浓情写意,字迹行间涌动着一个作家和人物的心灵的契合、共鸣!笔墨飘洒自然,水到渠成,洋洋洒洒一挥而就!读来让人倍感激情飞扬,让人动容!欣赏推荐好文!祝福作者创作丰收!【军警社团编辑:春华秋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2-10-17 18:23:00
  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人物纪实报告文学,饱满真挚的情怀、激越奋进的文字笔墨,为读者续写了令人敬佩、催人奋进的一对年轻创业者的艰辛历史!欣赏这样踏实写作、严谨的文风、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字!问好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蔚风        2012-10-17 20:58:09
  谢谢春华秋实的辛苦编辑和精美点评,献茶,远握,晚上好。
2 楼        文友:施云南        2012-10-17 20:24:14
  很感动人的报告文学作品,喜欢这样的文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回复2 楼        文友:蔚风        2012-10-17 21:00:19
  “很感动人的报告文学作品,喜欢这样的文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谢谢云南的来访和跟帖,辛苦,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