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烽火嫩江

编辑推荐 烽火嫩江


作者:萍踪屐影 进士,11031.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83发表时间:2012-10-18 15:07:07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曾在嫩江两岸转战,“逐日寇,复东北”,开创游击区,与日伪军大小战斗30余次,浴血奋战,气贯长虹。作者曾出版《烽火嫩江》、《嫩江抗联史话》两书。这里除除选录抗联抗战文章外,还有介绍解放战争的嫩江军事斗争文章。
   抗日烽火燃遍嫩江大地
  
   抗日战争时期,嫩江县人民前仆后继,以各种形式,如火如荼地投身于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之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烈史诗。抗联西征以后,嫩江成为主要战场之一,演绎了许多凛然大气的千古绝唱。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刻,翻开这个年代的史册,气壮山河“横扫嫩江原”的往事,“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日月,如同电影蒙太奇镜头,一幕幕呈现出来,彪炳千秋,熠熠生辉,给人以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无穷的力量和永恒的鞭策。
   风起云涌的岁月
   抗日战争是民族战争。嫩江县的抗日斗争历史是各种政治力量共同抗日的历史,具有不同身份,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各界人士共同举义的历史。这段历史首先表述在抗日战争初期。那时,嫩江人民抗日爱国热情十分高涨,支持东北军抗战,投身于抗战,要钱出钱,要人出人,要物出物。
   日军1933年1月占领嫩江县城以前,嫩江县是黑龙江省抗日“小后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个月,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马占山组织了著名的“江桥战役”。当时,驻嫩江的东北军徐宝珍整编第二旅开赴昂昂溪附近的嫩江大桥,打响了江桥抗战第一枪,同其他部队一起浴血奋战一个多月。徐旅是江桥抗战的主力部队。血洒疆场,有一番中华民族的悲壮。这是我国抗战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政府的抗战。嫩江县人民不仅为徐宝珍旅壮行,还以大批物资、人力武装该旅。二旅转战江桥地区,拼死搏斗,有着嫩江人民的心愿和力量。
   1932年3月,马占山被伪满政权任命为“军政部总长”,“黑龙江省省长”之后,4月1日“反正”,重举抗日大旗。第二天即率军抵达嫩江县,在这里整顿部队。几天之间,就地组建陆军步兵第二旅骑兵团,又称抗日补充团。这是由嫩江人组建的第一支抗日部队。随后,马占山的游击部队冯华珍部受命于6月份在嫩江组建抗日独立营;县游击队员吴绥运将不主张抗日的队长击毙,拉起队伍,建立抗日救国救民义勇军,举旗抗日。一时间,义勇军一类的抗日组织在嫩江城乡揭竿而起。
   7月,马占山部将张竞渡部3000余人移驻嫩江县,组建抗日义勇军,自任总司令。这是当时正规军改旗易职的第一家。他们在嫩江县扩大武装力量。同时驻嫩江县的还有嫩江、讷河、布西、甘南四县旗联防游击队总指挥徐子鹤组建的义勇军,以嫩江县为中心,扩充抗日力量。史册记载,还有傅玉山等人组建抗日独立团等。游击武装遍及嫩江两岸。嫩江县人民或在东北军领导下,或自发地组织起来,群起抗日。9月,张竞渡部和徐子鹤部联合抗日,开赴拉哈前线,对日作战。其余各部队以嫩江县山区、乡村为依托,建立游击区,备战抗日。啸聚山林的队伍,深明大义,也举义抗战。1933年11月12日,报号“访贤”的绿林武装在柏根里村附近同日军作战,打响嫩江大地抗战第一枪。也是这些人,坚持抗日,活跃在嫩江两岸,直到抗战胜利。
   1931年的嫩江县辖区包括嫩江右岸广大地区,面积达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万二、三千人。城镇人口不足五千。政府行为的扩军,半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募兵多达几千人。那是何等的人口比例!伴随着募兵也有大批财力、物力投入其中。嫩江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倾全县之力,高举抗日旗帜,做出巨大贡献,巨大牺牲,前赴后继,走在东三省抗战的前列,走在中华民族抗战的前列。
  
   抗联喋血嫩江大地
   1938年6月份,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所辖抗联部队第二次西征,开辟黑嫩平原游击区。嫩江县是重点地域。但这时的嫩江大地已经建成日本关东军的军事基地、空军基地和准军事组织基地。驻有日军土谷直二郎少将的136旅团的全部兵力和守备队、宪兵队,驻有伪军混成15旅和独立旅、森林警察大队等部队。建有10个空军飞机场。其中嫩江一号飞机场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环形机场,现在仍为林业部东北航空护林局服务;孟家庄机场设施比一号飞机场还先进、完备,9个大型机库现在仍在耕地中矗立。日本侵略者还从日本国内和朝鲜半岛征调大批青年到嫩江,组建10个日本开拓团,18个朝鲜“集团部落”,成为半军事组织。形势对抗联西征建立新区十分不利。但抗联以大无畏的精神,六军十二团,改编后的三支队和一支队等多支部队在嫩江大地浴血奋战。1938年10月到1941年末大小战斗30余次(含遭遇战、突围战),建立了不朽功勋,书写了壮烈的民族斗争历史。
   抗联第一次进入嫩江县就在日军枪口下游击,纵横往返,驰骋七、八百里,打的日伪军措手不及,威震嫩江大地。1938年10月,抗联西征先遣部队六军十二团在政治部主任王钧同志率领下,进入嫩江境之前,用缴获的敌军马匹武装部队。十二团改为骑兵团。王钧同志以骑兵的快速特点,从嫩江的东南方向,经尾山、七星泡,百里奔袭,直扑县城东南的南齐岭警察所。经过战斗,俘获武装警察10几人,解除全部警力,拔掉一个日伪“模范”据点。这里是日军重点布防地区,距离关东军136旅团司令部公路里程只有10几公里,距伪军独立旅旅部里程不足五、六公里,可谓眼皮底下放火,虎口拔牙。
   这次军事行动震动大、影响大,用武力宣传抗日,展示了抗联的民族精神,驱逐日寇的斗志,抗战到底的决心。十二团随即挥师东下百余里,缴获何家泡子(现在南京空军驻嫩江农场附近)自卫团全部武装;再挥师北上七、八十里,在杨树屯、蔺家屯周围与伪军打遭遇战,又西向百多里地直奔海江镇,再折东南方向六、七十里奔袭土窑子村,袭击伪军;然后西行,直奔嫩江县城方向,寻机越过嫩江,进入内蒙古巴彦旗。这次行动,百多人的骑兵团在嫩江境内中部、东部、东南部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横刀立马,消灭了五、六股敌人,震憾了嫩江大地,撒播了抗联精神、民族精神,打乱了关东军的军事部署,搅得日伪军和伪政权不得安宁。
   紧接着是12月份改编后的抗联三路军一支队在支队长张光迪和政治负责人陈雷率领下进入嫩江;1939年4月,六军十二团再入嫩江,奇袭嫩江一号飞机场,转战东西;随后是三路军总指挥部于1939年5月30日在德都县朝阳山成立,所辖第三支队活跃在嫩江境内,展开气壮山河的游击战争。1939年到1941年进行大小战斗10余次(不包括遭遇战和突围战等),以1940年为多。例如:夜袭科洛警察署、袭击沐河森林警察大队、夜袭四站军营,袭击八站、腰站,攻打科洛铁路武装部队,火烧霍龙门车站、攻打偏脸子车站和西斯阁金厂,以及攻打当时属于嫩江境内的罕达气金矿等。抗联在嫩江县境诸多战斗,以奇袭嫩江一号飞机场和霍龙门大捷两次战斗最有影响。
   奇袭嫩江一号飞机场发生在1939年7月中旬。当时,六军十二团由政治部主任王钧同志指挥,乘日本空军守备部队外出嫩江县城之机,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与潜伏在机场当劳工的侦察员小队伍会合,夜袭嫩江一号飞机场,炸毁当时先进的菱式飞机8架,击毙飞行员及日本守军3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飞机场在嫩江县城东北,距关东军136旅团司令部公路里程不足10公里,距伪混成十五旅旅部只有四、五公里。这次夜袭,可谓掏心之战,是抗战期间的壮举,仅次于八路军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光辉战例。
   霍龙门大捷是抗联又一个出色的战例。1940年10月13日,抗联三支队在王明贵、王钧等人的率领下,经过近300公里的长途奔袭,打下日本侵略者物资集散地霍龙门车站及日军、伪军兵营和物资仓库等,歼、俘日、伪军150人,缴获部分现钞、大批越冬物资和枪支、弹药、马匹。随后挥师偏脸子车站、西斯阁金厂,皆获全胜。霍龙门大捷为我军抗日战争期间长途奔袭的光辉战例,列为黑龙江省抗联24个战例之一。
   抗联在嫩江大地气壮长虹的征战写在史册里,流传在民间,也记录在抗联脍炙人口的千古之作《露营之歌》。该歌的第4段就是写抗联在嫩江的情景。据王钧同志回忆录《血荐轩辕》介绍,《露营之歌》第一段写在1937年6月份西征之初,第4段写在1938年末西征结束之时。当时王钧带领十二团“往嫩江开动西征,顶着逆风大雪,吹得抗联战士脑袋门子痛,吹得战马直劲低头……。”当他把嫩江活动情况报告给当时任六军政委的李兆麟同志时,李结合自己西征遇到的困难体会,把十二团在嫩江的情景写成第4段歌词,完成了《露营之歌》的词作。第4段歌词唱道:
   朔风怒吼,大雪飞杨,
   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嫩江儿女的凛然大节
   抗日战争期间,嫩江人民不仅大力支援东北军抗战,掩护绿林队伍打击日寇,更密切配合抗联对日作战。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地下政权、地下组织,保护抗联,支援抗联,帮助抗联建立密营,策反日伪军和警察,也有一番惊天动地之举。
   抗联1938年就在嫩江建立党的组织,着手建立外围组织。目前已知情况,科洛镇、塔溪乡、海江镇、伊拉哈镇、霍龙门乡、长福乡等地均建有抗日救国会、妇救会等组织,有的村建立抗日组织规模很大。海江镇1939年底,在地下党员关福玉和李义芬的组织下,成立了华丰(海江镇原来地名)抗日救国会。会长是关福玉,副会长李义芬,下设四个分会。第一分会为红星分会,第二分会为贲家分会,第三分会是北孟分会,第四分会是郭家屯分会。会员达150人。这些人平时务农,同时协助抗联部队进行侦察、搜集情报,救助伤员,做了许多实际工作。在关福玉带动下,他妻子张金花于1940年5月也组织华丰妇救会,会员发展到80余人。她们秘密组织起来,为抗联战士做衣服、鞋子,救护伤病员。截止1941年末,海江救国会为抗联输送战马14匹,救护伤病员24人。黑龙江省老省长陈雷同志当年曾多次住在共产党员陈景元家。陈家为掩护陈雷同志做出了巨大牺牲。建国后,陈雷同志请陈景元到省城做客。陈雷同志多次下乡到嫩江县,多次看望陈家。
   塔溪乡地处山区,各村都建有救国会之类组织,基本掌握了当地政权。党组织也在各村积极分子中建立起来。现在健在的均已80余岁高龄的沐河村刘圣明、塔溪村何支书、德永村何德贞、大条子村孙玉琢、光明村刘士凡等人都是这个时期的秘密党员。他们每人带起几个、十几个积极分子,秘密掌握地方政权,使塔溪乡成为抗联一片热土。当抗联一支队在松门山突围,支队长张光迪负伤时,就是塔溪乡各村群众在救国会领导下,接待了他们,保护了他们,又派马爬犁护送他们进入瑗辉县,直到黑龙江畔。救国会封闭了消息,紧追到当时塔溪乡政府周围村屯的日伪军竟然一无所知。
   嫩江境内凡是有抗联战斗的地方,就有人民群众的支援、掩护和配合。这类事迹俯首皆是,十分感人。嫩江县最南部的伊拉哈镇有位农民在警察眼皮底下,冒着生命危险在地窖中掩护一位负伤的抗联战士3个多月。伤愈之后,又亲自带着粮食、药品等物品将其送回部队。最北部山区的古鲁河口曾是抗联三支队参谋长王钧负伤后,带领12位负伤指战员养伤的地方。他们得到嫩江林业流送工人多方掩护、支援,得到他们支援的粮食、食盐等物资,直到伤愈归队。
   抗联在嫩江建有多处密营。现在还可以辨认清楚的营地有科洛镇的老边沟,塔溪乡的马厂河、黄马沟等处。嫩江人民为抗联营地运送大批粮食、药品、咸菜、食盐和其他物品。仅塔溪乡群众在1939年到1941年的三年间送到几个营地粮食达3万斤左右,被子60余条,狍皮200余张,战马60余匹。这些支援,在抗联斗争史上也不多见。
   配合抗联作战,传送情报,打击日本侵略者是嫩江人民支援抗联的又一个特点。抗联在嫩江境内的每一次战斗(遭遇战除外),都有当地群众的配合,当地传递的情报。三支队攻打霍龙门车站,临战前,是当地一位窑厂工人进入敌营侦察之后,并当向导带领部队进入攻击地段。三支队按侦察情况准确无误地发起攻击,获得全胜。1941年5月份,三支队按照光明村刘士福等3人的情报,又在他们的带领下,摸进伪军南大营兵营,毙敌7人,俘敌32人和大批枪支弹药、粮食等。如此等等。
   嫩江县各类抗日群众组织也积极开展反日斗争。最典型的是沐河村范革人。他很早就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接受党的领导。1941年受抗联三支队王明贵、王钧派遣,返回沐河村。不久,出任村长。在三支队的指导下,策动驻塔溪乡的两个自卫团哗变,打死日军27人。受抗联影响,经过策动,一些伪军也反正起义,投入抗联队伍。最有影响的是伪嫩江县警察分队长程震翔于1939年率部起义,投向抗联,对日伪军作战,颇多震动。
   1945年8月12日,苏联红军解放嫩江县城。中共东北委员会派遣抗联老战士夏凤林等3人同日进驻嫩江县开辟地方工作,并建立解放后县内第一个党支部,组建人民自卫军。嫩江从此新生。抗日战争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历程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历史史册。
  
  
  

共 54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详细生动地再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通过历史资料的整合编辑,向后人讲述了发生在嫩江乃至于东北大地上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向后人们阐述了东北抗联艰苦的抗日事迹。笔者凭借知识底蕴、艺术感悟以及营造语境的文字功力,厚积薄发,出手不凡,写出不少掷地有声的文章。在这一篇文作中,语言功力颇深。 语言流畅。通览全文,作者始终在洋洋洒洒地叙写,看似随意运笔,并不刻意雕琢语言,其实这些文字都是经过锤炼的,故而读起来流畅自然,毫无拖泥带水之感.【编辑烟波放钓】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2-10-18 16:21:40
  文章叙述了当年嫩江的烽火硝烟,战争年代的残酷现实。问好!
秋心如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