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青衣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青衣散文】从《边城》寻根从文先生足迹

精品 【青衣散文】从《边城》寻根从文先生足迹


作者:湘西青竹 秀才,26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36发表时间:2012-10-20 15:57:52

从《边成》寻根从文先生足迹
   世界的丰富多彩,是因为民族的多元,只有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湘西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沈老在《边城》里有不少的记载,因此,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中,沿着从文先生的印记,去研究和探索,将现有的与传说的合二为一,从而发现湘西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些端倪,让世界更从容地认识湘西,走进湘西。
   沿着沈老《边城》的足迹,进一步探求湘西文化之精髓,就像他老人家所说的那样“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一九零二年生于湘西凤凰县的一个军人家庭,在5年的小学教育中,因不满私塾教育的枯燥乏味,常常背离家庭和私塾先生的“厚望”一个人跑到优美的沱江河畔和苍翠的南华山中,与自然亲近,家中无奈,按照家乡的习俗让他进入了地方团防,从此便随军流徙于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各处。
   这片质朴的土地给了他质朴的个性,多彩的民俗风情,给了他创作的源泉,他从这里明白了许多的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又见过了多少世界……
   这个来自于湘西的乡下人,在二十岁以后就进入了城市,在此期间,他经过了多少磨难,又遇见了多少个好心人,受湘西民风的感染,不久便步入了文坛,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旧中国,很快渐露头角,并成为一个有着很大影响的新星,数百万字的作品问世,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实力。
   从文先生之所以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其原因大半应是沈老的创作根源来自于家乡,湘西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而老湘西的面貌,声音,恐惧和希望也得以在他的乡土文学作品中健存下来,八十六年的生命历程里,他奋笔湘西生活《边城》《长河》,《湘行散记》……无一不是神秘湘西的佳篇!
   他用半身心血熬出来的那些精彩文字,绝不是偶然,而是发展中的必然,因为他的作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民间,他用作品来探索故土,人群和自然,在自然,自在,自为的生命理念中创作,正如沈老自己说的那样“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作家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写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条绵延千里水路的沅水流域……”
   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上,给他留下的人事哀乐,景物印象,这一切的创作素材,以及产生的灵感源泉都应归功于这片生他,养他的神秘之地,使他迸发了前所未有的灵性与动力,在他笔耕生涯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他成功了,成了一位湘西的歌者和世纪文学王者。《边城》就是他为家乡垒起的一座丰碑,成为一个关于湘西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在《边城》中,沈从文以恬静悠远的风格合着温润柔和的笔调,以及诗词曲赋的意境,描绘出了“风俗淳朴,“便是做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的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范本,刻画出一群群鲜活而又可爱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湘西独特的“乡下人”品性,他成为了文坛的一颗灿烂的另类恒星。《边城》也就成为了中国二十世纪具有独特色彩与内涵的思想摇篮。
   在探究沈老《边城》文化内涵外,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沿着沈老成长的经历,寻觅沈老的足迹。从一九四九年后,沈老自觉不合时宜,便离别为之努力了半辈子的文学界,躲进了北京博物馆。时隔不久,他用半世心血苦熬出来的精彩文字,不久即被尘封于焚烧。在这段时间里,是他在文学创作之路中的一段黯然,整个人都被困扰其中,直到一九六二年,他进入六十岁年龄之时,此时的时局似乎有了些松动。
   先前有毛泽东主席曾对他说过“你还可以写小说”啊!又有人想要他出来做北京市的文联主席。他也为重新拿起笔做过一些准备,那时他准备以一个亲戚中的革命事迹写一个长篇。
   这年的初春,中国作协邀请作家去革命老区江西访问,沈老也在被邀请之列,这一趟他去了井冈山,去了瑞金,还去了庐山,当时他的心情好极了,一路上写了好多的旧体诗,感觉相当的不错,所以就交给了一些报刊发表了。
   他的六十岁生日,是一个人在江西寒冷的宾馆里度过的,为了纪念,他剥了一个橘子吃,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沈老清苦的生活。
   尽管感觉稍稍有点寂寥,但是在他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希望,可是当他了解到这个作家访问团里只有一两个人读过他的小说时,他毅然放弃了。
   他感觉作为一个作家,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字理念,自己的文字语言,自己熟悉的文法技巧,而去尝试用当时《红旗谱》《青春之歌》的写法去创作,他根本做不到,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原有的文学思路和技法,与那时的环境,是多么的不协调,可他就是改不了!
   虽然上面曾想让他回到文学创作的队伍中来,但终究因他不能随时代而附势,他在没有过多的悬念下,不得不又一次的回到他归隐的午门城楼下,重又与那些有着千百年历史的花花绿绿的“二十五史”以及出土的坛坛罐罐,丝绸织锦,相看两不厌,在沉默中和它们继续亲切交谈。
   他自己总是说:地下的这些东西是活的历史,是多少部二十四史,他戏称为二十五史,而后是很艰难的熬过了一些不堪回首的日子。
   一九七二年,他被下方湖北乡下已经三年,身体欠佳,常常咳嗽不止,无奈中他请假回北京治病,在治病的过程中,他又接过了《中国古代服饰资料》出版筹划工作,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这对一个七十岁的人来说,谈何容易,他苦心收集的资料随着运动的到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散了。
   他一边服药,一边翻阅如山的资料,这是常人所不及的,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哪怕就是再苦再累,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面对每天都要流鼻血的情况下,眼见那殷红的热血浸红了的纸张,他仍然满腔热情的一心扑在工作上。
   一九八二年,他已经是八十岁高龄的人了,那年的五月份,他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凤凰,故乡的热土热情的款待了这位久违的游子,此时,在北京的颐和园,柳丝应该是刚刚绽出一点点鹅黄,湘西花开花落,已是春深了。
   他是合着春天的脚步到来的,真正是“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时节,只是这一份青春的成色显得太老了些。
   回到故乡的这段时间里,心情非常的愉快,他驾着小船在沱江泛流,用心灵触摸故乡的一草一木,目视吊脚楼依然的倩影,登上叠翠的南华山,赶着乡场,欣赏家乡的月影,聆听故乡的呢喃……
   湘西这块神秘的地方,继往形成的文化是他起步的基础,一条母亲河——沱江孕育了一代文豪沈从文。
   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沈老用心灵触摸尘世的变迁,演绎着湘西的古老和神秘,辛勤笔耕的岁月里,始终坚持自我,检查独特的“乡土文学”风格,在《从文自传》中将自己俭朴,青涩的一生,以及自然淳朴的性格一一展现出来,他的一生,没有退休,哪怕是在生命的终点,仍然坚持不懈的奋笔勤耕,犹如文坛上的一颗巨松,永远常青不老!
   这位被世界誉为“乡土文学”之父的他,无愧于生他养他的故乡,无愧于湘西的父老乡亲,无愧于这条四季长流的母亲河……
   他是湘西人民的骄傲,是凤凰人的自豪!
  

共 27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湘西,凤凰古城,一座很有内涵,文化历史都丰富的城市,这里,有着湘西的独特风格,有着我们无法感悟的历史流域。这座城市里走出了很多的文化名人,不仅仅的得天独厚的文化渲染,更多的是他们执着的追求,用心的付出,用爱的行动去实践。就如沈老,倾尽半生,付出和辛苦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和感悟的。艰难里,生病住院也没有忘记奋笔勤耕,所以,这片土地,赋予了他们生命,而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所谓,付出就有收获,那么,如沈老一样,犹如文坛上的一颗巨松,跟我们留下很多经典的文字。作者文笔深厚,语言清晰自然,将沈老和湘西这片土地的美尽显,很深刻的文字,饱满富有质感,欣赏问候作者!——【荷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2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青        2012-10-20 15:58:22
  湘西,凤凰古城,一座很有内涵,文化历史都丰富的城市,这里,有着湘西的独特风格,有着我们无法感悟的历史流域。这座城市里走出了很多的文化名人,不仅仅的得天独厚的文化渲染,更多的是他们执着的追求,用心的付出,用爱的行动去实践。就如沈老,倾尽半生,付出和辛苦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和感悟的。艰难里,生病住院也没有忘记奋笔勤耕,所以,这片土地,赋予了他们生命,而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所谓,付出就有收获,那么,如沈老一样,犹如文坛上的一颗巨松,跟我们留下很多经典的文字。作者文笔深厚,语言清晰自然,将沈老和湘西这片土地的美尽显,很深刻的文字,饱满富有质感,欣赏问候作者!
喜欢文字,用文字诠释生活!
2 楼        文友:荷青        2012-10-20 15:58:57
  欣赏青竹的好文,很别致的一篇,问候祝好!
喜欢文字,用文字诠释生活!
回复2 楼        文友:湘西青竹        2012-10-22 08:38:54
  谢谢好友,敬茶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