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学联盟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联盟★散文』弄堂情深上海滩

精品 『联盟★散文』弄堂情深上海滩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01发表时间:2012-10-22 09:13:28
摘要:弄堂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段回忆。

『联盟★散文』弄堂情深上海滩 最近在电视里突然看到了有人用“魔都”这两个词来形容上海,不觉有些诧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上海被冠以了一个“魔”字,不知是“魔幻”之“魔”,还是“魔力”之“魔”。或许,是因为上海的欣欣向荣、时髦时尚,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现代化的魅力吧。的确,这几十年来,上海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耸建筑,一盏盏闪烁耀眼的街市霓虹,一个个时尚靓丽的红男绿女,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魅力十足的上海。
   对于外省市来的人而言,尤其是某些朋友,他们仅仅是作为一个匆匆的过客,走马看花似地欣赏一下上海的景致,在他们看来,的确,上海始终是略显浮华的。当人们提到它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拥挤的地铁,琳琅的商店,似乎上海永远都是光鲜靓丽的,永远都是崭新的,而且,它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从地下冒出一座座新的建筑物,有了东方明珠还不够,又有了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那些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拔地而起。从这点看,或许,上海真的是一个“魔都”,因为,它并没有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得越来越古老,越来越陈旧,正相反,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证明了,它反而在变得越来越新,越来越时髦新潮。
   上海,不同于北京,没有那历经岁月沧桑的紫禁城,没有历朝历代定都于此的光辉历史,老城隍庙虽然被冠以一个“老”字,却无法和那些真正古老的建筑物相提并论。
   但是,上海也是有历史的啊,远古时期这里依然是一片汪洋大海,慢慢地冲击出了一片小小的平原,从无名的小渔村,再到上海镇,上海县,直到现在的直辖市,这一切告诉我们,上海其实并不是一个突然兴起的魔都,它也有自己悠久的历史。
   吴淞口旁的沪渎垒和芦子城,见证了袁崧在当年是如何利用这海上的长城防备孙恩的,只可惜,千古风流人物,如今俱往矣,只剩下了黄浦江畔的晓风残月,一直吹到今天。
   更有那苏州河西岸,曾经的新垃圾桥,如今的西藏北路桥旁,那一座见证了当年谢晋元和八百壮士是如何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它也曾经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考验。
   还有一条又一条的里弄,它们看上去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可是,又有谁能够想到,在那看上去平凡无奇的小屋里头,曾经是当年中共一大会址,那一幢幢别样的建筑里,曾经住过周恩来、宋庆龄、蔡元培、张爱玲、鲁迅等一位位在中共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是的,上海滩不仅仅只有一栋栋新式的摩天大楼,更有着一条条的里弄,那深深的小巷子里头,才承载着更多上海的历史,积淀着真正的海派文化。
   上海,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上海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伴随着那一张又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伴随着一阵又一阵大饼油条的香气,也伴随着那一条又一条的弄堂……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眼中的上海,是一个弄堂深深,纵横交错的上海。一提起弄堂这个词语,恐怕很多人会拿它来和北京的胡同对比。北京的胡同很多,大胡同三千,小胡同多如牛毛,如果是不熟悉的人,走进去,一准会转向迷路,上海的弄堂也是这样,而且,江南的弄堂,较之北方的胡同,更为幽深,更加让人觉得难以捉摸,常常会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以为前面应该是一条死胡同了,可是,走进去一看,却发现原来旁边还有一条小道。你随时都有可能会在那小巷子里头,逢着一位如同丁香花一般的,结着淡淡哀愁的姑娘。
   上海的弄堂,和别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广式里弄、新式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花园式里弄等各种里弄,纷繁复杂。上海的弄堂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种类,自然是和它两侧的那些建筑物分不开的,两边的建筑物属于什么类型,这些弄堂就属于什么类型。可以这么说,弄堂作为上海独有的民居形式,和其他任何地方的都不一样,不仅和北京的胡同不同,就算和江南其他地区的小巷相比,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最显著的差别,自然莫过于弄堂两侧的那些建筑物。
   上海弄堂两侧的建筑物中,最著名的便是那些成排的石库门建筑构了。可别小看这石库门房子,它可是来头不小呢,据说,这是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一种建筑物,所以,也算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了。在太平天国时期,战乱连连,江浙一带的富商大贾们为了避祸,便纷纷迁入到上海的租界之中,以此来求得一份安全。可是,原本的租界中,没有那么多的房子啊,这就需要新建很多建筑物。于是,一种中西合璧,简约质朴的石库门建筑,便应运而生了。
   石库门一般都是用石头来做门框的,此外,它还有着乌漆实心厚木造成的门框,而且,还将以前的多进建筑改为了单进建筑。这种石条束门的建筑,就好像是给木门添加了一个石头的“箍”一般,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被叫做“石箍门”,但是,最初居住此类房子的人,有很多是宁波人,宁波话将“箍”发音成“库”,所以,以讹传讹,这种房子就渐渐被人叫成是石库门了。
   就这样,最早的一批石库门房子,早在19世纪的70年代就已经诞生了,它们虽然处于闹市区,却一般都有着高墙深院,因此,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感觉。在这一时期,石库门房子,还主要是豪奢之人的住宅。
   到了19世纪末之后,一种新式的建筑物出现了,于是,上海的弄堂,也逐渐地过渡到了广式里弄。广式里弄的住宅一般都比较低矮,看上去,有点像广东城市里的老房子那样,这些建筑物的住客,主要是广东人,要不就是一些日本人,因为它像广东人的建筑,所以,就被称为广式里弄了。
   再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老式的石库门房子,逐渐被新式的石库门所取代,新式的石库门,多用青砖、红砖砌成外墙,同时,用石灰来勾缝,已经不像老式的石库门那样,用白色的石灰粉刷了。在建筑模式上,也越来越趋于西方化了。
   不过,步入了20世纪之后,新式里弄和花园里弄兴起之后,石库门的风光就不在了。
   新式里弄是从新式石库门建筑中蜕变出来的,在新式里弄里头,石库门这种住宅形式,已经渐渐被淘汰,原本封闭的天井变成了敞开的庭院,种满了各种绿化,应该说,更多地还是吸收了西方建筑的风格,比如那著名的霞飞坊,就属于是一种新式里弄。
   而花园式里弄呢,则更为高档一些了,更加讲求私密性,注重建筑物的绿化环境,原本的长条式住宅,变成了半独立式的。
   随着各种新式的里弄兴起之后,原先风光的石库门就逐渐地沦为城市中下层居民的栖身之所。一套房子里头,很可能住着很多人家,原本分工明确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都不再行使它们原先的职责,而全部一律住进了住户。就连“天井”里,也很有可能被搭上了棚子,和原来的天井有所不同了。于是,诸如“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便开始产生了。
  
   或许,对于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来说,生来就是怀旧而多情的,所以,弄堂,作为一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总是会时不时地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勾起我那些美好的童年回忆。弄堂,不单单只是一条小巷子;石库门,也不仅仅只是一幢建筑物,它们已经全都幻化成了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用自己那沧桑的历史,给后人们诉说着这条里弄中的故事。
   最近,惊悉沪上首家石库门家庭博物馆揭牌的消息,永康路38弄35号,这栋建于1925年的石库门里孕育了达氏四代人,以真人、真事、真物、真景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了石库门里的海派文化和市井百态。能够用这种方式来延续石库门的文化,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相比在博物馆中观看那些当做展品陈列出来的老虎天窗、留声机、华生电风扇等东西,我还是更希望切身感受那份来自上海弄堂的温情。
   弄堂的两侧,是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情,在一条小小的、窄窄的弄堂里,你可以完成日常交流的各种活动,不仅可以休闲娱乐、乘凉聊天,就连交易买卖,也都可以在这狭窄的弄堂里进行。
   我奶奶的家,就是一种介于新式石库门里弄和新式里弄之间的建筑物,在小小的亭子间里,在黑漆的大门后面,存在着的并不是一个时尚靓丽、风情万种的上海,而是一个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上海。我喜欢这样的弄堂风情,喜欢这记载了我的童年,见证了我的成长的里弄。在我的心里头,弄堂,已经不再是一条条普普通通的小道,而成了贯通整个上海的通道,传递普通小市民感情的纽带。
   弄堂里的生活,是单纯而快乐的。或许有人在形容恬静、闲适的生活的时候,往往会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早上,被小鸟的啼鸣声叫醒。是的,那的确是非常美好的,不过,生活在弄堂里的上海人,每天早上,却不是被小鸟的叫声唤醒,而是被楼下弄堂里的叫卖声唤醒。
   奶奶家的房子正好是第一排,所以,楼下就是一个大的农贸市场,一清早,就会有邻家阿姨们相互叫上几个热络的朋友一起前去采购,而商贩们呢,更是早早地就在自己的摊位上准备好了各种新鲜的果蔬,于是,一声声的叫卖声,便此起彼伏地传开了:“来,来,来,落苏(茄子),便宜啊,落苏……”“洋山芋(土豆)要吗?”不仅如此,中间还夹杂着那些阿姨大妈们讨价还价的声音:“介贵啊,便宜点好吗?”“去脱只零头好吗?”就这样,我就在一片叫卖声中醒来了。
   说实话,相比那“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我却还是宁愿每天被阿姨大妈们的声音呼唤而醒来,这样,让我有一种倍感温馨的感觉。人总是害怕孤单、害怕寂寞的,有楼下那熙熙攘攘的街市,的确是反而能让人心定神凝呢。
   对于那些楼下没有市场的比较幽深而狭窄的里弄,其实也不用担心,每天早上照样可以听见这样的声音,因为,那些勤劳的小贩们,会推着或者是骑着各种小车,将那些蔬菜水果送到门口。于是,常常可以听见从楼上的窗户传来一声大喝:“卖菜的,等一等,我马上下来。”于是,小贩们便停下了小车,笑呵呵地等着老主顾下楼买菜。就这样,讨价还价的声音,便又开始响了起来。
   除了买菜以外,早晨的“协奏曲”里,自然还少不了搭配上锅碗瓢盆、煎炒烹炸的声音,伴随着的,还有早点的香气。上海人习惯的早饭,除了家常自行用隔夜的剩饭,泡上水煮制的“泡饭”以外,还少不了经典传统的“四大金刚”,这是四种在上海家喻户晓的早点,“粢饭、油条、大饼、豆浆”。所以,一早上,就能够看见小贩们在早点摊前忙碌了,捏粢饭的,炸油条的,烤大饼的,煮豆浆的,大家各司其职,就等着爷叔、阿伯们,端着锅子,前来购买这新鲜出炉的热气腾腾的早餐了。
   就这样,一个忙碌的早晨,在主妇们讨论着菜蔬是否“格算”(合算)的声音中;在豆浆油条的香气中;在各路小贩,各显神通的叫卖声中,匆匆结束了。
   匆匆忙忙的早晨之后,各家的大人们,便纷纷上班去了,小孩们,也在大人的督促声中,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弄堂里只剩下了退休的老伯伯、老阿姨们,不过,可不要以为,弄堂就会这样在寂静中,度过一整天,上海的弄堂,和别处不同,是永远都不可能真的安静下来,沉寂下来的。
   可不是嘛,不一会儿,就有各种各样的小商小贩时不时地在弄堂里兜上一圈。有回收废品的人,他们通常都会摇着铃铛,慢慢走过弄堂;有修皮鞋、修阳伞、修自行车的人,在弄堂口默默地摆好了摊子,等待着主顾上门;有磨剪刀的老头,走到弄堂的中间,突然仰起脖子,大叫一声:“削刀磨剪刀”,将屋顶上的麻雀都惊起了不少;有修床绷的匠人,幽幽地喊着:“阿有啥坏的棕绷修吗?阿有啥坏的藤绷修吗?”
   总而言之,在弄堂里住着的人,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只要在屋子里等着,倾听门外的各种声响,就知道来了什么人,就明白可以做什么事情了。
   不过,最美妙的,还是到了下班放学之后,这时候的弄堂,才到了真正热闹起来的时候。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乘凉”这个词语,对于居住在弄堂里的人来说,份量可是很重的呢。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代表着“纳凉”的意思,还意味着在家长里短中互相交流,联络感情。一到晚上,各家各户就都会将桌子摆到门口,在弄堂里吃晚饭。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将收录机、电视机等搬到弄堂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于是,常常在弄堂的这头可以听见收音机里播放的滑稽戏,而到了弄堂的那头,又能看见另一家电视机里播放的电视剧了。
   在这时候,聊天自然是少不了的,上至天文地理、国家大事,下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什么事情都能够拿来说一说,拿来聊一聊。
   说实话,相比冰冷冷的摩天大楼,我还是更喜欢人情味十足的弄堂,弄堂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上海本土文化。都说上海人喜欢精打细算,用一个字概括的话,就是一个“抠”字,但实际上,弄堂里的上海人,可并不是这样呢,摆在弄堂里的饭菜,只要谁愿意,随时都能够再添上一副碗筷;电视机、收音机,大家也并不是放在屋子里,独自享受;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说长道短地“八卦”一些事情的同时,热心肠的弄堂中人,随时都可能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助上一臂之力。
   弄堂里夜夜都在举行着大型的聚会,直到深夜才会渐渐退去,说是“乘凉”,其实也并不局限在夏天,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在其他季节,也照样都有小桌子,在弄堂里摆起来。
   小小的弄堂,体现的却是深深的人情,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曾经想:究竟怎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呢?想了半天,还是觉得,那童年记忆中老房子、窄弄堂,还有那弄堂中的欢声笑语,就代表着美好的城市生活。现如今,满满一冰箱的东西,让人们不必每天在菜场里摩肩擦踵;屋子里的空调,使得人们不必在大热天的时候,在弄堂里纳凉吃西瓜;钢筋水泥的高层建筑,让人们不方便将桌椅板凳等东西搬到露天;双重防盗门一关,人们不再关心对门邻居家发生的事情……于是,我就愈加怀念,怀念儿时,那条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弄堂,怀念时不时从弄堂里传来的吆喝声、絮语声、欢笑声……
   弄堂,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概念,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段永远留存在我脑海深处的记忆。

共 55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上海。多少人种下的蛊,多少人醒了的梦。这样一座城,它的好,它的坏,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谈资,即便这样,上海仍以她的姿态矗立于江海之滨。作者是爱上海的,爱的是他记忆中那个淳实丰韵的它,是如今这华丽外表下情深悠长的它,于是弄堂就随之成为了一种感情寄托的象征,象征着曾经的回忆和美好。文章不急不缓,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上海,将它沉淀的文化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推荐阅读!【莫言陌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22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