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心灵·赏析】梁鸿与举案齐眉

精品 【心灵·赏析】梁鸿与举案齐眉


作者:五月旧馆 举人,5633.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9发表时间:2012-10-24 12:07:47

梁鸿与孟光举案齐眉的典故,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过去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他们的婚姻一直被奉为典范,很多诗人词人都拿这个故事入文。比如人们熟悉的《红楼梦》里,贾宝玉写的《终身误》一词:“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当然,这是从前的看法了。现在很多人则不这么认为了。这些人大搞翻案风,利用各种支离破碎的历史资料,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重新割裂、综合,最后总结与前人大相径庭的结论来,以至于有人得出“刘婵是曹操的亲生儿子”,“孔子与子路是同性恋”,如此之类让人啼笑皆非的观点。我不反对对历史进行重新审查,相反的,我提倡用科学的方法,诸如现代精神分析、社会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对历史事件与人物重新考察定位。这符合新历史学的要求,自然,前提是务必用科学的方法。最近在图书馆看佛洛依德的书,读了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有所触动,于是今天就想试着运用他的精神分析法去探讨一下大约发生在两千年前梁鸿与孟光举案齐眉的爱情故事。我已经说明,是探讨,所以如果不能令读者满意信服,也请多多包涵。如果非得骂我有“窥阴癖”,“好事者”,我也只得重复孟子那句老话:“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
   在阐述我的观点前,我先解释一下何为“俄狄浦斯情结”。佛洛依德在《梦的解析》里认为,人人生来都有俄狄浦斯情结,男的会弑父娶母,女的会弑母娶父,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感情。佛洛依德不仅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的理论,还运用这个理论去解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在遇到自己的杀父仇人克劳蒂斯时,之所以迟迟不敢下手,就是因为他有“俄狄浦斯”情结。读过《后汉书逸民列传》后,我利用佛洛依德的方法得出的观点是,举案齐眉并未像人们所想象或期待的那样完美和谐,梁鸿不仅不爱孟光,而且还性冷淡。
   假如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节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我的推论无疑是正确的。梁鸿自生下起,或者说自从懂事时起,就将自己母亲视为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小时的他也像成年人害怕恋人被别人占有一样,害怕母亲被父亲全部占有,害怕母爱被父亲剥夺,于是也曾心怀愤恨,从而产生“弑父娶母”心理。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梁鸿会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将已经被压抑为潜意识的对母亲的爱发泄在未来妻子身上,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恋母情结”。然而不幸的是,梁鸿幼年丧父,“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梁鸿的心理、精神并没有正常发展。他从小没有父亲,那么就不会有“阉割情结”这样的来自父亲的动物恐惧症,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把爱发泄。也就是说,他因为关心爱护母亲而耗费了将来可能施之于妻子的爱的激情。就好像一个人全身心投入一项爱好,而再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兴致关注别的爱好一样。《逸民列传》有关梁鸿言行的记载,无一不在说明,梁鸿是一个感情冷漠,以至于性冷淡的人。他曾经在上林苑放猪,因为不小心引起火灾,把邻居房子烧毁了。梁鸿提出以猪赔偿被烧房子主人的损失,被烧房屋主人觉得少,梁鸿就无所谓的说:“无它财,愿以身居作”。当主人在别人的告诉下,得知梁鸿是一个“长者”,开始敬重他,打算还他赔偿的猪时,梁鸿竟然超然的“不受而去,归乡里”。从他对这一件事情的态度,与其说他是一个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的“长者”,毋宁说他已经对自己、对世事不感兴趣,甚至万念俱灰。当他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则更加坚定了我对他的看法。“陟彼北邙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巍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全歌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京城宫室高大壮丽,人们的辛劳作表面的再现,并没有直接抒发对统治者的批判,我更多看到的只是他的冷眼旁观,当然是一个性冷淡者的冷眼旁观。
   这样一个冷若冰霜的人,你说他性冷淡也就不足为奇了。梁鸿先是拒绝许多势家女儿,因为他生活中并不需要女人。后来孟光入门那天,梁鸿发脾气不理睬她,表面上看是因为孟光修饰服妆,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性冷淡。梁鸿的性冷淡是由于早年丧父引起的,而当他母亲也去世后,他曾把力比多(佛洛依德解释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吸引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此时他已经可能有些自恋倾向。后来,他“授业太学”,确实也曾有过拯救社会的远大抱负,但从他的诗句“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求”可以看出,他的抱负被无情击碎了,此时的他只能无奈的把力比多又收回到身上来。佛洛依德说过,“自恋无疑等同于同性恋”,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念念不忘好友京兆人高恢了,他为此还写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高恢的依恋:“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也很容易理解自恋且有同性恋倾向的梁鸿在拒绝许多女子后,却选择一个“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男性特质极强的孟光了。
   反观孟光,我可以大胆的说,孟光是个有恋父情结的女子,所以她才“择对不嫁,年至三十”做剩女,其实她是专为等一个老成如父亲的男人。孟光的一句“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道出了她的恋父倾向。因此说,梁鸿娶孟光只是一个要向人们表明自己没有同性恋倾向的权宜之计,他并不喜欢孟光,更谈不上爱,在“举案齐眉”这一出戏中,只有孟光是在尽心表演自己贤妻良母的角色。举案齐眉是夫妻恩爱的典范,在孟光则可,于梁鸿则未必然。
   然而这一观点,就是不用精神分析法也可以很容易推论出来,为什么几千年来人们却一直把它视为经典呢?这也许要涉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说简单点,集体无意识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在我们脑海里烙下痕迹,它会像基因一样一代代传给子孙后代,它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在我们的言行、思想中表现出来。而我们中国人之所以觉得“举案齐眉”是一个爱情婚姻的典范,只是因为它所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提倡的“男尊女卑”“夫为妇天”伦理观念。集体无意识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谈论。我这里要做的,只是运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去发现隐藏在“举案齐眉”下的事实真像。至于梁鸿是不是性冷淡,最真实的情况也只有他妻子孟光,还有他自己,还有他的好友高恢才最清楚了。我在这里只是尝试去解释。在练习用精神分析法去解读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希望能博君一笑。或许“梁鸿性冷淡”、“刘婵是曹操的亲生儿子”、“孔子和子路是同性恋”,一起成为这十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也抑未可知。

共 25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运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尝试性地分析了“举案齐眉”这部经典故事。“举案齐眉”是中国爱情婚姻的典范,告诉我们夫妻间应相敬如宾,恩爱白头。而作者却从一些实例和家庭环境的角度分析得出,其实梁鸿并不爱妻子,而是一个性冷淡者,这是一个大胆的分析、尝试,一改历史常规。至于梁鸿是不是性冷淡,最真实的情况也只有他妻子孟光,还有他自己,还有他的好友高恢才最清楚了。作者文字洗练、深邃,逻辑严谨,层层递进,及具说服性。推荐共赏!【编辑:紫檀馨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25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夕阳ann        2012-10-24 15:56:16
  欢迎朋友来心灵,希望在这里过得开心!!问好。
以文会友
2 楼        文友:夕阳ann        2012-10-24 16:04:18
  此文丛精神学的领域分析和研究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证实梁鸿这个人自己和对妻子,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进一步分析出他的自恋和性冷漠。有理有据,分析透彻。问好作者。
以文会友
3 楼        文友:夕阳ann        2012-10-25 12:23:16
  恭喜老师的美文成精,问好。
以文会友
回复3 楼        文友:五月旧馆        2012-10-26 11:39:15
  老师不敢当,同学 而已!还要谢谢夕阳同学的推荐~~~~~~~哈哈
4 楼        文友:草根        2012-10-25 17:10:01
  欣赏有理有据的赏析之文,感谢赐稿心灵社团,欢迎多多支持,顺祝一切安好,佳作不断!
至少,无愧于文字。
5 楼        文友:夕阳ann        2012-10-26 15:08:08
  哈哈,老师也好,同学也好,都没关系,在心灵开心就好。
   另外,执行社长草根给老师的文章加了“游戏积分”在首页的“文游榜”里有展示,是对作者的鼓励和支持。
以文会友
回复5 楼        文友:五月旧馆        2012-10-27 11:40:28
  嘿嘿,那也替我谢谢草根社长~~~~~~~
6 楼        文友:铁禾        2012-12-20 23:00:27
  好一篇精致的品文,笔墨娴熟,读感十足,欣赏则个。
铁禾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