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思路·赏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精品 【思路·赏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作者:蓝心儿 进士,748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72发表时间:2012-11-04 11:43:27

【思路·赏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记得我还是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偷偷拿来妈妈看的《红楼梦》懵懵懂懂将它读完时,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说真的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到底喜欢林黛玉什么?是后来通过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才使我对林黛玉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有了初步的认识。
   当夜深人静我平心静气地捧读《红楼梦》之时,小说中美丽的女主人公林黛玉,便仿佛踏着缤纷落英,吟着她的葬花词寻寻觅觅地向我走来。那充满诗情画意、竹影婆娑的潇湘馆也随之呈现在我的眼前。那个孤傲、敏感、纯真的少女我心中“永远的林黛玉”如此真切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引领我走入她的世界。
   在《红楼梦》一书中,虽有众多惨不忍睹的女性,但她们在这出悲剧里,依旧只是悲哀的衬托,苦海的回声。而叹尽哀音,历尽苦海,流尽伤心之泪的,则是孤身寄居贾府的苏州姑娘。好乳名黛玉,是当朝探花林如海的女儿。黛玉的母亲贾敏,是四大家族之一贾门之女。黛玉生于书香门第,又是独女,自然被奉为掌上明珠;曾聘名师执教,充分发挥了她的灵敏,幼年已精通诗、词、歌、赋,文彩横溢。可惜生来纤弱病,向来离不开药物。六岁母亲去逝,父亲林如海钦点盐政,公务繁多,只好送她到外婆家居住。不久林如海也死在扬州任上,黛玉被接回扬州,送父灵返苏,再回贾府,已是孤帆漂海,两袖清风,永远没有了归宿,成了寄人篱下的人。黛玉虽受贾母怜爱,但很有自知之明,曾向宝钗诉说过肺腑之言:“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土地。你不过亲戚的情分白住在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木,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因此,黛玉自从来到贾府,每说一句话,每走一步路,都处处留心。初会宝玉,引宝玉摔玉的痴情,她就“淌眼抹泪”地暗自伤心,引咎自责。从此,她稚幼的心灵,便蒙上一层悲惨的阴影;此后,这类事屡见不鲜,惨淡的阴影越来越浓了。
   一、伶牙俐齿一张嘴
   如果论小说中再现林黛玉的“灵窍”的开启自如及巧舌如簧活泼可人的天性,最精彩的章节莫过于“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八回)。且看其中三例:
   (一)……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宝玉,便说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座,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漠,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第八回)
   从林黛玉这振振有词的话语中,不难觉察到她的言不由衷,这并不是她的真心话,只是随机应变,巧妙地堵回薛宝钗的追问。
   (二)……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劳心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道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头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宝钗素和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头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薛姨妈道:“你这小多心的,有这样想,勺没这样心。”(同上回)
   明明知道林黛玉是在旁敲侧击,明明说的是“歪理”,但谁也拿她没有办法。在读者心中,这巧嘴的话语却是那般惹人怜爱。这足以看出曹雪芹生花的妙笔,把冰雪聪明的林黛玉的魂魄、神韵把握拿捏得如此的准确到位,如此的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李嬷嬷道:“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不知黛玉的意思,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此。”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坶太太也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同上回)
   林黛玉那随机应变、巧舌如簧好似她浑身上下都是嘴,怎么说都是她的理……作者酣畅地展现了黛玉意蕴丰富的个性化语言,突出地烘托了那令人恼不得,喜不得的巧嘴。
   二、狐凄的命运
   林黛玉孤凄的命运,除了家庭的破落、社会的污浊环境这些外在原因,她个人孤高自傲的性情、对人生独到的见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她所接触到的所有人中,除了宝玉和紫娟以外,几乎没有一个她能信得过、看得惯、合得来的人!在与她同辈女子中,她虽然敬爱过薛宝钗,感激她的“多情如此”,但始终认为她是个“有心藏奸”的人;王熙凤可算是贾府的风去人物,上宠下从,善于随机应变,但在黛玉年来,不过是个“放誔无礼”的俗人,毫无共同语言。自命超世脱俗的妙玉,有些不近情理,黛玉从不引为知己;明察暗窥,早发现了她看破红尘的虚伪。史湘云尽管是贾母的娘家人,口口声声也是仕途经济一类昏话,被宝玉当面数落一顿,黛玉听了正合自己意,再也不防意外“风流佳事”了,可见她早将她列入了敌党。至于惜春、探春、迎春诸位姐妹也无交情可言。在长辈中,舅舅贾政是个冷漠无情的人,舅母王夫人面善心来,早把黛玉列入“防嫌”之内。唯一可给予一点怜爱的贾母,可好民为孙子宝玉,终于认为白疼黛玉,便“狠毒冷淡”起来。黛玉对此已深有所悟,有一次宝钗和黛玉谈心,宝钗看黛玉吃药的方子,说人参肉桂的药太多,建议她每早吃一两燕粥,黛玉曾倾诉了这样的心声: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的话,虽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第四十五回)
   这里淤积了多少痛苦的孤苦无依的少女的辛酸!黛玉临终时对紫娟说:“妹妹!我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贾府上下总也有几百人吧,但在黛玉心中,竟没有一个相亲相知的人,真正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其荒凉冷落可谓到了极点!
   三、还泪的爱情
   《红楼梦》的开篇,作者用“假语村言”,讲述了一个来自太虚幻境的“以泪偿灌”的神话传说:絳珠仙草因受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未酬,便郁结下缠绵不尽之意”,争取到一起下世为人的机缘,便思“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曹雪芹在艺术构思中孕育的这个美丽的传说,将我们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带入到凄美的悲剧氛围里。
   林黛玉初进贾府,便见宝玉“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百种情思,悉堆眼角。”所以“倒象在哪里见过的”,情埋心底。贾母又将他俩置于一室,青梅竹马,渐渐情投意合起来。后来奉元夫之命,宝玉也同黛玉一起住进大观园,赏花弄柳,吟诗作赋,不但志趣相合,见解一致,结成莫逆交。在“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第三十二回)的情节里,我们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宝黛情已经是深沉的,发自心灵深处的真爱,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已经成熟了、升华了,生死不移了,能够多面对所有世俗的挑战。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相知默契、刻骨铭心的倾诉和表白,也同样震撼了我们:
   ……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得动了手,她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侍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滾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再走。”黛玉一面试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第三十二回)
   在这一段的描写中,贾宝玉的真情告白,使黛玉感到“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胜过了寻常的“海誓山盟”。而此时的黛玉的“无言”和“眼泪”,则是因为她确认宝玉对她的心思,是喜极而泣,此时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更何况,她刚刚听过宝玉向湘云所说的对自己不避嫌的“称扬”:
   ……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已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同上回)
   黛玉的这番发自肺腑的忧虑,虽然并没有向宝玉倾诉,但与贾宝玉的表白相比照,已印证了他们的知心同心。
   黛玉对宝玉的爱,是深沉的,发自心灵深处的真爱——一不图他的万贯家财,二不图他的门弟仕途,专爱他这个人。宝玉因结交琪官大承笞挞,袭人埋怨他不“听我一句话”,宝钗也只“半是体贴”,另一半依然是“堂皇正大”的昏话,唯独黛玉“气噎喉堵”的“无声之泣”是出自心底的!宝玉自然心领神会,把泪痕斑斑的旧帕赠她。黛玉看了宝玉的馈赠,不觉神痴心醉,想到“宝玉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可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余意缠绵,在帕上题道: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
   在“金玉良缘”的唢呐声中,黛玉“反不伤心,惟求速死”。她焚了诗稿,断了痴情;泪哭干了,债还完了,真正到了“人去梁空巢已倾”的时候了。黛玉生时已感到人世荒凉,死时更加落寞:虽是一位千金小姐,身边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剩下侍女紫鹃和妈子并几个小丫头;等到探春赶来,黛玉手已凉了,目光也散了,猛着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然后两眼一翻,再不作声了:“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永归离恨天去了。
   林黛玉纯洁的一生和她悲惨的命运,引起无数后代人们的同情;她对艺术的见解和出众的才华,深受读者的赞赏和敬佩。——一个美丽、真挚、为爱情理想而生的叛逆女性的典型形象,在世界和中国文学画廊里,将是一个光辉不杇的形象。

共 548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夜深人静捧读《红楼梦》,小说中美丽的女主人公林黛玉仿佛踏着缤纷落英,吟着她的葬花词寻寻觅觅走来。那充满诗情画意、竹影婆娑的潇湘馆也随之呈现眼前;那个孤傲、敏感、纯真的少女形象也变得真实又感伤。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详细解析,分析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情世故,让林黛玉美丽、真挚、为爱情理想而生的典型形象,成为读者心中光辉不杇的印迹。她有“伶牙俐齿一张嘴”,明明说的是“歪理”,但谁也拿她没有办法;她随机应变聪慧过人,惹人怜爱;孤高自傲的性情、对人生独到的见解,令人佩服。她与宝玉的爱情本是相知默契、刻骨铭心,却在“金玉良缘”的唢呐声中,黛玉“反不伤心,惟求速死”。黛玉生时已感到人世荒凉,死时更加落寞,永归离恨天去了。作者以一颗悲悯怜爱之心,把冰清玉洁的林黛玉解读得精辟透彻,让她那纯洁的一生和悲惨的命运,引起无数读者的同情;对艺术的见解和出众的才华,无比赞赏和敬佩。感谢作者带来如此精彩的作品赏析,推荐阅读。(编辑 李子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04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子燕        2012-11-04 11:44:08
  心儿以一颗悲悯怜爱之心,把冰清玉洁的林黛玉解读得精辟透彻,让她那纯洁的一生和悲惨的命运,引起无数读者的同情;对艺术的见解和出众的才华,无比赞赏和敬佩。写得真好!
没有翅膀,依旧可以飞翔;我的羽翼,扎根在心灵之上。
2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11-04 11:50:50
  谢谢子燕编辑的精彩编评!辛苦了!问好!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 楼        文友:雅君        2012-11-04 13:31:50
  林黛玉,在您的笔下个性更加鲜明,我也喜欢林黛玉!
4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11-04 14:24:10
  谢谢雅君的评论!问好!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 楼        文友:小懿        2012-11-04 18:09:53
  这文章,我好喜欢
回复5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11-04 19:33:56
  谢谢小懿的喜欢!问好!
6 楼        文友:丌亓        2012-11-05 10:00:56
  陈晓旭演绎得很传神
7 楼        文友:夕阳ann        2012-11-05 20:58:25
  刚刚读完心儿社长的这篇林黛玉,意犹未尽。文章把林黛玉的喜怒哀乐的性情分析得透彻,她的才华和美貌举世无双,性格孤高冷傲,对世俗的东西不屑一顾,惟有对宝玉的爱情始终坚贞执着,却因为种种原因,爱情终究是一场悲剧。黛玉的死给人们留下了无奈的遗憾和惋惜。而林晓旭演绎的林黛玉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才使得红楼梦更加深入人心,深受人们的喜爱。欣赏和喜欢这样的赏析。问好心儿!
以文会友
回复7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11-08 13:36:17
  谢谢夕阳的细致精彩的点评!问好夕阳!
8 楼        文友:铁禾        2012-11-16 23:26:28
  唔,很感性的文章,欣赏,为作品献分,期待新的作品。
铁禾
回复8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11-17 05:24:01
  谢谢朋友的鼓励!问好!
9 楼        文友:白夜99        2013-08-26 04:37:02
  林黛玉的父亲是状元郎,又是盐政,在古代也是比较肥的官。书中却一字不提林家的钱财?好久没看了,贾琏在某一集(我忘了)里对王熙凤哀叹:“到哪里发上几十万两银子的财?”纵观全文,似乎找不出,贾琏在那里有可能赚到这些钱?!存疑,也许是黛玉总是哭穷,并且抱怨不能排解的部分原因吧。学习佳作!早安
欢迎来访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