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苑★散文】面对荔枝的叹息

精品 【文苑★散文】面对荔枝的叹息 ——读苏轼《荔枝叹》有感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18发表时间:2012-11-06 09:32:39
摘要:苏轼对荔枝是情有独钟的,但是他在赞美荔枝美味的同时,也针对当时的时政,发出了感慨,希望天下不要再生荔枝这样的尤物,悲天悯人之心,感天动地。

【文苑★散文】面对荔枝的叹息
   苏轼,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歌和黄庭坚合称为“苏黄”;词同辛弃疾合称“苏辛”;又身为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冠;画作开创了湖州竹派,可以说,他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天才。可是,这个豪放无匹的文人,这个被世人认为是代表着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才子,他的命运,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轼出仕的时候,正是在王安石大刀阔斧进行自己改革的时候,苏轼的父亲和弟弟都是站在保守派这一边的,所以,顺理成章地,苏轼也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写下了不少诸如《吴中田妇叹》中“官今要钱不要米”那种攻击新法的诗歌,因此,仕途相当不顺利,屡屡遭到贬谪。
   不过,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苏轼,又怎么可能就这样被不幸的命运打倒呢?绍圣二年,苏轼遭到贬谪,来到了岭南一带。在古时候,尤其是在北宋年间,岭南两广地区,还属于是蛮荒之地,一般来说,只有迁客逐臣才会来到此处,如果是普通人来到了这里,往往会生出忧愁暗恨,写下来的诗句,也常常是那些充满了幽怨嗟叹的句子。可是,苏东坡就不一样了啊,不管到了怎样艰苦的环境之下,他也会来上这么一句“我本无家更安任,故乡无此好湖山”,用一颗随遇而安的心来面对一切,来排遣自己心中的忧愁苦闷,在他的诗句中,我们所能够看到的绝不只是一个失意者的一生,而是一颗傲岸不驯的灵魂。
   所以说,就算被贬谪到了岭南这样的穷山恶水中,他也不会就这样消沉下去的,正相反,当他在惠州的时候,他流连在岭南雄奇多姿的山水风景中,并深入体察这所谓蛮夷之地的风土人情,同时,还在这里发现了一样宝贝,那就是荔枝。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已经六十岁的苏轼第一次在惠州吃到了荔枝这个稀罕东西,他对此欣喜若狂,留下了《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于荔枝的甘美大加赞赏:“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他将荔枝拟人化,比作了一位从天而降,身穿绛红色罗衫,皮肤白皙的倾城佳丽,由此可见,他对于荔枝可是十分喜欢的啊。
   不仅如此,苏轼对于荔枝的喜欢,可以说,是到了痴迷和疯狂的地步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这首有关于食荔枝的诗歌中,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于荔枝的喜爱,如果能够每天都吃到荔枝的话,就算是要他长期呆在这穷乡僻壤,他也绝对没有怨言。
   如果这么看的话,苏轼的确是一个豁达之人,据说,他在惠州“居三年,泊然无所蒂介,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他尽情地歌颂着山水之美,享受着岭南的风物,貌似是想学一下那位“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正式退隐,回归林下,不再继续在仕途宦海中挣扎了,可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像苏东坡这样一个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人,又怎么可能真的甘于平静啊,所以说,苏轼虽然极尽溢美之辞,写下了对荔枝的赞歌,但是,他也同时也借历史上的典故,联系现实社会,留下了一首别样的《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业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休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这首《荔枝叹》很明显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来看,从“十里一置飞尘灰”到“无人举觞酹伯游”,应该算是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苏轼用了纪实的手法,回想当年汉唐年间的昏君佞臣们,是如何因为贪图口腹之欲而惹下贡荔之害的。
   诗歌一开始,就描写了一个紧张万分的场面,“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这是何等急切的场景啊,“置”是驿站的意思,而“堠”是瞭望用的一种堡垒,能够使得十里一个驿站,五里一个瞭望堡,这应该是很紧急的情况啊,莫非,是因为战乱吗?不是,造成快马疾递,死伤惨重的原因,竟然是为了送荔枝龙眼。汉唐时代的君王们,为了使得荔枝在传送到千里远的地方之后,依然能够保持着“风枝露业如新采”的新鲜状态,所以,就采用了这样的一种紧急快递的方法。古代的交通是十分不便的,没有汽车,更没有火车、飞机,一切全都是靠置骑传送,所以,路上累死了无数的驿马。
   在苏轼看来,这自然是劳命伤财,得不偿失的,可是,明知道如此,帝王们依然乐此不疲,为的,就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种风俗,在汉唐年间十分盛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后汉书》中就曾经说:“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由此可见,苏轼的这几句诗,其实就是取了这样的一个汉朝时候的典故。
   除了汉朝以外,唐朝也不例外啊,这种风气不但没有降温,反而还变本加厉、愈演愈烈起来。说起“天宝岁贡取之涪”,人们就马上会想起唐朝天宝年间,那位喜欢吃荔枝的贵妃娘娘了。想来这故事应该并不是出自于小说家们的杜撰了,因为,在《新唐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玄宗贵妃杨氏。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至京师”,这几句话,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说明了,当年唐玄宗为了博美人倾城一笑,是如何费尽心思,从千里之外运来新鲜的荔枝的。
   对于这件事情,当年晚唐的著名诗人杜牧,就曾经写诗讽刺,他在自己的一首《过华清宫》中这样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歌,已经对于这件事情极尽嘲讽了,不过,苏轼写得却比他更加触目惊心,在苏轼看来,为了使得“宫中美人一破颜”,竟然造成了“惊尘溅血流千载”的悲剧,就是因为帝王的荒淫无道,最后才会造成“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使得千万生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不能不让人仰天长叹啊。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勇者敢于挺身而出,向皇上谏议,在汉朝的时候就曾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也就是苏轼所说的这位“伯游”。伯游是唐羌的字,他是汉和帝时候的官员,他丝毫不怕触怒天颜,冒着逆龙鳞的危险,向汉和帝提出了进贡荔枝将会造成的诸多弊端。说是为了保持荔枝龙眼等水果的新鲜,驿马昼夜传送,累死几匹驿马,还则罢了,更可怕的是,有很多人为了星夜赶路,递送鲜果,而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唐羌向汉和帝谏议道:“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故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址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所幸,汉和帝还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君王,于是,便听从了唐羌的建议,不再让人进贡荔枝了。
   然而,人都是有欲望的,作为一个坐拥天下的君王,其实也是这样的,所以,后来的那些君王们,大多忍受不了荔枝美味的诱惑,所以,又开始了进贡荔枝,而像唐羌这样有胆识的忠臣义士,却不太多,即使有,也只能劝服一时,却不能将此风禁绝,所以,苏轼才会叹道:“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当然,如果这首诗歌仅仅只是就事论事,对于这荔枝发表一下感叹的话,那苏轼也就只是一个普通平常的诗人了,作为一个“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人,苏轼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汉唐贡荔之祸而发表叹息,而是对于当朝的君臣,也毫不留情地加以针砭,诗歌,便是他的武器。从“我愿天公怜赤子”一直到最后,都是苏轼从荔枝联想开来,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句。
   从苏轼对荔枝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其实是非常喜欢荔枝的,可是,他却生出了“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这样的感慨,向天公请求,从此只让五谷丰登,再也不要生出那些招人喜欢的尤物来了。因为,如果让那些尤物存在于世上的话,就会不断地重演汉唐年间曾经被演绎过无数次的祸国殃民的老戏。
   这个世上,有很多人为了让自己升官发财而想尽一切办法,往往生事扰民,贻害于民。荔枝,这其实真的只是冰山一角,是这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子而已,除了这以外,其实,在苏轼所生活的年代,还有很多类似的东西,都和荔枝一样,都一样劳命伤财,害人无数。
   首先,便是茶叶,也就是苏轼所说的“武夷溪边粟粒芽”。这个“粟粒芽”是武夷茶中的一种,堪称是茶中的极品。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所以,被人们称为是“碧水丹山”,在武夷山中,产有一种非常好的茶叶。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武夷茶的妙处,江淹就曾经赞曰:“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他所说的“灵草”,大概就是说茶叶。
   而“粟粒芽”是指早春时分刚刚长出来的那种茶叶的小芽儿,它非常小,就好像是粟米一般,这种茶叶,品质相当好,梅尧臣曾经在《建溪新茗》中赞扬它,说是“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嘉,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夸”,也就是说,在宋朝的时候,这种武夷茶曾经被做成龙团凤饼进贡朝廷。
   苏轼其实对这种茶叶也是十分喜爱的,也认为它是极品,《茶史》中就记叙说:“粟粒,出武夷溪边者佳。粟粒芽,东坡以为茶之极品”,但是,喜欢归喜欢,对于某些人利用武夷茶“争新买宠”,苏轼却是十分不满的,所以,在《荔枝叹》中,他就将这些事情也都拿出来做文章,不仅如此,还在诗歌中直言不讳,指名道姓地将那些人的名字也说了出来,“前丁后蔡相笼加”。这“前丁”,指的是丁谓,他曾经在福建当官,在他上任的时候,就开了先河,向朝廷进贡这种茶叶。不仅如此,他还开始制造一种名为“大龙团”的茶饼,敬献给皇上,令龙颜大悦。
   而这“后蔡”,指的是蔡襄,他是丁谓的后任,也曾经督造贡茶,敬献皇上。其实,蔡襄是个口碑不错的人,他为人忠厚、正直,曾经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可以说,也算是造福了一方的,而且,他的书法也相当不错,“苏黄米蔡”中的“蔡”,有一种说法,就是指他。他在职的时候,将原来的“大龙团”,改成了“小龙团”,提高了茶叶的质量。他本人也是一个品茶的行家,曾经撰写过一部有关品茶的专门著作,名曰《茶录》。
   不过,在苏轼看来,无论是丁谓还是蔡襄,他们之所以研究茶叶,进贡茶叶,其目的还是为了要满足皇家穷奢极欲的奢侈之心,起到媚上取宠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学着样子,向上面进贡本地的名产,那会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麻烦啊。所以,苏轼在这首诗歌中,就完全将蔡襄等人的功绩丢在了一边,就拿出那茶叶来说事,对此大加嘲讽。
   除了茶叶以外,牡丹花也是其中之一,向皇上敬献牡丹花的是钱惟演,他曾经担任西京留守之职,他的父亲吴越王钱俶叙归降宋朝,所以,被宋太宗称为“以忠孝而保社稷”,所以说,苏轼才称之为“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是,就是这忠孝节义之家,也学着别人,搞进贡来媚上。这“姚黄花”是一种牡丹花里的名贵品种,据说,在宋朝的时候,洛阳进贡牡丹花,是从钱惟演开始的。
   从荔枝过渡到当代进贡茶叶、牡丹等的举动,而且还对于丁谓、蔡襄、钱惟演等一代名臣大肆褒贬,这苏轼的胆量,也的确是不小了啊。可能有人会说,选择蔡襄这样的人来讽刺,这是不公平的啊,应该说,他还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啊。蔡襄在泉州为官的时候,“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组织群众抗旱,兴修水利,很多事情,都能够证明,他是一个“爱民心有彼苍知”的好官。苏轼没有看到这些,偏偏揪着那茶叶的事情不放,还说人家是在“买宠”,这实在是有失公允啊。或许,蔡襄之所以做这些,根本就不是想为自己升官发财而努力,纯粹只是为了向皇上表示自己的一片关心和忠诚啊。
   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就可以发现,像蔡襄这样的忠义之士,都尚且会想到动用民力给皇帝送去好吃好玩的东西,以满足皇帝的个人嗜好,那么,又何况乎是那些真的有心想要邀宠的人呢。那些人,他们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也不管老百姓是不是受得了,就一味地巴结上头,那样的话,就势必会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的麻烦。正是由于苏轼对这些名臣都发出了这样严格而又尖锐的批判,才正好反映了苏轼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啊。
   此时,诗人自己尚且处于逆境,却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这便尤为难得了。难怪有人曾经赞美他说:“诗本为荔枝发叹,忽说到茶,又说到牡丹,其胸中郁勃有不可以已者,惟不可以已而言,斯至言至文。”苏轼怀着一片赤胆忠心,从荔枝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足可见其丰富的想象力,看出其述“意”为作文宗旨的主张,所谓的“意”,就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搁在这里,就是苏轼的那句“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只可惜,愿望永远只是愿望而已,荔枝,并没有因为苏轼的一首诗而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掉,而帝王们也并没有从此就淡忘了荔枝的美味。就拿那位颇有才华的宋徽宗来说吧,为了能够想什么时候吃荔枝,就什么时候吃荔枝,他竟然将福建的荔枝树移植到了京城来,据说,还种在了保和殿。经过精心栽培,也结出了果实,他还亲自摘果子,赏赐宠爱的臣子,并为之吟诗。
   能够在贬谪之时,还直言谏议,写下一首《荔枝叹》,足见苏轼的勇气,只可惜,当时的皇帝,却没有当年汉和帝那样的气魄,竟然将苏轼贬到了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昏聩的君主不知悔改,可是,苏轼的这首《荔枝叹》,却千古流传,直到如今,我们仿佛还能听见从那泛黄的书卷中,传来苏轼的一声长叹。
  

共 53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面对荔枝的叹息】绍圣二年,苏轼被贬到岭南一带,这块蛮荒之地并未使苏轼幽怨嗟叹,而是由此写下了诸多名诗佳句,流传至今。并在他深入体察当地风土人情之际,发现了荔枝,于是结缘于此,写下子大量喜爱和品尝荔枝的佳作,并联及当时社会背景,留下了一首《荔枝叹》,由此足见苏轼豁达的心境和桀骜不驯的灵魂。这首诗书写了当年汉唐年间昏君佞臣们,因贪图口腹之欲而惹下贡荔之害,而由此引发了诗人对于当朝的君臣,毫不留情地加以针砭和讥讽,进一步抒发了诗人那份忧国忧民的感伤情怀。作者以凝练的文笔,透彻的笔墨,将一首《荔枝叹》分析得精准到位,细致入微,读来感慨颇多,受益匪浅。欣赏拜读佳作!问好作者!推荐阅读!【军警社团编辑:彧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06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