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苑★散文】悲愤的陆游

精品 【文苑★散文】悲愤的陆游 ——读陆游《书愤》有感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839发表时间:2012-11-09 10:40:13
摘要:陆游的《书愤》,写尽了胸中愤懑,道尽了爱国情怀,引得无数后人为之感慨。

【文苑★散文】悲愤的陆游
   三首诗,三首以“愤”为名的诗,那是陆游一生心情的写照,真可谓是字字血泪啊。诗如其题,这三首名为《书愤》的诗歌,全都是以“愤”字贯穿始末的,陆游将自己人生各个不同阶段的志向、遭遇融于一体,从其早年的豪迈,一直写到了晚年的悲愤,前后呼应,一气呵成,堪称是陆游爱国诗篇的代表作之一。难怪纪昀曾经评价说:“此种诗是放翁不可磨处。集中有此,如屋有柱,如人有骨。”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诗歌,是陆游六十二岁的时候所做,当时正好是淳熙十三年的春天,然而,这个春天,对于陆游来说,却并不是鸟语花香,处处晴晴好好的,因为,他由于力主抗金而屡遭贬黜,已经在山阴老家退居多年了。
   往事不堪回首,想到自己也曾经有过豪情壮志,也曾经想过要收复河山,可是,朝廷却委曲求全,不肯出兵北伐,陆游就觉得心里有一种愤懑之气,不吐不快。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满腔愁怨,化作了笔底波澜,写了下来,这便成了第一首的《书愤》。
   从起笔处的“早岁那知世事艰”看,陆游好像是在长叹,是对自己年轻幼稚、不谙世事的责备,可是,表面上看来如此,实际上,他这是在对当时的掌权者屈辱求和、破坏恢复中原大业的谴责。试想一下,“中原北望气如山”,这该是多么豪迈的感受啊,深居陋巷,不得不隐居避世的陆游,回想起自己当年亲临抗金前线,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场景,又如何能不使得现在已经变得贫病交加的他,突然之间又升起了豪情壮志呢。
   想当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的时候,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将刘錡、虞允文等人在瓜州采石一带拒守,后来完颜亮被自己的部下所杀,金兵溃败。这一场“楼船夜雪瓜洲渡”的场景,是多么惊心动魄,气贯长虹啊。
   而在大散关之上,就更加气壮如山了。大散关在今日陕西省宝鸡市西南的大散岭上,在南宋末年的时候,是当时南宋与金交界的边防重镇。绍兴三十一年秋,金兵侵占大散关,宋将吴璘等人率部与之激战,他们不畏强敌,敢想敢拼,于次年收复了大散关。这个地方,对于陆游来说,是并不陌生的,因为,宋孝宗乾道八年的时候,陆游曾经作为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筹划过恢复中原的大计,并在那时候,到过大散关前线。也就是在那里,看着雄关漫漫,他生出了“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感觉。
   以上的这些,都是陆游对自己前半生生涯的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陆游不愧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他和一般的文人不一样。一般文人,他们的爱国只不过是放在嘴巴上说说而已,只不过是闲来无事的时候,发发牢骚,为自己的诗词歌赋,增添一点话题而已。可是,陆游就不一样了,他爱国,是将之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的,这一点,和另一位豪放的词人辛弃疾,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陆游曾经亲力亲为,为劝服皇帝北伐而努力,并且在他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积极地投身到对于战事的准备和策划中去,所以说,他并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当年,他从大散关回来后,似乎是看到了北伐有望,因此上,意气风发,还曾经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金错刀行》。这首诗写于乾道九年的十月,那时候,陆游已经有四十九岁了,可是,他的豪迈奔放,却一点都不逊于那些年轻的小伙子,豪情壮志尤胜当年。他在嘉州任上,借咏刀以言志,抒发了自己抗金复国的斗志豪情。“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他从赞美一把宝刀入手,由刀及人,着重地刻画了自己的自我形象。他叹息自己虽然已经年近五十,可是却尚未建功立业,只能独自提刀而立,环顾四野八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随后,他又荡开了笔墨,“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他一下子想到了那些昔日在京城里结交的朋友们,那些人都是一些志同道合、同生共死的奇人异士,他们也都和诗人一样,怀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有着留名青史的强烈愿望。“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当他从戎之后,在汉水之滨登高远眺之时,远处那白雪覆盖的终南山,激起了他强烈的抗金豪情。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首古时候的民谚,战国末年,秦国灭掉了楚国,楚国的人民感到非常愤慨,所以,当时民间便有谚语传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非常巧合的是,后来起兵推翻秦王朝的项羽便是楚人,正应了此话。“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用反诘的语气,有力地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收回故土的决心。
   从陆游当年的这首《金错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曾经是那么豪情万丈,器宇轩昂,他带着一种万夫不当之勇,打算要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只可惜,人未老,鬓已斑,心未老,身已衰,南宋国势衰微,收复疆土的大业屡屡受挫,令得陆游这样的抗金志士每每切齿扼腕。陆游那年轻时就立下了的报国志向,一直迟迟不能实现,他虽然屡次请缨,并在年将五十时获得供职抗金前线的机会,亲身投入到了火热的战斗中去,可是,这样的时间却并不长,很快,不能用贤的朝廷,就使得陆游只能被迫退归林下了。
   浮想起当年的金戈铁马,又如何能不让陆游心驰神往呢,“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真是很遗憾,一个“空”字,点出了陆游多年的抱负,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泡影。现在,纵使那个昏庸无道的君王想通了,想要重新任用主战派,他也已经发苍苍、视茫茫,不复当年的神勇了。
   “镜中衰鬓已先斑”,对于一个像陆游一样心怀壮志的人来说,头上长出二毛,这的确是一件让人伤怀的事情,可是,身体上的衰弱,又怎能比得上内心中的失落呢。想当年,姜太公也是年近八十的时候,才得到周文王重用的,所以,年龄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可怕的,是南宋朝廷昏庸无道,不能够知人善用,自坏长城,这才是最令陆游伤怀的呢。“塞上长城空自许”,这塞上长城,是当年南朝刘宋时候的名将檀道济的自号。想当年,他曾经抵挡北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到后来,刘宋文帝却要杀他,这时候,他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在这里,陆游也是学着那檀道济,用“塞上长城”来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体已经衰弱,但是豪情壮志却依然存在。
   是的,身已老,心不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杜甫在《咏怀古迹》中称诸葛亮是“伯仲之间见伊吕”。陆游在此处,也是将诸葛亮和自己相比,表示了自己的忠诚,是永不磨灭的,同时,他也借着赞美诸葛亮,严厉地批评了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投降政策。
   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想当年的诸葛亮,就未曾完成自己的使命,巨星陨落,天地同悲,大鸟泣坟,莫非,陆游此诗竟然一语成谶,预示着他的复国大业,也最终是难以完成的吗?当然,陆游乃是真豪杰,他写这些的时候,显然是并没有考虑这么多,他只是想着,如果有可能的话,要用自己那残存的身体,为国家,尽最后一份力,就像当年的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可惜,他的愿望,最后还是没有能够顺遂,他的报国大业,始终没有成形。长时间的抑郁生活,使得陆游心中的悲愤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到了不得不喷发出来的地步了。陆游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就这样,他就将自己的满腔愤恨,写成了另外的两首《书愤》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久居镜湖的陆游,早就已经变得白发苍苍了,他年迈力衰,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不我待,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可是他远离朝廷,处江湖之远,无法向朝廷抒发自己的一片赤胆忠心,不过,这样也没有关系,就让天地来检验自己的一点孤忠,一片冰心吧。
   一个人年纪大了的时候,总是喜欢胡思乱想,陆游也不例外,他一下子想起了好几位古人,抚今追昔,他将他们的事迹,也一一写来。“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想当年,苏武被困于匈奴,虽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达数月之久,当他被俘后仍然不停地骂敌,最后不屈而死。陆游想到,虽然自己现在的年纪已经大了,但是,一片忠心,天地可鉴,自己那耿耿孤忠,是绝对不逊于这两位古人的,所以,“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不愧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他的壮志豪情,始终未变,忠肝义胆,至死不渝。
   而在第二首诗歌中,陆游所愤慨的内容,显然和前面的那首,有着不同。“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都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陆游对镜自照,发现自己两鬓苍苍,可是,扪心自问,他却发现,自己的心脏,依然像以前那样,猛烈地跳着,他的鲜血,依然是炽热的。于是,他便顾不得自己已经到了耳聋眼花,垂垂老矣的时候,竟然想要再次穿上自己当年的战衣。只可惜,战衣已经穿不上了,可是,他却还不肯作罢,又拿起了自己曾经佩戴的宝剑,来了一个“醉里挑灯看剑”。都说“十年磨一剑”,十年的时间,按理说,应该足够一个有着豪情壮志的好男儿成就一番事业了,可是,对于陆游来说,他的生命,却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十年中蹉跎过去了。在朝廷,主战派和主和派相互不和,朝廷始终不思恢复中原,这使得他空自怀有豪情壮志,每夜听得宝剑在匣中长鸣,却始终不能够有所作为。
   不甘心的陆游,抚摸着宝剑,终于想起了,在自己的一生中,也曾经有过十多年金戈铁马,豪情天纵的时候,“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为了收复失地,他也曾经怀着一腔热血,满怀激情,远戍的博,鏖战皋兰,也曾经在自己的人生,书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只可惜,岁月如梭,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当年曾经壮志凌云的他,如今只能是袖手旁观,空自有心想要帮忙,可是,却已经什么都做不了。那是一种何等悲怆苍凉的心情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又有谁能够理解他心中的悲愤呢?“报国欲死无战场”的陆游;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陆游;遭受贬黜,只能赋闲在乡的陆游,当他看到中原未收,小人误国,世事艰难,而自己,却是“书生无地效孤忠”,他的那种郁愤之情,又怎能收得起来,不平则鸣,陆游,便用自己的笔,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波澜,写下了胸中的愤懑之情。
  
   只可惜,满怀悲愤的陆游,他的愿望,至死都没有能够实现,只能够在《示儿》中,对自己的儿孙留下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知道,自己是已经看不到恢复家园的那一天了,但是,他还是满怀希望,认为自己的儿孙一定会看到的,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到时候能够将这样的喜讯告诉自己。
   只不过,陆游如果真的在天有灵,知道在自己死后,国家虽然再次统一了,可是,一统天下的居然不是大宋,而是元朝的时候,不知道究竟会做何感想呢?
   宋末元初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林景熙的诗人,在看到了陆游的诗集后,感慨万分,他也是一个爱国之人,宋亡不仕,隐居乡里,教授生徒,他的诗歌,大多都是体现故国情深的,显得幽怨悲凉。因此,他便留下了一首《书陆放翁诗卷后》,抒发了自己读陆游诗歌之后的愤懑之心,“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椀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或许,这位林景熙是真正懂得陆游的人,因为,他和陆游一样,有一颗爱国之心,有一团愤懑之情,根据《平阳县志》的记载,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所任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珈,曾经挖开了多座绍兴的宋陵及大臣墓,抛弃其遗骨。当时林景熙出于爱国义愤,约乡人乔装成采药人前往,将那些遗骨都收集起来,葬于兰亭附近,并移植了皇陵的冬青树作为标志。在那个时代,他这样的做法,可以称得上是有胆识的忠义之举。
   在林景熙的诗中,他将陆游和杜甫相提并论,在赞颂了陆游爱国情操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那深深的爱国情怀。唐朝的杜甫是忠君爱国的,他在天宝时代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光辉诗篇,被誉为“诗史”,而陆游呢,他的诗歌也是波澜壮阔的,反映了宋末的场景。接着,他又接着对于陆游的一生进行了描写,反映了他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终身遗憾,在字里行间流露着林景熙对于陆游的深切同情和悲愤。
   最令人愤懑不平的,还是最后的几句,林景熙联系陆游的《示儿》,抒发了自己心中的痛苦,或许,他比陆游更不幸,因为,他亲眼看见了南宋的灭亡,目睹了元朝的统一。“九州”已同,但是,却无颜“告乃翁”,陈衍说:“事有大谬不然者,乃至于此,哀哉”,的确,这是多么悲怆的事情啊。
   纵观陆游的诗集,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一个“愤”字,朝廷昏庸无道,众臣子软弱无能,令他悲愤;早生华发,不能建功立业,令他悲愤;临死不能看到九州统一,令他悲愤。在那个时代中,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恐怕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陆游是这样,林景熙也是这样。这样的悲愤之情,是极易引起人们共鸣的,可能就是因为从那种悲愤之中,人们看见了诗人的碧血丹心,所以,这样的诗歌,才能够流传千古,“千载谁堪伯仲间”。

共 53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悲愤的陆游】当时的朝廷昏庸无道,委屈求全,陆游屡次劝君北伐,收复失地,然而,终未如愿,于是在这样大志未酬、悲愤难平的情境下,书写了三首《书愤》,借以抒发了诗人一腔爱国之情。第一首《书愤》是他在山阴老家隐退之际,一腔忧国忧民、愤懑之情无处宣泄,于是便化作笔端波澜,倾泻而成的。当年,他还曾经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金错刀行》,采用反诘的语气,有力地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收回故土的抗金豪情。然而志未成,鬓染霜,他的一腔报负未能如愿,报效国家的豪情始终没能成形,于是心中的悲愤喷薄而出,成就了另外两首《书愤》,足见诗人忠心一片,热血赤诚之情。欣赏作者流畅的文笔,以及对诗歌的辨析能力,足见文化底蕴之深厚,拜读了,问候云南!祝写文愉快!推荐共赏!【军警社团编辑:彧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09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