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太监史话

精品 【绿野·散文】太监史话


作者:艄夫 探花,21972.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89发表时间:2012-11-10 22:08:46


   在天赋人权的概念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个个都可以拥有最基本的自然权利。
   自然权利,是生存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财产所有权的总括。在形式上,这些权利只是表现为人的存在与、活着。只有在理论上进行具体的追究、分析,它们才会条条项项的有其内容然后可以得到落实。
   由是可见,理,并非突出人文,也不是侧重自然,而是为了人文与自然的两相适宜。人类能够维持存在的延续与发展,并非人类有多大的能力,而是有没有对人文与自然进行协调处理。因此,理,被奉为人类世界的最高规则,称作天理。
   天理,相对于人欲。例如,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有得吃,有得穿,吃得饱,穿得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要想吃美味的食品,穿美丽的服装,这就突出于私欲了。于是,在私欲的追求中,有人吃的是山珍海味,有人饿死。
   人类的私欲,源于与生俱有的能力。能力有强有弱,并非标准化的统一定量,而是不平等的。并且,这种不平等才是真正天赋(自然赋予)的。
   有权利而无能力使用,跟有能力但权利受限制,从现象上看是一样的。因此,不平等并非人为所致,由人文意识主导的天赋人权的理论,需要标准化的制度上的公理力进行执行,才会达成人人平等的现实。
   能力,与价值是互相兑换的。支撑人类进步的价值观念,使人们赞仰优秀者,蔑视低劣者。人人都有一颗追求优越乃至卓越的心,这也是造成人世间不平等的主要根源之一。
   当一个杰出者领先了,相应的落后就产生了。领先的群体与落后的群体在差距中隔阂,就会因为隔阂,构成了不能合作所导致的矛盾乃至斗争。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阶级。
   人类从原始野蛮走向文明秩序的过程中,出现了有史的记载。在没有史料记载之时,初步形成的社会已经划分了许多种族、部落,在部落里有了首领、长老、骨干、随从、奴隶的等级之分。因为,人类在体格、智力上的不均衡,使能力的强弱在享受劳动成果上有所多寡。
   强者可以多享,但不能太过份,否则,弱者只能去死才会免于不受强者欺压。为此,群体组织必须标明一定的规则,才会保障群体关系不被强者打破的得以维持。而这种规则,几乎不可避免地优惠于强者。
   随着组织规则的系统化,逐渐的成为社会体制。在体制内的社会,人们不是生而平等,而是有着等级差别。随着体制的沿袭,等级也在沿袭。这使原本被自然决定的因能力强弱而优劣的人们,开始被体制、等级决定了优劣。
   体制、等级所产生的最不人道的现象,就是奴隶的存在。以经济学的方式去解读奴隶,这并非脱离经济原则。因为,奴隶是受圈养的,圈养是要有资本的,圈养奴隶的主人是这种资本的负责者。以象征意义而言,人人都是生活物资以及金钱的奴隶,做奴隶是无可厚非的。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令人不堪!
   在奴隶现象中,又有一种特殊的奴隶,他们很奇特地在历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一页!这种特殊奴隶,就是宫奴,也叫做太监。
  
   太监,曾经是由那些天生缺乏性功能的男人充任。例如,《后汉书?栾巴传》记载,栾巴因为发育功能处于障碍时期,到宫廷之中充任宦官,后来他的阳气通畅,生育功能重新焕发,就自动请求退出宦官行列。
   普遍地被阉割了生殖器的男人担任太监。至少是因为天生缺乏性功能的男人比较难找,不如阉掉正常人来得方便。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巴比伦、印度、波斯、土耳其、朝鲜乃至整个亚洲,都是曾经有过太监。不过,中国的太监制度在世界历史上有着较重的份量。
   中国古代史籍之中,太监的名称很多,有寺人、阍人、阉人、阉官、宦人、宦官、中官、中宦、中涓、中贵人、宦者、内侍、内竖、内宦、内竖、内臣、内监等等。起初,阉人与太监是有分别的不可混同。
   根据甲骨文资料研究的成果,商代武丁曾经将俘获的羌人阉割用来祭神。这说明了那时的阉人被充当了牺牲品,还不是太监。
   因为太监是宫廷里的奴隶,这种奴隶的主人是帝王。基于帝王的至高无上,宫奴便被成为官职化和制度化,称之为宦官。宦官的制度始于先秦,《诗经》、《周礼》、《礼记》有着这方面的记载,周朝以及各个诸侯大国都是设置了宦官的。
   东周春秋时期,颇有几个有名的宦官。晋国的勃鞮(寺人披),曾受晋献公、惠公派遣,二次追杀公子重耳,公元前六三六年,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勃鞮过来投靠,受到录用。齐国的竖刁,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自行阉割,齐桓公因为这件事而不听管仲遗言,亲信易牙、竖刁,到了病危之时,竖刁作乱,不给齐桓公饭吃,桓公自感受辱,用衣袖蒙脸,活活饿死,竖刁为了夺取更大的权利,随即发起政变,不久,被齐国老臣高傒杀死。秦国的嫪毐,受到太后(秦始皇之母)的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与吕不韦构成斗争,嫪毐失败之时,被秦始皇处以车裂而死。
   先秦宦官的来源,主要是由那些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当然,也会从民间年幼子弟之中挑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制度更加详备。但秦始皇的专制,使宦官效仿,便冒出了敢于指鹿为马的赵高(不是阉割的宦人)。
   西汉初年,高祖刘邦鉴于秦之所以灭亡的教训,用了一些文士充当中常侍,作为抑制宦官势力的有效方式。武帝刘彻为了突出君权,削减宰相的权力,重用近卫、侍从,形成了与朝廷大臣(外朝)相对而言的中朝官。元帝以后,宦官势力逐渐嚣张。
   东汉之时,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门由宦官充任,宦官全部使用阉人。《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宦官在宫苑与朝廷之间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因为外戚势力很会扩大,皇帝利用宦官牵制外戚,便造成了宦官集团摄政专权的局面。桓帝时代有以单超为首的五侯,灵帝时代有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
   唐代的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太宗之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秩是三品,数额亦有限制。中宗之时,制度渐弛,宦官总数增至三千名,被授七品以上的多达千人。玄宗之时,仅四、五品的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的大有人在。安史之乱过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为王爵,位列三公,染指军权。肃宗之时,设置观军容使,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专门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冒出了李辅国。从德宗时代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随着军政大权被宦官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宦官决定,宪宗至昭宗期间,宦官立了七个皇帝,杀了两个皇帝。
   宋代也设内侍省,由宦官主管。因对宦官防范甚严,虽然出了曾经率兵几十万的童贯、敢于伪造御书的梁师成,但远远不如汉、唐那些专制的大宦官。
   元代的太府与各监,多有太监一职,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从永乐年间开始,宦官渐受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例如,大太监郑和下西洋。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零)设立东厂,由太监执掌,从事特务活动。宣宗之时,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读书。成化十三年(公元一四七七)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担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此外,宦官任职机构膨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十二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四司,以及兵仗、银作等八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太监人数激增,最后达到了十万之众。英宗之时,操纵了政权的大太监王振,网罗部份官僚作为党羽,形成阉党。此后,武宗时代的刘瑾、熹宗时代的魏忠贤等,都是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巧取豪夺、屡兴大狱、权倾朝野。
   鉴于明朝太监为害之烈,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人数也从明崇祯年间的九万减至九千。清初规定:太监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康熙时担任总管的大太监是五品的官秩,雍正之时改为四品,裁减明代二十四衙门成为十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各监的升迁降调由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如有犯法,内务府可以先拿后奏,尤其禁止太监干预政事。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虽然,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宠信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等人屡犯例禁,朝臣为之侧目,但不至于擅权专制。
   清朝灭亡之时,帝制随之销毁。宫奴也就没有了,太监成为逝去了的历史。
  
   纵观宦官历史,不难看出,太监是因帝制而出现。帝王以君权神授作为最高意志的行使,他的个人权利必须达到国内最高程度才对得起神授的意义,为此,他拥有高大宽广的宫苑、佳丽如云的美女,要有专人服务于宫苑,就圈养了一批特制的奴隶。宦者,养也,养阉人而守宫使,是为宦官。
   做起了帝王的人都会使用太监。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定都南京,自称天王之后,也想享受太监的日常服务,就选了近百个少年进行阉割。不料阉割这事很有技术含量,在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很容易割死人。近百个少年死掉了十分之九,剩下寥寥几个也不是很像样,洪秀全只好不用太监,天王府里除了他和幼天王就全是女人的了!
   太监实为宫奴却有官职,这对贫苦低贱之人来说,是一种地位、功利与富贵的诱惑。因此,明代太监人数多达十万。北京海淀中关村,就是从明朝开始,成为太监们建庙、养老、埋葬的地方,俗称中官坟。清代末年,太监大多是劳苦人出身,被生活所迫,指望把孩子送进宫里,有条活路,将来也得些好处;李莲英就是八岁净身,九岁进宫。
   如果人类不以赞仰优秀者、蔑视低劣者去支持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就不会有功利富贵吗,也不会有荣者荣、辱者辱。那么,谁也不会去奋斗、拼搏了。
   有了价值观,生命的兑现可以重于泰山,又可以轻于鸿毛。一个劳动力曾经不如一头牛、一匹马。为了实现更大的价值,好了,出现了皇帝,成为个人价值无与伦比的实践者。一个皇帝死了,千万人被殉葬而死。
   最初的皇帝,始于统治者。最初的统治者,始于领导者。最初的领导者,在于他杰出的能力,能够服众,能够威震一方。当最初的权威取得了平定一方的成绩,人类得以聚拢为社会,并在社会形式中建立秩序,毋庸置疑,这是大好事。但任何好事,它的反面就是坏事。秩序产生了等级,等级使人不平等。
   而在等级尚未形成之时,人类的能力强弱,就在多人共事之时有了主次之分。主次之分决定了主与仆、中与左右、长与从、正与副的关系。因此,有主子必有奴才,有皇帝必有太监。有高必有低,有优必有劣。
  
   帝制时代,后宫干政、外戚揽权、宦官专制,是三大毒瘤。满清灭亡之祸,主要在于后宫干政。明、唐、汉三代宦官专制,而汉、唐的外戚揽权、后宫干政也很厉害。
   与帝制并行的宗法社会,每一个家族基本上都不是男方独裁,女方家族亦有参议权。例如舅公,在外甥的婚嫁之时具有很高的地位;或许,这是外戚揽权的所以然。至于后宫干政,这是皇帝既好色而又懦弱的原因,出现了垂帘听政的太后,则是由于世袭的新皇帝年幼。
   人类历史先经过了母系氏族然后进入父系氏族,这说明了女人在生育能力上获得的氏族领导权,只能体现在人文还未达到理性阶段的自然原始时期。当人类文明向理性迈进,女人退于其次,男人居于主导。
   女人与男人的不同,除了性别,在思想感情上,女人偏向于感性,男人偏向于理性。而这种偏向,跟生理、形貌很有关系。男人若是矮小、没有性功能、长得像女人,往往奸刁、阴险、诡怪、内向。女人若是高大、没有性功能、长得像男人,也是有异于一般女人。
   当男人被阉割成为太监,他丧失了性功能,也改变了男性特征,变得不男不女,这就使他在思想感情上滑向奸刁、阴险、诡怪、内向,违离了直爽、善良、正常、开朗。男人之所以能够达于理性,是要在直爽、善良、正常、开朗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和提升的。
   太监的极致是今天很恭顺的给皇帝端马桶,明天很凶恶的亮出刀子往皇帝身上捅。会俯伏着做奴才的,最会不择手段对付主子。
   人权的平等,必须公正,一切不择手段的行径都是不可取的。人权的初始,在于人格的奠定。儒家的礼、法,所讲究的就是对人格进行有条理、成秩序的落实,法家的权、术、势,突出于个人欲望的发挥。因此,一旦不公正地轻信于奴才,齐桓公掩袖羞愧。在秦始皇玩弄权术的影响下,赵高应运而现。注重儒学和文治的宋代,宦官专制、外戚揽权、后宫干政都不是很厉害。
   我想,在君主专制已经受到人类共同摈斥,自由、平等正在普世的现代世界,我们很有必要抛开伟哉汉唐的大国主义和秦皇汉武的霸权影响,去反思平民化的人格、人权,从而深入认识奴才与主子的关系,是怎样建立?怎样祸害社会?
   如果人类还要过份地突出个人超常的权利,那么,特殊化的奴才以及类似于太监的现象,就会继续重演!
  
   正视历史,端详历史,探讨历史,考究历史
   艄夫史话系列之太监史话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八日

共 524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太监的极致是今天很恭顺的给皇帝端马桶,明天很凶恶的亮出刀子往皇帝身上捅。会俯伏着做奴才的,最会不择手段对付主子。人权的平等,必须公正,一切不择手段的行径都是不可取的。人权的初始,在于人格的奠定。儒家的礼、法,所讲究的就是对人格进行有条理、成秩序的落实,法家的权、术、势,突出于个人欲望的发挥。因此,一旦不公正地轻信于奴才,齐桓公掩袖羞愧。在秦始皇玩弄权术的影响下,赵高应运而现。注重儒学和文治的宋代,宦官专制、外戚揽权、后宫干政都不是很厉害。文章较全面的对太监的产生历史背景以及历朝历代的发展兴衰。太监,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在宫廷出现,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色彩,一个好好的正常人,被阉割专门在宫里侍候皇帝和后宫嫔妃们。而这个人群逐渐的走向成熟,有的甚至掌握宫中大权,这叫做宦官当政。这样很容易造成内乱。文章平实大气,有理有据,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推荐阅读!问好。【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112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2-11-11 09:18:15
  详实大气,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章,问好艄夫!
秋心如水
回复1 楼        文友:艄夫        2012-12-06 09:08:09
  呵呵,谢谢秋心!
2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2-11-11 13:35:42
  回味历史,学习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艄夫        2012-12-06 09:08:49
  呵呵,谢谢文友!
3 楼        文友:蔚风        2012-11-11 19:49:40
  祝贺精品,有价值的佳作,欣赏学习,问好作者。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回复3 楼        文友:艄夫        2012-12-06 09:09:14
  谢谢蔚风文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