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打错字的情况,你有木有?

编辑推荐 打错字的情况,你有木有?


作者:陈谷子 秀才,162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59发表时间:2012-11-11 19:47:06
摘要:电脑打字让我们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如影随形的是,打字时产生的错误也有很多。

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美谈。现在蓄须的男人少了,很多“无须”的女士们也奔向了“舞文弄墨”的主战场,所以无须以捻断多少根“须”来论英雄。并且现在做事讲效率,冥思苦想的机会不多了。但是对于如何把字用得准确鲜明生动——特别是准确,则还是应该重视的,否则您词不达意,既影响了您所要表达的效果,也影响了他人的理解(甚至会造成误读)。
   近日看了某电视台制作的一个视频,是介绍一位事业有成的人物的,视频的名称叫《走进×××》(视频中用的是真名,我这里以×代之)。看了这个片名,您有什么想法呢?您会不会说:“这个‘走进’用得不对吧?应该用‘走近’吧?”如果您是这么想的,恭喜您说对了。
   对于一个人,我们可以“走近”他,却不能“走进”他——“走近”他,您是与他的距离近了,可是“走进”他,您要进入哪儿呢?我们知道CCTV有个品牌栏目叫“走近科学”,虽然这个栏目以故弄玄虚而名声在外,但是人家这栏目名称在用字方面还是无懈可击的。
   那么“进”与“近”有什么区别呢?根据我们在辨析汉字方面相对比较权威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进”是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近”是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跟“远”相对。
   如果我们说“走进军营”,这是可以的,因为军营是一个地点,是一个单位,您既可以走进,也可以走出。当然,对于军营来说,您也可以走近或走远,那就看您是要做什么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我们既不能“走出”他,当然也不能“走进”他。但是却可以“走远”他或“走近”他。
   那么“走进”可否用到人的“身上”呢?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的,那就是得再加上点其他“佐料”,比如“走进×××的内心世界”或“走进×××的情感空间”什么的。
   我们汉语同音字比较多,近义词也比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有“张冠李戴”的可能。故宫“锦旗事件”我们记忆犹新,其实这种事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尤其现在流行用拼音打字,如果不注意辨析,一不留神,就“掉井”了。
   最不幸的是,有时我们明明知道应该用哪个字,可是因为打字的时候没注意,打成了其他的同音字,而出现了误用,看到的人可不一定会想到是打错了字,人家就以为是用得不对呢——因为客观效果就是这样嘛,您说您冤不冤呢?
   社会上曾经有“无书不错”“无报不错”的说法,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变成了网络和电视,他们更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的主,经常错得一塌糊涂。上面我提到了CCTV,这个中国媒体的最大牌,字幕错误也不少见。我现在想到的,比如它曾把“另眼相看”错成了“令眼相看”,把“寻人启事”错成了“寻人启示”。这里所提到的,只是央视字幕错误的“沧海之一粟”——出现如此低级错误,只能让人对它“另眼相看”了。
   应该说,像“另”与“令”、“启事”与“启示”,确实是很容易搞混的。但它们毕竟不是同卵双胞胎——即使是双胞胎,只要稍加留意,也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而春晚的字幕绝不会是由哪个打字员自己随便往上敲字的,需要有“把关定向”的人(估计可能还不止一人),如果这些人都“随风唱影”,真伪不辨,那我们的央视还有“谱”吗?
   是人就得犯错误,或者说不犯错误的不是人。央视的工作也是人做的,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和谅解央视犯错误。但我们也得看这是什么错误,是否能避免。像央视这样的权威媒体,要犯就应该犯高级错误,也就是说一般人犯不了的错误,而像这种简简单单的文字错误,应该留着给层次较低的媒体犯吧。
   经常会有观众给央视挑出错误,人们可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作为堂堂国家级电视台,您可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找出应对之策。如果说一个单位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为了“原始积累”,犯点儿错可能不足为奇。但央视可是个“不差钱”的所在——非但“不差钱”,简直富得流油。那么您为何不抛出仨瓜俩枣,找一些善于发现错误的人士,给您的文字把把关,校对一下,然后再拿到大庭广众之中来,省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乖露丑呢?
   可能也有些自恃才高的人不在意出几个错字,一路潇洒狂奔,照样广告盈门。可是尊敬的央视,如果您自己捉襟见肘,漏洞百出,何来“文化品位”?何谈“提高国民素质”?现在有校对专用软件,因此我郑重建议央视给各个频道购买一批这样的软件——虽然校对软件不能百分之百地解决各类错误,但像“令眼相看”这样的问题相信它是会“看”得出来的。
   记得老电影《南征北战》中的“国军”李军长有一句话,叫“以往的失败全在于轻敌”。央视出现的错误,也是由于他们“轻敌”所致——这个“轻敌”,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他们的一些工作人员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整出来的就是对的;一是他们轻视电视观众,以为观众们是好“糊弄”的。
   古人告诉我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谚语也说“滴水成河,粒米成萝”。很少有哪场火灾是突然之间就成为“燎原之势”的,差不多都是由一个小火星引发的,所以我们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任何小事积累多了都会变成大事(哲学上讲量变到质变嘛),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在小事上把好关,才不至于出大事。
   我们的国家要强大、我们的事业要振兴,眼睛里盯着“西瓜”当然是对的,但也绝不能任“芝麻”遗漏而熟视无睹,因为最后决定成败的往往是细节——就是你最漫不经心、最没看上眼的那个环节。
   电脑打字让我们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如影随形的是,打字时产生的错误也有很多。那么,如何避免用错了字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首先,您得认真辨析同音字或近义词,选好“对象”;其次,如果您使用电脑打字,最好选择一种不容易出错的输入法(比如本人使用五笔,出现同音字错误的可能性就很小);再次,打出的字您一定得多检查几遍,最好能读出来。如果您能找到懂校对或对文字比较敏感的人再帮您“把关”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有时“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自己写的文字反而看不出错。
   元芳,看看我这篇稿子错字有木有?
   2012-11-11

共 24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这篇评述文中提到了一些汉字错用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并就如何避免这些错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行文语言规范,逻辑结构严谨。推荐阅读。【编辑:红尘无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2-11-11 20:23:45
  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电脑输入汉字,确实这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稍不留神,就可能给人们提供笑料,所以这篇文章对大家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提醒作用。我们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才可能少出差错,少闹笑话。
回复1 楼        文友:陈谷子        2012-11-11 21:16:36
  是的,虽然吃饭都有掉饭粒的可能,但还是应该慎重对待。
2 楼        文友:刘春梅        2012-11-11 22:06:07
  打错一个字,虽然音同,但意思却相差甚远。问好陈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陈谷子        2012-11-11 23:00:15
  无关紧要错个字不算什么,如果是大问题,就惨了。
3 楼        文友:铁禾        2012-11-14 23:11:23
  有意思的文章,有意义的文章,欣赏了.
铁禾
回复3 楼        文友:陈谷子        2012-11-15 18:02:23
  其实不打错字我也难以做到。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