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指间文评】迟子建小说的审美风格

编辑推荐 【指间文评】迟子建小说的审美风格


作者:宁凉 童生,92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992发表时间:2012-11-11 21:17:23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中国首位三次“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以其众多的奖项和厚重的创作实绩向我们昭示着一个作家的创作实力和读者对她的喜爱程度。20余年来,迟子建一直以自己孤独而安静地写作在文坛上始终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
   迟子建是一位富于幻想和想象的作家,在其20余年的文学创作中,不懈地追求小说纯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尤其是迟子建的短篇,《白雪的墓园》、《逝川》、《亲亲土豆》等,那晓畅的故事、清晰的情感线条以及在生活细节里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作家才有的气质。迟子建在表达上倾向朴素,在感受上则充满浪漫,这都是优秀作家该具备的素质。感觉容易使小说情绪化,而情绪是相当浅表的,只有深刻的思想、觉醒的良知能够深入人性的本质。女作家往往只注重表达感觉的激情,但大师的写作都来自于良知的激情,即使是绝望,也是表达一种良知被摧毁后的黑暗。迟子建在作品里用充满温馨与爱意的温情来承担人生的苦难,抵御生命的无奈和忧伤,并凭借其对大自然天生的敏感与灵性体验,创作了一部部丰涵了简雅隽永的诗意美,灵动绚丽的画面美,以及风采多样的人性美的作品。
  
   一、简雅隽美的诗化语言
  
   读迟子建的小说,总觉有种特殊的气韵,使人久久回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她运用的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她的小说语言在充满东北地域特色的同时兼具诗的意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倾向。2003年迟子建的小说荣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评委给她选送作品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可谓一语中的,准确地概括出其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
   迟子建小说语言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作品的标题上。迟子建精心锤炼小说的标题,力求标题的语言有色彩感,有意象性,有修辞的运用,又紧扣小说内容的主题,简洁明快,又自然贴切,并且擅长于把音乐绘画元素和文学元素有机结合,极富诗情画意,赋予了标题很强的艺术性。如《青草如歌的正午》《晨钟响彻黄昏》《着月光的行板》等题目,把富有色彩的意向迭加在优美的词语构图是、之中,又有机地融合进了音乐轻快、欢愉、舒畅的节奏韵律。而《白雪的墓园》《河柳图》《草地上的云朵》等题目,则把绘画中清新细腻的线条勾描,浓淡适宜的色彩渲染,完美地整合为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学画面,既内蕴丰富,又诗意盎然。
   迟子建小说语言的诗意美,更表现在故事叙述、人物形象刻画和景致情思的描写上。诗的语言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其魅力在于诗的语言以其清新自然,简洁朴素,语少情长为最高品格。《北极村童话》就蕴含着天籁般的诗韵,在《麦穗》里,诗韵添带了哲理般的沉思。《原始风景》中点缀着怀念父亲的诗,其中的哀愁如缕如丝,绵延不绝。《河柳图》的描绘如诗如画,栩栩如生。《原野上的羊群》有着精灵般的声音,那是“落日燃烧的声音,那是一种生命在行走的声音,一种生命在呼唤的声音”。而意象的选择和诗化的描绘,就更使得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番“诗的意蕴”。“晚霞走了,天空纯净的像一弯清水。”(〈北极村童话〉)“夕阳正如一颗裂了的石榴,鲜浓欲滴地下坠。”(〈草原〉)“月光疯狂,庞大的黑夜被这绝色佳人给诱惑得失去了黑暗的本色,黑暗在她明亮的热烈的胴体前被烧炙得漏洞百出,月光就像透过漏洞丝丝缕缕地垂落人间。”(〈原始风景〉)。
   《北极村童话》中“童年视角的运用特别富于美学意味,使小说倍感亲切耐读,形成了迟子建小说独具特色的情调模式。”小说中丰富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都增强了小说的诗化特征。白雪,江水,晚霞,星月,死亡,北极光等众多富有诗意和乡村地域色彩的义项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童年视角下的而特有的审美意境。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在诗歌小说叙事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像《诗经》中的硕鼠,陶渊明诗中的菊花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在迟子建的小说世界里,也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如《逝川》中的泪鱼,《雾月牛栏》中的梅花扣,《满洲国》中的铜镜等意象的精妙使用,为小说意境的构建起了核心作用。
   诗的意蕴本身就是精雕细刻的语言艺术的最终达成和最终成果。《五丈寺庙会》的首尾两段话就很精悍:
   仰善挑着四只鸟笼,天不亮就离开了南凉。他要去赶五丈寺的庙会。
   金彩珠忽然把双手举过头顶,她拖着那只乌鸦说了声:“飞吧。”那只乌鸦扑楞跳了一下,然后突然“啊啊啊”大叫着飞了起来。放河灯的人听见乌鸦叫,都抬头张望着,只见那只乌鸦向着栖龙河的下游飞去,它的头顶着一轮满月,而脚下是迤俪的河灯。这天地间焕发的光明将它温柔地笼罩着,使它飘飞的剪影在黑暗中有一种惊世骇俗的美。
   小说中的开头非常简洁明快,用了短短20余字,把人物,地点,行程,缘由交待得一清二楚,体现了不凡的语言雕刻力。小说的结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幅绝妙的人文景观画卷。这画卷中有乌鸦,满月,河流,河灯,放河灯的人群等,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深含着反传统,反世俗的隐语意义。那乌鸦在满月下飞翔的惊世骇俗之美,与其说是赞美乌鸦,不如说是赞美敢用乌鸦来释放的心灵愿望的人们。迟子建小说的话语用词恰切、比喻生动、意象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的语言艺术的“精雕细刻”。
  
   二、空灵绚丽的画面美
  
   迟子建是一位十分看重想象力的作家。她是一位耽于幻想的作家,是一个飞翔着的艺术精灵。她艺术创造力的源泉来自永驻的童心和对世界与人生的艺术梦幻。她认为“作家是要靠想象来完成艺术创造的。一部作品如果单单靠史实,靠完全真实的历史,即完全真实的人物事件构筑而成,那么会是非常匠气的,也没有光彩。”
   在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中,对北国雪野各色风物的出色描摹是最具魅力的部分。无论是皑皑白雪下的无垠的原野和森林,冰封的漠河和小镇上的木刻塄房屋,还是化冻时的冰排和森林中跳动着的松鼠,无论是神奇的渔汛,江边橘黄色的篝火,还是活动于其中的北方汉子江边渔妇,以及一匹有灵性的马,一群会流泪的鱼,都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旷达绚烂与生机。这些画面都是迟子建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对她所熟悉且钟情的具有生活底蕴与人间温情的北国自然生活的细细构画。
   迟子建在小说《原始风景》中,曾这样,描绘主人公幻想中的月光之夜: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哪种月光比我故乡的月光更令人销魂,那是怎样的月光呀,美得令人伤心,宁静得使人忧郁。它们喜欢选择夏日的森林或者冬天的冰面来分娩它们的美丽,在上帝赐予人间的四季场景中,月光疯狂,庞大的黑夜被这绝色佳人给诱惑得失去了黑暗的本色,黑夜在它明亮热烈的胴体前被烧炙得漏洞百出,月光就这样透过漏洞,丝丝缕缕地垂落人间。”
   “背着一个白色的桦皮篓去冰面拾月光,冰面上的月光浓厚,我用一只小铲子铲,月光就像奶油那样堆卷在一起,然后我把它们拾起来装在桦皮篓中,背回去当柴烧。月光燃烧得无声无息,火焰尚存,它散发的春意持之以恒……”
   阅读这样的段落,你不能不惊叹作者对月光的描写是多么的奇异和美丽,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无论是《北国一片苍茫》中潇洒飘扬能歌善舞的雪花,还是《原始风景》中流金溢彩的金色草垛,或者《沉睡的大固其固》中“宛若升腾在大地的一团火焰”的云霞,“像个玩累的孩子,一屁股坐到山下”的太阳,自然界中的一切,在迟子建的笔下,展成一幅幅特别新奇美妙,使人过目不忘的画卷。
   迟子建小说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往往着眼于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刻画。在中篇小说《白银那》中,有这样一段写河中冰排的文字:
   “冰排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晶莹剔透,有的墩墩实实的像熊,有的张牙舞爪的像狮子,还有的灵巧隽秀的像兔子,当然,大多数的冰块都像方方正正的盒子,孩子们便想象这盒子装着许多神秘的东西,若是将它开启也许会蹦出花仙子,孙悟空,青蛙海豹等什么的……”
   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的生机活力、变幻多姿与孩子们的活泼好奇、充满幻想,共同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画图,使读者对北国的冰雪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无尽的遐想。
   迟子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还特别注重色彩的绚丽,鲜明与千变万化。在迟子建的小说中,雪花甚至都不是纯白色的。“那光使朝霞失去了鲜艳”,“雪的色彩极为绚丽,它时而玫红,时而幽蓝,时而乳黄”,城镇则如“巨大的云霓画卷中”飘拂的“一条方巾”。在《原始风景》中有一段写到家人一起吃西瓜时的情景:“每个西瓜都比我的头颅大两三倍。它们的表皮看上去漂亮极了,一片浓浓的绿色上面弯曲着许多锯齿形的黑条纹,那些黑条纹均匀到了使人怀疑是用笔墨画上去的地步。我姥姥就操着一把雪亮的刀沿着黑线切下去,很快我们的眼睛都明亮起来——我们分明看见了那里面盛开着的鲜红鲜红的肉了。我们还看见许多黑色的粒像眼珠一样晶亮的藏在里面。”西瓜是人人都熟悉的水果,但在色彩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迟子建却把西瓜刀的形状与色彩描绘的这样明艳美妙,漂亮绚丽,不能不说给我们带来又一次丰富的视觉盛宴。
   我们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可以感受到《北国一片苍茫》中“犹如一群美丽纯洁的小天使,唱着圣诞歌的孩子,飞临人间”的雪花,可以看到《沉睡的大固其固》里那不屈不挠辗转于三个水域生生不息极具生命力的大马哈鱼,可以发现《原始风景》中“姿容是春天在太阳底下最强烈的一次绚烂的曝光,眼睛是春天最美丽的泪水”的令人销魂的野菜,以及《日落碗窑》中那奇妙肥沃“让它生什就生什么”“能收获万千成果的大地,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圆鼓鼓的土豆,水灵灵的萝卜,荷花骨朵一般的大蒜…所有这些平平常常自然之物,借了迟子建丰盈的想象力,立刻就变得鲜活灵动,生机勃勃。
   有人称迟子建是一个自然风景的画家,“字是她作画的工具,人物和情节也不过是她的颜料的一种”。此说言之有理,迟子建本人曾以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她对大自然的深情:“我恰恰是由于对大自然的无比钟情,而生发了无数人生的感慨和遐想,靠着它们支撑了我的艺术世界”,“我总觉得自然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一直认为,大自然是这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东西,它有呼吸,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产生共鸣。”可见,正是由于对大自然沉沉的钟情,并借助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才使得迟子建笔下的大自然之美显得如此博大神奇,充满着生机与灵性,也使得她的小说具有了一种不同常人的特殊境界,使读者沉浸于其中流连忘返,享受一幅幅游移绚烂的精神画卷。
  
   三、人性辉煌和黯然的美
  
   对于大自然深挚钟爱,使得迟子建的笔下亦生长出一个个钟灵毓秀的人物形象。这些自然之子在欲壑难填,人性扭曲,乌烟瘴气的功利世界中,敢于大步后退,在人生必要的丧失中达成完满状态,保存着一股难能可贵的清纯之气与天真之趣。
   《青草如歌的正午》中,在有月光的晚上,陈生会拣着栅栏旁的阴影走,生怕把均匀散布在路中央的月光踩出疤痕,使路变得不好看。这种优美的情怀是那个世界最初动人的情愫。《疯人院的小磨盘》中菊师傅年轻守寡,独自拉扯小磨盘长大,被沉重的生活压抑得几近失语,但她很爱看晚霞,一旦西天弥漫了橙黄或嫣红的晚霞,就会溜出灶房,出神得看上一会,并且每回看了晚霞回来,她的眼神就有了奕奕光彩,干活时更加卖力。对于这些饱尝人世心酸的人,大自然是最后一点安慰,也是这点安慰使渺小生命得以片刻灿烂。《北极村童话》中的灯子,对田地上各种植物遁于痴迷,与傻子也信息相通;《五丈寺庙会》中,仰善眼里的大自然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生命体。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在他们的淳朴可亲形象的映衬下,功利世界不得不自惭形秽。
   “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
   小说《采浆果的人》就写了人类违背自然的后果,并展示了弱智者畸于人而谋于天的图景。大鲁、二鲁是弱智孤儿,恪守父母留下的两条遗训:一是兄妹俩不能睡在一起,二是春天播种,秋天下了霜就收获。两条遗训都是大自然启示给人的朴素真理,人应该毫无异议地遵守。但当收浆果的人开着天蓝色卡车,带着现钱来小村子收购深秋最后一茬浆果时,金井人竟然对大自然朴素真理置之不理,顺从欲望盲动,最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掩埋了收成。人不依从自然的行为终于受到惩罚。相反,倒是弱智孤儿依顺自然,望着大自然的胜景相视而笑。
   《秧歌》中,洗衣婆会满怀怜爱地与一片落叶说话。从屋外不小心带进一片落叶,她便担心落叶独在异处会寂寞,就趁着月光把它送回落叶积聚之地。她返回屋子时又发现身上多了一只虫子,便又把虫子放回屋外。这种与物同情的自然情怀着实动人。迟子建正是用其细腻的女性感知及对大自然的无比钟爱,呈现一份人性自然的感慨和遐想。

共 77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篇作品对作家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也是其最突出的最精彩的艺术特色作了精辟的阐述与分析,不禁对作家迟子建肃然起敬,同时也对宁凉竖起了大拇指。对宁凉对作品的翔实的写作及全面的剖析,大加赞赏。读小说,能够读到这份上,佩服!文章从审美风格的角度深挖,再从“简雅隽美的诗化语言”,到“空灵绚丽的画面美”,最后写到“人性辉煌和黯然的美”,无不剖析的细致入微。尤其是在人性的美学上,论得相当精彩。虽然我没有读迟子建的作品,但看过此篇之后,仿佛到过了迟子建的作品世界。独有的地域,唯美的画面,诗一样的语言,加之耐嚼的人性美,令人向往!编辑【付欢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凉        2012-11-12 14:11:54
  感谢欢春老师的辛苦编辑,望安好!
很多时候,我们离天堂的幸福只有寸步之遥。而我曾有过的一切,你给的最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