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海蓝.小说】友谊的代价

精品 【海蓝.小说】友谊的代价


作者:沃土老农 秀才,206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62发表时间:2012-11-14 16:53:16


   如果不是风,将园中第一抹纯情,绯红地涂满整个黄昏。也许,那滴十八岁的眼泪,不会流下,沾湿寂寞的云。
   ——摘自友人的诗
  
   1
   一行自行车队行驶在乡间公路上,车上的男女同学,生机勃勃,充满朝气。他们的欢声笑语,一下给这深秋的田野增添了无限活泼的气氛。车后架上的各色行李,像一组彩色的音符,在青春的乐谱中跳动着……
   这是1981年的秋天,跟往年一样,学校组织各班自备行李、工具到本乡的村屯支农,一是锻炼学生的劳动意识,二是为冬天取暖弄些烧柴。
   红石镇中学高二2班班长李林在车队最后。他十九岁,有值得骄傲的一米七八的健美身材。眼睛不大,却极有神,仿佛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那是双坦荡清澈的眼睛,流露着真诚的目光。
   在拐弯处,李林紧踏几下,追上前边的一个女同学,说:
   “古雪雁,你的行李磨着车圈了,下来重新捆捆吧!”
   古雪雁回头一瞧,可不是,真的乱了,忙灵巧地下了车,支好车梯。
   “看你,左一道右一道绑得可挺细致!”李林已放好车子边说边走过来。他费力地解绳头儿,然后,扶正行李,“哧——哧——”三下五除二,快当麻利,几下把行李捆得牢牢的。
   “好啦,上车吧!”李林笑笑说,“看,咱俩落下了。”
   自始至终,古雪雁一直站在旁边,看李林一个人捆行李。她虽然十八岁了,黑葡萄般的小眼睛与小巧的鼻子、小巧的嘴是那么紧凑,再加上个子又不高,看上去,简直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看着李林,一种异样的令人心跳的感觉,在古雪雁的心底悄然滋生。这是一种朦胧的感觉,你可以理智地抑制它,但是你不能否认它,十八九岁,正值青春妙龄,这种朦胧诗一般奇特而又不甚明了的吸引,谁没有过呢?只不过都是个人心中的秘密,只是存在于美好记忆宝库中罢了。
   她立刻涨红了脸,低头推过车子,向前走去。她暗自庆幸自己什么也没说。
   车轮飞转。
   古雪雁问:“李林,你去过红阳三队吗?”
   “去过。”李林看着前面同学的影子,腿上加了劲,“咱们得快点蹬,要不就落下了。”
   “李老师也真是的,咋联系个这么远的生产队?”古雪雁气喘吁吁地说。
   “附近的生产队早有低年级的班占了,再说,十多里地,骑车不算啥!”李林边说边看古雪雁。
   前面是一条五六丈宽、三丈深的大沟,蜿蜒曲折,向东连松花江,向西接元宝洼泡子,沟底常年流水潺潺。水不算深,平常能没膝盖。本来西边有一座石桥,从东北来的同学只得绕道过桥。后来,在一处三四米宽,又浅又缓的水中,不知谁好心搁了几块石头,那些上学的孩子,为了抄近路,便在上面踩来踩去,久而久之,竟成了一条方便的路了。
   “敢从沟底过吗,古雪雁?”李林问,“同学们已过了西边的石桥,向公路拐过来了。我们从这过去,完全可以截住他们!”
   娇小的古雪雁胆怯地看了看沟底。清水在石块边打着旋儿,发出轻微的哗哗声,轻悠悠的,瞧着就眼晕。她看看自己沉重的自行车和行李,为难地说:
   “这怎么过呀?”
   在李林眼里,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他支好自己的自行车,朝古雪雁笑笑,示意她闪在一边,一弯腰,车大梁就卡在他的肩膀上了。只见他不慌不忙下了沟坡,稳稳当当地拉开了大步,腾腾几下踏过石块,蹬上了沟的另一坡,“咯噔”支好车梯,返身回到这岸。如果古雪雁是个男生,这会儿,准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一番。
   李林早已扛起自己的自行车,过了沟,他扶住车把,回身叫道:
   “古雪雁,你怎么不过来呀,再晚了,又被同学们给落下了……”
   古雪雁扎撒着两只手,小心翼翼地踏住第一块石块,可另一只脚却怎么也不敢离地。这也难怪,它家住学校附近,又不喜欢野游,而且最怕水,这样的“水中点滴桥”一次也没走过啊。
   李林见了,差点要笑出声。他急忙下了沟,站在石块上,伸出双手说:
   “放心,才一尺多深,掉下去也淹不死。来!拉住我的手,不要慌,一定要沉着。石块这么大,保准没事,踩——”
   他这才看清,古雪雁脸红得像朝霞。
   “真是的,共青团员——死封建……”他不禁叹了口气。说归说,手可没缩回来。
   “你……你先过去,我自己过!”古雪雁声音颤抖,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
   “好!”李林跳回对岸上,“就该有这个犟劲儿!”
   古雪雁咬咬嘴唇,右脚就踏上了第二块石头,及迈上第三块时,她犹豫了,低头看看脚边的流水,真有点害怕,身体不由自主地晃起来。眼看就要向水中倒去……在她的“啊”字还没出口时,李林早连蹦带跳地奔过来,一双有力的大手抓住他的胳膊,“瞅准脚下的石块,走!”拉起她就往对岸去。不知为什么,古雪雁的双脚也能准确地踏在石块上,并没有跌于水中。不过,到了岸边,她已面色煞白,小嘴呼呼直喘粗气。当从李林手中抽出胳膊时,她苍白的脸又红了。
   李林哈哈笑起来:“看,这不过来了?关键在于你是否敢过。小沟如此,海洋也如此呀!——快,走吧。”
   他俩重新踏上自行车,向渐渐驰来的车队,迎了上去……
   天空中,两只洁白的鸽子,响着鸽哨,正向着鸽群飞去,一会儿便汇入了鸽群。秋高气爽的蓝天上,一群亮亮的白点远去了……
  
   2
   秋夜。
   蛐蛐在墙西北角弹琴吟唱。西屋,老房东和他的小儿子已睡着了。背着灯光,几个同学正鼾睡。
   李林毫无睡意,用纸罩住灯,正摊着日记本,急速地写着——
   “今天是来红阳三队参加秋收劳动的第三天了。同学们干得都很好。下午割玉米秆时,古雪雁的手割了……”
   ——成熟的玉米地里,镰刀在夕阳下不时地熠熠闪光,干燥的玉米杆儿,一放到地上,就发出哗哗的响声。同学们你追我赶,虽然紧张,但有说有笑,干得正欢。
   李林、张军、古雪雁一个趟子。
   张军,一米六九的个头,眼睛不大不小,还是双眼皮。嘴角微微上翘,一笑俩酒窝。穿着打扮也不一般,很入时。总之,冷眼看上去,是一个很让人喜欢的小伙子。
   这会儿,李林在前,古雪雁在中间,张军在后。张军偶尔撩起眼皮瞥一眼正在笨拙地挥着镰刀的古雪雁。古雪雁不时地用手帕擦着顺颊流下的汗水,紧紧咬住嘴唇,并不落下。她那只握住镰刀的手,明显在颤抖。一棵倒伏的玉米秆绊倒了她,手掌差点按在玉米茬子上。古雪雁像受了委屈似的,眼圈一红,泪水像断线的珠子,噼里啪啦,落在土垄上,立刻被干燥的土壤吸干了。
   左边趟子的吴霞见了,大声问:
   “古雪雁,你怎么啦?要帮忙吗?”
   还没等古雪雁回答,张军早走上前,刷刷刷,哗哗哗,几下割倒了一大片。
   当他割倒了十四五棵玉米秆儿后,古雪雁已赶上来,小声说:
   “张军,割你自己那垄去吧!”
   张军瞥了她一眼,不大情愿地走开了。
   这一切李林全不知道,他开趟子,以至于要甩别人五、六米,快到地头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尖叫,回头一看,吃了一惊,只见古雪雁正攥住左手食指,鲜血顺着指缝间滴下来。他扔了镰刀,急忙跑过去。附近的几个女同学,也奔过来。
   “我这有消炎粉和纱布,来!——包扎一下吧!”李林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药和纱布,递给身边的吴霞。哪知吴霞最怕见到血了,此时竟不敢下手。李林不得不又接过药物,拉过古雪雁的伤指头,细细地擦去了伤口附近的血污,轻轻地在翻出白肉的伤口上撒上了一些消炎药,熟练地包扎好。
   “好啦!下一垄你不用割了。”李林看了一眼疼得直冒汗的古雪雁说。
   古雪雁紧紧咬住嘴唇,一句话也没说,拿着镰刀,随着女伴走上地头。李林早挥动镰刀,把古雪雁剩下的一小截玉米割出来了。
   休息时,同学们三五成群,坐在沟边,说说奇闻逸事,嘻嘻哈哈笑一通。
   下午,班主任李老师知道古雪雁手坏了,便让她和一个得了感冒的同学专门抬水。
   秋日的下午,天气仍然闷热,太阳光在干刷刷的叶片上留下了斑驳的白亮点。水桶一到,同学们就围上,咕嘟咕嘟,一阵工夫,喝下大半桶。
   古雪雁左手食指缠着纱布,用右手抬水。这会儿,同学们喝水时,她若有所思地站在旁边垄台上,微微喘息着,小巧的鼻子尖,沁出一层细碎的汗珠,一方小手帕,按在右额头上,轻轻擦拭着汗津津的秀发。她注意到,李林一次也没来喝水,不禁有点焦虑地想:他一定渴坏了。可为什么不来喝水呢?
   最后一个来喝水的是张军。他用小拇指勾住茶缸把儿,舀了半下水,滋喽——滋喽——足有一分钟才喝下去,又弯腰舀了半缸水,没话找话地说:
   “这水真甜!古雪雁,你从哪打来的?“
   古雪雁一指身边的同学,说:
   “你问她吧——你该快点喝。瞧,同学们落下你了。“
   张军只好磨磨蹭蹭地走了。
   阴历八月十九的月亮,起得较晚,此时升起在东南,斜挂在树梢上。一线清辉透过玻璃,洒在鼾睡的同学们身上。墙角的蟋蟀仍在不厌其烦地吟唱。
   李林抬头望望明月,又低下了头,写道:
   “我觉得,张军同学不该那样议论古雪雁同学。特别是他跟人说我的坏话儿,真让人难受……”
   ——集体吃完饭后,天已黑下来了。李老师关照大家早点回房东家休息。可仍有不少同学,沿着村路,在林荫里散步。时而有一两行夜飞的大雁,翅膀划着风,从头上飞过,留下两三声勾嘎的雁鸣。
   李林和三个同伴,一路谈论,说笑着向住处走去。
   “嘘——”忽然,走在前边的张小亮停住了,一把拉住三个人,轻声说:
   “你们听,柳毛道那边有人说话!”
   他们悄声凑过去,模模糊糊,看着好像是张军和周大顺等四个同学。“他们住在村西,跑村东聊什么呀?”
   “管他呢,咱们回去休息吧!”李林说。
   “别别!”张小亮拽住李林的胳膊,小声说,“咱们听听他们都扯些什么!”不由分说,按住李林蹲下了。
   “你们今天可没有看见好戏!”这是张军的声音,“古雪雁手割了,血流不止呀!你们猜怎么着?李林上去就给包好了——用他自个儿的药和纱布!真能讨人家喜欢!”
   “唉——我说张军,你别胡扯好不好?”这是李玉宽的声音,“我当你要告诉我们什么秘密事呢?没想到同学们互相帮助,也成了你攻击人的把柄了!”
   “唉,你看你看,你急什么呀!你才知道几个大钱算一贯?!咱们来那天早上的事你知道吧!李林和古雪雁一道走的。你知道人家都说什么?——男男女女在一起,肯定没好事儿!”
   李林一听,只觉得血往上涌,他刚想站起身冲上去与张军理论,却被张小亮硬按住了。
   “你净扯!”又是李玉宽的大嗓门。
   “别,别吵——你小声点不行?早知道你这样,真犯不着让你来!”张军说。
   “谁还不知道你,不正经学习,死皮赖脸地追人家古雪雁,这回反倒说人家不好;没见过你这路人!”只见李玉宽身影一晃,绕过柳毛道,往西去了,一会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周大顺说:“张军,看来,李林和古……”
   一阵秋风吹来,柳毛子摇了摇,发出轻微的响声。李林听了,心里难受极了。
   “哼!我倒要跟他较量较量!”张军说完,站起身,“别看我没他长得好,长得高,照样斗败他!”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李林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大喝一声:
   “张军!”
   张军一听李林的声音,知道要坏事,哧溜,拉起两个同伴跑了。
   “我去找老师!”李林气愤极了,一字一句地说。
   “别去了。这会儿,李老师还没吃完饭呢。”一个同学说。
   张小亮一拉李林的手,说:
   “走,回去睡觉,明天找他算账也不晚!”
   李林只好回到了房东家。
   蟋蟀仍在屋角吟唱。
   李林仍在写着:
   “我帮助同学有什么错?就因为古雪雁是女生吗?不!不完全是这样。我看张军的做法不对。不正心学习,追求女生,我早有耳闻,老师也曾批评过他。——谁想到他今天会说出这种话来?!”
   月光把窗框的影子映在同学们的身上。柔和的光线轻抚着同学的脸。李林写道:
   “他们会怎样看待我呢?……”
  
   3
   回校后,李林并没有把情况反映给班主任李老师。他很想找张军单独谈谈。是的,有许多话要讲给张军听。然而,他失败了——张军根本不理他这个茬!或溜之乎也,或避而远之,实在躲不开了,便端上几个辣盘子——用尖刻的话奚落他。有几次,李林简直难以忍受。若不差自己是一个班长,差点就动拳头了。后来一想,反正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他怕成天寻思这些事,会影响学习,索性拉到了。只是他为弱小的古雪雁担心。
   还是张小亮将这事告诉了李老师,李老师笑笑说:
   “好吧,以后我找张军谈谈就是了。”
  
   还没入冬,老天不知为什么竟下起雪来。细小的雪花纷纷扬扬,一上午才盖住所有裸露的地方。老榆树的皱纹里,灌满了雪粒,慢慢融化,悄然淌下来,在根部形成一个极微小的“河流”。人们踏在雪上,只觉得脚下软绵绵地发滑。

共 23562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群正值青春妙龄的高中同学,在属于他们的美好年华中尽情享受青春的美好。他们一班同学来参加红阳三队的秋收劳动,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由此展开。古雪雁是个美丽的女孩子,她的心里有了小小的秘密,尤其是当她碰到李林的时候。张军对古雪雁也同样有着强烈的好感,他与古雪雁的两次相遇,在别人,也许只是极为平常的一次,而在张军则掀起激动的浪潮。传言让古雪雁痛苦不堪,而李林则面对更多的磨难,他被免职了,一撸到底……青春的校园里每日都上演着误解的故事,好在男女主人公的内心如雪一般纯净。他们在成长的路上,经历了坎坷,也得到了真正的友谊。作者用友谊的代价为题,这一笔的含义是深刻的,它意味着对未来人生的思考与觉醒,这里也透出了作者创作时的心态与深邃的思想境界。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14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2-11-14 16:54:22
  成长的路上总是让我们付出这样或那样的代价,也许当时无法承受,可许多年以后,我们会欣喜地发现,这是历练也是人生的财富。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1-16 07:50:59
  谢谢社长编辑、点评。
3 楼        文友:山间净月        2012-11-16 10:41:31
  先报道,再慢慢读吧。
回复3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1-16 12:11:02
  一个两万多字的中篇小说,能让山间净月读完一页,就是幸事啦!——实在不敢浪费您的时间!呵呵。
4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2-11-17 08:33:26
  欣赏拜读,好文章!
5 楼        文友:关东小生        2012-11-26 17:59:51
  这是一个似乎被现代人遗忘了的质朴的年代。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段意义深刻的故事。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封建的枷锁打开了,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讲纯真的品质流失了,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偏见但是现在的人缺乏传统教育却是不可否认的!难道在打开封建枷锁的同时那份纯朴也随之流失掉了吗?
   很喜欢老师这篇文章 !!------语言有失之处还请老师多多批评指点
回复5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1-27 08:00:59
  欢迎关东小生来读!期待佳作!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