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祠堂往事(散文)

精品 『流年』祠堂往事(散文)


作者:颍水倦客 举人,351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96发表时间:2012-11-15 01:04:28

从记事到上小学这段学龄前时间段里,我几乎每天都在祠堂下面的广场上和铁蛋拴柱几个人滚铁环、玩玻璃弹球。还有一种叫做“跳房子”的游戏,就是在地上画上类似于今天三房一厅的简单平面图,我们要在房与房、房与厅之间蹦跳,游戏规则是不能踩线。三十年后,当我来到深圳,面对着两万多块钱一平米的房价,只能看着地产广告上那些房子的平面图望洋兴叹,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儿时的游戏。
   我们在广场上玩游戏的同时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公社祠堂或者说祠堂公社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来办事,最常见的是来公社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青年男女。七十年代末期,刚从文革阴影里走出来的中国还是一穷二白的局面,老百姓手里没几个钱,当时面额最大的钞票是绘有“工农兵联合向前进”素描画面的十元钱,能买十三斤猪肉,但你即便有钱也买不到肉,因为猪肉是凭票供应的,没有肉票也白搭。那个时代真的让人很无奈,买肉要肉票(不是绑匪的那个)、买米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票证满天飞,国人的衣服只有单调的蓝灰黄几个色调,所以当时的新婚夫妇穿着也很朴素。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来办事的男女的言行举止能够判断得出是不是来领证的。那时的青年男女哪有现在二十一世纪潮人达人们的火爆举止,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只能是电影上男女特务们的疯狂,现实生活里的新婚青年男女都很腼腆,他们保持着距离一路走来,若即若离,小声地说着话,路人多看他们一眼,女方立即羞红了脸。
   我们的收获在于这些来办手续的新人,新婚大喜办手续怎么着也要散发喜糖,因此每次我们都能抢到喜糖吃。而且铁蛋的老爸是公社里的秘书,专门管这个,我们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当我们在广场上玩耍,只要看到一对表情扭扭捏捏的青年男女往祠堂里走,我们就跟在他们后面往铁蛋老爸的办公室跑。铁蛋的老爸官不大,穿着却很讲究,冬天往往穿一件笔挺的黑呢制服。我们看见他黑呢子袖筒里伸出的手十分白净,和平时司空见惯的庄稼汉的粗糙手指有着天壤之别。那双白净的手在结婚证上盖上鲜红的公章后,笑眯眯地说声“恭喜”,新人们连忙奉上喜糖,当然也不会忘了我们这些在一边翘首企盼很久的馋猫们;新郎会从斜背在身上的帆布包里,掏出一把喜糖朝着我们抛洒过去,随着喜糖噼里啪啦落着地上,我们开始哄抢,像一群贪吃的猴子般争得唧哇乱叫。
   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一块廉价的糖果给农村孩子带来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难以想象的!因此我十分感激祖先给我们留下一座祠堂,它能在迎来一对对新人的同时,也会让一个孩子的童年时时甜蜜和快乐着!
   祠堂的氛围不仅是喜庆的,有时也是愤怒的,有时又是哀伤的。它愤怒是因为一把手二把手的愤怒:一小撮不法分子肆意破坏农业学大寨的大好形势,倒买倒卖,干那些投机倒把的勾当!当那些投机倒把分子被押送到祠堂大门外的高台上,面对着广场上千百位贫下中农之时,整个广场都沸腾了。“打到投机倒把分子”的口号响彻云霄。拴柱的爸爸因为贩卖木料也在被揪斗的投机倒把分子行列里。他和三四个同类一起被五花大绑,胸口挂着黑色的木牌,牌子上写着“张文远”三个醒目的白色粉笔字,字上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大叉号。拴柱这天没到场,我和铁蛋在台下看着拴柱的爸面容枯槁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心里极度恐惧!幼小的心灵从此明白一点:贩卖木材是天大的罪过,长大了万万不能去干!
   那个时代是疯狂的,要穷大家一起穷,谁想靠倒买倒卖来发财只能是死路一条!要怪只能怪他们生错了时代,三十年多后,在深圳,满大街都是志得意满腰缠万贯的投机倒把分子!这些开着宝马奔驰保时捷的倒爷们谁会想到在多年以前做生意居然是违法的,有数不清的前辈因此而锒铛入狱呢!
   祠堂的氛围也曾经一度是哀伤的。那是1976年的9月,在一个金风送爽的秋日里,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传到我们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小山村:毛主席逝世了!
   我当时不知道“逝世”是什么意思,大人们解释:逝世就是人死了。人死的场景我见过,我们村里也曾经有老人死去,人事懵懂的我对死的理解就是人闭上眼再也醒不来了,然后被放进红漆棺材里埋进黄土中去,他们的子孙披麻戴孝哭天喊地。毛主席怎么也会死?在我的记忆里,他和神仙差不多!他的画像在家家户户的厅堂里悬挂着,他的语录被写在纸上,写在墙上。我家的墙上就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十个大字,每个字都和当时的我一般大小,我的小竹椅子的靠背上也有篾匠用篾刀刻出的歪歪斜斜的五个字“毛主席万岁!”,我最初认识的字也是“毛主席”三个字。所有的一切告诉我:毛主席是我们最可亲可敬的人!如今这样一个人也闭上眼再也不会醒来了!他也会被放在棺材里埋进黄土中?不知怎么的,我当时也感觉十分悲伤!虽然这个人我没见过,他既熟悉又陌生!
   祠堂的上空愁云密布,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公社的干部们开始组织大家召开一场又一场的追悼会。晚上,全公社唯一的九英寸黑白电视机被请出来,放到祠堂外广场的桌子上,中央对毛泽东同志的追悼大会正在电视里播放,从来没见过电视为何物的村民们,第一次在只有黑白两色的银屏上见到平时耳熟能详的中央领导的真实影像!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以及后来被打倒的王张江姚等人一一现身。毛主席躺在透明的水晶棺材里,身上覆盖着党旗,面容如熟睡一般安详。画面一闪,华国锋同志和毛主席的亲属一一握手,当播放到戴着黑纱的江青时,画外音解说道:“毛泽东同志的爱人江青同志悲痛万分!”有贫下中农就问:“什么叫爱人啊?”
   “爱人就是烧锅的!”在现场的年轻干事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最后只好用当地对媳妇的俗称“烧锅的”三个字来回答。
   毛主席去世了,丢下了八亿人民和一穷二白的国家,美帝国主义、苏老修正虎视眈眈,这一切让大家情何以堪啊!
   不管怎么说,日子还得过下去,好在还有华主席,他秉承着毛主席“你办事我放心”的最高指示领导着人民继续向前进。
   华主席的标准照画像开始进入民间的草堂,村舍里的有线广播开始播放“敬爱的华主席,我们热爱你”之类的歌曲,这些歌儿的源头来自祠堂里的公社广播室,每天定时广播,一根线串联着千家万户的图广播,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声音。那有线广播只是一个扬声器,公社挨家挨户装配的,老百姓也买不起。据说1975年中日建交时,中曾根首相谈到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战争赔款,曾提出让日本几个电子工业巨头给中国两亿家庭每家每户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做赔偿,被周恩来总理拒绝了,理由是如此一来我们的收音机厂就会倒闭,其实那时我们的收音机已经普及,只不过是山寨版的罢了。
   日子似乎慢慢好起来了。
   接着是邓小平复出,拨乱反正,阶级斗争不再为纲,中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构想。大人们说:日子有点盼头啦!
   日子好了,过年也过得有滋有味的。正月里,村民们又开始组织起来开展舞狮子、玩龙灯、划旱船、踩高跷等欢庆活动。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祠堂门前一直张灯结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两盏纱灯,粉红色的纱幔,鲜红色的穗子,灯光透过纱幔从灯笼里面照射出来,整个祠堂都笼罩在一片祥瑞安宁的五彩云霞之中。广场上,舞狮子和舞龙灯的表演如火如荼,村民扶老携幼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那时候,烟花也渐渐面世,不时有“魔术弹”“哧花”等尖叫着飞向夜空,寻即炸开,映照得半边天空绚烂辉煌。划旱船的是个叫张智鹏的青年后生,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只听得他唱道:“公社是根长青藤,社员都是向阳的花,家家爱公社,人人喜爱它,幸福的种子发了芽……”
   在我童年的后期的记忆里,因为紧挨着公社,每一年的新年我都会享受一次到这样的视觉盛宴。然而,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公社的机构一天天在膨胀,古老的祠堂也渐渐满足不了走向现代化的乡镇的需求,终于有一天,已经在镇上盖了崭新办公楼的公社搬出了祠堂。
   公社搬家的那天,我也跟在那些蓝色干部服们的后面帮了不少忙,人是感情动物,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往往都会念旧,这些很有优越感的公社干部们对我这个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们忽然和气起来了,有人甚至还送给我一沓复写纸,朱班长送给我一把木头手枪,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和我祠堂里空空荡荡的房子,我心里第一次有了怅然若失的感觉。
   公社搬走了,没有了“汤池人民公社”和“汤池镇党委”两块牌子的祠堂显得一片萧条。它不再是人来人往的“公社”了,它还能变回祠堂吗?
   当然不可能!祠堂被送给了乡办中学做教师住房用,于是,十几位刚刚摘下右派帽子的臭老九拖儿带女住进了我们祖先们曾经享用烟火的地方。又过了三五年,咸鱼翻身的臭老九们开始嫌弃祠堂的老旧,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初见成效,腰包鼓起来的地方财政部门拿出钱来给人民教师盖宿舍,祠堂竟然一夕被拆毁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现代砖瓦房。
   悲焉?喜焉?天下寒士得到广厦十余间,可怜那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祠堂,三重院落的祠堂,飞檐翘角的祠堂,雕梁画栋的祠堂,徽派建筑的祠堂,气势恢宏如小型宫殿的祠堂,永远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其时我已经随父母迁居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听说此事后,儿时的祠堂竟一度频频入梦来!在以后逐渐长大成人的日子里,祠堂的背影极其苍凉地在我的记忆里反复浮现!
   随着一个时代的远去,一座走过数百年风雨的祠堂竟然成了它的殉葬!再过几十年,还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有过一座这样身份命运跌宕起伏的祠堂么?
   愿悲剧不再重演!

共 37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蹉跎,经年若水,时光斑驳了容颜,却模糊不了记忆。有些往事,是记忆中缠绕的藤,也是流年里一辑悲喜剧。滚铁环、玩玻璃弹球、跳房子这些游戏,似乎渐行渐远了,而粮票、油票、布票等有着深刻时代印记的产物,对于现代很多年轻人来说,恐怕是陌生的。在过去那个苦难的岁月,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当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历史不容遗忘,当一座走过数百年风雨的祠堂竟然成了时代的殉葬的时候,是否意味着人们正在遗忘历史呢?文章以时间为轴,细说曾经经历过的往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更迭,藉此发出凝重的思索,给人以深沉的回味。文字老练,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荐之共赏!【编辑:喜有此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15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2-11-15 01:09:09
  十八大报告里说:不走僵硬封化的老路。也愿过去僵硬封化思想所造成的悲剧不再重演!
回复1 楼        文友:颍水倦客        2012-11-15 19:51:51
  希望那种教条僵化的治国之思想永远成为历史,问好编辑老师!
2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2-11-15 01:12:38
  这样的祠堂,确实越来越少了,它们其实是历史变迁的见证,犹如一本厚重的史书,值得我们细加保护!
3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2-11-15 01:13:11
  问候作者,祝流年愉快!
4 楼        文友:艾璞竹石        2012-11-15 07:45:52
  往事不可回首 历史永远成功我们的美好回忆 无论是喜还是悲 也不管是好还是坏 更不在于它的苦难还是幸福
生活的一点一滴集中起来,蒸发出来,凝结开来,就是平白话语。
回复4 楼        文友:颍水倦客        2012-11-15 19:54:26
  点评十分精辟到位,感谢,问好艾璞竹石文友!
5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2-11-15 10:55:44
  作者的文将人带回了那个苦难而又疯狂的年代,欣赏。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5 楼        文友:颍水倦客        2012-11-15 19:56:56
  咀嚼苦难才能品尝出幸福,感谢点评,问好素心如玉文友!
6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1-15 11:13: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7 楼        文友:蔚风        2012-11-15 13:37:45
  祠堂,历史变迁的见证。祝贺精品,欣赏学习,问好朋友。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回复7 楼        文友:颍水倦客        2012-11-15 20:01:32
  感谢朋友支持,互相学习,问好蔚风文友!
8 楼        文友:溪洋        2012-11-15 19:15:31
  佳作欣赏,问好,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8 楼        文友:颍水倦客        2012-11-15 20:03:09
  感谢支持,问好并祝福溪洋文友!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