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追溯大槐树移民

编辑推荐 追溯大槐树移民


作者:王维新 童生,93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45发表时间:2012-11-22 13:15:40

追溯大槐树移民
   在孩提时代,我的好奇性极强,喜欢追根问底。我曾经问父亲,我们王氏宗族这14户人家最早是从哪里来的。父亲说是从山西大槐树迁来的移民。我从那时候起,就对大槐树有了一种神秘的向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叶,伯父王霖先生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他在编撰我们王氏宗谱时,查清了家族的来龙去脉。原来,我们王氏家族是清朝初年从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移民到千阳县的。最早的祖先住在县城的小河沟口,后来又移到锅廓廊,在那里挖了一个蓄水的涝巴,旁边栽了许多柳树,世人就把那个村子叫柳树涝巴。不知在这个村子繁衍了多少代人,又相继迁移到寺坡,分流到北坡和西沟边村。
   据说,我们王氏先人共兄弟有三人,按照当时的移民政策,在山西留了一人,移到宝鸡县新街一人,移到千阳县城一人。民国初年,我们千阳县王氏宗族曾派人去山西给祖先上坟。据伯父考证,千阳县上店乡野狐沟的张姓也是清朝初年从大槐树移到陕西省来的,他们起先住在扶风,后来从扶风迁到千阳县上店。从大槐树过来的移民有两个特征,一是小拇脚趾有刀痕,指甲是两瓣。二是走路习惯双手背搭在身后。
   为什么要移民,是怎样实施的?这些疑虑一直困绕了我几十年,从1984年5月开始,到现在,经过21年的多方搜寻考察,终于弄清了大槐树移民的缘由和过程。我联想到我们当代的三峡大移民,联想到七十年代为了修建冯家山水库,我们千阳县黄里镇群众挥泪告别故乡的情景,这些历史的碎片,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痕,永存在我们心灵的屏幕上。历史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弄清过去的细节不仅使人明智豁达,而且让人十分惊讶,喟叹不已。我意外地发现,几千年的岁月更替,虽然事过境迁,古今社会制度不同,执政理念不同,依靠的阶层不同,但是,在某些共性方面尚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拨开尘封的迷雾,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利益关系调节的图画。为了全局,局部的人势必要做出牺牲和贡献,而这种调节是何等的艰难,这种被迫的奉献和无奈的屈从,使多少人的心灵受到蹂躏和摧残。尽管如此,局部的阵痛换来的毕竟是全局的繁荣,少数人的泪水换来的还是多数人的欢笑。我们在谴责封建统治者的暴戾和对百姓的愚弄的同时,不能不为朱元璋的明智之举和历史贡献而赞叹。
   早在600多年前的元朝末年,蒙古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压榨,阶级矛盾尖锐,加上灾害频繁,瘟疫流行,兵燹四起,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定都金陵。面对居民流亡,城廓空虚、经济凋敝的局面,朱元璋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开垦的政策,拉开了晋中大移民的序幕。
   山西省洪洞县是晋南偏北的一个小县,地处当时人口稠密的晋南、晋中、晋东南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东南西北的交通要道。史称“甲诸三晋,固一方之雄。”洪洞县贾村以西有一个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628)所建。唐宋以来,地方官府在这里建成驿站,专门办理四方来往公差事务。寺院的旁边有一株身粗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古道从树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叉间构成窝巢,星罗棋布,非常壮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洪洞大槐树。明朝初年,朝廷在广济寺设置移民局,登记办证,发放补助,遣送移民。据《明实录》记载,明朝洪武年间的移民一般安排在秋收后的深秋季节进行。当时被迁移的对象是有人无田的家庭和人多地少的家庭,具体标准是:四口之家迁一人,六口之家迁两人,八口之家迁三人。这些被迁移的民众主要来自汾州、平阳等6府51县,他们只是在大槐树下集中而已,并非全是洪洞县的群众。第一次迁民时,为了打开局面,官府广贴告示说:“不愿迁徙者到大槐树下集中,三天以内赶到;愿迁徙者可以在家中等待。”离别故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听到这个消息,人们纷纷来到大槐树下集合,到了第三天,这里已经聚集了10万多人。这些人心中无数,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官府把他们这些不愿意迁移的人集中到这里来干什么。后来,突然来了许多官兵将他们团团围住,不许随便走动。一个官员宣布说:“朝廷有令,凡来大槐树下集中的人,一律迁走。”此令一出,人群哗然。醒悟过来的老百姓,有的大喊大哭,有的破口大骂。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紧接着,官兵强迫他们登记领照,命令他们脱掉鞋袜,用小刀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为记,以防逃跑,这样,移民的脚趾甲就成了两瓣。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想法逃跑。后来,就用绳子把他们双手反绑起来,再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移民们走在路上,想小便的时候,因双手反绑着,就得向押送他们的官兵恳求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时间长了这种重复的请求就被简化了,只需说:“老爷,我要解手。”押送者便明白他要小便。逐渐,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
   据历史文献记载,从明代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约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大型移民活动共举行过18次,移民人数高达100万人。他们被迁移到全国各地,东到山东、江苏,西至陕西、甘肃,南达河南、安徽,北抵河北、辽宁共18个省,涉及500多个县。如此大规模的组织移民,主要是由于当时人口居住严重不均,田产荒芜所致。据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统计,当时河南省人口为189.4万人,山东省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省人口高达403.4万人,比河南、山东两省人口总合还要多。洪洞县在明洪武年间是9万人,到全国解放时发展到22万人,后来与赵县合并,1984年为56万人,从1368年到1949年580年间,洪洞县人口只增加了一倍半。
   大槐树经过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古老的广济寺和古大槐树已经被汾水所吞没,它们无言地消失在悠悠岁月的历史风尘之中。历代有识之士对大槐树进行了有限的保护,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见证。辛亥革命时期,洪洞县贾村人景大启和刘子林二人均在山东做官,他们在当地的大槐树移民中募得纹银近400两,在古大槐树处建起了碑亭、茶室等建筑。亭中竖立的一通青石碑约高3米,正面刻着“古大槐树处”5个隶体大字,背面碑文简述了移民事略。看来秦腔古典剧《玉堂春》中的青楼女子所说“洪洞县里没好人”的道白是有些言过其实了,难怪崇公道也不同意她的这种说法。那棵扬名天下的古汉槐,在它接近腐朽没落之时,从它的根部里长出第二代槐树,后来树身干枯倒下。1974年洪洞县政府将倒槐扶起,用铁箍和水泥将它加固,以供移民后代子孙瞻仰。在第二代槐树的东侧,又同根生出第三代槐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象征着移民子孙世世代代繁衍兴旺的景象。大槐树移民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怀念,留下对祖先虔诚的敬仰,留下对治国治军策略的深入思考。如今,当年的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们已经遍布全国,生命不息,繁衍不止。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祖先们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扬广大。我们感到欣慰和高兴,我们祝福大槐树万古长青。
  
  
  

共 27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散文,生动描写自己的祖先大槐树移民为修冯家山水库而做出的选择。作者的散文具有历史参考价值。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欢迎您继续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编辑:诗人夏红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