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流年』“冷娃”喋血中条山(小说)

精品 『流年』“冷娃”喋血中条山(小说)


作者:白淮斌 秀才,276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80发表时间:2012-11-24 20:49:44

『流年』“冷娃”喋血中条山(小说) 谨将此篇献给在抗日战争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默默无名的先烈们。
   ——作者
   1938年7月,一支由三万多名“陕西冷娃”组成的队伍夜渡黄河,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黄河北岸山西的中条山,拉开了中条山保卫战的大幕。
   冷娃——陕西方言,意思是一根筋,无所畏惧,敢于冒险的年轻小伙。
   ——题记
  
   1.
   1939年6月6日,中条山,许八坡。
   拂晓,日军步、骑、炮、空各兵种,联合向防守中条山西部的阵地全线发动了进攻。
   尸体。满山遍野全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日本兵的尸体,也有国民革命军官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这是部队越过黄河,进入中条山布防一年多来,和日军最惨烈的一次较量。
   年轻的士兵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打退日本人鬼子的进攻了。打退了日本鬼子的进攻以后,部队才得到了短暂的休整。
   16岁的刘福贵穿着宽大破烂的军装,端着一个破成豁口的脏兮兮的粗瓷碗,眼巴巴的看着炊事员锅里熬着的菜汤,鼻子不住的噏动。
   刘福贵站在太阳底下,身后背上的那把明晃晃的大刀,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其他的弟兄们都坐在地上抱着枪眯着眼,几公里以外,便是林立的岗哨。放哨的战士们瞪着眼睛,瞅着山下的开阔处,看日本鬼子兵的风吹草动。
   营长走过来,在刘福贵的脑袋上拍了一把问:“饿了,小鬼?”
   “是,老师。”营长宋凯是刘福贵的老师。
   这是一个新编团,在国军序列里属于孙蔚如的38军177师的序列。原是杨虎城将军的西北军17路军编制。“西安事变”以后杨虎城将军被迫出国考察,17路军也被蒋介石压缩整编为现在的38军。清一色,都是陕西兵,年龄大多16到18岁之间。
   “西安事变”的时候,刘福贵在长安塬上老师宋凯办的小学读书。宋凯家是长安塬上的名门望族。父亲早年把宋凯送到北京求学,原指望他回来接手家族产业,光宗耀祖。谁知,宋凯是个犟驴,回来非得要自己办一所小学,免费招收长安塬上的穷孩子上学。虽然没给老爹挣回一个铜板,但却一下子赚得了四邻八乡的口碑。乡亲们一提起来就说,张三某人的儿子办学校如何如何,一下子给老爹挣足了面子。
   宋凯经常在课堂给同学们讲历史:讲风波亭的岳飞,讲东北三省的沦陷,讲南京大屠杀。孩子们听得义愤填膺,宋凯讲得痛心疾首。
   而民国政府,一味的“攘外必先安内”,伺机挑事,和陕北的共产党大打出手。
   家破国亡的张学良和屯兵西北的杨虎城实在看不下去了,联合发动了改变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终于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救中华民族于水火。
   “投笔从戎,坚决抗日”,刘福贵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早晨宋凯老师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苍劲有力的八个大字。
   “老师要去西安参军,到抗日前线去亲手杀鬼子。”宋凯给同学们说,“老师不能眼看着日本鬼子打过黄河,进入潼关,祸害三秦父老乡亲。”
   “我也去。”15岁的刘福贵举起了手,刘福贵经常听老师讲,日本人在南京屠城的兽行,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的劣迹。
   对日本人的仇恨早就在脑海中生根发芽,刘福贵一举手,班上三分之二的男孩子举手要求随老师到西安参军。
   一块跟老师参军的不下五十人,就光刘福贵的堂兄表哥一块加起来就有7个人。
   新兵训练一结束,38军就接到命令,开赴晋西南,保卫中条山死守黄河。
   老师宋凯进行战前动员的时候给大家讲,如果日本人突破中条山防线,打过黄河,进入潼关,三秦父老必将遭受日本铁蹄的蹂躏,大西北也危险矣。
   “死守黄河,保家卫国。”刘福贵举起拳头,和弟兄们一起大声呐喊。
   2.
   “开饭了。”炊事员冯老头在菜汤锅里放了一把咸盐,边用马勺搅边喊了几声,士兵们陆陆续续地起来,围着简易的铁锅站了一圈,锅里的菜汤翻滚着,冒着丝丝热气。老冯头给每个人碗里盛上一勺,大家都蹲在地上,吃着喝着。
   这样胶着的厮杀,已经持续了十多天。头顶有日本鬼子飞机大炮,下面有坦克装甲车。
   弟兄们拿着简陋的装备,一路打,一路退。退到了中条山这个叫“许八坡”的山崖上,前面是滚滚的黄河,后面是穷凶极恶的日本兵。
   新兵团已经彻底被打散了,工兵营被困在了中条山的另一个悬崖:马家崖。
   团以上军官已经全部阵亡,部队现在可以用弹尽粮绝来形容。现在是营长宋凯代司新兵团的职责。
   每一次敌人的进攻,为了节省子弹,都要等敌人进攻到十多米远了,就直接发起冲锋,拼刺刀。肉搏的惨烈程度,让人触目惊心,年轻的小伙子倒下的时候,嘴里还咬着日本兵的耳朵。人的厮杀、惨叫,鲜血的喷射,缺胳膊少腿,脑浆迸裂,所有你能想到的悲壮惨烈,都适用于这样的场面,一场一场的战争下来,新兵团已经死伤大半。刘福贵的7个亲戚,现在连刘福贵在内,剩下两个人了。
   没有支援,没有补给,战争就这样进行着。
   集合号骤起,弟兄们迅速各就各位,敌人又蠢蠢欲动了。
   头顶的太阳已经偏西,被一抹乌云遮住,血色的云彩染红了西边整个的天空。起风了,盛夏的风带着些许闷热。
   师部下达命令,团里的十一挺机枪,把子弹集中在机枪手手里,机枪手前面扫射,后面部队强制突围下山和师部汇合。
   冲锋号划破了许八坡的天空,喊杀声震天。日本兵被突如其来的冲锋打懵了,也许在日本鬼子看来,装备破烂的中国军队,早应该是坐以待毙了。
   十一个机枪手瞬间的猛烈扫射,让日本兵乱了阵脚,中弹受伤的,鬼哭狼嚎,相互踩踏。
   新兵团的兄弟们乘机拿起背上的大刀,向鬼子的头颅上砍去。鲜血四溅,和鬼子的新一轮肉搏战,就这样开始了。
   一个鬼子端起刺刀向刘福贵迎面刺来,刘福贵个子小,灵巧的闪了个身,鬼子刺刀戳在了土地上,刘福贵拧身上去用尽吃奶的劲一大刀砍下了鬼子的头,鲜血喷射了他一脸。
   “福贵,当心。”刘福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营长扑过来推了一把,他打了个趔趄,才没被鬼子刺刀挑着。
   刘福贵看时,挑自己的那个日本兵,已经被营长宋凯开肠破肚,爬在地上大声地喘气,刘福贵上去迎头一大刀就把日本鬼子送到樱花盛开的富士山去了。
   营里的弟兄,在机枪手的掩护下,冲杀了一公里多,最后终因离师部太远,还是被鬼子坦克猛烈的火力挡了回来。这一仗,又有二百多个兄弟战死沙场。
   弟兄们重新上到了许八坡的山崖上,天也已经完全黑了下了来。许八坡三面悬崖,下边是浊浪滔天的黄河。
   日本鬼子没有再发起进攻,只是安营扎寨,团团的把刘福贵和宋凯他们围在山崖上。
   夜已经很深,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阴了下来,乌云低垂,伸手不见五指。许八坡山崖上的血腥味道,让人闻着做呕、发晕。
   人,树木,完全被黑夜所吞噬。
   营长宋凯下令,晚上一律严禁烟火,谨防敌人偷袭夜攻。安排好岗哨,宋凯亲自查岗巡夜。
   刘福贵抱着枪在战壕里的土墙壁上靠着,弟兄们都这样靠着,整个山崖上万籁俱寂。
   连长宋凯查完岗,摸到了刘福贵身边,脱下自己的外套给刘福贵盖在身上,准备起身离开。
   刘福贵伸出冰凉的小手,一把抓住营长宋凯的手。
   “怎么,福贵,还没睡着?”
   “是呀,老师。”刘福贵突然抽泣起来。娘给福贵起这个名字,就盼望福贵长大了有福、贵气。
   宋凯在刘福贵的旁边坐了下来,伸手轻轻的抚摸着刘福贵的头。
   “老师,你说我咋就没出息呢?”等了好久刘福贵才止住了哭声,“我想长安塬上的我娘了。”
   营长宋凯把福贵搂在怀里,他的眼前一下子浮现出娘稀疏花白的头发,干瘪的嘴唇;爹那张被岁月的铧犁刻下无数的渠渠道道沧桑面容;还有妻抱着襁褓中孩子,站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拼命地向他招手……
   营长宋凯也落下泪来,他叹息着轻声地说道:娘是娘,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也是娘啊,国之将破,家又何在啊?
   营长宋凯念叨着,泪水,落在了刘福贵的脸上。
   “孩子,老师对不起你啊。”
   “老师,我只是想我娘,跟你出来打日本鬼子,我没有后悔。”刘福贵说,“我自幼在咱们长安塬上看秦腔,我喜欢《金沙滩》。我听《说岳全传》的书,我喜欢岳飞。在学校,天天听你讲要用实际行动爱国。再说,日本鬼子打过黄河,咱们要当亡国奴,娘和三秦父老就遭罪了……”
   营长宋凯再一次使劲搂住刘福贵,嘴唇抖动,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老师,我还想吃咱们塬上的羊肉泡馍。”刘福贵说着咽下了浓浓的口水。
   “小鬼,这一仗打完,老师请你吃西安城最有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馍。”营长宋凯说。
   3.
   6月7日早晨,天亮的时候,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弟兄们昨天喝了点菜汤,到第二天水米没粘牙。
   “营长,野菜也没有了。”炊事员老冯头抹着眼泪对营长宋凯说。
   宋凯摆了摆手,没有接老冯头的话茬,而是从地上捡起一把枪扔给了老冯头说:“磨快刺刀好杀敌。”
   “是。”老冯头敬了个礼,把枪接到了手里。
   新兵团的弟兄,这几天打下来,已经剩下不到二百号人了。
   “弟兄们,谁还有子弹。”营长宋凯问大家。
   士兵们从战壕里抬起头,看了营长宋凯一眼,没人言传。
   “弟兄们,后面是数倍于我们的日本鬼子的围追堵截,前面是滔滔东去黄河,我们怎么办?”宋凯大声问。
   “宁可跳黄河,也不投降!”年轻的弟兄们,挥舞着拳头,大声呐喊。
   “男子汉大丈夫,战死沙场,不求马革裹尸还!”宋凯挥舞着拳头。
   “战死沙场,不求马革裹尸还!”弟兄们跟着宋凯大声呐喊。
   “今天我们没有子弹了,把山上的石头当做武器,垒在战壕边上,我们砸也要把日本鬼子砸死。石头砸完了,我们就用刺刀戳,用大刀砍。大家分头准备石头吧。”
   雨还在下,阴风四起,黄河咆哮。
   日本鬼子又一次开始进攻,首轮是迫击炮,扑天盖地地打到许八坡国军的阵地上。
   营长宋凯带着刘福贵和弟兄们,趴在战壕里,静静地挨炸,等待时机。这一只部队,在蒋介石眼中是“叛军”,是杂牌军。补给装备,远非老蒋嫡系部队可比。把这一只部队拉上中条山,也是老蒋以“国难”为名,报“西安事变”一箭之仇,宋凯心里明镜儿似的。但是国难当头,战场总是要人上的,冲锋总是要人打的,这些政治斗争对宋凯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只要能和日本人真刀实枪的干,死也死得其所。
   约莫半个小时过后,炮停了。日军又“唔里哇啦”的压了上来。一个日本军官挥舞着手里的军刀,做着一个往前冲的姿势。
   营长宋凯用大拇指测了一下距离骂道:“狗日的日本鬼子,欺负老子没子弹了,有子弹的话,爷爷立马打爆你的脑袋。”
   “老师,以后打日本鬼子多给咱们些子弹,几十发子弹,真的打不过瘾。”刘福贵对宋凯说。
   “没问题,小鬼。”宋凯笑着说,“弟兄们,石头砸完了,我们就和日本鬼子拼刺刀。戳死一个是一个,戳死两个我们赚一个。弟兄们,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
   “大家记住冲出去的队列,大个子跟我冲在最前面,小个子冲在后面。刘福贵!”营长宋凯大声呐喊。
   “到!”刘福贵站得笔直。
   “你个子小,负责看护军旗,人在军旗在。”营长宋凯吩咐道。
   “是,营长,保证完成任务。”刘福贵接过营长手中的军旗,青天白日旗在“呼呼”的风雨中迎风飘扬。
   日本鬼子爬到离战壕十多米远的地方了。
   “打。”宋凯猛喝一声,山顶上的石头铺天盖地地砸了下来。下雨天,山坡上道路泥泞,日本鬼子本来就走一步、滑一跤,刹那间被石头砸得东倒西歪,如杀猪般喊爹喊娘。
   石头这样一砸,日本鬼子也清楚了,看来中国兵没有子弹了。
   石头砸没了,那个拿着指挥刀的日本军官在“哇啦啦”地说着兽语。许八坡战壕的宋凯明白,他是告诉日本鬼子,上边没有子弹了。
   下边的日本兵一下子来了精神,也不缩脖子,挺起腰杆就往上冲。
   日本人也没有开枪,也许是想抓活的。宋凯心里想着不由自主地骂了一声:“我日你八辈先人,小日本,我叫你抓活的。”
   “弟兄们,操家伙,跟鬼子拼了。”看着嚣张的日本鬼子冲上了阵地,营长宋凯第一个提着大刀,从战壕里冲了出来。
   士兵们也都相继跃出了战壕,虽然空着肚子,但是现在谁也无暇顾及饿的事情了。看见日本鬼子都红了眼,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刀光剑影,整个山坡上,充斥耳膜的是冷兵器碰撞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叮当声。生的呻吟,死的惨叫。鲜血被雨水冲刷,山地上染成殷红的一片。你死我活的时候,别无选择,戳死你就是我的生路。
   雨大了起来,狂风大作。
   拼完这一场,又死去了一百多号弟兄。
   剩下的八九十个人,包括刘福贵,营长宋凯。手里的枪,大刀都拼没了。大家攥着拳头,被日本人赶到了许八坡的山崖顶部,刘福贵被大伙围在中间,手中的军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
   日本人挥舞着明晃晃的刺刀,“呜啦呜啦”地叫喊着,身后便是咆哮的黄河。
   “刘福贵!”营长宋凯大声呐喊。
   “到,营长。”
   “来一段秦腔《金沙滩》。”宋凯说。
   “是。”刘福贵抓住军旗,站直了身子。
   刹那间漫山遍野回荡着秦腔《金沙滩》杨继业的两句———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俱———死———生啊……
   “弟兄们,宁跳黄河,不当俘虏。”宋凯喊着,纵身跳下了许八坡的悬崖。剩下的弟兄也都手拉着手跳了下去,瞬间就被滚滚的黄河飘着浪花儿卷走了。
   刘福贵唱完杨继业的两句唱词以后,弟兄们都已经跳了下去,他纵身要跳的当口,被上来的一个日本兵拉了一把,刘福贵拿起旗杆,就朝日本鬼子的肚子上戳去,两个人扭打到了一起,刘福贵抱紧日本鬼子滚落悬崖掉进了黄河。
   4.
   若干天以后,河岸的山西老百姓在黄河中打捞尸体的时候,发现有一杆军旗,插在水里纹丝不动,迎风飘扬。
   人们抓着旗杆,觉得很沉。从黄河里拉上来一看,大吃一惊:旗杆插在日本鬼子的肚子里,一个十六七岁的国军士兵,一手抓着旗杆,一手抱着日本兵,牙齿咬着日本兵的衣服。
   亲眼目睹其情惨然,老百姓都齐刷刷地跪在黄河摊上,嚎啕大哭。
   后来就有躲在山上的老百姓说,亲眼看见并且亲耳听到这个扛军旗的“娃娃兵”在许八坡的悬崖上唱着秦腔《金沙滩》中杨继业的两句: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俱———死———生啊……
  
   以后中条山畔,黄河两岸,陕西“八百冷娃”扑黄河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了。

共 577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抗战时期,无数热血男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战地英雄曲。“冷娃喋血中条山”记叙了一次国军和日军的惨烈的战斗经过。在中条山,面对着装备精良、人数数倍于自己的日本兵,装备给养奇差的冷娃们毫无惧色,在营长宋凯的带领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子弹打光了,用石头砸;石头砸光了,用大刀砍。最后,弹尽援绝的冷娃们宁死不做俘虏,手拉手跳下了汹涌的黄河,谱写了又一首英雄的赞歌。小说中,除了营长宋凯,作者重点塑造了刘福贵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士兵,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呢,要是生在现代,也许正在学堂读书,可是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日军铁蹄蹂躏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参了军,踏上了战场,走出了保家卫国的一步,并表现出自己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临死,一曲《金沙滩》荡气回肠。作者在布局构思上也独具匠心,凄冷的景物渲染了惨烈的气氛,恰当的心理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结尾的插在日军肚皮上的军旗也象征了国人的不可辱。好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25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2-11-24 20:54:55
  小说感人肺腑,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欣赏拜读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2-11-24 20:55:38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美文。问好作者,祝冬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1-25 13:44:3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4 楼        文友:溪洋        2012-11-27 07:55:41
  佳作欣赏,问好朋友 ,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