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指间杂文】命运多舛——涉核老兵你的名字叫坚强

精品 【指间杂文】命运多舛——涉核老兵你的名字叫坚强


作者:冷笑 举人,3092.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62发表时间:2012-11-26 23:29:07


  
   当兵的时候,面对荒漠戈壁,他没想过苦,返乡之后,身患多种疾病,他没想过怨,就算现在年近六十要沿街乞讨,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平,他说,他生活过的那个年代,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出生在东北边陲,他梦想穿上绿色的军装
   宁继明,1956年出生在吉林省洮南市(当时叫洮安县)东升乡福民村,东升乡位于洮南市西北部,与内蒙毗邻,属于半山区,土壤石化严重,土地贫瘠,他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了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他的降生仍给这个清贫却幸福的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乐。
   小继明三岁适逢我们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家里人口多,挨饿成了家常便饭,姐姐和哥哥为了让小继明和比他更小的弟弟活下去,常常把自己的口粮让出来给他们吃,一家人常常在你推我让中心酸落泪。
   八岁的时候,小继明进了学校,在学校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我是一个兵》,歌曲那鲜明的旋律,朴实的歌词打动了小继明,使他对军人产生了无数的遐想;课堂上,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解放军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了他,他们从课本里走出来,走进了小继明的心里,他做梦都想穿上绿色的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宁继明已经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了。那一年春天,乡武装部来村里征兵,他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早早地拉着父亲陪他去报名体检参军。可是体检结果下来,他却因为体格单薄没有通过。一直想穿上军装,报效祖国的他,看着村里的年轻人戴着大红花,敲锣打鼓地被送上汽车,心里难过极了。他觉得自己不能这么轻易放弃梦想,送走了征兵的人,他就开始锻炼身体,除了忙活地里的农活,他起早贪黑跑步锻炼,他要给自己争取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1977年征兵还未正式开始,恢复高考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地传来,高中毕业的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父母亲希望他参加高考,因为升入大学就意味着换了红本的户口,吃上了商品粮,那是那个年代的农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可他,却依旧执着自己参军的梦想。为这,老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农村兵是没有安置卡的,就算干得再好,最终也要回到农村。他衡量了许久,最后现实屈服给了理想和信念,像他后来说的,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少能理解他们的选择,那是一种执着的信念,是一种精神追求。
   77年的冬天,他如愿以偿地通过征兵体检,带着大红花在当时的洮安县城坐上了火车,奔赴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战场——新疆马兰。
   火车还没到马兰,大家开始猜马兰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有个战士说,听人讲马兰是个开满马兰花的地方,所以才叫马兰!东北也有马兰花,春寒料峭,淡紫色的马兰花,就会开遍山野,虽然不知道新疆的马兰和东北的马兰会不会有区别,但凡是花朵肯定都有着绚丽地色彩和迷人地芬芳,这些个刚刚走出家乡,走向军营的小伙们在蒸汽火车的轰鸣声中,畅想着远方那个马兰花盛开的地方。
  
   戈壁滩上,理想就是最美的马兰花
   在吐鲁番,宁继明和他的同乡战友800人,下了火车,上了马兰基地接新兵的汽车。汽车驶出市区,慢慢驶进荒凉的戈壁滩,极目远眺,只有望不尽的沙丘,虽说季节是深冬,不可能有绽放的马兰,可是视野所及之处,竟然连一棵植物的影子都看不见,大家坐在车里气氛有些沉闷,宁继明看着一言不发地战友,提议大家唱歌,唱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是一个兵》。歌声从车厢里飘出去,飘散在广漠的戈壁滩上,歌声也像是一颗颗信念的种子被这帮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播撒进沙漠,他们将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浇灌它生根发芽,开出绚丽地花朵。
   到了新兵连,宁继明和战友们首先面对的难题不是体能训练,也不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是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自己成长为新疆大漠里的一朵马兰。
   因为马兰基地地处沙漠,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风刮起来没完没了,飞砂走石,扬尘遮天;他们刚到的时候正是冬天,气温低达零下三十多度,简陋地营房根本没法抵御这样的酷寒,
   他们一面要适应气候的寒冷和风沙的吹打,一面要进行新兵训练。面对这些困难,虽然超过了原有的思想准备,但是一心当兵的宁继明并没有打退堂鼓,他积极参与训练,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很快得到连队领导的重视。当时部队有两台装载车,因为车是进口的,比较昂贵,部队领导在研究司机人选上,考虑到了高中毕业表现突出的宁继明。经过重重选拔和测试,宁继明成为其中一台装载车的“主人”,因为他技术熟练,装载车配备三个司机,部队领导决定让他自己单独掌控一台,另外两个战友掌控另一台。这对宁继明来说,既是信任又是挑战。他知道,这两辆装载车是工地上唯一的大型机械设备,很多施工项目需要它们才能够完成,自己被赋予这样的任务,既是荣耀,也是责任,如果自己稍有疏忽,那不仅仅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整个工地的施工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到了马兰,他才知道自己所在部队从事的“高科技
   ”任务是什么,他知道这个“任务”对于整个国家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我们国家维持和平,不受外辱的一个有力的保证,虽然他战斗的地方不是硝烟弥漫,但这个战场的战斗任务一样艰巨,一样光荣!
   新兵连结束,刚刚受到嘉奖的宁继明接到命令,装载车要进入罗布泊爆炸试验场执行任务,这一刻,宁继明心潮澎湃!从小时候学会唱《我是一个兵》开始,他就梦想着冲锋陷阵、为国争光,如今将要开着装载车奔向生命中的第一个战场,他的胸膛里充满了神圣自豪的情感。
   在罗布泊漫天的黄沙中,宁继明一干就是半年。这半年,宁继明饿了坐在车里啃一口干硬的馒头,渴了喝一口孔雀湖里咸涩的苦水,困了就在车上眯一会。他知道,他若是休息,装载车就会跟着他进入停工状态,为了赶工期,保证核试验的顺利进行,他废寝忘食,昼夜不停地施工,终于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任务,等到他从罗布泊下来,因为辐射,一头浓密的头发已经所剩无几。部队针对他的优秀表现,给他记三等功一次,站在表扬大会的主席台上,嘴角干裂还渗着血迹的宁继明开心地笑了。
   当兵三年,宁继明在环境极其恶劣,防护措施极其有限的核试验场,战风沙、斗严寒、住地窝、睡戈壁、饮苦水、就咸菜、扎根荒漠,冒着被核辐射的危险一次又一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
   马兰的夏天到了,宁继明在大漠上并没有看到马兰花,就连一棵绿草都很难见到,可是他又觉得在马兰到处都是马兰花,一年四季,他们开在大漠黄沙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战士们的理想之花,绽放在马兰。
  
   退伍回乡,幸福伴着厄运来临
   1980年,宁继明结束了三年的军旅生涯光荣退伍。离开前,他把曾经陪他战斗过的装载车擦了又擦,并眼含热泪向这个”战友”敬礼,相互陪伴的日夜里,他们同甘共苦,为自己所在连队赢得了荣誉,也付出了艰辛,三年的时间,装载车原本崭新的车体已经被风沙侵袭得满目沧桑,而宁继明也已经从一个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战士。如今,装载车还要继续战斗在核试验场,而他却只能恋恋不舍地退伍还乡。
   回到家乡,因为宁继明在部队学到了开车的技术,所以乡里把他安置在村集体开拖拉机。一次去乡里,他遇到了高中同学牟亚贤,学生时代的牟亚贤曾是宁继明他们班的团支书,品学兼优,而重逢时的牟亚贤已经成了省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工作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经人撮合喜结连理,在福民村里安了家。
   1981年,大儿子宁宁(为化名)出生了,这给小夫妻两个带来了极大地喜悦。
   随着村集体解散,宁继明失去了开拖拉机的工作,只能回村种地,牟亚贤也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三次提干进城的机会,他们守着几亩地,三间土坯房安守着他们自己的幸福。
   可是,这份平静地幸福却随着儿子的成长被打破了。首先发现儿子不正常的是牟亚贤。蹒跚学步地宁宁被牟亚贤带去邻居家玩,邻居家被锁链拴着的狗冲宁宁狂吠,宁宁却无动于衷地扑过去,这让牟亚贤觉得有些奇怪。一般孩子听到狗叫都会觉得恐惧,为什么宁宁没有?难道宁宁的听力有问题?为了证实宁宁的听力是不是有问题,牟亚贤和宁继明试着在孩子的身后叫他,小宁宁一点反应也没有。针于孩子的问题,夫妻俩慌了,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医院出具的诊断结果像一记重锤捶在他们的心上——宁宁先天听力残疾、脑供血不足。面对这个结果,宁继明清楚这是自己受到核辐射引起的后遗症。退伍这些年,他低烧,乏力,全身关节莫名疼痛(最终被诊断为免疫缺陷病类风湿),都是核辐射的结果,对儿子,他歉疚,但对祖国,他无悔。
   考虑到大儿子的残疾,宁继明和牟亚贤商量再要一个孩子,虽然这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是他们也坚信,苍天会开眼,赐给他们一个健康的孩子。1989年,他们的小儿子宁旭东出生了,经过医院检查,孩子健康活泼,没有一点毛病,夫妻俩抱着小儿子喜极而泣。
   在家乡务农的日子,宁继明勤劳肯干,又乐于助人,乡里乡亲的有什么难心事都愿意找他,大家把他当成了主心骨。1998年他被村里老百姓联名推选为村长,一个月后又被破格推举为村支书。他带领乡亲们找门路辟捷径开发致富项目,常常把自家的钱贴到公家的事里,当了四年的村支书,眼看着乡亲们都富了,他还住在三间倒倒歪歪的泥坯房里。
   此间,宁继明觉得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又查出肝囊肿,医院建议他手术,他一边惦记村里的事务,一边怕加重家里的经济负担,毅然决然地回到村里,拒绝治疗。
   2001年,因为身体问题,宁继明主动辞去了村支书的工作,当时牟亚贤对他的选择有些不理解,他说,我身体状况不好,会耽误村里的工作,让位给更有能力的人,这样我才会觉得无愧于组织。
   2003年,是宁继明家又一个大喜的日子,宁继明的孙子宁亮(化名)出生了,小宁亮的出生给他们的五口之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可是,随着小宁亮的长大,家人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小宁亮先天智力低下。
   对于宁继明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想不到,更沉重的打击还在后面。
   小儿子宁旭东一直是宁继明的寄托和骄傲,从小学开始,宁旭东就乖巧懂事,聪明好学,儿子的健康和优秀让半辈子饱尝心酸的宁继明觉得很是欣慰。
   2010年夏天,21岁的宁旭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省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人兴奋不已。
   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已过天命之年的老人,2012年2月14日,小儿子宁旭东在吉大二医院被确诊为慢性粒白血病,拿着医院的诊断书,这个坚强了半辈子的老人觉得自己的天要塌了。
   对于白血病,宁继明并不陌生,和他一起去马兰当兵的同乡战友家中,就有七个孩子在宁旭东之前换上了白血病,他亲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和绝望,这些年,那些场面像噩梦一样缠绕着他,没想到一夜之间噩梦变成了现实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回到家中为儿子筹集医疗费用,看到患脑血栓心脏病的爱人、看到听力残疾的儿子和智力低下的孙子,这个几乎被厄运击垮的老人挺直了脊梁,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不能倒下去,这一大家子都指望着他支撑,无论如何他要陪着家人一路走下去。
   2012年2月24日,宁继明带着从亲戚朋友那里求借来的不多的钱赶到吉大二医院给儿子办理了入院手续,他一边张罗给儿子治疗,一边带儿子去天津做骨髓配型,或许是老天也感动于宁继明的付出,骨髓配型结果出来,宁旭东和哥哥宁宁的骨髓配型成功。消息传来,宁继明暗暗发誓,就是砸骨头卖钱,也要给儿子一个求生的机会。可是,愿望和现实却背离得太远太远,入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钱花没了,儿子的病情却在持续恶化。看着儿子如花的生命、求生的眼神,宁继明无论如何也也不忍心放弃治疗,无奈之下,他求人写了一封求助信,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残疾军人证明拿了出来,带着儿子的诊断书,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开始为儿子的医疗费用乞讨。
   或许是人们见惯了这样的场景,或许是人们被骗的次数多了,已经麻木,他站在街上,看到的多是人们质疑的眼神和不屑的嘲讽。这个年轻时为国家流血流汗的老兵,这个再苦再难也没有过一句抱怨的老人,晚上回到儿子的病房,躺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悄悄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就在宁继明快要绝望的时候,宁旭东所在学校知道了他的情况,由共青团北华大学团委牵头发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活动开始了,《长春城市晚报》也专版刊发了关于宁旭东身患重病需要救助的报道。宁继明家乡的领导也知道了此事,全市各个系统也开始了一场爱的传递,从单位到个人,从草根志愿者,到宁继明的同乡战友,大家对这个共和国的功臣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截止到十一月份,宁继明已经收到社会各界捐款33.44万元。虽然这些钱距离骨髓移植的医疗费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宁继明已经从社会各界对他们父子的关注中看到了希望。
   此篇文章截稿时,宁继明还在天津陪着儿子进行放化疗,笔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宁继明,他说,因为骨髓移植费用欠缺,儿子已经错了最佳的移植时期,但是他和儿子都不会放弃,他会陪着孩子挺过这段艰难的日子。笔者犹豫了好久问他说,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后不后悔当初参军?他沙哑却透着庄严的声音从电话的另一端传来:我们涉核老兵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我们是军人,国家要发展强大,总有一些人要去牺牲,我虽然只是个农民,但是我却可以毫不愧疚地说我曾经是名光荣的军人!
   执笔至此,笔者想告诉宁继明及和他一样的涉核老兵,你们不仅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军人,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你们牺牲了几辈人的幸福换来祖国的强大与和平,你的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共和国也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功劳终将载入史册!
   备注:如果有关注宁旭东病情的网友可百度“善爱网宁旭东”,希望愿意奉献爱心的群友给他们一份帮助!

共 54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很矛盾这篇到底要不要发表出来,最终还是决定让这篇文字能够传播到更多人的面前,给宁旭东更多的帮助。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要在这篇文字上犹豫要不要发表。其实这篇文字可以作为一个新闻稿来发表。新闻稿要求一客观的立场,而不是主观的立场。我在审核的时候,很难去确认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很难去判断是否达到一个新闻稿应有的标准,其中报道是事情是否真实。当然,从主观上来讲,我是觉得这篇稿子所讲的事情是证实的。如果作者还在其他地方,为这个孩子努力,一点小小的建议,在资料上,更多的完善一些,让人们能够从自我主观的角度上去判断。【凝石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120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冷笑        2012-11-27 08:57:26
  是啊,这本来是要作为纪实搞发出去的,可是,很遗憾,没有报刊敢于面对“涉核老兵”这个话题,所以,我原本准备的很多材料都被束之高阁,但我还是想把这些文字贴到一个能够被人看见的地方,不是为了我的文章,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现在享受的美好生活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得来的,它的里面好、包涵了很多陌生人的牺牲和奉献,这些陌生人当然也有涉核老兵!
   一个不肯正视历史的民族和一个不肯改正错误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谢谢凝石头按了这篇文字,宁旭东的详细情况,及他的证明材料都在“善爱网”,百度“善爱网宁旭东”就可以看到了!
2 楼        文友:黄东波        2013-03-29 08:27:46
  巾帼心
   纤手感天动,红心聚笔锋。
   真情款款寄,素笺亲意浓。
回复2 楼        文友:冷笑        2013-03-29 15:25:03
  谢谢支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