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赫哲族的渔与鱼(长篇散文)

精品 【绿野散文】赫哲族的渔与鱼(长篇散文)


作者:一渔夫 探花,1511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90发表时间:2012-11-27 22:53:17

赫哲族不仅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他们自古以来便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世代以捕鱼、狩猎为生,可以说是一个和鱼关系最密切的民族。说起赫哲族,恐怕真正了解这个民族的人并不太多。而这个古老民族的起源,他们的宗教信仰、民俗民风,还有他们用草垡子或者草辫垒的房舍,他们穿的鱼皮服,及他们的捕鱼生活,则更是鲜为人知了。
   赫哲族是一个以捕鱼、吃鱼和穿鱼皮衣服而被外界所熟知。过去一直被外界称之为“鱼皮鞑子”或者“鱼皮部落”。其实,赫哲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其远祖早在上古舜帝时是息慎部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肃慎、稷慎。到了汉魏时期改称为“挹娄”,南北朝时谓之“勿吉”。隋朝开皇中,称勿吉为靺鞨。而靺鞨可分为七部,其中最大的两部:一部为粟末部、一部为黑水部。黑水靺鞨到唐初已形成庞大的联合体,是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一直往东直抵达到东海地区的一股较大势力,和中原王朝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到长安朝贡,唐玄宗封他为勃力洲刺史,洲治所在地设在黑龙江北岸的伯力(今俄罗斯哈巴洛夫斯克)。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在黑龙江流域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实施对这一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唐初,乘唐朝北伐高丽之机,黑水靺鞨势力迅速扩大到松花江中游、牡丹江及乌苏里江流域。只是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赫哲民族开始衰败了,又退回到了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流域,开始了渔猎生活。
   赫哲族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一直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在19世纪以前,赫哲人主要以靠渔猎为生。那时的三江流域不仅盛产“三花五罗”,还有大马哈鱼、鳇鱼、七粒浮子(鲟鱼的一种)等许多种名贵鱼类;深山野林里还栖息着黑瞎子(熊)和成群的野猪、马鹿和狍子等各种动物。“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碗里”便是那里当时最真实的写照。丰富的物产资源,为赫哲族的渔猎生产奠定了基础。当时赫哲人以狩猎作为生产的主要部分,渔业则在次要地位。到了清代,他们还要负担着繁重的纳贡任务,把狩猎得到的貂皮、水獭和猞猁等珍贵皮毛向朝廷进贡。直到19世纪末叶,随着狩猎资源的逐年减少,赫哲人才不得不由原来的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向了以捕鱼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生产方式。从此,这个民族便和鱼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赫哲族捕鱼的网具及方法
   赫哲族渔民捕鱼使用的工具是赫哲族人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在当时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的条件下,尽管他们当时使用的网具和捕鱼生产方式都十分落后,却非常有效。随着鱼类资源的逐年减少,他们的捕鱼方法和使用的网具也在不断更新变化,目前这些工具和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了,只能根据一些老渔民的回忆才能寻觅到当年的捕鱼场面。
   赫哲人早年使用的钩、鱼叉和小型渔网、渔船等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赫哲人自己制作的。后来随着赫哲族地区交通逐渐发达起来,先与俄罗斯人有了接触,同时又与居住在内地的汉族人有了广泛的往来,从他们那里购置渔业生产工具的原材料以及先进的工具也逐渐多起来,使渔业生产开始不断地发展。那时赫哲族渔民用来捕鱼的网具主要有拉网、圈网、扒网、铃铛网、挂子网和咕咚网等。
   赫哲人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捕鱼,最初是用的网具是拉网,经过多年的捕鱼实践和演变,后来才出现张网和淌网等捕鱼网具。可是当时他们还没有棉网线或者麻绳线,只能剥一种叫檎麻的野生植物皮,用其纤维纺成线,织渔网。拉网高约一丈左右,用椴树皮或者柳树皮的纤维拧成的绳子做网纲。后来他们从东北内地的汉族人那里弄到麻子,自己种植一部分线麻纺成线绳用来织网。不过事农桑必定不是赫哲人的长项,绝大部分线麻和全部棉网线只能从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的俄国人和现在依兰、富锦等县城汉族人那里买来,逐渐开始用棉线网和线麻织拉网,最终替代最初的渔网。
   拉网的网眼直径约2寸左右,网苗子高约一丈,长约16到20丈。网的上部和网底,都用6股或者8股线麻纺成的网纲。早年拉网的漂子是用黄菠萝树皮或松木板制成的,每个漂子长约5寸,宽3寸,六七分厚。在拉网的上纲每隔一尺左右拴一个漂子。网坠子最初是用黄粘土掺白浆土烧制而成的陶网坠(后来用铅坠儿),每块呈长方形,约2两重左右,绑在在拉网的底纲上,间距也是1尺左右,为的是使拉网底部下沉。由于拉网不仅有浮漂儿,还有网坠,下到水里后立刻将网具张开,形成一堵网墙。每次用拉网捕鱼时,为了围捕的面积大一些,很少有打一块拉网的时候,多是把10至30片拉网连结到一起进行捕捞。
   用拉网捕鱼是一种最简便的捕鱼方式,开始只是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分别拉着渔网的两头在水位比较浅的河里或泡子里捕鱼,后来才发展到江上划船捕鱼。用渔船打拉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拉拉网”;另外一种是“撒拉网”。
   “拉拉网”是在网船的后面放上一块平展的大木板,将连接好的拉网堆放在大板上。下网的时候,先把拉网的一头固定在岸边的树下后,不需要人往江内撒网,只需向前划船,渔网自己便会落入水中。这种撒网捕鱼的方法,适合于网小和人手少的情况进行,一次只能撒七八片网,有五六个人就可以了。另一种撒网方法是先将拉网堆放在船舱中,下网时,由6到8个人划船,2人提着网纲朝江中撒网,在江岸上还有2个人使用一种叫“煞锥”的工具拽住渔网底纲,慢慢朝下游放网。这样撒拉网的方式不仅需用人多,捕捞的面积也比较大,多是将二三十片网连接到一起撒。
   撒网的渔船叫网船,从上游开始下网。等到渔网放到一定的位置,再顺流兜回来。渔船拢岸后,将网的两头一起拉出水面。如果有一头先到岸边要停一下,将未到岸边的另一头也拉到岸上,以防鱼从没有到岸边的网头跑掉。拉网两头全上岸后,再由1人或者2个人拽住漂纲,而多数人拉住底纲,徐徐将网拉上岸,将鱼兜入拉网内。拉网上岸的同时,还必须有人压住底纲,使拉网一直沉在江底,不会悬空。用拉网捕鱼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捕鱼方式,可以把拉网围捕水面的大鱼基本捕捞上来。不过在一年之中并不是任何季节都可以用拉网捕鱼,每年只能捕捞春秋冬三季。
   春季打拉网从每年的开江时起,到当年的6月止,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开江比较晚,开江后便进入到了春季鱼汛期。江面上还在流淌冰排时,渔民们便划着渔船在冰排的空隙里行船捕鱼了。这个季节天冷水凉,江里还在流淌着冰排,各种鱼儿都躲藏在稳流的江底喘息安身。赫哲渔民便抓住鱼类的这个特点和捕鱼良机起早贪晚捕捞,往往在短短的几天工夫就能捕捞到许多新鲜鱼。而到了炎热的夏季,江水也比较热,网线、网纲容易烂不说,这时的鱼也特别活跃,一些个头角大的鱼还能把渔网撞出大窟窿,而逃之夭夭。特别是那些特别欢实的胖头、鳊花、鲤鱼等,见到渔网会立刻跳跃起来,从渔网里跳过去逃生。所以到了夏天,尤其是到一年中最热的伏天用拉网捕鱼的人极少,甚至几乎没有。只有在挡草芽子亮子时,渔民才会用几片拉网栏挡住河口,不让已经被挡在亮子里的鱼回到江里。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秋季鱼汛,是从每年的阴历八月份开始,直到江面上大量出现冰排时结束。每年的秋捕一般也只有一个来月的时间,而秋季打拉网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江里大量出现冰排的早晚而定。
   秋天鱼喜欢靠边,特别是夜间无风的天气里,一些雅巴沙、鳡鱼、黑鱼、狗鱼等大型食肉鱼追随着鱼群从河流或者溪流返回到江里,成群结队地在贴近岸边的稳流地方游动,一边取暖,一边疯狂地捕食那些生活在浅水中的小鱼。所以每年的秋季也是最好的捕鱼季节,渔民们不分昼夜进行捕捞。到了冬季,赫哲族渔民主要用拉网打窝子网,捕捞那些躲藏在鱼窝子里准备越冬的鱼类。等到江面上开始大量流淌冰排的时候,冰排互相撞击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鱼都吓得躲藏在没有激流的窝子里,以躲避顺流而下的冰排。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只要冰能禁住人了,赫哲族渔民就开始到冰上镩冰窟窿打拉网了。到了白露前后,赫哲族渔民还用拉网捕鲑鱼。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很多地方都是沙砾江底,水流比较缓慢,特别适合在这里捕捞大马哈鱼。到了捕捞大马哈鱼的季节,渔民们多用大拉网,由岸边一直撒到江心的大流,这样才能捕捞到更多的鲑鱼。如果江水太大,将网滩全部淹没了,没有出网的网滩,也无法使用拉网捕捞大马哈鱼,只好用圈网捕捞鲑鱼了。
   早年赫哲渔民使用的圈网也是用野生植物纤维织成的。这种渔网的网口特别大,尾部呈圆锥形,不用浮漂和网坠,在渔网中间有三至五道用柳条儿弯制成的圆圈,将网撑起来,并在网的口门和中部设两道卡子。第一道卡子的入口处要大一些,以便使鱼游进网口内无任何防备。如果入口太小,鱼游至网口处可能会不愿意前进,甚至会退出来。第二道卡子的入口是扁而小的,鱼能挤进去即可。这种网长约丈余,口部直径4尺左右。布网时,在网口还设有迎网。迎网的宽度是和圈网的口部一样大的网片子,捕鱼时将迎网顺着下在圈网的口门处。鱼触到迎网后,便会沿着迎网进入圈网内。
   圈网主要用来围堵小河沟里的鱼,在每年的六七月间下在小河里,网口朝河里方向,而将迎网顺着下在圈网的口门上,用三根木杆子将迎网支撑起来。即圈网的口部插一根杆子,尾部插一根杆子,再将网的两头拴在已经插好的杆上,将网支撑起来。鱼从河里出来触到迎网后,觉得有障碍物就会沿着迎网继续下行,一直游入圈网中。等它一旦进入到圈网的卡子里后,再想从里面出来就难了。尽管制作圈网的成本很低,用1斤棉线即可织成一块圈网。但是由于这种渔网比较小,捕鱼效果也比较低,只有鱼特别多时,才使用这种渔网捕鱼,这样赫哲渔民又发明了一种叫扒网的网具。
   扒网是一百多年前赫哲族渔民使用的一种渔网。这种渔网最初也是用麻绳织的,顶尖底阔,呈圆锥体,没有网漂,只是底部每隔6寸左右拴一个用铅铸成的网坠,网坠下边有网兜,以便将入网之鱼兜住。网的最顶端有一根提索绳长约3—4丈,主要用来捞捕鱼窝子。
   扒网适用于春秋两季打窝子用,在水深约二三十尺,流不太急的水域进行作业。捕的鱼一般多是鲤鱼、白鱼等鱼,个头也比较大。用扒网捕鱼需用一只渔船,2人合伙操作。撒网时,先将渔船横在江面上,把渔网的一多半撒在江水里,剩余的一少部分底纲仍旧留在船舱内,挂在船两头的钉子上,然后顺水用力向下游划船。感觉到渔网拉到鱼窝子后,将留在船上的少部分网也放到水里。等渔网全部沉到江底后,再徐徐地拉网纲往船上提网。扒网被提起来后,会马上合拢网口,将网里的鱼全部收入到网兜内,提至船舱里。用扒网捕鱼,如果扒在鱼窝子上,一网能捕捞上来许多鱼。但是这种渔网的劳动强度比较大,不是所有的渔民都能从事的,这样又出现了铃铛网。
   铃铛网,又叫待河网,也就是说是一种等待在河下的网具。据说这种网很早就在赫哲人中使用了,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铃铛网仍是用细麻线织成的,呈口袋形,口部和尾部一样大,长约一丈五尺至二丈左右,宽在六七尺。铃铛网没有网漂和网坠,网眼约有2寸大小,尾部一角上有个小开口,并用小绳抽绑住,以便捕到鱼时,从小开口处朝外取鱼。除此之外,铃铛网的尾部约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拴一根长约3丈左右的小细绳。将网下在水里后,绳子的一头拉到水面上,拉在渔船上的渔民手里。也可以在绳上栓个铃铛,有鱼进入到网内,撞动了网壁,会拉动拴在绳子上的铃铛响起来,故曰铃铛网。这时候,渔民便可以把网尾拖上渔船,取出网里的鱼。
   用铃铛网捕鱼,必须下在流大、水深的地方,在江岸上竖起一个三角木架子,并伸延到江里约有数丈远。木架伸延的远近要根据水的深浅和水流的大小而定,一般伸延到水深3米左右即可。这个三角形铃铛网架子,是向江里每隔约一丈远竖一根木桩子,到一定程度后,再顺流拐下来约有一丈左右长,呈半三角形。每根立桩上都有一根坡桩,然后,再用一根粗长的压梁子杆,将所有的桩子连结起来。在拐角的桩子上面压上粗木头,以防被水冲倒。再用细柳条拧成每缝相距3寸左右的小箔,用较粗的条子做经,以草绳将条子绑在经上。然后再到下待河网架子的上游将箔竖起,被水流一冲便贴在箔桩上。箔高一般约五六市尺。将箔竖到水下离水面约三市尺左右,既不要贴底,也不要露出水面。如果水落时可将箔往下压,涨水时将箔再往上提一提。这样鱼从下游来到待河网架子上,触到箔条时它再往江心游去,又触到三角形的箔条上,必转过头来向下游顺水游去,便进入网内。用这种网捕鱼必须有耐性,如果轮到自己班下网时,不管白天或者半夜,渔人都需坐在船上手牵着“脉线”等待鱼进网,以便及时取出。那些性情急燥的青年人是不愿意用这种网捕鱼的,用这种渔网进行捕鱼生产的绝大多数是有耐性的中老年人。

共 43459 字 9 页 首页1234...9
转到
【编者按】赫哲族不仅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他们自古以来便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世代以捕鱼、狩猎为生,可以说是一个和鱼关系最密切的民族。赫哲族是一个以捕鱼、吃鱼和穿鱼皮衣服而被外界所熟知。过去一直被外界称之为“鱼皮鞑子”或者“鱼皮部落”。由此可见,黑龙江捕鱼和赫哲族紧密相关。作者重点谈及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和鱼的品种习性等等。赫哲族的渔具及其捕鱼方法,赫哲人早年使用的钩、鱼叉和小型渔网、渔船等生产工具,后来随着赫哲族地区交通逐渐发达起来,先与俄罗斯人有了接触,同时又与居住在内地的汉族人有了广泛的往来,从他们那里购置渔业生产工具捕鱼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船只:大帆船、舢板船、花鞋船、快马子船等。的原材料以及先进的工具也逐渐多起来,使渔业生产开始不断地发展。那时赫哲族渔民用来捕鱼的网具主要有拉网、圈网、扒网、铃铛网、挂子网和咕咚网等。当量子挡亮子的原材料必须用大木桩和箔条 ,这是开奖以后人们使用的一种捕鱼方法。赫哲族的渔钩和渔叉,赫哲族捕鱼的渔船也有许多说道。赫哲人称船为“特莫特”,赫哲族是一个以捕鱼业为生的民族,和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大马哈鱼(鲑鱼)期了,一直有着不解之缘。赫哲人不仅以大马哈鱼为食,以鱼皮为衣,甚至连记年也要靠大马哈鱼。他们与大马哈密不可分,赫哲族不仅用大马哈鱼皮缝制衣服,像鲤鱼、胖头鱼、狗鱼、哲罗鱼和鳡鱼等鱼的鱼皮也可以用来批缝制衣服。鱼皮具有轻便、保暖、耐磨、防水等特性,缝制成的衣服冬夏都可以穿用。赫哲民族和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祖祖孙孙以打猎捕鱼为生。文章详细的记录了赫哲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捕鱼的各种技巧,渔具等。并认真介绍了各种鱼类的汛期,吃法,品位等等、文章积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语言大气平实,意境清新独到,很少有人把赫哲族的生活和捕鱼详细地进行介绍。文章具有一定史实价值,值得仔细品读。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渔夫!【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28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飘零        2012-11-27 23:13:54
  文章详细的叙述了赫哲族以捕鱼为生及吃鱼和穿鱼皮衣服,缝制鱼皮衣服,生活习惯和捕鱼技巧等。难得的有价值的一篇作品!学习!欣赏!问好作者!欢迎光临!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