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舞墨之轩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舞墨赏析】我读《红楼梦》

编辑推荐 【舞墨赏析】我读《红楼梦》


作者:芜莘 布衣,16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1发表时间:2012-11-29 23:36:57

【舞墨赏析】我读《红楼梦》 应该是不止一次读《红楼梦》了。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读一次,也带给我更大的震撼。
   满纸荒唐言
   翻开书章第一页,就写道: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通体读下来,若不是曾读《悲情曹雪芹》,了解了一些关于曹雪芹的家庭背景,真的不知道如何能读得下去。
   且不说内容的精彩,文字的魅力,仅仅是那一个个美妙的人儿就已打动了我。该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香菱作诗是梦中,一并风月宝鉴亦从梦中所有,故曰《红楼梦》也。这真真该算得上是满纸荒唐言了。
   一把辛酸泪
   书里说:黛玉本是绛珠仙草,因得了神瑛使者的甘露灌溉,修成女体。神瑛使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她果真做到了。一生的眼泪,不为别人,只为宝玉。人们都说,林姑娘心细,孤傲,眼里容不得沙子。孰不知,在她的心里,住了一个人,他是她的全部。她可以对任何人好,唯独不可以,容不下和宝玉亲近的女子。
   书里说:宝钗美如白雪,贤惠端庄,待人和气,最重要的一点:恪守妇道。在所有的人中,只有她,是最有智慧的女子,也最有心计的女子。所以我想,宝钗是没有眼泪的。她唯一的泪,就是没有得到宝玉的心吧。
   都云作者痴
   不得不说的一个人—贾宝玉。许多人读完后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宝玉怎么能去当和尚呢?可是不得不说,故事的结局,早已注定。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书中,宝玉对黛玉说了一句话,说了三次:“如果你死了,我就出家当和尚”。黛玉是不信的,所有人都是不信的,可是他就是这样做了。
   生活在贾家,宝玉是没有自由的。父亲贾政逼着他考取功名,家法伺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湘云劝他考取功名,宝钗也劝,在她们心中,只有考取功名,才是正经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而宝玉,偏偏只爱诗词。大观园里那么多人,只有黛玉和宝玉最亲。不是因为他们从小一块长大的缘故,而是因为偌大的园子,只有黛玉最懂宝玉,只有宝玉最疼黛玉。他们是兄妹,是情侣,更是知己。
   其实宝玉就是作者的影子吧!同样的高墙大院,同样的集万千宠爱,可也同样的没有自由。。。
   看惯了美好结局的小说,一下子读到这种结局或许会不理解。在我看来,读《红楼梦》是不能按常规小说去读的。否则,你不会知道作者想说什么,那样的话,作品本生也会失去趣味,你只能说是作者痴喽。好多人都不解书中人物的命运,其实,书的开篇就已经说了,不是吗?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是既生动又形象。后来,众人开诗社,行酒令,每个人说的话又都是那么有深意。比如宝钗的《忆菊》云: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廖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宝钗本就不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为何会做出如此的诗?多年之后,独守空房的她,还会想起曾经写的这句诗吗?比如惜春的灯谜: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墨海,性中自由大光明。
   谜底:佛前海灯
   元宵佳节,惜春又是何以作此灯谜?答案不得而知吧!
   谁解其中味
   一句“树倒猢狲散”道出了贾史王薛四家族的命运。贾家的靠山是什么?是元春,元春是树,贾母是猴王,树倒,猴王一死,贾家大势已去,猢狲四散离去。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本就同根生,贾家败落,其余三家又能如何?
   读《悲情曹雪芹》也有句“树倒猢狲散”。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临终前对儿子曹颙说的。树指康熙。康熙在世,曹李(李熙,曹寅妻子的哥哥)两家平安无事,康熙死后雍正继位,大力整治官场,查出了许多贪污受贿,拖欠国库的人。李熙首当其中。接下来就是曹家了。两次查抄,家败人亡,惨不忍睹。这也就是所谓的猢狲散了。
   说不出,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家族的败落算什么?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家人的背叛算什么?谁也没有权利和义务要对你好对你真诚。可是如果是雪上加霜呢?是啊,我们有什么理由怪别人呢?没人可以帮我们,只有自己。想做的事做不了,不想做的非逼着你去做。曹雪芹的命运如此,贾宝玉的亦命运如此,我们命运也一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
   一道护官府:“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道出了人生百态;跛足道人的一首《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招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写尽了人间丑恶。
   有钱有势如何,无权无势又如何?到头来不都有一死?《金陵十二钗》对王熙凤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福人宁,终有个家亡人败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将尽灯。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这又何止是熙凤的命运?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共 21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首先,没有两三遍的阅读经历是没这般深切的体会的!作者说“且不说内容的精彩,文字的魅力,仅仅是那一个个美妙的人儿就已打动了我。”对的,红楼梦是人物百态的大剧院,各色各异。红楼里的主要爱情人物黛玉,宝玉,宝钗;主要家庭影响人物:元春,贾母;在这里作者都做了简解,入木三分!再就是一直穿插情节的神话世界作者也提到了,还有小说里的诗歌,经典语句作者都将它们合理的引入评文实属作者有心了。评文章,要的就是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作者对小说全局的把握也比较好,推荐阅读!【编者:云凡】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禾        2012-12-02 23:30:41
  为这个作品献分,祝创作更进,期待更精彩的文章呈现。
铁禾
2 楼        文友:鬼鬼郎君        2012-12-22 10:25:30
  能静心通读《红楼梦》,现在这样的女子真不多了。问好芜莘 ~
我的一切,属于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芜莘        2012-12-22 19:43:34
  呵呵,谢谢欣赏
3 楼        文友:墨燚        2013-01-02 18:08:14
  写的不错哦,要是能有你自己的切身体会就更好了,可否就单纯的一个篇章或一首诗写出你自己的感想呢?很期待能再次看到你关于红楼的文章......
回复3 楼        文友:芜莘        2013-01-02 21:58:19
  呵呵,谢谢赐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