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少陵园

编辑推荐 少陵园


作者:朱鸿 秀才,187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03发表时间:2012-11-30 15:25:23

少陵原上的自然村星罗棋布,也许蕉村在这里是最古老的,属于周代的杜伯国。2800余年,蕉村一直谓之焦村,到中华民国才改为蕉村,理由是在此没有焦姓之人。
   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有一天女鸠,他的妾,热烈地向杜伯调情,遭拒遂恼,反诉其对她非礼,周宣王便拘捕了杜伯。左儒是杜伯的朋友,为之申义,然而周宣王一意孤行,杀了杜伯,也杀了左儒。左丘明对此事的记录是:“宣王囚杜伯于焦,士无罪而杀之。”
   我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蕉村有我的祖业。经过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父辈分立,我家庭院之广仍在七分有半。1958年,生产队砍掉了后院一棵国槐为人民公社做了马车,1972年,父亲伐倒前院的国槐做了一套家俱。朱家巷子南北贯通,庙宇在中华民国时候改为蕉村小学,是我家的西邻。世代所居,随日作息,夏收小麦,秋获谷子和玉米,虽不富裕,然而天汉灿烂,黄土能产,人足以赖之生存。树动为画,风响为乐,大享清冽和宁静。
   图谋经济的发展,遂有西安国家级民用航天基地登临少陵原,蕉村要拆迁,它周围的十几个自然村都要拆迁。农民狂盖其楼,以争取多多赔偿。车进车出,尘起尘落,俨然烽火征战。路缩木折,窗小室黑,宿如蹲在监狱。我的母亲泣声说:“住了一辈子,实在不想走。”
   我非常熟悉少陵原,这里胜迹累累,遍地都是文化遗产。
   少陵原南畔自东至西,有兴教寺,唯识宗或法相宗之祖庭,有兴国寺,有华严寺,华严寺的祖庭,耸立杜顺塔和澄观塔,仰观其檐,铃响于空,妙若天音,有牛头寺,因为高僧一年四季总是以一个牛头为食而得名,还有清凉寺。这一带香火之旺,昔传递今,今化于昔。尤其是兴教寺,由于以葬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和圆测之灵骨,高僧辈出,信众崇敬,并为士与权贵共所向往。1923年康有为经吴佩孚引荐,受陕西省省长刘镇华邀请在西安巡视。康对佛学素有研究,便赴兴教寺一拜,并吟诗题额,如雁过留影。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加速,南京危机,中华民国打算以西安为陪都,遂派大员考察其城。当时有士还想以佛法救正灵魂,便捐资修葺兴教寺,贡献善款的,不但有朱子桥,程潜,阎锡山,白崇禧,马鸿逵,李宗仁,卫立煌,戴季陶,傅作义,熊式辉,而且有委员长蒋介石。蒋介石焦头烂额之间,竟还抽暇往兴教寺去一瞻。1953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有谒兴教寺之意,当地领导便把于斯读书的韦村小学的孩子动员起来,让其列队欢迎,又匆匆油漆了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由此也渐渐恢复了作为弘扬佛法的神圣之境。今之佛教徒,有普通男女,也有高官巨商。在大年初一,每每竞奔兴教寺,争先第一香,争叩第一首,以盼保佑自己的常是官场和商场之角色。站在兴教寺门口,俯察樊川,远望终南山,水光反照,岭色苍郁,白杨夹于道,庄稼茂于田,人无不感慨万千,赞而叹之。
   转身北向,土地平旷,渐为倾斜,大约40里慢坡大势所趋,直抵曲江池。曲江池秦既有之,汉凿而扩张,不过在唐为盛,进士及第以后,要在这里娱乐撒欢。一旦皇帝高兴,也会游于斯,宴于斯。三月三日,上巳节,贵妇人长裙广袖散步曲江池周边,修禊事也,以祓除不祥。到唐玄宗执政,曲江池一带繁华之极,臻于至美,遗憾安史之乱致其破败,一衰而千年湮没。1992年,我看到的曲江池已经完全干涸,农民在此有耕有牧。不过西安人自有改天换地的能力,从而恢复了它的姿容。现在的曲江池细浪成绉,润气弥空,更有白石跨波,绿树绕岸,一派汉风唐韵所化的粲然气象,为四海朋友所悦。曲江池之水,初是自出,为汉武泉,然而至唐自干,便从终南山引义谷之水,上少陵原,修黄渠,过鲍陂,蜿蜒注曲江池。顿然水阔,便聚为芙蓉园,以成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今之芙蓉园和曲江池,泱泱为泽,都是黑河的水了。
   少陵原立于浐水和潏河之间。其海拔470至630米,高出浐水和潏河80至150米,呈东南—西北向,长大约36里,宽大约12至20里。日月所照,雄浑高大,帝王将相和皇后妃嫔素以入此厚土为望。在它的腹地,满是坟冢。2005年考古发现东杨万坡村一带有周人429座墓,出土陶石铜玉,并有灰坑和殉马坑。秦葬皇子在少陵原西畔,遂有皇子陂村。汉宣帝杜陵在三兆村一带,其许皇后陵在司马村附近。唐玄宗所爱的武惠妃敬陵在庞留村界面。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夏殿村一带有唐韦氏家族群茔,司马村一带是晋唐之间杜氏家族群茔。鲍陂村一带有唐颜氏家族群茔。在蕉村一带有唐吏部尚书萧灌之墓,史记碑为张说撰文,唐玄宗篆额,可惜我觅而不得,想已经遭盗了。虽然明代先后以南京和北京为国都,太子居之,然而朱元璋对西安颇为重视,遂分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守卫此疆域。明代共有秦王14位,除了最后一代秦王为李自成所灭,不知道埋于何处,其他13位秦王皆葬少陵原,坟冢拔地而起,神道两侧对立石刻。凡帝王多有亲臣宠妾,他们死了以后,也葬少陵原以陪其主。春天在少陵原踏青,夕阳之下,见残陵乱茔,断碣卧石,不禁会起沧桑虚无之感。
   少陵原最开阔最壮丽的属于其南畔。仰天拂云,俯川呼峦,居之占尽风水。汉丞相朱博故里便在这里,唐杜牧在此起别业,以登皋舒啸,临下吟诗。杜甫自谓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于是明代就有贤者在这里筑杜公祠,数世纪以来,于斯纪念杜甫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少陵原有累累文化遗产,是极为特殊的地方。我曾经大声疾呼,可以把这里建设成中国农耕文明博物苑,从而不但永远保护了这里的文化遗产,而且也使这里的自然村处于活的状态,也就保护了一片民居和民俗。少陵原距西安颇近,一旦城市化包围了这里,那么少陵原便是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所罕见的城市里的乡野,尤其是遗存了大量史迹的有活的自然村的乡野。可惜挖掘机来了,蕉村没有的,周围的自然村也没有了。
   少陵原是唐人之称。起码在汉代,人呼这里为鸿固原,汉宣帝登基在此造墓为杜陵,便把杜县改为杜陵县,鸿固原遂衍化为杜陵原。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有11只凤凰翔集于斯,遂又呼其凤栖原。汉宣帝许皇后陵小于杜陵,为少陵,遂有少陵原之名,并自唐流行起来。
   周宣王杀杜伯十分无道,从而留下隐患。终于有一天,周宣王在野狩猎,有壮士穿红衣,戴红帽,乘白马所拉白车,狂风一般穿林而出,作杜伯状,箭射了王。

共 24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少陵原有累累文化遗产,是极为特殊的地方。我曾经大声疾呼,可以把这里建设成中国农耕文明博物苑,从而不但永远保护了这里的文化遗产,而且也使这里的自然村处于活的状态,也就保护了一片民居和民俗。少陵原距西安颇近,一旦城市化包围了这里,那么少陵原便是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所罕见的城市里的乡野,尤其是遗存了大量史迹的有活的自然村的乡野。可惜挖掘机来了,蕉村没有的,周围的自然村也没有了其实何止一个少陵园啊,现在很多地方,包括一些县城的周边,都被拆迁,被占领,传统的农村文化已经没有扎根的地方了。欣赏。问好。【编辑:兰陵美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