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碎影

精品 流年碎影


作者:曲洪智 进士,6345.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3发表时间:2012-12-03 13:17:21

42年后重回母校,校容校貌已大相径庭,特别是学生们崭新的穿戴,更让我耳目一新,不觉使我想起学生时代那件凡立丁礼服。
   1956年,我在山东老家考取文登五中(现四中),这是设在农村的一所初级中学,生源全都是农村的孩子。那时农村生活艰苦,加上买布需凭票供应,所以上学的孩子很少有件像样的衣服,都穿得五花八门,甚至带补丁的衣服也比比皆是。可是,我确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件样式新颖的深蓝色上衣,是我大叔从北京寄来的。
   那件面料为凡立丁的上衣,虽然是大叔穿过的旧衣,但却完好无损,被我视为珍宝。尤其是它的样式,是在农村从未见过的,前身是暗扣,领是立领,下方两个斜插暗兜,左上方是一个小暗兜;后身腰间,有一条三指宽的束腰布带,使平坦的后身,变得曲线分明。我将上衣试穿在身,又合体,又挺脱,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村孩子,立刻变得有点帅哥的风范了。
   我第一次穿它亮相时是在春天。那时我还是走读生,自觉身轻如燕,十里山路很快走完。当我终于被同学们羡慕的目光罩住时,心有鹤立鸡群之感,人生第一次体会到“美”的滋味。
   完成了几天亮相展览的任务后,母亲让我脱下这件上衣,作为礼服放置起来。虽然后来我住校将它带在身边,可除非外出赛球和学校举行活动等,轻易舍不得穿在身上。洗涤时,更是小心翼翼,轻轻揉搓,生怕损坏了它。记得一次我去井边洗衣,遇到同班一位女生,她执意要帮我洗这件上衣,盛情难却,我只好同意了。这位女生也是一番好意,为了把衣服洗得干净,打上她自己的肥皂使劲在洗衣板上揉搓,那嚓嚓地搓衣声,让我的心肝生疼,从此我再也不敢劳驾别人了。所以,这件凡立丁礼服,陪我初中三年,虽然颜色已褪,却仍无一破处。
   直到1964年,我在黑龙江上当了渔工,收入增加了,这件凡立丁礼服的位置,才被一件黑色条绒夹克衫代替了。
  
   同学留言
   记住了李昌明这位老同学,是因为他给我留下的毕业留言。
   1959年我在胶东老家初中毕业时,请同班同学李昌明给我写个毕业留言,他提起笔来在我的留言本上写道:“感情似高山,感情似海深;感情似鹅毛,感情似真空。人与人的感情当面深,过后似浮云。”那时的同学留言,都是一些赞美的话或美好的祝愿,看了让人心里舒坦。可看了李昌明的留言,我嘴里说着谢谢,谢谢,心里却觉着别扭。便想:这小子,咋会这样写。
   离开学校,我来到了北大荒,那本同学留言第二年就弄丢了。于是,那些曾给过我温暖的同学们对我的溢美之辞,也随之烟消云散,未留下一丝痕迹,而唯独李昌明的留言永记在心,至今只字不忘。那是因为,我走进社会后,经历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洗礼,回首往事,觉得这位老同学的话实是有些道理。于是便常常想起他。于是四十二年后我重回故乡,便决定去拜访他。
   找到李昌明的家时,他正在门前的猪圈里向外除粪。虽然时间老人已将当年英俊的小伙儿,打磨成了一位六旬老人,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我上前笑说:“昌明,除粪哪!”他抬头瞅着秃顶、满脸皱纹的我,半天才猛醒道:“哦,你姓曲……”可他始终未能叫出我的名字来。
   老同学相见,别提那亲热劲了,他跳出猪圈,拉着我的双手上下颠着说:“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快进屋,快进屋呀!”
   我们同学中,至今仍在农村当农民的没有几人,李昌明就是其中之一。但可以看得出,他过得不错,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还可以看得出,女主人当年是位很美的女人。那天正是谷雨,在老家胶东,这是个重要节日。女主人正在包饺子,听说老伴的同学来访,忙站起来张罗茶水,并洗出一大堆苹果,说是自家产的,让尝口味道。坐下身来,昌明很有感触地说:听说你在外面混得不错,回来还能抽空来看看我这个老农民,真没想到。那时我想起了他的留言,便笑着说:咱们同学一场,感情似高山嘛!
   我特地加重了“高山”两字的语气,却并没引起昌明的变化,我想:可能他已把毕业留言的事儿遗落在岁月的风尘里了,却末曾想到至今我却记忆犹新。
   我们相见虽然时间短暂,但却使我充分体验了老同学间情深似海的感觉,他的表现证明,四十二年的分离,我们彼此的情感,没有“似浮云”。
   回到北大荒后,我把自己两本文学集寄他作为留念。在附言中提及留言的事儿并谈了感受。我始终没有接到他的回音,但我却丝毫不怪他。作为有知识的农民,他仍保持了农民原有的纯朴,对人的感情是实实在在的,不会虚头巴脑那一套。
   昌明,我的农民同学,我很想你!
  
   绝交信
   回到故乡与同学相聚我才知道,我们初中一级三班54名同学中,后来官最大的是正厅级,是一位姓侯的同学。这位侯同学,是我初中时最好的学友之一,又是唯一给我写过绝交信的人。
   我上初中时已是18岁的青年了,而侯同学只有15岁。他虽然年龄小,学习也不算太用功,但凭着他的聪明,成绩一直靠前,特别是理科,更是出色。加上他对人和气,深得同学喜欢,我与他更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记得,“瓜菜代”时期,在学校吃不饱,我俩曾夜半三更私自逃离学校,随一位同学到他离校十几里以外的村庄家里,去吃一顿夜餐;初中毕业后,我因家庭出身不好不能升学,准备逃离家乡到东北的秘密,也偷偷地告诉了他。所以,后来我到佳木斯市一家工厂当了车工学徒后,得知他如意地考取高中,就主动绐他去了一封信联系。事隔不久,我也接到了他的来信,那信极短,就一页信纸还没有写满,虽然没有我期待中那样能温暖异乡人孤独心灵的文字,可那缺少色彩的话语,也能拨动我的心弦。我不但没有从中看出冷淡,而且还自作多情看了一遍又一遍。不久我去了趟北京,回佳市后我热情洋溢的把进京的一些感受写封长信告诉他。他的回信终于在我的盼望中来到了。手捧沉甸甸的信封,看着信封上我熟悉的笔迹,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还没走到车间,我就把信封打开,我立刻傻眼了,就像一瓢冷水浇在头上,浑身发凉!原来,他把我写给他的信,原封未动的绐我寄了回来。虽然他没有写一个字,但我明白,这就是绝交信,一个聪明人采取的最聪明的绝交方法。
   那些天,为此我身心不宁,郁郁寡欢,但慢慢我终于想通了,在那个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黑五类”子女,就像现今的毒品一样,最好的方法是远离它,接触多了,准没有好光沾。由此,我得到了一条宝贵经验,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与人交往,首先要亮出自己的“家底”,以备有识之士远离“毒品”,也给自己少添烦恼。这样想过,我便从心里原谅了这位侯同学,并想到,凭他的聪明和具有政治远见,将来必成大器。果然,后来听说他考取了大学,这次回家又听到他身居厅级之职,可见我的预见是对的。
   绝交信之事,是我心中的秘密,从未示人,包括我的家人和同学,总觉得那是我人生中一件羞耻的事情。现在,人到老年,我把秘密示人,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羞耻的了,那只是反映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一种特殊的人迹关系罢了。也不存在对侯同学的抱怨。我国魏晋时期,曾有过著名的嵇康致山涛(字巨源)的绝交信,史称《与山巨源绝交书》,两人虽然绝交了,但嵇康临终前嘱10岁的儿子嵇绍说:只要山涛伯伯活着,你就不会成为孤儿。果然,嵇康死后,山涛对他的儿子照看有加。古人尚能如此,何况我们今人!所以我想,一旦我与侯同学有缘相见,我们一定会合好如初,还是好朋友,好同学。
  
   洋娃娃
   洋娃娃姓于名秀芬,是我初中同班同学。虽然她和我一样,在班里也是大龄学生,初一就18岁了,可她的长相,仍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娃娃。特别是她的脸面,特像外国女孩,圆圆的眼睛,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梁,所以,不知是出自我的手笔还是他人的口传,班里很快叫开了她的雅号—洋娃娃。
   洋娃娃学习平平,却极有表演才能。记得她曾与王大兰同学合演一出小话剧,她饰演母亲,王大兰演女儿,一个老太太的形象让她演得微妙微肖,事过之后我们喊她很长一段时间的“于老太太”。还记得一次,我参加校演出队赴县里参加汇演,看到县师范学校演了一段“追赶相声”受到好评,回校后我就照着葫芦画瓢也创作了追赶相声《夸夸我们的好学校》,我选择洋娃娃为搭档,与她同台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自此,我对她刮目相看,加上她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性格,为人处事的落落大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重新听到洋娃的声音是在40年以后,声音是从电话里传来的。那时我们彼此已年逾花甲,我在北大荒,她仍在胶东老家,虽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可她那一阵响亮的哈哈声和地道的乡音,一个活灵活现的洋娃娃形象又出现在我的面前。
   重新见到洋娃娃是在42年以后,当然那已不是我心目中的洋娃娃了,而是洋婆婆了。可她的风度依存,热情不减,她用自家车召来同班学友及老师数人,慷慨解囊为我接风洗尘。她说,回到老家,这饭就应该我请,因为咱们的关系摆在那。这话让我心里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现在,我和洋娃仍身处两地,可时有电话联系,每通一次电话她那“老也不知愁滋味”的爽朗笑声,声声为我“吟入儿童心”。
   人到老年,有这样一位朋友,真是一件幸事。
  
   怀念昵称
   人有个昵称真好,总是让你怀念。
   我的昵称叫“老智”,是上初中时同学们叫开的。那时我已经18岁了,个子长的又高,入学不久,不知是谁开的头,对我叫开了老智,叫来叫去,全校认识我的同学,都叫我老智了。这叫法让我听了倍感亲切,于是,就把这称呼当作昵称,永远留在心里。三年后初中毕业,我流浪到北大荒,人地两生,从此耳边再也没有响起“老智”这亲切的声音了。在那些没有“老智”的日子里,我思念着母校思念着同学,我多想听到他们那一声亲切地呼唤哪!
   42年后的2001年,我以已过花甲之躯,回到了故乡,会见了几位同班的老同学,那份亲热之情自不必细说。不过,原想老同学相见,定会重温“老智”梦,可事与愿违,这些同学好像商量好了,一律改称我“洪智”了,亲切倒也亲切,受听也确是受听,可在我内心里,还是渴盼那声“老智”。
   2005年,我因心脏病作搭桥术住进一家医院,初中毕业后再也没有见过面的王大兰同学知道后,从大连给我寄来2斤海米,还附有一封信,她信上说:还是让我称你老智吧。一声“老智”,让湿润的感觉盈满我的眼眶心底,那感激之情甚至胜过她的物质馈赠。
   不独有偶,前几天北大荒的一位朋友,往我手机里打来一条短信说:老智,好久未联系了,你好吗?就是为了“老智”二字,我一下精神起来!那条短信,我看了不下10遍,至今尚未删除。
   我常想:我这种怀旧的意念,可能就是老人的一种特殊心态吧?

共 42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1】那个年代,拥有一件自己喜爱的衣服,其珍惜程度令人感叹。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当时物质之匮乏。2】特别的留言与老同学的情感留在了记忆,无论岁月如何沧桑,纯真的同学情永世流芳。3】人情的冷暖世故,让自己对人生有了另一番感悟。4】同学情成为自己人生旅途的美丽风景,历历在目的少年往事,令人激动。5】对昵称自己有着别样的感怀,体现了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作者的流年碎影里晃动着全是同学的影子,足以说明,同学情在人生中是多么难以抹去的记忆。文笔娴熟,细腻。对几个同学的描写生动,体现出作者笔下功力。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034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2-12-03 13:54:05
  过去的岁月,儿时的记忆留在时光隧道。同学情在岁月的流失中越发的泥足珍贵,难得的回忆篇。赞!感谢朋友赐稿江山,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