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个家族的兴衰

编辑推荐 一个家族的兴衰


作者:赵丰 进士,836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640发表时间:2012-12-08 16:15:38

家族的意义对于我们这个民族足至关重要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可以浓缩为一部部家族史。
   在遥远的年代里,李氏家族算得上显赫的。唐王朝的繁荣和兴盛足以证明。
   陕西关中地区西部的一座村寨里有一个李氏家族。这个家族的渊源连他们自己也没有弄清楚。在清朝末年时,李氏家族在这个村寨还很弱小,势力比它大的家族有刘、王、陈、胡等几个家族。这个村寨很大,在清末时就有两干多人口了。
   家族之间的争斗是必然的。争斗的目标是土地、河流等自然资源。家族之间争斗的过程是很残酷的,流血死人是经常的。
   李氏家族弱小,弱小就没有资本与其他家族争斗。他们也乐得逍遥,旁观别的家族之间的争斗不动声色。
   那时李氏家族年龄最长的要数七十岁的景尚了。景尚长得瘦小,又跛着一条腿,村寨的人们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这倒也好,让他有精力和心思谋划家族的振兴。
   景尚是族长。他首先在村寨的西北角建起了李家的祠堂。盖祠堂的银两是各户筹集的,由于户少,银两也就有限,因此较之其他家族的祠堂显得矮小了许多。
   这之前,李氏家族没有祠堂。
   李家在这个村寨只有二十多户。景尚让各户轮流守祠。每户一天,夜里祠堂也不得断香火。每天清晨全族第一件事便是到祠堂焚香。其他族的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李氏家族的人已经焚过香扛着锄头和铁锨,吆喝着牛马下地了。
   李氏家族的人勤劳。勤劳了地里的收成就好。李家人又不肯张扬,每季收获的粮食晒干,悄悄地装包上楼。
   光绪二十六年,关中大旱,百姓十室九空,馈殍弃于荒野。村寨中死人上百,不少人家举家迁逃,独李氏家族未死一人,未逃一户。其他家族中未迁逃的纷纷到李家各户借粮。在景尚的劝说下,李家人慷慨救济,令乞讨者感激涕零,家族威望大增。李氏家族借机扩大了祠堂,将一进的祠堂改为三进,并在祠堂里办起了方圆十华里的第一所私塾。
   因为旱灾,刘、王、陈、胡等几个家族口趋衰落,李家摇身一变成为村寨中威望最高、势力最大的家族。十年过去,户数就由二十几产增至六十余户。
   十年之后景尚无疾而终。他的儿子宝明继任族长。宝明比他的老子更精明。创编族谱,制订族章,联产为甲,把家族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一时间,李氏家族人丁兴旺,牛马成群,仓储粮足。那时土匪出入频繁,他把家族的青壮年组织起来成立了护族自卫团,在村寨的四角修了角楼,日夜有人值勤。几次土匪来抢劫村寨,都因报警及时,兼之护卫团有自制的武器,锣声响起,村寨人随着护卫团有组织地扩村守寨,土匪只得仓惶逃命。如此,不仅李氏家族无恙,整个村寨都平安无事。李家在村寨说一不二,宝明更成了村寨的领袖。
   李氏家族的衰落是由女人引起的。宝明任族长二十年后,已是五十岁的人了。他突然别出心裁地大量娶妾,从五十岁到六十岁,十年间几乎每年娶一妾。妻妾成群,宝明荒淫其间,自然再无心思操持家族事务。族中其他成年男子纷纷仿效族长,眼见得地里的庄稼一天天荒芜也懒得耕耘灌溉。几年出去,李家十产中有六七户就家产稀落,楼空粮尽。
   宝明六十岁时纳了最后一个妾。那妾叫春艳,刚刚十九岁。春艳宛如仙女,美若蜜桃。宝明守着她足不出户,夜夜作乐。春艳的炕上功夫十分厉害,让六十岁的宝明变着花样与她交欢。偌大的院落夜半常常响起春艳荡人魂魄的呻吟和惊叫。
   “这个妖精!”宝明的妻妾们联合出手了。某日中午,天气热得出奇,宝明在春艳的炕上昏昏欲睡。宝明的第四个妾秋芬唤丫环端饭给春艳送去。不到几分钟,春艳便一命呜呼。原来那饭里下了砒霜。
   春艳死后,宝明陷入极度的绝望中。他从妻妾的眼神中窥察到了阴谋,但又苦无证据。一怒之下,他将所有的妾全部逐出屋门,随后便陷入空虚和无聊。他一天到晚抱着一只毛色黄亮的猫,阴沉着脸坐在供俸祖先的祭桌旁。寂静的院落洒着细碎的阳光,高大的皂角树上响起了猫头鹰的怪叫。
   冬至来临,北方的冬天到处都是冷风,村寨的夜晚不见一丝亮光。那晚宝明死在了祭桌旁,谁也不会料到,临死前他用双手掐死了那只漂亮的黄猫。
   在位控整二十年的族长宝明死了,李氏家族跟着渐至衰落。曾经风光一时的家族的妻妾们走的走,散的散。根据族史记载,民国二十八年,李氏家族二十岁的成年男子一百二十五人,其妻妾多达二百九十四个。女人们耗尽了男人的心血和家产,将李氏家族引入穷途末路。
   这仅仅是女人的罪过吗?
   六十年过去了。当一个搜集家族史料的学者走进这个村寨时,竟然寻找不到那曾经记录得非常完整的族史了,往昔香火弥漫不断的李氏祠堂,也于文革中被一把火焚毁了。当他找到一户户李家的后裔想了解他们的先辈时,他们一个个摇头,漠然地回答道:
   “都哪辈子的事了,谁知道?”

共 18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氏家族从弱小,到强大,到最后穷途末路,终于被后人淡忘,中间有许多可取的成功经验,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小从一个家族的兴衰,大到一个封建王朝的兴亡,这样的经验和教训同样通用。问好,推荐!【编辑:姜光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2-12-08 16:36:53
  成由俭,败由奢。勤俭奋进的精神,永远不能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