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姜四爷传奇

精品 姜四爷传奇


作者:晗夫 举人,5441.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11发表时间:2012-12-08 23:58:08

高庄镇有一个传奇人物,他就是姜四爷。
   提起姜四爷,在高庄镇,那可真是如雷贯耳,他是高庄镇赫赫有名的算命先生。
   姜四爷其貌不扬,高个子,前胸贴后背,瘦得像麻杆,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到西伯利亚去似的。姜四爷先天性眼斜,看上去有点奸诈。但如果你细看,会发现他的双眼异常明亮,放射着幽冷的光,难怪村里人说,姜四爷眼放绿光,分明是一双狼眼。
   小时候,我父亲常常叮嘱我,少跟那些形状不规则的人来往。父亲的论断是:相由心生。面相不正的人,大都心术不正,需要提防。我知道父亲是为我好,在交友方面便愈加谨慎。在我的心里,姜四爷当然是形状不规则的人了,因为他长了一双斜眼,狼眼。所以,自幼,我见了姜四爷总是逃之夭夭,如躲瘟神。
   我自是躲了,但村里人并不如此,他们对姜四爷好像甚是顶礼膜拜,姜四爷家里,每天出出进进的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我很是不解,便问父亲,父亲便耐心地向我解说姜四爷的历史。
   姜四爷先前并不出名,他的出名除了自吹自擂,也与别人添油加醋地演绎有关。
   四十岁以前,姜四爷一直默默无闻。四十二岁那年,他声名鹊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出名竟然源于一个神经病。
   那是一个夏天,姜四爷去田里劳作。天气炎热,锄了一会儿草,姜四爷已是汗流浃背,后背早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了身上。
   姜四爷抬头看天,离晌天还早,便扛了锄头去了地头的树荫下,准备歇息片刻,继续劳作。
   “四叔,锄地啊?”有人打招呼。
   姜四爷一抬头,发现是王二傻,就鼻子一哼,象征性应答一下。
   王二傻,真名叫什么,没人记得了,反正,村人都喊他二傻。王二傻,一个十足的二百八十减三十——二百五。一天到晚哼哼呀呀地唱,没人知道他到底哼了些什么里格楞。王二傻有一大优点,那就是热情,不管见到谁,自来熟,一旦接上话匣子,他就黏上了,比那糯米还黏,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同样一句话,至少叨咕九九八十一遍。
   “四叔,锄地啊?”王二傻又问。
   姜四爷没反应,兀自埋头抽烟。
   “四叔,锄地啊?”王二傻加大了嗓门,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锄地!”姜四爷猛地吼出了两个字,吓得王二傻打了一个哆嗦。
   看着王二傻魂飞胆丧的样子,姜四爷扑哧笑了:“奶奶的,好话说三遍,惹人不喜见,啰嗦!”
   看到姜四爷露出了笑脸,王二傻讪讪地笑了,小心地挨着姜四爷坐下。
   “四叔,你说这天儿有没有雨?”王二傻无话找话,问了这么一个不着调的问题。
   烈日当头,蒸气缕缕,晴空万里,哪里来的雨。姜四爷感到好笑,他决定逗弄一下王二傻。
   “二傻啊,依我看啊,今天没有雨,明天没有雨,后天再没有,这个两三天是不可能有雨了。”
   你听听,这不是废话嘛。等于没说。
   但王二傻却信以为真,奉为圣旨。
   以至于王二傻见人就说:“姜四爷说了,这两三天没有雨。”
   第二天,原本还是艳阳天,眨眼间,天空乌云密布,闷雷滚滚,大雨好像就在眼前。
   人们惊慌失措,都早早进行着防雨的准备。场园上,晒粮的忙着收粮;院子里,晾衣服的,忙着往家收衣服。
   就在大家忙碌之际,大街上却传来了王二傻嘹亮的声音:“不用怕,姜四爷说了,没有雨!姜四爷说了,没有雨!”
   人们知道二傻的疯病又犯了,不予理睬,各自继续忙碌。
   孰料,没过多久,竟然真的云开日出,一片晴朗。
   大街上,王二傻依然在播放天气预报:“姜四爷说了,没有雨!姜四爷说了,没有雨!”
   第三天,天阴沉沉的,依然湿气很重,却随着王二傻的一连串的“姜四爷说了,没有雨”,真的就晴了天。邪门!
   自此,人们对姜四爷就有了一种异样的目光。
   姜四爷看到了这一点,眼珠一转,萌生了一个想法。
   夏天,烦人暑气燥得村人坐立不安。乡下人喜欢扎堆。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便拿着小板凳、小马扎去村边的小河畔纳凉,那里是公认的开心乐园。几个口才好的老人常常在此“说评书”。南朝北国,西游水浒,一次又一次在这里“上演”。
   趁此机会,姜四爷开始为他的算命生涯开场了。
   他最先给村人讲了一个明代崇祯皇帝的故事:
   明朝末期,李自成的起义军声势浩大,攻打北京城,形势万分危急。明皇帝崇祯吓得屁滚尿流,慌忙找高人算卦,想占卜一下自己的命运。这崇祯帝名叫朱由检,就顺口说了个“由”字。高人一听脸色大变:“由是‘田’字出头,种田的农民要出头了。”崇祯一听马上改口道:“你听错了,我测的是朋友的‘友’字”。高人说:“这字更不吉利。这‘友’不是‘反’字出头露角吗?”。崇祯心里一慌,忙改口道:“先生领会错了,我说的是有无的‘有’。”高人说:“嗯,这个字好,要啥有啥”。崇祯帝心中一喜,先生却接着道:“唯独江山难保”。崇祯傻了:“此话怎讲?”高人说:“情况更不妙,“有”字拆开,上有大字缺捺,下有明字无日,这不说明大明江山去了一半嘛。”崇祯怒道:“你又听错了,我说的是申猴酉鸡的‘酉’”。高人一听立刻跪了下去:“皇上,要说这个字,您杀了我,我也不敢说啊。”崇祯说:“说吧,恕你无罪。”。高人说:“皇上是九五之尊,你看这‘酉’字不是‘尊’字砍头剁脚吗?看来当今皇上至尊连命都保不住了!” 崇祯听后脸色大变,转身就走,先生喊到:“皇上,您还没给钱呢!” 崇祯想发作但还是忍住了,掏钱时一着急掏出的是手捐,便随手叨在嘴里。高人一看说:“得了,这钱不要了”。崇祯问:“为什么?”高人说:“你口内叨巾,上口下巾,这念‘吊’,这兆头不好,我怎能收绝命人的钱呢。”崇祯立一听,彻底绝望了。果然,没多久,京城陷落,崇祯皇帝上吊而死。
   姜四爷滔滔不绝,给村人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算命故事,村人越发觉得姜四爷大智慧也,对姜四爷越发另眼相看。
   一日,姜四爷正和村人在柳荫下乘凉,村里一老光棍点头哈腰地走来。这小子小猫找鱼吃——真想求婚。想讨教一下姜四爷,给算算今年能不能动婚。
   姜四爷说:“你写个字吧,我给你测一下。”
   老光棍低头沉思了一下,用草棍在地上写了一个“平”字。
   姜四爷审视了一会儿,哈哈大笑。
   老光棍愣了,周围的人不明就里,也纷纷围拢过来。
   “今年继续打你的光棍吧,别枉费心机了,没门。”姜四爷一本正经地说。
   “四爷,俺怎么就动不了婚,您给说说看。”老光棍哀求道。
   “对呀,你给点化点化,他怎么动不了婚。”村人七嘴八舌,要求姜四爷破解一下。
   姜四爷嘿嘿一笑道:“大家看这个‘平’字,拆开来,不就是‘干’瞪俩眼嘛,这婚事怎么能成,是不是?”
   “哦!”村人都张大了嘴巴,拉长了脖子,公鸡打鸣似的。对姜四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了姜四爷的断言,老光棍心里拔凉拔凉的。但他不服,说:“再测一个!”
   姜四爷微微一笑道:“别测了,命里八尺,难求一丈。一切皆是天意。”
   村人兴起,纷纷嚷道:“再测一个,再测一个!”
   姜四爷含笑不语。
   老光棍有众人支持,拿草棍随手又写了一个“大”字,然后把草棍狠狠地摔倒了地上。
   众人摇头晃脑,开始认真观察这个“大”字。
   就在村人七嘴八舌猜测之际,姜四爷开口了:“今年好好攒点家底,明年再考虑媳妇的事吧。”
   村人迷惑不解。
   “又没戏?”老光棍很是惊异。
   姜四爷手指这个“大”字,揭开了谜底:“你看,这个‘大’字,拆开来是什么,一人,是不是?你说这婚能动吗?”
   “哦!”村人再次张大了嘴巴。
   “给我测测!”又有人站了出来。
   大家看时,原来是三德子。三德子二十五岁,也没有对象。
   三德子不容分说,拿起草棍写了四个字:天上人间。
   村人一个个斜着脑袋揣测。
   姜四爷观察了一会儿,点头笑了。
   村人支起了耳朵,听姜四爷分解。
   “准备喜糖吧!”姜四爷郑重说道,“你看,天,是‘二’‘人’组合,意味着鸳鸯成双。”
   “有道理,嘿嘿。”有人赞叹。
   “你再看这个‘上’字,跟哪个字最像?”
   “跟‘止’最像。”有人抢答。
   “对!你看,刚才三德子写完四个字后,随手把草棍丢在了‘上’的左边,正好凑成了一个‘止’字,这就叫天意,意味着三德子马上就要结束自己的的光棍生活了。”
   “哈,有趣!”有人喝彩。
   “再看这个‘人’,一撇一捺,纠缠在一起,合二为一,大家好好看看,像不像是两个人在亲嘴?”
   村人大笑,几个女孩子索性捂住了嘴,偷笑。
   “这个‘间’嘛,”姜四爷看了一下四周道,“小姑娘们回避一下。”
   几个女孩子一听,犹豫了一下,扯着手慌乱地走开了。
   姜四爷接着说:“你们看,这个‘间’字,一个‘门’加一个‘日’,两口子关着门在家里日呢,懂不懂?不结婚你他妈日谁,强奸啊!”
   村人哈哈大笑,在理!过瘾!
   三德子很兴奋,干脆把半包草包烟全部奉献给了姜四爷。
   还别说,真灵!没出三个月,三德子果然把媳妇抱回了家,对象是邻居翠花;而那个老光棍仍然是站起来一根,躺下来一条,光杆司令。
   我私下里跟姜四爷聊起,问,测字怎么那么灵验?姜四爷笑着说,测字啊,只是聪明人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而已,真真假假,灵与不灵,天知地知。
   看到我一脸困惑,姜四爷说:“你看那个老光棍,天天好吃懒做,就他那副德行能说着媳妇?哪个姑娘听说是他不撒腿就撩。其实,他测的那个‘大’字,也可以解释为时来运转,‘人’有出头之日了。他写完后还把小棍扔在了‘大’字的头顶呢,凑成了一个‘天’字,我也可以说成他马上就要顶‘天’立地,顶着门头过日子了。”
   听了姜四爷的解说,我忍不住点头。
   姜四爷接着说;“三德子,每天早晨锻炼身体,多好的习惯,小伙长得也不赖。那个翠花,常常在河边偷偷看着他跑步,还装作赶鸭子呢。你想,两家隔得那么近,年龄又相仿,大姑娘大小儿,在一起没好儿。这事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么。”
   我聚精会神地听着,小鸡啄米粒一样不住地点头。我隐隐地知道了,测字,并不单单是测字的问题,学问大着呢!
   姜四爷越发出名了,大家视姜四爷为神人,家里有点什么难以破解的事便去找姜四爷测一测。
   老根叔患病在床,天天吭吭直咳,儿子吓坏了,扶着老爷子来找姜四爷。
   叙谈了一会儿,姜四爷把老根叔的儿子拉到了院子里,拍了拍肩膀说:“准备后事吧。”
   老根叔的儿子大吃一惊:“四爷,怎么了?”
   “孩子,你看你父亲吐出来那痰,又黄又稠,还夹杂着血丝,这是重症的征兆。白痰轻,黑痰重,见了黄痰就要命。回去吧,早点做好心理准备啊。多买点好的给你爹吃吃。”
   老根叔的儿子悻悻地走了。
   果然,两个月后,老根叔与世长辞。
   阿兰嫂的儿子屁股被开水烫伤,杀猪般叫唤。阿兰嫂不求医生,直奔姜四爷家里去。
   姜四爷查看了一下孩子的伤势,没有言语,抄起笔来,一挥而就:先敷黑牛屎,再烧卫生纸。松果瓦上焙,獾油也好使。
   阿兰嫂看着这张纸跟看天书一般,眉头皱在了一起。
   “你先去河套那,在牛下卧的地方找点黑牛屎,必须热热的,给孩子敷上,那效果,立竿见影;一个小时后,你再找女人月经期间的卫生纸,拿火烧了,拌上香油敷上;一天后,你再去摘松柏果子在瓦上焙干,碾细,也拌香油敷了;村东你文青叔那有獾油,后天,你去他那里讨点给孩子抹上,保证治好。”姜四爷细致地解说着。
   阿兰嫂如获至宝,千恩万谢一番,乐滋滋地走了。回家如法炮制,没过四天,果然好了!
   云海家的大黄狗失踪了,撇下了一窝狗崽,在窝里直叫。
   云海来找姜四爷,占卜一下狗的去向,看看是否还有着落。
   姜四爷二话没说,用篓子装着两只狗崽便上了街。云海不解,便屁颠屁颠地在后边跟。
   时值严冬,飞雪飘飘,两只狗崽冻得汪汪直叫。云海听着有些揪心,姜四爷若无其事,在村道上悠然走着。围着村子转悠了半天,云海冻得受不了了,正打算回家。就听见一阵嚎叫之后,一个熟悉的影子从眼前的胡同里窜了出来。云海一看,正是自家的大黄狗,拖拉着一根铁链子跑过来,在姜四爷的对面站在,昂着头狂吠。
   后来,才知道,大黄狗去阿强家偷食吃时,被馋嘴阿强用铁链拴住,准备开膛破肚做下酒菜呢。
   一桩桩铁的事实,见证了姜四爷的神奇。姜四爷英名远扬。
   有人说,姜四爷是神仙下凡,有人说他是狐狸精附体,有人说他是袁天罡转世。在大家的心目中,姜四爷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神。
   既然是神,自然就有许多请神的。
   生小孩起名字的,娶媳妇择日子的,店铺开业请去看风水的,干部升迁提前预卜的……姜四爷每日忙得不可开交。这且不说,一辆辆高级轿车开进了村子,一次次把穿着一新的姜四爷接走,几天后又专车送回。这些人大多是外地慕名而来的高官或暴发户,他们把姜四爷当成了菩萨,活佛,如来,先知先觉。从姜四爷带回的一车车的名烟名酒来看,姜四爷似乎每战必胜,雇主很是满意。

共 62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算命先生这个职业本身就带着极浓的神秘色彩,更何况姜四爷算命算事准到让人不得不信服,在村人眼中,姜四爷如神祗般高大神圣。而主人公与姜四爷的一番交谈揭开姜四爷神秘的面纱,何谓算命,不过是审时度势、察颜观色而已。给崇祯算命的高人看的是国家衰落大势已去,怎么算都是一个死;而姜四爷对两个光棍的婚姻测算则是源于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帮云海找狗依据的是雌性动物天性中的母爱。生活中看不到的事情却无法观察分析的,所以姜四爷看不到儿子的意外与自己的死亡。姜四爷,极为传奇的一个人物,在作者详实传神的描述中栩栩如生,当神算的秘密被揭开之后,这个人物的形像却更加丰满,“火化的时候会不会炼出一枚舍利子?”这句话应该是姜四爷的传奇一生的最高评价。整篇文字质朴简练,极具生活气息推荐共赏。【编辑:瞳若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09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2-12-09 00:03:21
  可以称得上传奇的定不是俗人,仔细地读过文章方知道,传奇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同样一个字,对不同的人便有不同有的解语,这才是来源于生活最本真的根源吧,欣赏。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2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2-12-09 00:03:22
  可以称得上传奇的定不是俗人,仔细地读过文章方知道,传奇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同样一个字,对不同的人便有不同有的解语,这才是来源于生活最本真的根源吧,欣赏。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3 楼        文友:晗夫        2012-12-09 07:59:11
  秋水主编辛苦,按语很精彩,谢谢,香茶奉上!
烛照现实,光暖人生;如剑如戟,直刺黑暗!
4 楼        文友:晗夫        2012-12-09 08:02:51
  “火化的时候会不会炼出一枚舍利子?”,更深层的含义是:大仙姜四爷死了,但愚昧仍在延续,迷信依然风行。在血淋淋林的现实面前,乡民的顽固不化让人痛心。
烛照现实,光暖人生;如剑如戟,直刺黑暗!
5 楼        文友:五龙河畔        2012-12-09 13:18:22
  一个靠自己的小聪明而蒙蔽了众人的老人,他善良,有点狡黠,还有点聪明,于是他便利用人的迷信来开始了自已的算命看相的生涯,他正正经经地红火过……但是,他沒能给自己的儿子算准,儿子出了车祸;他沒能给自己算准,自己命丧荒山而多日无人发现……这,就是晗夫的小说《姜四爷传奇》;这,就是姜四爷!小说透着浓烈的泥土芳香,让人深思:算命、拆字、看相……是真的吗?具有几成的可信度和科学性?而人们又乐此不疲地去做这样的事,那么社会应如何去看待呢?这就是小说的主题,严肃,深刻!然而,又是在作者轻松幽默的叙述中表达出来的,让人有一种在嘻笑中深思之感啊!小说,要写生活,更要写人性,从姜四爷到小说中毎一个人,无不透着生活,无不展现着人性,一篇好小说!
人生就是文学,生活就是小说!
回复5 楼        文友:晗夫        2012-12-09 14:43:35
  多谢五龙河畔老师精确解读。姜四爷就是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算来算去,却没有逃出悲剧的宿命。可悲,可笑!再次感谢,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