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苑★杂文】“年节”的“廉洁”莫小视

编辑推荐 【文苑★杂文】“年节”的“廉洁”莫小视


作者:冬歌 秀才,106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5发表时间:2012-12-10 11:20:15

每到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动、相互祝福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气氛,还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改变,这一传统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着质的变化。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得到不当利益,利用“年节”大肆请客送礼,联络“重权在握”的领导。而那些平时尚能严格自律的领导,在此时很容易放松警惕,最终未能守住“廉洁关”,从而遭到众人所唾弃,受到了组织上的查处。
   如何过好“廉洁关”?是常谈常新的永恒话题,也是常抓常有的棘手问题。实际上,每逢新春佳节,中纪委、和各级纪检部门都会专门下发通知,就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提出明确要求。然而,节日中的腐败现象还是屡禁不止,频频发生。
   导致“年节”成为腐败易发多发“重灾区”的原因何在?一是有些人视送礼为正常的礼尚往来。日常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花钱办事,天经地义”,觉得领导帮忙办事,不送礼就永远欠别人一份人情。一些人觉得平时办事欠了人情,正好借“年节”来弥补一下。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庸俗的不良风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群众对“节日腐败”具有认同感。收礼者大多数抱着“有求于我,心安理得”的想法,况且是节日期间的“人之常情”,不认为是违法违纪。因而,在逢年过节时,这样违反原则的“礼尚往来”成了自然。群众对节日的送礼现象司空见惯,这种漠视和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节日腐败”之风。三是大多数人存在钻空子的投机心理。送礼的和收视的心存侥幸,错误认为节日期间登门拜访,给孩子压岁钱、送些礼品,或直接赠送各种礼金券等,属于情理之事,有关部门不会知道,也很少查处。因此,容易失去警惕,从而导致双方大行其道而无后顾之忧,为“节日腐败”提供了温床。
   胡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级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不以恶小而为之,自觉加强作风修养,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真正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廉政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抓好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各项廉政措施,不断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敦促党员领导干部守住“年节”中的“廉洁关”。
   加强廉政教育,筑牢“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通过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上党课、学条令、用法规等形式,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增强廉洁自律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自警、自省、自律,以身作则,秉公用权,防微杜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强基固本,深化廉洁教育,在内部营造廉洁、文明、节俭过节的氛围。
   抓好制度建设,完善“不能腐败”的体制机制。根据节日腐败的实际,拿出抓当前管长远的有效办法,完善现有法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节日述廉考廉制度、戒勉约谈、个人重大事项和财产报告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让“节日腐败”没有生存的土壤。同时要建立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用人制度和岗位定期轮换体制,加快推进财务制度改革,不断加大财经审计力度,切实堵住公款送礼的财源。
   加大惩治力度,形成“不敢腐败”的浓厚氛围。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整治顶风违纪现象,对“节日腐败”顽症施以“重典”,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达到惩处一批人、警示一批人、教育一批人、挽救一批人的目的。通过提高腐败的交易成本,来遏制“节日腐败”行为。各级纪检部门在对受贿者进行严惩的同时,也要对行贿者加以重罚。让受贿者“畏惧”,使行贿者“胆怯”。

共 15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年节”的“廉洁”莫小视】我国是重人情的国度,逢年过节更不会错过“礼尚往来”;可这种“送礼风”也的确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似乎也是见怪不怪了,其实这是很难可怕的事情,不利党风廉政建设,也会疏离和老百姓的亲民关系;那么如何杜绝这种腐败现象,需要有监督管理,加大惩治力度,不仅要惩治“受贿”,同样要制裁“行贿”,只有防微杜渐,党的廉政建设才有保障。文章深入浅出的阐述了“节日腐败”问题,不难看出的确不可小视“年节”廉洁。推荐阅读!问好作者!【军警社团编辑:春华秋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