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那片芦苇,那条河

精品 【江南散文】那片芦苇,那条河


作者:至柔 布衣,45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51发表时间:2012-12-10 16:39:46

【江南散文】那片芦苇,那条河
   心上,长着一片芦苇。心里,流着一条河。那是一张图片,一幅永不褪色的丹青水彩。
   前几日,无意间阅读到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描述着故乡的芦苇,故乡的河。眼睛游走在那字字句句铺就的思乡路,心跟着走近了一片小小的芦苇丛,耳边传来了一条小河流水的吟唱。
   只是,在多年前,他们已在小城消失了。
   小城,不是个城市,是自古留下的叫法儿而已。到过这里的人,无从想象近两千年前“三英战吕布”的惊心动魄会发生在此地其貌不扬的虎牢关下。
   小城,被围在环山中。始终,难以认同那种土包状可以叫做“山”。山上,应该有林立的树丛,石缝间开满野花,铺满绿草,藏着蜿蜒的小路带游人登上去观景远眺。这里的山,小的,只是用土丘连起的荒岭。大些的,早已被当地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做成了农田,大块儿的撒下粮种,小片儿的放进菜籽,用双肩挑上来的水养活到发芽,盯着天的脸色等待着收获。
   一条稍宽些的路,挤开土丘的腿,被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柏油,把小城的人们送上东边中城的地界。
   中城是个真正的城市,有着比较繁华的商业区和大医院,吸引着周边村镇的人们。那里有大的工厂,生活着真正的城市人。能到中城去工作,是小城及附近的人们最大的愿望,若谁家的孩子获得了城市人的身份,是最能引起关注的,家里的大门槛儿会被提亲的人一不小心踢断,孩子的眼光跟着就高过了头顶,挑三拣四起来了,有个堂叔就极有资格做这类情况的代言人。
   在小城,若想去往城南城西的方向,由窄一点的土石路承担起运输任务。在路的那头,或等着不多院落窑洞半隐半现在土丘,或等着更多的土丘上点缀着疏落的绿色。想去往城北的人间,陆路则需绕行。因为唯一的出口处,走着黄河。
   有条小河,不知来自哪里,闪着粼粼的光,轻轻缓缓的路过小城,绕了个弯儿,被黄河接去了。
   有丛芦苇,守在小河送她的家,自顾自的看着四季,迎来送往到家里做客的朋友,每每开起演唱会,就和风伴舞,那一块小小的湿地,便成了个乐园。
   这是最初来到小城时,看见的那片芦苇,那条河。
   并不知道他们已来了多少年。或许,在桃园里结义后的三兄弟并骑而来时,也曾路过芦苇丛,从小河的头顶飞驰而过,跃上城墙,在张飞的如雷咆哮声中,冲向骑在红色赤兔马背上的帅男吕布,破碎了方天画戟天下无敌的神奇?
   一座飞檐小瓦屋内,坐着一尊关帝像,偶尔会有几缕香烟缭绕起来。侧后方半山腰的一段绊马索,锈在老地方。
   小城里如鸟雀的肚子,挤放了所有的需要。小河的堤坝,划分出城内外。里边住着“城里人”,外边住的则叫做“当地人”。当地人习惯地说着“去城里转一转,买些东西”,就与城里的老朋友拉了半晌儿的家常,听着绘声绘色描述的最新小城故事,自己也叙述着田间地头发生的趣事儿
   小城的盛夏,比较憋闷,便等夕阳回了家,漫步走上小河的堤坝。迎着小风,看小河两岸绿葱葱的清凉,各色野花夹在里面也蹭着一份凉意,挥洒淡香作谢。若敢大着胆子滑下堤坡,靠近那片芦苇,就能更清楚的听见鸟儿们的歌声,青蛙会猛然“呱呱”地叫起来,被吓了一跳后,都赶紧逃走。不能太好奇分开芦苇叶,妄想看看鸟儿们的芳容,她们十分害羞而警惕,有一丝察觉,就会拍响翅膀,冲出芦苇丛,躲去更远处了。
   小河里游着的鱼虾,河蟹和泥鳅鳝鱼,很受中城人的喜爱,总引诱着他们在节假日骑上自行车,摩托车而来,穿过小城,摆好鱼竿,竹篓,小水桶等,坐在小河岸边的树下,呆上大半天,多半会披着夕阳满载而归。小城的人们多不喜欢吃这些河鲜,说是“嫌腥味儿太大”。他们更愿意去盯着刚刚宰杀好,挂在肉钩儿上的少量猪肉和牛羊肉。只是在需要时把小河的水引上不高的岸,送入紧挨着的田地里。偶尔,也有调皮的小子们会在暑热难耐时,光着屁股下河去贪凉,若被田里耕作的婶子大娘们看见,发出了大声的嘘笑,他们就仓皇逃上岸来,生怕被拿走了留在岸上的衣服。
   这座小城,不会有你想象中的大,可能会出乎你意料外的小。若在当年,那些逐鹿中原的群雄们,指挥着助威的战鼓在这里敲响,只怕震落下了不少黄土飘散。若三英催动的战马曾与载着吕布飞驰而来的宝驹在这里迎面对垒,只怕迫退了那些高声呐喊着的兵勇们。
   小河的美,胜不过任何一条自由流淌着的小溪。而那片芦苇丛,让你更不必去联想白洋淀里无边的茂盛。
   城北有个村儿,名叫口子。这名字取得十分贴切,恰当形象的表达了这里的位置特点。
   围挡着黄河的,是小城周边真正的山,直立而陡峭,上面有许多野生的小树和灌木丛。最妙的是,这山似是为了能让路过小城外的黄河看一眼小城,又似是为了让来到小城的小河顺利找到母亲,便刻意分开了紧和的手指,打开了一个百米左右的口子。想必,村名儿由此而叫罢。
   这里自然形成一个渡口,变成了小城的一景。
   常见有几艘破旧的船停靠着。那不是真正意义的渔船,更不是游船。是村民们用来载上粮种和简单的农器具,到远处的河滩地去耕作时,必须使用的交通工具。若在夏天,河水没有淹没滩地,就能用船拉回又沙又甜的大西瓜,安全度过了雨季后,秋收时也有机会运回满船的粮食。
   登上泊在渡口的船,放眼望去,层层泛起的水波纹散向无边的远处。这里的河水,缓缓地向东走去,北岸隐没在淡淡的薄雾里。水浅处可看见河床。这里,没有传说中黄河水滔滔的气势和雄壮,更如一个巨大的湖,铺在眼前。据说黄河里的大鲤鱼,长着红红的尾巴,是它们最特别的身份标识,只是自己没有亲眼见到过这稀有的鱼类。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儿,是我来到小城后认识的朋友,她的家就在口子村。她总是闪着乌黑清澈的眼,把心事说给我听。在工厂里有了烦恼,在家中和母亲起了小争执,或者又有了喜欢她的男孩儿,她都会一边详细的描述着,一边急切的征求我的意见。她的天真单纯和真诚信赖,总是引着我走入她的故事中去,认真的听她诉说,以旁观者清的自信,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友谊一直持续着,离开小城后,便各自走入了新的工作生活环境,逐渐少了联络。她后来也离开小城,在新的城市安了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十分幸福快乐。早婚的她,至今已是一个大学生的母亲了。想必,也会偶尔想起年少时的朋友,回忆起她爱恋过的,那个喜欢在细雨里的小河边,坐在绿柳下独自钓鱼的安静少年。
   在那片芦苇,那条小河边的堤坝上,曾走着一对少男少女。他们也曾静静的坐在那里淡淡的月色下,听着秋虫的低语。这是我知道的最美丽故事。
   后来,小河逐渐失了清澈,浑浊的水泛着白沫儿,在雨季没过连接着城里的石桥,扑倒的芦苇,把头飘在水面上,绝望的扭来扭去。找不见桥面的人们,焦躁而无奈的转头去更远处绕行进出小城的路。
   逐渐的,不见了坐在河边钓鱼的人们,也没有小孩子下水游泳了。那片芦苇,渐渐消失了。曾在芦苇丛里欢声笑语的歌手们,早已飞走,去寻觅新的舞台了。
   已经有多年不见小城。听朋友说起,那里已搞起了旅游开发,便有些诧异,也很惊喜,是否,小河又清亮如初了,是否,有芦苇丛起死回生,站在老地方,等着故友探望?尤其,听朋友叙说着乘坐游船出河观景,在河岸餐厅可捞出养殖的极新鲜鲤鱼美餐的惬意,便也十分心动了。
   仿佛看见,一片芦苇,在风里轻舞,一条小河,静静的流淌而过。
   仿佛看见,有一对牵手的身影,走在月下的堤坝上。
   仿佛听见,芦苇丛传来了鸟儿的低语,伴有一两声蛙叫。
  

共 29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无意间瞥见的一篇优雅的散文勾起了作者对小城,那座算不上城市的小城的回忆。思念小城那片美美的芦苇,思念小城那条清幽的小河。虽然已有多年不见小城,然而回忆起来却依旧是如此的甜蜜,如此的幸福。然而文前洋溢的甜美思念却因为文末对小城而今清幽不复的描述而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愁,而作者的心中却依旧是对当年那与世无争,远离喧嚣的小城的深深眷念。文章行文流畅,语言优雅,作者的故土情思悠远绵绵。佳作欣赏,推荐共享。(云也注:此按仅代表本人对作者佳作之浅薄认知,若有理解偏差或是言语不妥之处,悉望作者谅解)【编辑:云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11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也        2012-12-10 16:40:35
  佳作欣赏,
   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至柔        2012-12-10 17:08:03
  老师的按语正是至柔的心语,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云也        2012-12-10 16:41:18
  欢迎作者投稿江南,遥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至柔        2012-12-10 17:09:30
  再次谢过老师。问好!
3 楼        文友:舟中人        2012-12-13 09:12:56
  走过,路过,嘿嘿,先打个酱油再说......
舟中人
回复3 楼        文友:至柔        2012-12-13 09:16:03
  欢迎打酱油的老师路过,当奉茶,呵呵
4 楼        文友:舟中人        2012-12-13 09:13:17
  欣赏大作,问候作者,遥祝安好! 期待更多精彩!
舟中人
回复4 楼        文友:至柔        2012-12-13 09:17:45
  问老师好。至柔一定尽力写文字。感谢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