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苑★散文】情深似海说元稹

精品 【文苑★散文】情深似海说元稹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46发表时间:2012-12-12 08:26:00
摘要:情深似海的元稹,在妻子死后,为她写下了很多真挚的悼亡诗,乃是真性情之人。

【文苑★散文】情深似海说元稹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说起“情”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啊,红尘女子是多情的,所以当年卓文君才会离开自己的豪富之家,跟随着司马相如当垆卖酒。可是,女子多情,男人却未必都是薄幸的啊,这世上毕竟还是有情深似海的男子,而且,这男子若是情深起来,那是一点都不逊于女子的啊,所以才会有传说,尾生和心仪的女子期与桥洞之下,女子不至,河水涨起来的时候,尾生坚持不肯离开,最后,抱桥柱而死。
   当然,这毕竟是传说故事中的人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未必有如此完美,可是,他们的故事,却更加真实,更加感人。其实,唐代大诗人元稹,也是一个深情之人。
   说起元稹,人们一般会想起他和白居易共同创立的“元和体”,那是一种唐朝新的诗体,他们和韩愈、孟郊等人不一样,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词句来撰写诗歌,“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他们喜欢用俗语、俚语入诗,写出来的诗歌,平白无话,就算是贩夫走卒,妇孺老妪,都能够听得懂。喜欢他们的人,对他们赞誉有加,瞿祐曾经在自己的《归田诗话》中说:“乐天《长恨歌》,凡一百二十句,读者不厌其长,元稹之《行宫》,才四句,读者不觉其短,文章之妙也”,这可是极其高的评价啊。
   不过,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元稹的情诗,准确地说,是他的悼亡诗,因为,他的那些情意绵绵的情诗,全都是写给他那不幸早逝,享年才二十七岁的爱妻韦丛的。
   悼亡诗,也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题材,它们之所以感人,乃是因为情真意切,诗中洋溢着诗人真挚的情感,情之所至,往往一挥而就,所以说,比起那些搜肠刮肚,费尽心思写出来的应制诗,不知要强上多少倍。据说,中国古代最早的悼念亡妻的诗歌,是西晋时期潘岳所写的《悼亡诗》。这潘岳,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位美男子潘安,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情比金坚,和自己妻子杨氏的感情特别好。“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他将自己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比成了水中的比目鱼,写得字字泣血,声声哀叹,李商隐曾说“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赞的就是潘岳的《悼亡诗》。潘岳对于妻子的爱,并不单单只是写在诗里头的,而是付诸于实际行动的,据说,杨氏去世之后,潘岳再也没有娶别的女子,真的是做到了从一而终。
   元稹对潘岳的《悼亡诗》自然也曾熟读,说是“潘安悼亡犹费词”,不过,这天下情深之人,其实大抵都是一样的,元稹说潘岳“悼亡犹费词”,其实他自己还不是也一样吗,为自己心爱的妻子,写了一首又一首感人肺腑的爱情诗篇。
   元稹早年家贫,却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韦丛。这韦丛的父亲,乃是朝廷的显贵,而元稹当时还只不过是一介布衣,可是韦丛却并不嫌弃元稹家中贫寒,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开心舒服。元和元年的时候,元稹科举得中,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这时候,他心想,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同时,也能够让自己的妻子过上好日子了。可是,事与愿违,贫穷并没有能将这两个比翼双飞的同命鸟分开,死亡却使得他们彻底分离,元和四年的时候,韦丛就去世了,失去爱人的元稹生不如死,他在极度痛苦之下,写下了好多悼念妻子的诗篇。就好像他在《叙诗寄乐天书》中所说的那样,“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岳《悼亡》为题”。
   这世上什么才是最感人的真情呢,山盟海誓,“山无陵,天地合”,这样的爱情誓言,固然能够让人感动,但是,却不如用平常浅淡的笔墨,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描述出来,才更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而元稹的《遣悲怀》,恰巧就是这样的好诗。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这是元稹《遣悲怀》的第一首,诗人用平白质朴的语句,追忆了妻子生前的艰苦生活,以及自己心中的遗憾。他将妻子韦丛比作了当年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而将自己比作了战国时候齐国的贫寒之士黔娄,说明了两人地位的悬殊。可是,他的妻子对此却并没有丝毫的怨言,就算家中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只能吃点野菜什么的充饥,她都吃得很香甜。要是没有柴火了,她便捡一些老槐树飘下来的枝叶来当柴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当元稹没有衣服穿的时候,她便翻箱倒柜地寻找,当元稹没有酒喝的时候,她还拔下头上的金钗去换钱。有一句俗话叫做“家有贤妻,丈夫不遭横事”,元稹和韦丛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终于,元稹享受到了高官厚禄,他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分享,妻子却已经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他,无奈之下,只能用斋祭的方式来暂且缓解心中的伤痛。
   如果不是有亲身经历,又如何能写得出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真实的生活故事呢,这一个个生活中的小片段,远比空洞地说什么“你爱我,我爱你”之类的情话,更真实,更感人,更催人泪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再看这第二首,这一首主要写妻子死后,元稹自己心中所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为了避免睹物思人,所以元稹将妻子曾经穿过的那些衣服全都拿出去送人,可是,妻子做女工的时候曾经用过的那些针线,他却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因为实在是不舍得丢掉。可是,他又不忍打开看,“故剑情深”,恐怕一看到这些东西,眼泪就会忍不住扑簌簌地向下流,所以,只能封存起来。当他看见原本妻子身边的那些婢女,也忍不住伤心。只可惜,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于事无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他又忍不住想起了以前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只有患难相从的夫妻,才能够彼此体会对方的心,想到这些,他不禁再次悲从中来。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最后,他从妻子的死,想到了人生的渺茫,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想那邓攸,是个多么善良的人啊,却竟然没有子嗣,而潘岳呢,他的悼亡诗写得再好,也只是白白耗费了笔墨。元稹诗里虽然说的是古人,其实却是为了借此表达自己丧妻之痛,或许,他寄希望于妻子能够在奈何桥上等着他,又希望能够夫妻同葬,来生再见,只可惜,这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已,是不切实际的,死者已矣,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于是,他只能说“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据说,鳏鱼是不闭眼的,“海燕成巢终是客,鳏鱼入夜几曾眠”,所以,人们常常用鳏鱼来比喻愁思不眠的人,而无妻独居的男子,也常常被人们称之为鳏夫。所以说,这最后一句诗,就是元稹对妻子许下的誓言,他将自己比作了终夜不闭眼的鳏鱼,以此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立誓永不再娶。
   元稹的《遣悲怀》之所以感人,皆是因为他所选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那些小事,什么以簪换酒,什么以叶当柴,普通人家的夫妻,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故事,这算不上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绝爱,可是,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情,才更加能够让人感受到元稹和韦丛夫妻间的情真意切。寻常人家的男子,或许会将妻子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视作天经地义,都习以为常,都觉得不值一提,可是元稹却偏偏不这样,妻子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点点滴滴,全都记在他的心头,一丝一毫,他都未曾忘记,天下间,难道还有比元稹更深情之人吗?
   其实,除了《遣悲怀》以外,元稹还写过其他给妻子的诗篇,也一样感人肺腑,比如他的《离思》组诗就是其中之一。别的且不说,单看他《离思》诗中的第四首,就值得细细品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和《遣悲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元稹没有继续描写生活中的琐事,而是用婉转委曲的方式,含而不露地表达对于已经逝去的心上人的深深爱恋。
   “观于海者难为水”,曾经看见过大海的壮阔,那么世上的那些小溪小河,都将不再放在眼里,元稹曾经见过了那个美好的女子之后,天下间的其他女子,任凭你是毛嫱还是西施,他都懒得一顾了。“除却巫山不是云”,当年宋玉曾经在《高唐赋》中写到楚怀王在云梦高唐之台上,和巫山神女“朝云”,有过一段缱绻之情。元稹将那“朝云”比作了自己心爱的女子,除了她以外,世上任何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绝代美女,都不能再打动他的心了。“取次花丛懒回顾”,乃是以花喻人,就算是到了万紫千红的百花丛中,他都不屑一顾,再也不会对任何一朵花儿动心,因为,他已经有了心中最爱的人。
   都说男人“平生只流两行泪,半为沧桑半美人”,元稹的一生,都将为这个心仪的女子而垂泪,这个女子是谁,自然是令诗人痛断肝肠的亡妻韦丛了。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元稹的一片痴心,有了妻子之后,他对于其他女色,已经再无任何眷恋之心了,情到深处,无怨无悔。
   当然,元稹和尾生不一样,尾生的故事,更像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元稹呢,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唐朝人,其实,对于元稹的为人,很多人还是颇有微辞的,说他做作,说他虚伪之人,大有人在。
   的确,元稹在韦丛死后,一面写下了血泪沾襟的《遣悲怀》,可是另一方面却又纳妾娶妻,还曾经流连于风月场中,传说中,他还曾经和当时已经年纪不小的才女薛涛,有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何况,他还写了一个名叫《莺莺传》的唐传奇,那故事中的张生,乃是一个寡情薄幸之人,他对于崔莺莺始乱终弃,尤其是在结尾的地方,元稹居然还替张生辩护,为张生遗弃崔莺莺的无耻行径辩解开脱,大骂崔莺莺是“尤物”﹑“妖孽”,还说什么“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很多人都认为,那张生实际上就是暗指元稹自己,所以,元稹这个人根本就是言行不一,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个轻薄小人。
   只可惜,这些有关于元稹轻薄的证据,却都站不住脚。的确,元稹一面写下了对亡妻深情款款之诗,而另一方面又续弦再娶,的确是有违自己“鳏鱼入夜几曾眠”的誓言。人非圣贤,元稹也不例外,不过,丧妻之后再娶,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既不违反法律,也不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情啊。元稹虽然续弦,可是,他和陈世美这样背信弃义,忘记了糟糠之妻的小人,还是有着截然不同的,他依然没有忘记亡妻,对于妻子韦丛依然是一片痴心。的确,潘岳在妻子死后没有再娶,可是,未必人人都要成为潘岳啊,悼念亡妻和再婚再娶,这根本就是两码事。
   当然,元稹也的确是曾经有过狎妓之类的行为,可是,唐朝狎妓之风兴盛,就连皇帝也乐于此道,作为官场之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应酬,可是,这未必就真的是他愿意参加之事,就算真的参加了,也未必会发生世人想象的那种龌龊之事,恐怕,还是有些人,妄作小人了啊。
   再说薛涛和元稹之间的关系,当时薛涛住在四川成都,而元稹当时正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东川。古时候不比现在,交通颇为不便,元稹又有公务在身,他又如何能够得闲两地来往,和薛涛来往呢。退一万步说,就算两个人之间真的有来往,或许,也只是相互之间倾慕对方的诗才而已,只是做文字上的交流。薛涛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元稹呢,却刚刚过三十,两人之间的年纪相差实在是太大了。难道男女之间,除了爱情之外,就不能够有朋友一般的友情吗,根据这点来怀疑元稹的为人,未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啊。
   最后再来看《莺莺传》,想这《莺莺传》,乃是一篇传奇故事,属于小说,其人物,自然是有着一定的艺术虚构的,生活中可能根本就找不到和张生、崔莺莺有着相像生活经历的人,一切都只是作者元稹用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未必就真的是作者元稹的自传啊。世人看《西游记》的时候,都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虚构出来的人物,既然如此,那么这张生,为什么就一定非得有一个生活中的原型呢?
   的确,在韦丛还活着的时候,两人也时常有分居之时,元稹却很少写那些相思之诗,或许有人会因此而认为,元稹在妻子活着的时候不珍惜,死后再来写悼亡之诗,未免有些惺惺作态。不过,正所谓“穷而后工”,当一个人处于顺境的时候,有些情感,可能是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轻易表达出来的,只有当遭逢逆境的时候,才会爆发出深厚的情感。中国人向来就是含蓄内敛的,别说是古人,就算是现代人,要是让一个大老爷们整天将“老婆,我爱你”这样的字眼儿,挂在嘴边上,恐怕也会说不出口的吧。元稹其实也是如此啊,不写情诗,未必就表示感情不深,妻子对他的好,他都记在心里,等当他遭遇丧妻之痛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他的情感这才爆发了出来。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这世上的离别,又数这生离死别最令人伤痛,纵使两人相隔万里,只要人还活着,还总有破镜重圆的一天,可是,天人永隔之后,便自此再难相见,又怎能不叫人神伤泪下呢?不管怎样,元稹依然是个情深之人,他将自己对妻子的一片深情,写进了一首首诗歌之中,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怎能不让他感到“长相思,摧心肝”呢?在那一个个孤独难眠的夜晚,或许,他也会为自己的亡妻,垂下两滴清泪吧,“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让我们记住他吧,情深似海的元稹。

共 52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元稹生于乱世,丧父后,家境更是清贫。母亲携元稹兄弟四人迁徙凤翔,寄靠亲戚而住。凤翔是唐代都城长安的西北屏障,有重兵把守,社会一时比较安定,元稹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元稹自小勤奋好学,不仅直接受教于母亲,还常常从邻人家里借书,然后徒步去姐夫陆翰家求教。表兄胡灵之又教他诗歌格律和骑马射箭。9岁时,元稹作诗成熟,惊叹于长辈。因成长于民间,他对边塞风云和农村凋敝已有所了解。文字中对元稹一生为“情”所困,为“爱”所伤,对自己妻子,对自己的恋人,可以说是全身心的投入。当爱妻过世后,一面是深切悼念亡妻,一面又在又续弦再娶。可以说在情感上“一箭双雕”。不管怎样,我们都可以称他既有才华的诗人又可说是情深似海的元稹。而他的情诗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情意绵绵,爱意浓浓。文字饱满,渊博的历史考究,让我们悟彻了作者的才思敏捷。欣赏美文!倾情推荐!【军警社团编辑:林雨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12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