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散文】十里茶香弥古今

编辑推荐 【思路·散文】十里茶香弥古今


作者:余影 进士,8389.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3发表时间:2012-12-16 07:27:52


   东和乡是诸暨市的主要产茶区之一,东和的《十里坪》茶叶早就走出了诸暨,驰名于全省。近年来更是朝气蓬勃,进军华东;而且踌躇满志,窥测全国;大有席卷天下的雄心壮志。
   中国的主要商业集团,娃哈哈集团,康师傅集团,都采用东和的《十里坪》茶叶用于自己的茶饮料,行销全国,出口海外。这当然是《十里坪》茶的光荣。但这些还只不过是东和《十里坪》茶叶中的普通大众茶,小菜一碟,不足挂齿。其精品茶“龙井”和“石笕”,才是中坚和主力,才显得更是丰姿绰约,不同凡响。
   “龙井”是《十里坪》茶叶麾下的一个品种。本来“龙井”是浙江杭州的一个茶叶品种,是誉冠古今,驰名中外的特等名茶,主要产地是杭州市梅家坞龙井村一带,并不大的一个地方。
   由于“龙井”的名气实在过于响亮,其带来的商业利益也足以使人垂涎,于是浙江各地纷纷仿效龙井茶的制法,把外形制成扁平的“旗枪”状,都自称是龙井茶。
   一般茶叶的命名,不外乎两个原则,一是以外形命名,比方珠茶,是指圆形的,像珍珠;眉茶,长条形的,像眉毛;旗枪,扁而尖,像红缨枪的枪尖。
   另一是以产地命名,比方龙井,是指产在杭州龙井村附近的茶叶;越茶,是指产在古代越国,绍兴、诸暨、嵊州等地的茶叶;石笕茶,是指产在古代诸暨石笕岭的茶叶。当然另外还有以茶叶的性质和地方混合命名的,比方“祁红”,“闽绿”,分别指安徽祁门生产的红茶和福建地区生产的绿茶,等等。
   那么不是龙井地区生产的茶叶怎么可以自命为龙井茶呢?没办法,龙井的名称太诱人了,利之所趋,黄铜代金,大家纷纷袭取这一名号,最后弄得法不责众,无法杜绝这一现象。
   于是有关部门只得承认凡是旗枪外形的茶都可以命名为龙井茶,只是前面必须冠以产地,比方越州龙井,嵊州龙井,诸暨龙井,等等,以示与杭州正宗的龙井的区别。
   因此《十里坪》的龙井茶正式全称应当是“诸暨龙井茶”,或“东和龙井茶”,或“十里坪龙井茶”。
   杭州的龙井茶,作为一只高品质的名茶,自有其别人望尘莫及的优势。但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其他地方的茶叶,虽然无法达到杭州龙井茶的许多优良品质指数,但在另外某种指标上,比方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却有胜过杭州龙井的地方,其出产的茶叶有某种正宗龙井不具备的优势。这就是各地的杂牌龙井仍然受许多顾客欢迎的理由。
   东和十里坪的茶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十里坪茶园称为“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的茶叶叫“有机茶”。这里的茶树除了选择的品种优秀外,还采用无性繁殖,使茶树在抗寒、防病、抽芽率等方面的指标都达到最高值。更重要的是,对于茶树的管理用最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防病治病。茶树的培植中,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使这里生产的茶叶的品质,返朴归真,回归于原始和自然,让这里的茶叶成为真正的绿色饮品。
   因此十里坪生产的龙井茶尽管在文化内涵,历史影响,和整体品质等各方面,都无法和杭州的龙井茶一争高下,但有几项具体优质指标连杭州老龙井的茶也望尘莫及,以致使有些资深的茶叶审评专家都目瞪口呆。
   然而十里坪的龙井茶倒还在其次,真正使十里坪名声远播的还是另一只品牌的茶——石笕茶。
   石笕茶是诸暨一只传统名茶,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据有关文献记载,远在唐朝,诸暨就已经开始栽种和饮用茶叶。茶圣陆羽在其大作《茶经》上曾称赞过绍兴、诸暨一带的茶叶:“……浙东名茶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但诸暨的茶叶在社会上有具体的品牌,有具体的名气,则要远远晚到宋朝,而且是在南宋。
   南宋孝宗十一年(1184年),有一个人中了进士,此人名叫高似孙,余姚人。这位高似孙在此后的宁宗和理宗朝当了不少年的官,晚年写了一部书,叫《剡录》,这剡录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嵊县县志。
   高似孙人品和官品似乎都不好,奉承拍马,贪赃枉法,纵酒狎妓等都有所涉及。但他是个才子,在学术上有颇高的造诣。他的好些著作在清代乾隆年间都被收入《四库全书》。
   在他的《剡录》中第一次提到了诸暨的茶叶:“……越产之擅名者,会稽之日铸茶,山阴之卧龙茶,诸暨之石笕岭茶……”
   从此诸暨的茶叶走出草莽,进入沙龙,在上流社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时间又过去了三百多年,公元1566年12月,明朝的嘉靖皇帝病逝,他的儿子朱载厚即位,史称穆宗,即隆庆皇帝。
   这位隆庆皇帝是一位无能、懒惰、好色的皇帝。纵情声色,贪图享受,不知约束。终于由于纵欲过度,在位六年,三十六岁那年就病死宫中。
   这位隆庆皇帝不但喜欢美女,而且也喜欢美食。他无意中尝到了诸暨的石笕茶,为其色、香、味所倾倒,赞不绝口,认为是饮中极品,于是下令年年进贡。
   石笕茶外形状若兰花,白毫茸茸;汤色淡绿清亮,叶芽厚重肥嫩,香气馥郁幽雅,口感余味绵长。即或不是隆庆皇帝,如此仙品饮料,也没法拒绝,也没法不喜欢。
   这无疑是石笕茶极大的光荣,也是诸暨的极大光荣,于是当时的《隆庆诸暨县志》喜孜孜地写上一笔:“……今充贡明朝,岁进新茅肆筋……”
   诸暨的石笕茶终于登上最高的荣誉殿堂。
   然而此后漫长的岁月里,石笕茶的光环却逐渐退隐,以至于到晚清时最后消失。像一个绝世的美人,种种原因,失宠于社会,长久长久地沦落在民间草莽。
   公元一九八零年,诸暨的一些志士仁人重新开发石笕茶,使石笕茶重见天日,使石笕茶的品牌重新闪耀于社会。
   沦落的美人终于结束困顿的岁月,她拂去了历史的尘埃,站立于现实的舞台,依旧风韵不减,光彩照人。
   一九八四年,石笕茶就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被评为浙江名茶,在高品如云的浙江茶叶舞台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是浙江的七大名茶之一,具有了权威认定的地位和光环。
   诸暨出过一个大美人西施,西施的美据说可以沉鱼落雁。因此人们对于许多美好的事物常用西施来形容。比方杭州西湖的美,苏东坡就形容是:“欲把西蝴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无独有偶,对于石笕茶的赞美居然也拉上了西施,一个西施还不够,连清心寡欲的王冕也被拉上陪赞。
   中国著名茶叶审评专家俞寿康先生倾倒于石笕茶的优良品质,品尝沉醉之余,还提笔大赞:“貌似西施秀美,质如王冕清高;烘炒璧玉结合,别出一个诀窍。”
   烘炒是指茶叶制作的工艺而言,石笕茶传统工艺是炒制的,但东白湖的制茶专家为了使石笕茶的外形更秀美,采用了炒和烘相结合的工艺。因此俞先生说是“璧玉结合”,而且是“别出一个诀窍”。
   石笕茶的原产地是诸暨的石笕岭,石笕岭在何处,现在已经湮沦没处可寻。只知道在诸暨市的东白湖地区,所以现在诸暨市的东白山麓,诸暨市的东白湖镇是石笕茶的中心产地。。
   东和乡紧傍东白湖,也蕴涵有石笕茶需要的天时地理条件。但更主要的是东和人充分发挥了人和的因素,把石笕茶的事业推向更高的境界。
   因为就历史而言,十里坪生产石笕茶,还谈不上历史,开始生产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东和的十里坪茶运气不错,它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演绎自己的历史,开创自己的事业。
   它借得了科学发展观的东风,它充满了后发者的优势,它培育了现代化的茶园,它用现代化茶园生产的青叶制作干茶,制作传统名茶,制作石笕茶,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体现了“后来者居上”的哲理,它为所有奋斗者树立了不朽的楷模。
   东和大有前途,十里坪也大有前途。
  
  

共 30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东和十里坪的茶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十里坪茶园称为“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的茶叶叫“有机茶”。这里的茶树除了选择的品种优秀外,还采用无性繁殖,使茶树在抗寒、防病、抽芽率等方面的指标都达到最高值。作者以自己丰富的茶文化修养,引经据典向读者介绍了中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使读者可从中大致了解到活跃在中国茶文化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茶文化所作出的贡献,让读者看到了茶文化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读罢此文,能提高读者对茶文化的品味和更高的认识。推荐阅读。【编辑:蓝心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12-16 07:29:52
  这是一篇有修养,有品味的文章。问好作者!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