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散文】苦乐年华

精品 【海蓝.散文】苦乐年华


作者:梦飞翔 秀才,270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26发表时间:2012-12-17 17:04:29

小时候就总听老人念叨:以前怎么样,小时候怎么样,年轻时候怎么样。就感觉老人唠叨,念旧,真没意思。现在轮到自己了,也开始念旧,总是想起以前的事情,就像过电影,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想起过往,有很多的感慨,真的想写出来,只图给自己一个消遣的空间,回忆或回味那些过去的,永远也回不来的时光,在苦与乐中成长起来的年轮!
   小时的我,没啥可炫耀的,没有优越的家庭,更没有漂亮的脸蛋,是个腼腆、怕生、内向的女孩。不像现在的小孩,学会说话就知道爱美,谁说声长得丑那可是老大不乐意。我似乎懂事晚,六七岁都还不知道照镜子看自己的模样是丑是俊?再说那时候日子过得穷,也没钱买小镜子啊。母亲倒是有一面大镜子,是挂在墙上的那种,听母亲说,那是她剩下的唯一的陪嫁了,多少好东西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这里躲哪里藏的,损失了不少。挨饿逃荒那会儿,金银首饰一大包给了奶奶保管,谁知道等回来给奶奶要,奶奶说放丢了,一件也找不到了。唯独这面镜子,一直在墙上挂着,不值钱,也没人要。那镜子高高地挂在墙上,是母亲姐姐梳头用的。有时候也好奇,也想照照镜子,可我踩着小板凳都够不着看到,后来也就不去想了,只知道自己瘦小、多病、爱哭,不招人喜见。
   从六七岁开始,我经常肚子疼,厌食,尤其是早晨,肚子疼的不想吃饭,自己蹲在炕角里“吹猪”。看着一家子人津津有味,狼吞虎咽,谁都不理睬我,心里就特别的难受,感觉肚子更疼,就忍不住流眼泪。娘没好气地说:“放着饭不吃,你哭啥?就会磨人!”“俺肚子疼嘛。”听娘这么一说,心里更是委屈,不由得就哭出声。“肚子疼有啥法啊?”娘无奈,只管吃饭。“这个小四妮,一吃饭就哭,真会磨人。”饭桌上传来谁的愤愤声,我哭得更痛。
   九岁上学的时候,我比同龄伙伴足足矮半个头,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女孩。由于经常肚子疼,走路习惯两手抱紧肚子,腰身前倾,以至于长大了脊背都直挺不起来。十岁那年才发现肚子里长了绦虫。可能是因为我经常不吃饭,肚子里没有了吃食,那虫子本想寻找吃的途径,急不择路,不小心从我的肛门里耷拉了出来,走错了门,吓得我狼嚎般的喊:“娘,你快来看这是啥?”娘赶紧从屋里跑到茅厕,看到耷拉着一尺多长、大人的手指粗细扁扁的东西,确实也吓了一惊,但是娘很镇静,不慌不乱,找来一个硬挺的玉米秸,自言自语:“跟上次耷拉的那东西一样,就是粗了些,这次慢慢往外缠,别再缠断了。”娘似乎比上次有了经验,沉着,用心,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游着劲往外扯……
   七岁那年也有过一次,只是比这次细多了,缠出来的也少,大人也就没在意,以为小孩子肚子里都长虫子,只是我肚子里的这个虫子比别的长了点,不是蛔虫的那种,吃点虫药就会没事的。
   那时候,小孩子肚子里都长虫,一尺来长,那种两头尖的蛔虫。或是不讲究卫生的原因,或是跟药物有关。现在的孩子谁的肚子里还长蛔虫?吃一次“肠虫清”就清除干净了。那时,卫生室所里有一种药蛔虫的专用药,我们都叫它“洋糖”,带彩色花纹的,红、粉、蓝、橙各种颜色都有,圆椎样,糖块大小,小馒头形状,吃起来甜甜的,稍有点怪味。三个月或者半年吃一次。大人们有种特别的说法,吃虫药必须上半月吃,因为上本月蛔虫头朝上,吃下的药就会直接进到它嘴里,容易把蛔虫药出来。果不其然,每次吃过“洋糖”,小孩子大便的时候就会或多或少拉出几根蛔虫,我也吃洋糖,也不止一次拉出过一根或几根蛔虫。但是蛔虫不吓人,都是裹在粪便里拉出来的,可是,我肛门里耷拉出来的这种绳子一样的虫子毕竟很少见,我一生也就见了那两次。
   七岁那年耷拉出来的这虫子不过筷子那么粗细,娘慌乱中用劲大了,缠出来大约两三尺就断了,退回了肚子里看不见了。不像这次大人的手指那么粗,缠到秫秸上一个大线蛋了还没断。“咋有这么长的虫呢?”娘自言自语,我陷在刚才的恐惧中惊魂未定。最后,还是缠断了,没有完全缠出来。娘拿着那秫秸上的“线蛋蛋”,满脸的虚汗,我看到娘的手颤抖的厉害,几乎拿不动手里的那东西……
   哥哥姐姐回家吃饭的时候,娘从窗台上拿出来从我肛门里缠出来的大线团似的“肉绳子”,放开差不多有五六尺长。全家人都惊呆了:“这是啥东西呀?真得去找医生看看了。”
   大哥当时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他也不知道那是啥东西。第二天,他用自行车带我去县城找他的老师,我们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奶奶的一个表弟,我们叫他舅姥爷。他是个很有医学经验的老中医,德高望重,很有权威。舅姥爷听了大哥的叙述,当即就说:“这叫绦虫。”“这种虫子不容易出来的,一般的药物也拿不住它,更别说‘洋糖’了,它咋就自己出来了呢?”舅姥爷也感觉奇怪、纳闷,最后开了个玩笑:“是这小妮子命大,不该死。”舅姥爷说这种虫子生命力很强,会长遍人的全身,最后长到眼睛里人就会死。不知道是舅姥爷吓唬我还是真的,他给我开了七天的中药,配着适量的经瓜子,一天三付,早、中、晚按量吃炒焦的经瓜子。并且特别嘱咐,除了吃中药,吃经瓜子,不许吃别的任何东西,一口饭食也不许吃。那七天,我就一日三餐喝中药,吃经瓜子,已经记不清那七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记得吃经瓜子吃的我看见经瓜子就想吐,后来是几年还都见不得经瓜子。喝中药还好点,即便再苦,一口气喝下去也就没事了。可是,吃经瓜子是要一点一点嚼碎了才能咽下去。炒焦的经瓜子确实很脆很香,但是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更何况每顿饭吃,还不能吃别的东西。弟弟们则馋的砸吧嘴,围着我一边一个,娘在一旁看着,不许给他们吃。“这是你姐姐药虫子的药,你们可不能吃,吃了也会长虫子。”娘一边哄一边吓唬他们。一听说吃了要长虫子,他们谁也不敢再伸手向我要经瓜子吃了。
   那一年,我瘦得已经不象个小孩样了,几乎走不动路,娘带我玩,见到大娘婶子们就会唉声叹气:“你说俺四妮能成仙呗?”那时候小,不知道“成仙”是啥意思,后来大了才懂得,“成仙”就是成人的意思。娘见我实在熬不住,就让大哥给我打了两合B12营养,但是下半年还是休学了。十二岁开始身体才慢慢恢复健康,身上开始长肉,个头也见长了,但依然比同龄的孩子矮一截。
  
   (二)
   一九七八年,我十四岁,考上了初中,离我们村五里路的孟楼村,我这一届,是乡村最后一届二年制初中。跟我最要好的同伴,报名去了乡联校,是第一届三年制初中,比我们二年制的多了一门英语课,以后的初中也就开始学英语了。
   开学前不久,我才知道村子里有几个同学都去了乡联校报名,都是家长提前找人打了招呼。我回家跟娘说,也想去乡联校上初中,娘就让大哥给我去问或找找人,看能不能去上?大哥回来说已经晚了,招生名额早满了。我松的不轻,默默的流了两天的眼泪。
   进了初中校门,我的成绩一直不错,特别是数学和语文,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初二上了化学课,我对分子式的接受能力很差,几乎就没有学懂,中考时或许拉了不少分数,总算也接到了高中通知书,我也为此欣喜,只是碍于家庭的阻力没能如愿进入高中校门。
   上了初中,我才懂得了“自卑”的含义。因为自己个头矮,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时不时损伤我的自尊心,常常当着我的面,有意无意的用手比划高低,虽然他们并不提名道姓,我依然感觉像被人扇了巴掌,却又不能跟他们理论,“无聊!”我用愤怒的眼神剜他们,他们则嬉皮笑脸:“你咋知道俺是比划你呢?是不是你的茬子太高了啊?”他们一起哄笑,我气得含着眼泪跑开。
   全班男女生四十八人,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个头最矮的一个。女孩子谁不爱美?矮个子夺去了我所有的爱美之心,感觉自己就是个人人都看不上眼的“丑小鸭”,自卑的心理助长着好胜心。
   后来,开始对异性有种朦朦胧胧的情感或者渴望,班里传开了那几个长得漂亮的女同学跟几个年龄大的男同学怎么怎么样,我暗暗的羡慕长得漂亮的女同学,有男同学喜欢、爱慕、追求。自己就算有喜欢的男生,也只能在心里偷偷的爱慕,连多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就因为自己的个头矮,自卑心理的迫使,怕成为他们的笑料,遭到鄙视。我一直暗恋着一个老实、沉稳学习优秀的男同学,默默地埋藏心底,算作一生的秘密,却也早已被多年的生活忙碌磨砺得所剩无几,只是偶尔想起,偷笑自己那时候的纯真。
   我越是自卑,内心越是要强,心高气盛,不甘落后,不轻易服输,总想跟命运争高低。然而,命运偏偏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容不得我选择——只怨自己生不逢时。
  
   (三)
   一九七九年,农村就开始了田地责任制。我们五口人分了十二亩地,可把父亲高兴坏了,连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终于自由了,熬出头了。”
   第二年夏天,我初中毕业,正好赶上我们县被设为定点产棉区,强制性的让各家各户种植棉花,人均一亩。我们跟大哥两家九口人,最少也得种八亩地的棉花。大哥因为躲避计划生育,带着嫂子去外地放蜜蜂,把两个孩子和田地都扔给了父亲。当时两老人都已年近六十,母亲多年没下地干过农活了。分到手的十几亩地对父亲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负担,决定让我留家里帮他干农活,就眼下这种情况,学是不能再上了。我拗不过父亲,流着眼泪把高中入学通知书夹在书本里放起来。
   辍学后,我几乎彻底绝望了,整天沉默无语,郁郁寡欢,都不想跟娘说话,心里有怨,有解不开的结。不上学还指望啥走出泥土地?如何改变命运?我茫然,痛苦不堪,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白天的疲乏和劳累,内心里的痛苦和不甘,交织在一起,时刻困扰着我,晚上难以入睡,只好用书本来消遣、解除、催眠,每晚都是手捧着书本进入梦乡。
   下年,我儿时的同伴梅毕业了,没有考上高中。她父亲是村干部,几个月就当了村里的代课老师。我们又能天天晚上在一起了,谈我们两个人之间的话题:将来、人生、梦想、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对于将来的人生,我失去了信心,感觉无望。“你作文那么好,何不尝试一下文学创作?”朋友的话提醒了我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搞文学创作也正是我目前唯一的出路,又不耽误农活。只要不耽误农活,我做什么父母都不会反对。我想我已经别无选择。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自强好胜的性格开始形成。由于自身条件有限,自卑心理常常困扰着我。
   八十年代初,乡下不那么限制结婚年龄,一般十八九就结婚,条件好的甚至十六七就结婚了,特别是男孩子。很多不登记就结婚的,先结婚,后登记,有的一辈子都没见过结婚证是啥样的。眼望着同龄的女伴一个一个定亲结婚,做代课教师的梅,嫁了个师范毕业生,后来经过许多的关口,她终于转为正式老师了。
   我的终身大事迟迟没有着落,父母开始心急了。其实我也焦虑,只是不好说。我不想糊里糊涂就把自己嫁了,我的心愿是走出泥土地,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结婚。于是努力的看书学习,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学成才,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不然,就自己的家庭背景,凭自身的条件,要想找个自己喜欢的比什么都难。在这方面,我一直自卑又要强,一心想找个有共同语言,相互谈得来的人。我追求的是志趣相投,相互欣赏,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或许是看书看的,渴望得到书本里那种浪漫缠绵的爱情。
   先不说周围的人们如何封建,如何势利眼,他们把我个头矮视为致命的缺点。只要个头高就是“人样子”,模样俊点丑点都不重要,识字不识字都没有关系。俗话说得好:“高个门前站,不会干活也好看。”而我再怎么能干,再怎么注重修养,再怎么温柔贤惠,再怎么心气高,也弥补不了“小个子”这个致命的缺陷。我白天跟庄稼打交道,晚上挑灯夜战看书,根本就接触不到可以接触的人,更别说“自由恋爱”了,只能“守株待兔”,被动的等待……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上门提亲的则越来越少,少到几乎无人问津。父母能不着急上火吗?人家姑娘十七八就嫁了,眼望这我都二十四了,居然连个说媒提亲的都没有了。于是,父母托亲告友给我找人家。我自己虽然口口声声说:“宁肯去做尼姑,也不随随便便嫁出去。”但说归说,又有哪个女孩不希望“嫁”出去?其实我心里也挺着急。
   亲戚朋友也都为我着急,恐怕我老在家里嫁不出去。我心里也暗暗的惶恐着,真要嫁不出去呢?是不是也该想想降低自己的标准?
   这年冬天,我终于架不住世俗和家庭的多方压力,还是被动的定了亲,跟我幻想的爱情标准风马牛不相及。定亲那天,我当着众亲友的面,扑在姐姐怀里痛哭的撕心裂肺,在他们极力的开导劝解,无有主见的我还是及配合的完成了定亲仪式。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的我又该怎样呢?枉读了一大堆书,既没主见又没勇气跟世俗对抗,跟命运挑战。我再次失望,看着那些退稿信,我欲哭无泪。几年的努力,几年的拼搏,所有的希望和梦想,都不存在了……我哭了整整一夜,没人知道我的哀怨,我的苦楚。我不喜欢那个男孩,从相亲到定亲都没说几句话,真不敢想像将来怎么跟他结婚过日子?几乎就是个陌生人,跟我想要的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却连一点点抗争的勇气和力量都没有。我无声无息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像大病了一场。母亲陪我掉眼泪,劝我说:“人不能跟命争,谁让你没生到好人家呢?”我无语,我已经淡漠了这世界,淡漠了生活中的一切。但是我却从来都没想过要轻生,或许是我骨子里的坚强迫使我要顽强地活着,活着,就是希望!

共 17238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生是什么?是一天又一天的行走还是翻开的一本书,作者用翔实的笔触将自己的生活做了一番全面的总结。在人生的路上,不知要遇到多少人,然而,最终能留下记忆的并不太多,能够常常眷念的就更少了。零零散散的记忆中,作者从由时间的顺序上开始写起,它携带着童年的欢歌的序曲也有母亲、姐妹、同学……那一草一木,以及在烈日下劳作的人们和那条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经过作者的艺术渲染和升华便有了生命。浓厚的乡情亲情扑面而来,很质感,细腻而又温暖如春,词语表达质朴平实,拙而不俗,丽而不媚。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17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2-12-17 17:05:00
  这是对自己最好的总结。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 楼        文友:锦妤        2012-12-17 17:05:46
  看作者的文章,想起了自己好多童年往事,以后也会拿起笔的……问候了朋友,祝福你快乐。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梦飞翔        2012-12-17 19:09:48
  谢谢编辑老师精心细致的按语,很感激,谢谢您的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