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地红尘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红尘连载】三星堆(七 八)

编辑推荐 【红尘连载】三星堆(七 八)


作者:迷音 秀才,217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36发表时间:2009-02-05 12:14:02


  
   杜宇的家人和族众从岷山上滚落到成都平原之后,两边的人群像蜂群一样往中间靠拢,和中间的人群聚拢在一起。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和拥抱,就交头接耳了起来,整个场面就像一锅剧烈沸腾的黑米粥。很快的这锅粥就在地面上像岩浆一样向四周流淌开来,他们决定分头去寻找合适的栖息地。
   经过了一天两夜的探寻和勘验,四散各处的人群又合聚一处,这锅粥再一次剧烈的沸腾了起来。从北边回来的人说北部洼地太多,很多兄弟姐妹差点就身陷其中,显然不适合居住;从南面回来的人说南方到处都是逮野猪的陷阱,许多同伴差半步就像野猪一样掉了进去;到东边的人说东边满地都是粪池,怀疑是当地土人的厕所群;去西边的人很明显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说西边的地面上星罗棋布的排列着各种动物的巢穴,有大蟒蛇的,有大象的,有大熊猫的,有土拨鼠的,等等。居然没有人看出来它们真实的面目。可见濮人隐藏能力的高明,同时反映了蜀人观察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是此消彼长的局面,无论如何赢家只有一个。
   从各方回来的人提供的具体情况大相径庭,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他们得出结论:成都平原上的坑太多,不适合居住。于是他们决定沿着波涛汹涌的岷江往南方继续迁徙,这次他们觉得后方已经没有追兵(事实是后方从来就没出现过追兵),所以不需要表现出仓皇逃窜的样子,开始步行起来。走着走着,他们居然找到了乔迁的感觉。乔迁就应该有乔迁的样子,所以他们的脸上开始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杜宇被梁利从井里背出来的时候,他的族众已经在三天前离开了成都平原往南方行进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走了三天的时间,现在估计已经离成都平原有千里之遥了。
   杜宇离开梁利之后想去寻找他的家人和族人,但是找了老半天,发现四顾无人,孤独和凄凉就迅速地涌上了他的心头,他就在路边的一棵苹果树上摘了一个青苹果,坐在路旁一边张开嘴来吃,一边眼望苍天,伤心透顶。这时他看到南方的天边出现了一个黑点,正往自己头上的天空靠近,它在靠近的过程中不断地放大,杜宇终于看清楚那是一只黑色的大鸟。这只大鸟从他的头上掠了过去,发出一声“哇”的怪叫,同时拉出一堆屎来,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杜宇的头上,他觉得这种叫声和鸟屎正好切合此刻的心境,就仰天长叹了起来,好象一只在陆地上搁浅的鱼。
   过了一段时间,杜宇的头上又掠过一只黑色的大鸟,像第一只大鸟先是发出“哇”的一声怪叫,再拉出一堆鸟屎,然后这堆鸟屎又不偏不倚地落在杜宇的头顶上,杜宇觉得他的愁绪就像这天上落下来的鸟屎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又过了和刚才一样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杜宇的头上出现了第三只黑色的大鸟,发出第三声“哇”的怪叫,拉出了第三堆鸟屎,然后杜宇的头顶第三次成为了鸟屎的接收站。同样的事情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三次,只要是正常人就不会意识不到这里面应该有状况发生。当时杜宇虽然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但是他无疑还是正常人,所以他暂时将失落感放在一边,将所有的心思投向天上,预感到第四只大鸟即将从头上飞过。
   果不其然,在杜宇盘算时间差不多的时候,第四只大鸟如期而至,发出第四声怪叫,拉出第四堆鸟屎,这次杜宇已经有所防备,一闪身就避开了。接着每隔一段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就会有一只黑色的大鸟出现。杜宇低下头将握紧的拳头抵在前额上,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开始思索这里面到底蕴涵着怎样的玄机。这时天上却发生了变化,等到第七只大鸟飞过之后,突然南方的天空上“唰”的一声黑压压地出现了一群鸟,它们划出一道形似包围圈的弧线向北方推进,到杜宇头上的时候,这道弧线突然变形,转向南北方向拉直,慢慢地这群鸟在天上构成了一支直指南方的箭头。箭头不再往南北方向移动,而只是在杜宇的头上往东西方向摆动。
   杜宇发现这个鸟群里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鸟,大鸟、小鸟、不大不小的鸟;白色的是鸽子和天鹅,红色的是火烈鸟和鹦鹉,绿色的也是鹦鹉,最多的是黑色的,有八哥、乌鸦、大鹏、秃鹫等,还有其他颜色的他就懒得认是什么鸟了,在这些鸟当中,鹦鹉和八哥是懂得说人话的,所以它们就在天上不停地叫着“龟儿子、龟儿子”。杜宇恍惚之间仿佛听到了父亲深情的呼唤,不禁泪如泉涌。他看到了天上的那支箭头,知道是父亲和他的族众往南方去了。
  
   天上的鸟确实是杜宇的父亲引领众人派去的。当时他们走到半路,杜宇的父亲突然在移动的人群中突然立定,像是双脚变成了树根一样,他用手捋了捋垂落到面具下颌的山羊胡子,缓缓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众人以为他诗兴大发,都纷纷停下脚步准备听他吟诗。只听到从他的面具之下传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叹息之后,又传出一句话:“原来我的儿子没有跟上。”尽管语气悠悠,但众人还是听出来这不是诗,都感到很扫兴。他们扫兴得正是时候,因为他们的王子杜宇丢了。
   所有人很快就都知道了这件事,人群顿时停止了流动,前头和后尾的人一起往中间回缩,他们又汇聚成了一锅沸腾的粥。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出谋划策,尽管有些人纯属是为了起哄,但并不影响大局,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找到王子的最好办法是召唤,召唤的最佳角色是鸟。
   在蜀国几乎每家每户都饲养至少一只鸟,有些家庭还是养鸟专业户,这就像现代城市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宠物一样,不同的是现在宠物种类除了鸟类,还有猪、狗、老鼠等类别可供选择。但是蜀人所养的鸟和我们的宠物最本质上的区别是,它们除了吃饭睡觉拉屎之外,还可以帮蜀人做很多有用的事情,比如送信、指路、预报天气等。蜀人准备用鸟去召唤杜宇,就是使用了它们指路的功能。
   我们的宠物都有名字,叫它们过来跟前就唤它们的名字,而蜀人要招呼他们的鸟,叫名字只是其中一种方法,他们还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人将呼哨声传递到天上去,不同的人音色和音调是不同的,因此就产生不同风格的呼哨声,有悠扬的、低沉的、厚重的、轻快的等等;有的人采用一连串拖拉长音的呼叫,手掌并成喇叭状贴在嘴上,对准天空“啊呜啊呜”地叫;有的人则是模仿自己家的鸟的叫声来吸引它们,如果自己家的鸟是雄的,则模仿雌鸟的叫声,如果是雌的,就模仿雄鸟的叫声;还有人采取唱山歌、敲牛皮鼓等等方法。各家的鸟听声判人,纷纷出现在天上,然后争先恐后地停落在主人的肩头上,一时间迁徙的蜀人部落变成了一个鸟类的天堂,各种鸟叫掩盖了人声。他们又交头接耳了一番,决定首先每隔一段时间放飞一只鹰,总共放飞七只,目的是引起杜宇的注意,本来是没有叫那些鹰拉屎,但是那些从来没有看过没有戴面具的人类,以为自己看到了怪物,就觉得胃肠很不适,才纷纷拉起肚子来。七只鹰飞过去估计杜宇已经注意到了,再将所有的鸟放飞,这些鸟都具有很强的倾听能力和指路能力,它们明白主人们的意图,在看到杜宇的时候就自觉地构成了箭头的图案。杜宇尽管没有戴面具,但是它们从小在杜宇身边盘旋,对他的身材、头形和气质了如指掌,所以才能一击得中。
   杜宇的父亲和他的智囊因考虑到那些鸟只能给杜宇指示他们是往南方走的,要让他能够真正找到他们必须给他指示具体的路线。他们又口沫横飞地讨论了一个晚上,直至通宵达旦,在第二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他们终于达成了协议,并且制定出一整套方案,方案的代号是杜宇的父亲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叫做“钓鱼”,意思是杜宇是鱼,他们是钓钩,这鱼和钓钩亲密接触的期间,他们将设置很多诱饵,把杜宇吸引到钓钩上。他们都以为这个代号充满了邪恶,听起来杜宇仿佛是要回来送死似的,但是他们又考虑到这是杜宇的父亲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不能挫伤人家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于是都口是心非地在他面前称赞这个代号“生动形象,寓喻深刻,一目了然,一针见血”等。
  
   杜宇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个晚上之后起来找路,他一开始就把方向定在南方。当眼前出现一条路时,他往往要弄清楚这条路的附近有没有其他的路口,如果没有的路,他就大胆地走上这条路,因为旁边既然无路可走,这条路就像一道只有一个答案的题目,只有选择和不选择两种可能性,没有第三种可能,而在必须作出选择才能得分的前提下,可能性就只有一个了。
   当他走完唯一的道路总是发现眼前会出现三岔路口或者羊角路口或者掌形路口,也就是说他的眼前经常同时出现不止一条路的情况。他一般在远处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于是总是一边走近心里一边担忧,就像要回答一道有三四个答案的单项选择题,他要在心里盘算到底哪一个路口才是正确答案。选择只有一个,使他心里茫然而又矛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每一次当他走近交叉路口的时候,所有的愁绪便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因为他总是遇到这种奇怪的现象:要是他眼前出现的是三岔路口,往往其他两个路口早就被堵死了;要是他眼前出现的是羊角路口,其中一个路口就会被堵死了。也就是说,不管是三岔路口还是羊角路口,都只剩下一个路口可以走。这种现象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但也免去了他抉择的烦恼,他像所有的正常人一样每次都走上那条唯一剩下的道路。
  
   杜宇的父亲第二天凌晨时分将全国最优秀的建筑师和流氓召集起来,谴派他们前往来路去完成“钓鱼”的第一阶段,名称就叫做“死路一条”,意思是将所有的路都堵死只留一条,于是鱼以为是活路,其实这条路的尽头处正是钓钩的所在处。
   天上星光点缀,只能依稀辨别来路的方向,蜀国最优秀的流氓领着最优秀的建筑师已经在凌晨的夜色中潜行,赶赴来路的各个路口。这些流氓中的小偷分子最惯于走这样的夜路,所以他们毫不费劲的就把其余的流氓和所有的饿建筑师分批带到目的地。那些小偷发现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就匆忙返回,因为他们要趁着黎明的曙光到来之前,再回去干几票本职的行当,小偷也是人,也要吃饭。
   建筑师和其他的流氓分散到各个路口,开始着手堵死多余的路口。建筑师一般是在多余的路口按照路宽垒起一人多高的夯土墙,这种墙除非十几条大汉合力不能将其推倒,所以杜宇要想推倒它简直是一种幻想。而考虑到他有可能回爬墙,几个既不怕苦又不怕脏的同时又具有实干精神的流氓就用狗屎将墙面均匀地涂抹了两遍,直到十米之外仍然是臭不可闻为止,这样就绝对保证万无一失。建筑师除了垒墙就是架桥,就是在多余的道路两边之间架设十几层圆拱木桥,桥与桥之间的垂直空档连一只鸡都挤进去,考虑到杜宇可能练过缩骨功,有些智慧型的流氓就往桥面上丢各种死老鼠、死蛇之类的死物,还在桥身上缠上各种带刺的藤蔓,再在这些藤蔓上挂各种仙人掌、剑麻和刺球,足以破灭了杜宇从桥面之间挤进去的梦想。还有一些力量型的流氓不辞劳苦从山上伐下了各种名贵的巨木,再将它们从山上拖到路口,杂乱无章的叠放在一起,简直就等于在多余的路口上植下了一片小森林,于是路口仿佛就在路人的眼前消失了,好象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建筑师和流氓们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圆满地完成了“死路一条”,就各自从路口退了回来。
   杜宇的父亲将全国最优秀的建筑师和流氓派遣出去之后,又马上将全国最优秀的雕塑家和最优秀的猩猩召集起来,紧跟“死路一条”的工作组去完成“钓鱼”的第二个阶段,名称叫做“四海为家”,意思是杜宇走上他们引导的正轨之后,就会在正确的道路上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朋好友的呼唤,他就一路在一种家庭式的温馨中感到自己并非一个人走在路上的。
  
   杜宇每次只能看到还有一条路没有堵死,于是就走上了这条路。为了打发百无聊赖的行程,他一路上欣赏四周的景致,一连走过了几条路,他又遇到了种种的怪现象:要是这条路两边有裸露的石头,他就会发现石头上雕刻着一副面具的图案,他仔细辨认,又发现居然是自己面具的模样。有时候路边是一座山,面具的石雕就覆盖了整座山,有时候路边是一座石林,那么每一根石柱自上而下就会盘绕着大大小小的面具石雕。甚至有时候杜宇脚下踢到的石子上都雕刻着自己的面具。这个戴了十四年的面具居然层出不穷地出现在异乡的石头上,这不能不让杜宇感觉到神奇,他还以为这都是大自然造化之功呢,不禁感叹造化智慧的深不可测,不仅在各种不同的石头上雕出同样的面具,而且慧眼独具地单单就挑中了自己的,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凭空就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成就感。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无疑都是蜀国最优秀的雕塑家的杰作。
   杜宇的父亲除了派去雕塑家的同时,还派去了一大批的类人猿,这些极通人性的黑猩猩和大猩猩,按照国王的指示,占据在杜宇走过的路边的树上,每隔一里的树枝上就有一只猴子站立在那里,沿路就和分布着几十个哨所相似。它们攀在树枝上往路上俯视,一瞅见杜宇从自己的身下走过,它们就会大喊大叫起来,将树枝摇晃得像遭遇了台风。杜宇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头上响起了一阵野兽的怪叫声,只觉得四肢顿时变得像棉花一样软绵绵的,只好瘫坐下去,抬头一看只见一棵树好象受到寒风的袭击一样在瑟瑟地发抖,树上站着一只黑色的大猩猩或者黑猩猩,四只脚同时抓住四根树枝,仿佛正受着马蜂的围攻似的在树上摇晃,它还不时把牙齿露了出来,看样子好象在炫耀它有一副洁白的好牙。杜宇定睛一看,原来所有的猩猩都是他很眼熟的,依稀就是他们家族豢养的猩猩,反正所有的猩猩都长成一个模样,他就倾向地把当成家里的了。这样以后,他的手脚才又从棉花变成麦芽糖再逐渐变成了原样,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离家不远了。在他的眼里,家不是一幢一幢的建筑,而是一个一个的人。
  

共 1015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历史小说里,我们也许不知道那些细节与事件是否真实,可我们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吸引,一种读下去,跟随文字,去寻找远古痕迹的诱惑。鲜明的人物的个性,是这种吸引点之一。——无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无尘        2009-02-05 14:09:12
  远古时代,面具竟然比衣服还重要,呵呵,很有意思。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2 楼        文友:落梅香        2009-02-05 16:35:20
  呵呵
   瑰奇的想象力
   尤其是杜宇的父亲的钓鱼计划
   建筑师 流氓 雕塑家
   呵呵
   远古时代的呼唤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