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青春客栈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客栈连载书评】名著揭秘:解读西游 一

编辑推荐 【客栈连载书评】名著揭秘:解读西游 一


作者:春风杨柳 举人,405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95发表时间:2012-12-24 11:50:36

【客栈连载书评】名著揭秘:解读西游 一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名词解释:
  
   灵根:灵妙的根本。这里指花果山顶上的一个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内育仙胎,遂有灵通之意。
  
   心性:佛教术语,是纯洁不染、永恒不灭的精神。人和佛都具有这种精神,但人的这种精神必须经过修持才能具有。
  
   儒家也有关于心性的论述。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的理论或学说。中国哲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但是天人之际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对于心性的不同理解和说明,是儒学内部派别分歧的重要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儒学内部派别划分的主要标志。从心性论的历史演变,可以清楚地检阅儒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还没有确立完整的心性论。孔子没有论及心,论性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在他看来,“人之所以异于者几希”(《孟子·离娄下》),人与动物之间是有相同性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尽心下》)人与动物相同的因素是性,但却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不是人性。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在孟子看来,人性与人心本是二而一的东西,人性即是人心,人心即是人性。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心、人性,并且是由其出来的东西,是人心、人性中本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这种心性论的确立,惊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寻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
  
   孟子的心性论以性善为基础,以心性不二为核心,以天人贯通为特征。这种心性论,其先验论的色彩是非常凝重的,这是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但是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在儒学发展史上,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如果说,心性不二是孟学的核心,那么,心性二分,以及由心性二分而引起天人二分,则是荀学的基本特征。孟子把心理解为人之为人的本心,与此不同,荀子则把心理解为感官之心。
  
   虽然荀子也像孟子一样,认为性是人秉受于天的,是先天的,是天赋的。但是与孟子不同,荀子将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当作基本的人性,从而得出了人性恶的结论。从而人身修养的过程,在荀子看来,完全是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
  
   印度的狼孩子事例告诉人们,人的心性是后天形成的,并不是先天具有的。
  
   修持:佛教术语,指佛教徒要根据佛教教义的规定进行严格的学习、遵守和实践。如严守戒规,一心一意,不生杂念,善于施舍,静虑离欲等等。
  
   无常:佛教术语,指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独立的存在。
  
   名色:佛教术语。名,是精神要素,即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也就是六大中的识大;色,就是地、水、火、风、空物质的要素。简单的说,名色就是身心合成的存在。
  
   大道:佛教的正道。
  
   樽罍(lei):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形状像壶。
  
   箬(ruo)笠:箬,一种竹子,箬笠,竹子做的防雨的帽子。
  
   箨(tuo):从草木上脱落下来的皮或叶子。
  
   籴(di):买入。籴几升米,买几升米。
  
   篁(huang):竹林,也指竹子。修篁,长竹子。
  
   瀛(ying):大海。
  
   处处巉崖:巉,山势高险的样子
  
   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髽髻(zhuaji):女孩梳在头顶两旁的髻。髽髻夫妻:结发夫妻。绾(wan):把头发绾起来。
  
   榛松榧柰:四种乔木的果实,能食用。
  
   鸿蒙:宇宙之前的混沌状态。
  
   本回提要:
  
   孙悟空出生于花果山上的一个仙石,由东胜神洲经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拜须菩提祖师为师,修持得道,并得名孙悟空。孙悟空由民间草头王成为道教信徒。悟空佛教的法名,道教的信徒。
  
   本回提示:
  
   1、作者暗示了《西游记》的宗旨,“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篇中说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可见读此书可释厄。儒家提倡以德治国,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吴承恩提倡以佛治国。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强烈不满,认为治理社会的真经是西天的佛经,只要按照佛经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使社会成为极乐世界。
  
   2、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北宋理学家邵雍在《皇挤经世书》讲宇宙历法,说盘古开天地,天地之数为129600岁为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继而,因为乾坤、阴阳作用,产生了万物。这也是儒家和道家普遍认识的宇宙观。《西游记》采用了这一说法,他认为十二会是按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一天又按地支分为12时辰。
  
   地球产生于亥会之初,当时一片黑暗,故曰混沌,也称鸿蒙。“天开于子”,子会时,出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地辟于丑”,丑时出现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人生于寅”,寅时才出现人类,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
  
   老子认为,无,天地之始终;有,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佛家则认为宇宙,时间上没有开始和结束,空间里无边无际。所有的万相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地球的出现是这样的,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和灭亡,都是因缘聚合和分离的结果,根本不存在一个创造万事万物的道,不承认有道的存在,也不承认有救世主。可以说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四个论点所说明的缘起理论就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解释。因此,地球乃至万事万物都没有开始和结束。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道与佛家宇宙观的区别。
  
   不过这里作者将儒、道、佛三家的宇宙观结合起来描述了世界的起源,并交待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是在怎样的时间和空间。即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在四大部州都有生死轮回过程,处于三种境界:一是欲界,为具有各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这便是四大部洲。二是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已经离开欲的众生所居住。三是无色界,更在色界之上,为无形众生所居住。佛教认为三界都是人类未觉悟之前所处的“迷界”,只有从中解脱出来到达“涅槃”境界才算圆满。所以《西游记》里常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这个意思。
  
   3、阐述了神仙观。“满庭芳”告诉人们何谓神仙。神是神话中神通广大的英雄,也是英雄死后人们尊敬的称呼,如诸葛亮、关羽、岳飞、李冰父子等。仙通常指道家得道的人。道教对仙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的,仙有五等,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
  
   所谓神仙,厌居尘世,得以中成之法,抽铅添汞,金精炼顶,玉液还丹,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共满忘形,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世,以归三岛。故曰,神仙不离于神。功成名就,超凡脱俗,精神永存。
  
   4、作者将石猴写成男儿貌相实无性别和孙悟空的命名是有深刻用意的,一是寓意“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玩空须悟空”的世界观、人生观,二是反映了宗教超越性别的理念。
   这块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寓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围圆二丈四尺,寓意二十四气节;石头有九窍八孔,寓意九宫八卦。可见这仙石是吸取来日月精华,“日月”为易,是生化万物的力量。
   北宋大儒程颢强调:“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业。”
   石猴取名孙悟空,也是别有一番寓意的,孙者子小也,悟空含有佛教之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修行的根本就是要悟出这个佛教最根本的道理来。
   佛教和道教都属悟性思维,他不同于西方的理性思维。凡是都讲一个悟字,这个悟字含有理解、消化、发明和创新等。
   对世界怎么看?只有四大皆空,五蕴俱空才是真正领会,才算进了佛家的门。
   也有将悟空理解为佛与道的共同含义。道家求领悟“无”,佛家求领悟“空”,两字相通,所以叫悟空。
   当然也有人将孙悟空理解为“心猿”。佛家认为一切都源于心性,魔由心生,亦有心灭;心无挂碍,无挂碍;境由心生,而不是心由境生等,这在哲学上便是主观唯心主义。
   猴子代表心猿,那么孙悟空的含义也就更加明了了。
   佛与道都认为童心最能反映人的本性。修行也好,修炼也罢,都是在修心,是在返璞归真,回到婴儿状态。
  
   5、书中的南赡部洲应该是南瞻部洲,这里是作者的一处笔误。唐代处初年,有一位名叫那提的印度僧人,游历了古印度和南亚、东南亚诸国之后,来到中国。观察了当时佛教之后,那提说:“脂那东国(指中国),盛传大乘,佛法崇盛,瞻洲称最。”瞻洲即南瞻部洲。
  
   6、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祖师是一个集儒家、道家和佛家圣人,须菩提是佛家的称谓,祖师则是道家的称谓。不过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中倒有一个真实的须菩提。须菩提出生于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一个富有的婆罗门家庭,其父亲老年得子,对其十分宠爱。须菩提自小聪明伶俐,但也很顽皮。可是释迦牟尼见了他,认为他很有佛缘。他皈依佛门,追随佛祖潜心修行,获阿罗汉果。
  
   “空”是佛教认识世界的一个根本理念,认为世界上即没有独立的事物,也没有永恒的事物,认为组成事物的水、土、风、火都是空的,就是组成众生五蕴也是空的。须菩提在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最善解空义,对空的理解最深,因此被称为解空第一。
  
   《金刚经》是以释迦牟尼与须菩提对话的形式,来阐述了佛教教义的经文。

共 40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细腻之文笔,对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阐述了灵根、心性、修持、无常、大道、名色等词意,剖析了作者写这一章回的寓意。体现了作者的博学,深厚的文学功底。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戈宰        2012-12-24 11:51:58
  欣赏老师厚重的笔墨,敬佩之余,祝老师写作愉快!
有着自己的小聪明,有点傻傻的家伙。
回复1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2-12-24 20:23:49
  谢谢戈宰老师鼓励,节日快乐。
2 楼        文友:乐痴        2012-12-24 19:30:51
  随老师解读西游,乐心明智,受益无穷。欣赏老师的博学!祝福老师圣诞快乐!合家幸福!
记住美好,忘掉烦忧,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2-12-24 20:25:08
  谢谢乐痴老师鼓励,节日快乐,全家幸福。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2-12-24 21:03:24
  欣赏老师厚重的笔墨,敬佩之余,祝老师圣诞快乐!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3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2-12-24 22:05:50
  谢谢秋风老师鼓励,祝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2-12-24 22:05:51
  谢谢秋风老师鼓励,祝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铁禾        2012-12-25 00:18:01
  为这个好作品献分以支持,期待更多精彩的品文呈现!
铁禾
回复4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12-12-25 08:16:13
  谢谢铁禾老师的鼓励,祝新年快乐,创作愉快,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