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醉卧兰亭君莫笑

编辑推荐 醉卧兰亭君莫笑


作者:孙守名 举人,382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32发表时间:2012-12-24 11:52:39

醉卧兰亭,独自遥想穿越千年岁月款款走来的东晋书法圣手王羲之。
   其实,对于景幽、事雅、文妙、书绝的兰亭,我并没有太多的兴致和雅趣,熙熙而来,攘攘而去,那些“一序”“三碑”“十一景”,像其他旅游胜地的古迹一样转瞬间也就成了过眼烟云。我知道,耳边响起的现代气息浓厚的笙箫歌舞再也无法挽回那场令人荡气回肠、心旌摇曳的兰亭集会。
   风景秀丽的兰亭,是王羲之的兰亭;绝世奇才王羲之和他的书法,注定只属于兰亭。那位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叱咤风云的勾践,只神色慌张地种了一园馥郁四溢的兰花,赶忙转身去应付野心勃勃、憨态可掬的吴王。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一园日暖风和次第开的兰花却成就了“飘若浮去,矫若惊龙”的书圣王羲之和东晋的那些风流士子们。
   来兰亭之前的王羲之,有着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奇闻轶事。十岁时,曾流着口水假装睡态可掬,躲过手握重兵的王敦的一场杀身之祸;十二岁时,偷偷读父亲王旷枕头底下前代的书法著作《笔法》,深得大加赞赏;十六岁时,坦腹东床,一夜成名,做了当时的太尉郗鉴的乘龙快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政治联姻的较早的典范;在家闲居时,于宅内挖掘墨池一方,日以继夜,习碑练帖,只引得那位钦慕日久的曾巩风尘仆仆远道而来,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墨池记》,然后扬长而去。
   然而,这些也许只是传说和附会,而真正的王羲之,却依着横溢的才华和乘龙快婿的头衔渐渐走上仕途之路。开始时朝廷公卿纷纷举荐,这时的王羲之正恃才傲物,面对汹涌而来的恭维和荐举,毫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算是作了答复。再后来,那些荣耀与光环实在是难以招架,在一个暮气沉沉的傍晚,王羲之终于打定主意: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出仕为官。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先是秘书郎,再为征西将军瘐亮的参军,屡次升迁为长史,再升做了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其后一路攀升成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东晋一代,虽然政治上岌岌可危,时局动荡,飘摇不定,但由于偏居江南,流风习俗中却有了一种旷达、清雅、飘逸和玄远的时代气质。在那些风流洒脱的江南士子眼中,政治只不过是一种符号,或者反过来说,不是文化依附于政治,而是政治必须向文化俯首低眉。谢灵运不是潇潇洒洒地乘着他的那一叶扁舟去游山玩水了吗?陶渊明不是封了官印脱了官衣奔回田园了吗?那些文人雅士不是远离了官场、躲进陋室去临窗习书、饮酒赋诗了吗?
   终于到了暮春三月,在逝者如斯的时光洪流中,生生不息的人们曾经有过多少个这样的日子?然而,公元三百五十三年前的那个“暮春三月”却成了穿越千古的定格,时至今日仍然让我们朝思暮想,心驰神往。坐于亭中,也是暮春三月,也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面对的也还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然而,滚滚的人潮挤碎了“仰观宇宙之大”的心境,喧扰的笙箫湮没“游目骋怀”的闲情。一杯水酒,酣然而卧,只想在梦中与兰亭相遇。
   中国有名的雅人集会何其多矣!在兰亭聚会之前,就有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聚会和斗富的石崇的金谷园之会;前者似乎沾染了些政治气息,后者好像又多了些铜臭气味。其后似乎还有北宋的西园雅集和后来的东皋都会,不过,与兰亭诗会相比,它们似乎都显得有些拘谨和晦涩。
   兰亭一园,杂花生树,鸟鸣林幽。柔和的春风拂衣,艳丽的霞光灿烂。曲曲折折的溪水淙淙流淌,泠泠作响;远处的山峦青翠如洗,其下万壑争流,波涛翻滚。你看,东道主王羲之器宇轩昂地阔步而来,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吟啸自如的传奇人物谢安匆匆登场,自负得有点可爱的《登天台赋》的作者孙绰扬鞭而至,仙风道骨、谈玄说理的的一僧一道许询和支道体缓缓而进,再后面,前呼后拥着的谢万、李充、孙统等也来了……当然,深受谢安器重的最小的王献之也跟在后面,神情飘逸地悠然而来……
   流觞于曲水,饮酒赋诗,观山赏水,尽管东道主是会稽的最高行政长官,尽管参与者大多是会稽和健康的军政要员,但这次聚会全然丧失了政治色彩。在这里,有的是旷世的才华,有的是冲破世俗的欢笑,有的是狂放不羁的诗词酬唱。你看,那只飘来荡去的酒杯怎么就停在了谢安的面前!好,一阵欢呼过后,谢安轻拈髭须,顺口吟道:“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扇轻航。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像,安复觉彭殇。”之后,对天长啸,和他那击败苻坚百万雄师的泰然之气如出一辙。啊,悠悠飘浮的酒杯又停在右军身边!大家相视一笑,看你东道主是喝也不喝?生性机敏的王羲之环视四周,踌躇满志,叠口而出:“仰眺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寥郎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面对如此春光烟景,王羲之思接千载,诗情勃发。是日夜,独处一室,在艳艳的红烛下挥毫泼墨。他的视线掠过时空,穿起千古,想到了好景不长,时光难再;想到了千岩竞秀,大江东流……他的情思、哲思与文思如清泉涌动,思绪翻滚,纵笔行云流水般写下了名载千古的《兰亭集序》。
   醉卧兰亭,看山朦胧,看水朦胧,看生生死死也是朦胧。只想,对面坐着的就是王羲之,与他对饮,酬唱,同看天地间天高云散,同读人生这部无字天书。(孙守名)

共 20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介绍了《兰亭序》作者王羲之和成篇的前前后后,联系到古今,感慨万分,醉卧兰亭,看古人、阅今人已经醉眼朦胧,可谓是墨犹遗黑沈,经许写黄庭。又似浮海登山客,书腹著右军。终究审解于无声、无字间。谢谢赐稿。拜读,推荐。【编辑:欣雨文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