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亮子口断想

编辑推荐 亮子口断想


作者:曲洪智 进士,6345.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8发表时间:2012-12-24 18:46:12

我站在亮子口,看那浩荡的江水如奔腾的黑龙,向着西山狂奔而来,大有吞日月毁天地之势。可那挺拔的西山前壁,矗立江岸,任凭汹涌的江水撞击着、喧哗着,仍岿然不动,终于迫使不驯服的黑龙江,把头一甩,向东奔流而去.就在这一甩之处,沿西山西麓,南北走向,留下一条千古龙脉--勤得利河,这便是名声赫赫的大亮子。
   大亮子是一块风水宝地,水丰鱼肥,波澜不惊,它暗暗地追随着岁月的流逝,守着一种天命的安排,为千古人类慷慨解囊。
   早在唐代渤海国时期,我们聪明的先人就相中了这块宝地,面临亮子这片秀水,在西山南坡建起了一座土城,山上狩猎,河下捕鱼,享受着上苍的馈赠。在辽代,此城称兀惹城,是那时的先民兀惹人的首府。明永乐七年,这土城又被辟为“海西东水陆城站”之一的乞勒伊城,成为明朝经营东北一条主要交通线上的驿站。那些往来进京朝贡的沿线头目们,至此解鞍下马消除劳顿,鲜鱼果腹,饮马河中,站立城头,展目一视,不由发出:“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的赞叹!
   我曾艰难地揣摩,我们的先辈们,最终为什么要弃城而去,给后人留下这千古之谜?
   考古学家考察此城遗址认为:古城只是弹丸之地,无法满足更多人生息,才迁到现今勤得利这地址。理由还有:秦(勤)得利——乞勒伊(“勤”字是建场以后改的,取“因勤得利”的意思),是一对谐音,勤得利这名字,可能就是这样转化而来。
   且不说考古家的论断正确与否。但那时我想,迁徙是人类生存的特征,人类由散居到聚居的演变,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进步。
   可现在,我重新站在亮子口,以搜索的目光,掠过历史的屋顶,落在现代人迁徙留下的另一处遗址时,我对这想法产生了怀疑。
   在南距古城遗址不足二里之遥的山凹里,30几年前我当渔工时,那里还是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渔村,称为亮子队。亮子队因挡亮子盛产江鱼,常招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外人初到亮子队,无不为它依山傍水,远离尘世喧嚣,清新幽静的环境而倾倒,感叹:真是难得的“仙居”之地啊!
   可如今,我面临的仙居之地,已是人去屋塌,荒草萋萋。我举步徘徊在荒草间,企图拣回昔日的欢声笑语。可那一排排我熟悉的小土屋,早已不留痕迹,脚下只是一片弃耕的荒地。我的心被一种沉甸甸的东西裹住。我百思不得其解,人们离开这仙居之地,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逃离?
   我就那样静立在荒草间,让阵阵过山的风轻轻抚摸我的思绪。我很想此时出现一个曾在此住过的人,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我都和地倾心而谈,让他告诉我,他们迁徙的隐秘心曲。
   我的目光,被一孤零零的垂钓者吸引,他雕塑般坐于水边,静静地等候鱼儿上钩。
   鱼多吗?
   老者提起浸于水中的渔笼,几条小鲇鱼、小嘎牙子欢势地挣扎着。老者放好鱼笼说:有什么鱼呀!现在连“眼睛长在尾巴上”的鱼也不放过了。
   怎么,这么好的亮子里也没有鱼吗?
   老者看外星人似的打量我,然后说:你想啊,亮子里有鱼亮子队会搬走吗?早不行啦!现在虽然不让挡亮子了,可那些“迷魂阵”,比挡亮子还蝎虎,不要说鱼啦,连虾米也逃不掉。
   老者重新下好渔钩,最后感叹一句:唉,现在这人,全疯啦!
   我似乎听到了千古地下之人的一声哀叹,心里顿有所悟。
   呵,我可尊敬的先辈们,你们的迁涉肯定另有一层含意:你们不肯过多地向江河索取,你们想细水长流,给子孙们留下多一些的福佑。
   这时我的心也汪成了一条河,在奔流,在涨潮。我们这些不肖的子孙啊,冥顽不灵,不彻不悟地践踏了先辈们的良苦用心。
   垂钓老者说得对,现在这人,都疯啦!当然,他也疯了,看他那笼中之物,不也是“眼睛长在尾巴上”之类吗?
   当然,我早就疯过。我曾喋喋不休地向朋友夸耀:那年,我们在大亮子,把挡鱼的大箔一竖,切断了鱼的退路,两天后“吵箔”的鱼密密麻麻地挤在箔口处,插根杆都不倒。露出水面的鱼尾巴,像一群降落水面的花蝴蝶,摆出几里远。那年冬天起亮子,一网就捕到5万多斤的鱼,硬是把封冻不久的冰层压塌了……
   我们曾经嘲笑过愚昧!嘲笑过无知!嘲笑过浅薄!
   现在我终于悲哀地发现:其实最愚昧、最无知、最浅薄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扬弃过水土,水土就不会收留我们。像亮子队这种“此处不养人,自有养人处”的迁徙何时休?难道等到“处处不养人”时,我们两手空空裸露着身体徒然四望,空对苍穹时才流下忏悔的泪吗?
   我的目光游移着,透过尘世的迷雾向大江望去,景色依旧,江水仍然欢唱着,奔腾着,显出一派虎虎生机。我的心似有所动,眼前一下闪出了亮色。
   不能等了,不能等了!等到我们人人感到窘迫和羞耻的时候,一切就更加晚了,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那时站在亮子口的我,已不是当年的鱼工了,是刚刚上任的渔工“头领”,责无旁贷,应立即建议,将这亮子辟为“鱼类自然繁殖保护基地”,让鱼们在这幽静的环境里,不受任何干扰地繁殖生息。
   我知道,保护鱼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思路一开,仿佛亮子口已闪开了两扇大门,相亲相爱的鱼们,摩肩擦背衔头接尾,源源不断地向亮子深处游去。我举目寻找那位垂钓老者,却踪影不见。我突然奇异地想:那垂钓老人是否是千古地下之人幻化而来,特地来点拨我这冥顽的子孙?
   我极目向古城遗址望去,恍惚我的目光真的与先辈们的目光相遇。先辈的目光分明是赞许的,欣喜的。
   鬼使神差,我深深地弯下腰,朝那古城遗址恭恭敬敬地鞠躬到底。

共 21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河湾里的鱼类快速减少。我们对自然地肆意开发,最终倒霉的还是人类。只有合理开发和保护,才是长久之策。文章反应当下现实,值得深思。【编辑:海林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