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女儿的婚礼

精品 女儿的婚礼


作者:岑耀东方 举人,305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75发表时间:2012-12-24 23:55:14

十月。集日。小镇钢材店的老板沙特清早打开店门,一股清新的空气马上涌进店内,店里弥漫着的铁屑味铁腥味即刻倾消贻尽,满室散发着的是一种淡淡的清香。
   东边那颗圆球,带着红红的火光,从山那边的树梢上,晃着脑袋慢慢向小镇的屋顶滚来。约莫九点多钟的光景,小镇的圩上,人气越聚越多,游荡在街上的人渐渐熙熙攘攘,犹如刚刚滚开的水,开始沸腾起来。
   八十高龄的春树大爷来到沙特老板的店门口,自顾自的拖来一张小木凳坐下,悠闲地看着街上的行人。沙特老板正在忙着,直到有空才给春树大爷送上一杯茶。
   春树大爷喝了两口热茶,看到沙特老板有空儿了,就和他搭讪说:“沙老板,听说你准备嫁小女儿,打算什么时候摆酒席?”
   沙特老板爽直地说:“春树大哥,你的耳朵恁灵通的。快啦,就在元旦,醉香酒店。”
   身板硬朗的沙特老板,长长的大脸红彤彤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年纪,其实他已经七十多啦,所以他称春树大爷为大哥。
   春树大爷黑皱多纹的脸上正荡着笑容,露着满嘴黑牙说:“你们这些有钱人家,财大气粗,动不动的办什么事都往酒店放,真有气派啊!我活了八十三岁啦,还没上过一回酒店,不知道酒店的桌子往哪头摆的。唉,我们这些乡下农民,手头没有宽裕的钱,一辈子别想上一回酒店。”
   沙特老板这时递给春树大爷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一支,吐出一圈烟才说:“春树大哥,我们也不是常去酒店的,有空儿就去饮饮早茶。你想想,我以前开的杂货铺,生意清淡,那有闲钱去上酒店呀。”
   沙特老板说的是真心话。六年前,沙特老板开的还是杂货铺,不是钢材店。他转为做钢材生意,是得益于他的小女儿沙芳芳的。沙芳芳从学校毕业出来后,就去了广东佛山打工。话说有一天,沙芳芳外出打的,她坐上车后,竟然发现车上放着一个皮包。沙芳芳拿起皮包打开一看,里面有银行卡,还有几份购销合同,涉及金额几千万元。沙芳芳又翻出一盒名片,知道是皮包主人的。沙芳芳按照名片上的手机号码打过去,果然是丢失皮包的老板。他因为中午和客户老板喝多了酒,开不了自己的车,就打的,没想到糊里糊涂的,把皮包丢在了出租车上。这老板是一家钢材公司的大老板,立刻把捡到自己皮包的沙芳芳招到了公司任职。后来,沙芳芳就叫父亲把家里的杂货铺盘了,改为经营钢材。而且沙芳芳同父异母的大哥,也在县城里开了一家钢材店。
   街上的人群犹如粥滚一样稠密起来,也就陆续的有一些老人聚到沙特老板的店里。这些老人都是从乡下来的,是沙特老板以前杂货铺的老主顾。现在虽然变成了钢材店,这些老主顾也不是顾客了,但他们习惯了,每次来到圩上,都要来沙特老板的店里坐一坐。那时,这些还不算很老的老人,家里需要购买的日杂百货盐油酱醋,都是到沙特老板的杂货铺买的。沙特老板和这些老人的关系,就非常密切。老人们来到店里,沙特老板都给他们送上一杯茶,敬上一支烟。当然,老人们不会白喝沙特老板的茶。那些家里种有茶叶的老人,赶圩时,会顺便捎带一些茶叶给沙老板,反正他们自己也喝的。沙老板心地也十分善良,那些一时没钱的老主顾,要盐要酱油要日杂百货的,可以先赊帐。沙特老板的人缘,在小镇上是顶呱呱的。有些略懂相法的老人,看着沙特老板的长脸庞、大嘴巴、厚嘴唇,都说沙特老板厚实、真诚、爽快,是能交三教九流人物的老板。
   老人们一踏进沙特老板的店前,都乐哈哈地同沙老板打招呼,有知情人问:“沙老板,是不是要嫁小女儿啦,摆多少桌酒席?”
   沙特老板一样乐哈哈地回答:“是的,是的,元旦就摆,醉香酒店。”
   有人追问:“沙老板,们财大气粗,打算摆上多少桌酒席?”
   沙特老板一边给会抽烟的老人发烟,一边回答说:“没定,没定。得看看女儿的意思。”
   沙特老板要在元旦给女儿举办婚礼的消息,国庆节一过,他就发出了口风。沙特老板这几年经营钢材店发了财,说要拿出20万在小镇上给女儿举办隆重的婚礼。20万的一场婚礼,在小镇上将是破天荒的盛事,究竟有多隆重,小镇上的人都在试目以待。
   沙特老板把自己的想法,打电话同女儿说了,女儿也愿意回家乡办些酒席。
   沙特老板这辈子办过三场婚礼,都不尽人如意。沙特老板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个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因病去世后,又娶了现在比她小20岁的老婆。沙特老板50岁时,生下了小女儿沙芳芳。沙特老板的第一场婚礼,是他和第一个老婆结婚时的婚礼,没有酒席,是在公社举办的集体婚礼。沙特老板第二次结婚,那婚礼也不叫婚礼,几个亲属聚在一起吃餐饭,多乏味。等到儿子结婚时,沙特已是杂货铺的老板,身上的钱虽然不多,但他要给儿子热热闹闹的办一场婚礼。沙特老板已经计划好了,至少要请20桌亲朋好友。这时,老婆又准备生孩子,真是喜上加喜。沙特老板把请帖都写好了,就等选个日子发贴。可是,一场祸事把这场婚礼搞乱了。老婆在生女儿沙芳芳时,难产,要到城里医院做手术,把准备婚礼的钱花了个八九不离十。儿子的热闹婚礼,就这样眼巴巴的落空了。
   沙特老板终于盼到了女儿出嫁,他那长脸上的大嘴巴,总是笑得见牙不见鼻。沙特老板规划女儿的婚礼,宾客不少于100桌,学城里人对婚礼进行全程录像,还要请城里电视台的主持人来主持婚礼。这时,沙芳芳从佛山打来电话,说婚礼的事不用老爸操心,只要老爸出钱就行了。请帖也不用老爸去写,她会把一切搞得妥妥贴贴的。沙特老板放下电话,心情轻松了许多。他觉得女儿用城里人的眼光去操办婚礼,一定比自己规划的还要隆重热闹。沙特当然放心让女儿自己去操办婚礼。
   元旦前最后一个集日,儿子沙亮亮在傍晚时分回到了家乡。第二天一早,沙亮亮就把按照妹妹吩咐写的请帖,全部送到宾客手中。请帖发完后,沙亮亮才同父亲打了一声招呼,急匆匆的又赶回城里了。
   12月31日傍晚,沙芳芳和未婚夫才回来。沙特老板早就见过准女婿,小伙子眼光炯炯有神,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沙特老板知道,女婿和女儿同在一个公司工作。
   沙特老板打算元旦歇业一天,沙芳芳建议父亲不要歇业,年底建房的多,生意较旺。婚礼的事不用父亲操心,傍晚提前一个小时关门就行了。沙特老板觉得女儿说得也在理,点头同意了女儿的建议。
   沙特老板花了一千块钱,从城里购回了上等的铁观音茶,准备用来招待参加酒宴的至亲好友。可是,沙特老板一直等到夕阳西下,也不见一个至亲好友到家里来。沙特老板就心焦起来。老伴在旁边劝慰他说:“客人都是请到酒店的,不会上家里来的。”
   沙特老板似信非信地说:“怎么会这样呢?时代变得真快啊。”
   沙特老板提前两个小时就关门了。沙特老板和老伴急急的赶往醉香酒店。婚礼的鞭炮声早已响过,酒店大门口地下落满了红红的碎纸。几辆小车停在门前,沙特老板认得儿子的和女儿开回来的小车,其它的他不认得。
   沙特老板一踏上酒店三楼,就听闻从大厅里传来的热闹欢笑声。沙特老板这才相信老伴刚才说的话,客人们都自己到了酒店。
   沙特老板和老伴步入大厅时,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头,他看到了春树大爷也在当中,而且还有许多他熟识的老人。这些老人都不在沙特老板的请客范围的,女儿怎么把他们请来了呢?
   沙特老板正在疑惑之际,春树大爷看到他从外面走进来,立刻笑哈哈地迎上去说:“沙老板,你到啦。托沙老板的福,我春树在世上活了八十三年,平生第一次走进酒店喝酒。”
   沙特老板笑不出声,怎么酒店的客人尽是老人呢?沙特老板只是同春树大爷点点头,就直奔大厅红“囍”字下面的主桌,女儿女婿儿子们都在那儿。沙特老板还没走近主桌,忽然看到镇里的书记和镇长也坐在桌前。沙特老板越发摸不着脑袋。
   镇书记看到沙特老板夫妇走来了,乐呵呵地迎过来,把沙特老板拉到自己旁边的空座位,朗声地说:“沙老板,你就坐我旁边。”沙特老伴则被儿媳拉去另一边的座位。
   沙特老板坐下镇书记的左侧,一抬头,才发现镇上最老的百岁老人罗大爷,也满脸堆笑地坐在镇书记的右侧。罗大爷看着沙特老板坐下椅子,侧脸笑着对他拱拱手说:“沙老板,托你的鸿福,我寿了百岁才盼到上一回酒店。”
   沙特老板正要向罗大爷回话,这时,女儿一身盛装的和一身西装革履的女婿走来了。女儿沙芳芳犹如一位节目主持人,手持话筒的站到大红“囍”字下面,声音脆亮地说:“各位大爷大妈们,婚礼马上就要开始。我首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在城里,我坐公交车,同座的是一位老人。我的前座后座坐的也是老人。老人脸上满面红光,兴致勃勃,像是碰到了从天而降的大喜事。我好奇地问老人:‘大爷,你家里有喜事啦。’老人转脸看一看我,兴高采烈地说:‘你说得对,我碰上了大喜事。我本来是位孤寡老人,七老八十了跟喜事是不会沾边的。可我们村出了一位大老板,今天把我们村里二十多位孤寡老人请到城里的酒店,山珍海味的招待了一顿。你知道吗?我活了八十五岁,才第一次幸运的踏进酒店,叫我怎么不高兴呢。告诉你,我这辈子死也无憾了。’前座的一位老人,听到我们在后面聊天,也转脸回来兴犹末尽地对我说:‘我今年七十九啦,也是第一次见识酒店的场面。村里出了一位大老板,请我到酒店来,我真是没有白活一世呀。’两位老人平生第一次上了一回酒店,真的像孩子过春节一样快活满足。后来,我回了一趟家里,那天集日正好碰到春树大爷和几位老人坐在我家店前。我来了兴趣,先去问春树大爷:‘今天在集上,你看到最好的事是什么?’春树大爷回答说:‘看到许多人上酒店吃饭。’我接着问:‘你现在的最大心愿是什么?’春树大爷回答说;‘希望有机会上一回酒店吃饭。’我又去问其他几位老人,他们的回答和春树大爷的一模一样。今天是元旦,我选择这个美好的日子举办婚礼,把全镇的大爷大妈都请上酒店,满足你们上过酒店吃饭的心愿。”
   新娘沙芳芳说完,镇长接过她手中的话筒,粗着嗓门说:“各位大爷大妈,新娘沙芳芳讲的故事很感人。我这里还有一件更加感人的事,就是新娘和新郎向我们镇捐款二百万元,建一座镇敬老院。我们争取半年建成敬老院,到时大家都住进敬老院安度晚年。”
   镇长话音刚落,酒店大厅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沙特老板左顾右盼,才发现儿子沙亮亮坐在自己身后的邻桌,他一转过身就是儿子。沙特老板连忙拉拉儿子的衫尾,沙亮亮转过脑袋来问:“爸,有什么事?”
   沙特老板凑近儿子的耳边问:“沙芳芳哪来的这么多钱,一下子捐出二百万。”
   沙亮亮细声地说:“爸,你真的不知道呀。芳芳嫁的就是公司老板的儿子。这笔钱,是老板父亲给儿子举办婚礼的。”
   沙特老板又问:“你发请帖时,为什么不告诉我请的都是这些老人?”
   沙亮亮说:“芳芳叫我事先不要告诉你,怕你多事。”
   沙特老板不去理睬儿子了,转身坐正在自己的桌前。
   镇长还在说话:“大爷大妈们,春节就要到了,新郎新娘又捐了二十万的过年钱给你们,到时你们将每人拿到一个大红包,过上一个丰盛的春节。新郎新娘捐的这笔钱,是沙特老板给女儿举办婚礼的钱,他俩没有用,就捐了出来。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对新郎新娘表示衷心的感谢!”
   又是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沙特老板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着,转过大红脸在镇书记耳边说:“书记,我的钢材店每月有一万七千块利润,我留下二千块生活费外,每月捐出一万五千块给敬老院的老人做生活费。”
   镇书记即刻抓起话筒,在开始喝酒前,把这激动人心的消息告诉老人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把大红“囍”字也拍得大笑起来。
   酒宴开始,书记镇长首先举杯祝福新郎新娘,然后才去敬沙特老板和百岁老人罗大爷,接着去敬其他老人。书记镇长也就掀起了敬酒的高潮。春树大爷举着酒杯走来,连敬了沙特老板两杯。许多老人纷纷走来,接连不断的向沙特老板敬酒。
   沙特老板醉了。从来没有醉过的沙特老板,在女儿的婚礼上,人生第一次像泥人一样醉倒。
  
  

共 47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女儿的婚礼》显然是真善美的颂歌,沙特老板那么一个淳朴善良的老人,得益于女儿芳芳拾金不昧,在那个失主钢材公司老板帮助下,把小杂货铺改成一个钢材店而发财致富,准备花20万元为芳芳举办婚礼,而芳芳却借婚礼宴请整个镇街上老人,并把婆家给的200万元捐给镇上做敬老院,又将娘家20万元分给老人们做过年费,沙特老板不仅没有反对,并且当场表示要按月给敬老院老人捐生活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也许当今少见,但这个故事说明也不是完全没有。作者以老练的笔法,明快的语言,在情节上加以稳实的铺垫,使沙特父女两个人物显得真实可信而又亲,所以这篇作品不能不说是弘扬真善美的颂歌,叫人读来有一种春风扑面之感。倾情推荐共赏。【编辑:石霞山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5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霞山人        2012-12-25 00:01:00
  问好作者,谢谢赐稿。按语如有不当,欢迎批评交流。盼更多佳作,颂文祺,祝写作愉快,远握!
2 楼        文友:艾譞        2012-12-25 13:58:46
  大爱,,,,,,文文真的很好,,,,,建议加精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