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一颗饱经苦难的心灵的破碎(雅品)

精品 『流年』一颗饱经苦难的心灵的破碎(雅品) ——谈道伯雷尼亚悲剧命运的悲剧根源 


作者:大高原 秀才,125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2发表时间:2012-12-27 11:39:55

高建群的《遥远的白房子》(载《中国作家》第五期、《小说选刊》第十期)以1901年中俄边境发生的那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和传奇故事中那些传奇人物的传奇命运深深地吸引了读者。作品高潮,出于对善良的人类之爱被卑鄙地利用而蒙受的耻辱,出于对因为这耻辱造成中方的五十平方公里土地丧失的负罪感,道伯雷尼亚悲壮地引颈自刎。但我认为,沙俄老兵道伯雷尼亚之死,并非出自对中方丧失五十平方公里土地的负罪心理,而是有其深刻的悲剧根源的,是这个悲剧人物悲剧命运的发展和完成,是其悲剧性格之必然归宿。
   小说中,我们读知,这老兵,在漫长的中俄边境,他已忠实地守卫大半生。而我们知道,此期间,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沙俄政府的巧取豪夺夺,中方先后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一名俄国军人,道伯雷尼亚,他并未表现出一些灵魂的不安和负罪心理以及对祖国的不满,而是一直勤勤恳恳,忠诚地为帝俄的利益尽职。像历史的每一个爱国军人一样,他们把丢失国土看作是罪过和耻辱,而不会对祖国疆土的扩大有什么内疚和不安。一般地说来,他们是视为光荣和骄傲的。正如彼得一世至今仍是俄罗斯的光荣,成吉思汗永远都是蒙古民族的骄傲。那么,造成道伯雷尼亚自杀身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以为,作为一名为祖国忠实服务几十年的老军人,道伯雷尼亚悲剧命运的悲剧根源有以下几条:
   一、晚年丧子引起的人生凄凉感和由此而滋生的对祖国的抱怨和不满。
   道伯雷尼亚的悲剧命运,在小说的第四章便铸定了,或者说作者通过这一章已暗示给我们。此一节,也即全文中对人性和人情的描写上最为生动感人的的一节。作品中,是这样描写的:
   当接到妻子报告儿子惨死在警察的枪下的噩耗后,“道伯雷尼亚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他无意识地在边防站的围墙外边转来转去,嘴里嘟囔不停。后来,当意识清醒以后,他明白他是在唱一首儿歌,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儿子时,为摇篮里的儿子哼的……”读到此处,即使是再粗犷的人,内心也会充满柔情并为之感动。不是男儿不落泪,只是未到伤心时。对这个忠心耿耿为祖国服务了一生的老军人,这不啻是当心剌入的一刀。晚年丧子,这人生之大不幸终于降临到这个善良的老者身上。面对这从天而降的灾难,道伯雷尼亚的表现似乎有些不合情理的冷静。他只是感到“委屈、惶惑”,“写完退职申请后,感到一阵空虚……”
   其实,这种似貌冷静的外在表现愈加反衬出内心的惨痛哀极。哀莫大于心死。曾经渴望象传说中的勇士那样成为一名守卫国土的英雄,并用那勇士的名字命名的老兵道伯雷尼亚的那颗壮烈的心,已是麻木、冰冷,如同死灰了。而“半个小时后,这个忧伤的老兵,领着他的队伍踏上了边界”,这已经属于机械的行动了。
   二、理想的破灭和对沙皇的失望
   尽管这是一名曾经渴望建立功勋,以传说中的勇士为楷模的军人,但可悲的是,在那个看重门第和爵位的帝俄时代,下层的出身已注定了他无法向高层次升迁;更为可悲的是,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这老兵的善良和诚实,作者通过马镰刀的眼睛为我们作了介绍:“眼前的道伯雷尼亚很善良,他丝毫不像一位巡逻队的队长,只要给他穿上一件农家的开领衬衫,再提上一把砍土镘,他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他的善良还表现在,当他在丧子的悲痛中迷迷糊糊地走到与对方僵持的地步后,“他主动地摘下帽子,举在空中,向对方划起国际上表示友好的标志”,以及与马镰刀的亲切的谈笑、下棋等和平友好的善举中。
   这一切,便决定了他的奋斗生涯壮志难酬。这一点,读过《铁流》的读者都会从那个身经百战、出类拔萃的指挥员郭如鹤的遭遇上得到例证。作者的笔力的确不凡,通过对道伯雷尼亚着墨并不多的描述,已让读者清楚地看到了道伯雷尼亚痛苦艰难的一生。寂寞、孤独、苦难、饱经忧患的从军生涯,磨掉了这位对祖国无限忠诚,渴望着建立功勋的老兵的一颗勃勃雄心。对传说中的勇士道伯雷尼亚的希望破灭的遐想,即是他对自己理想破灭的认同。他太疲劳了,像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他需要休息,默默地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晒太阳。他惴惴不安地祈望着平安无事地拉完最后一套车,去享受这世界上他唯一的希望──与妻儿团聚。但就是这可怜的一点梦幻,也被冷酷残暴的沙皇粉碎了。随着儿子的死去,他那颗苍老的心已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除偶尔浮起的对患难妻子的一丝牵挂外,对这世界,他已无任何热情,也就是说,他已经选择了死亡。文中,道伯雷尼亚曾唱了这样一首歌:
   “一位哥萨克流落在库班河对岸,
   他不是单独一人,还有好友陪伴。
   他的好友是乌黑的烈马。
   锋利的战刀是他的保镖。
   他用战刀打着了火,
   一面裹伤一面说:
   我的伤哪,是很重的伤!
   伤势很重,直接连着心脏,
   连着心哪,流着殷红的血。
   哥萨克临死前对马说:
   乌黑的烈马,你听我说,
   你顺着小路跑回我们光荣的顿河,
   一位年轻的寡妇她走出来,
   那就是你的女主人,
   我的好友啊,你就对她说,
   你的主人在库班河对岸,
   在库班河对岸和别人结了婚。
   给他订婚的是枪弹,
   为他祝福的是刺刀,
   飞快的马刀是他的花冠,
   他的妻子是棺材板,
   潮湿的土地是他的母亲。”
   这首发自内心深处的歌,便是道伯雷尼亚对自己人生结局的设计,是对自己归宿的向往。从这首悲伤的歌中,死神的幽灵已频频出现,也即是说,用这首歌,道伯雷尼亚,这个“伤势很重,直接连着心脏”的老者,向这个世界,向他热爱的国土,向在孤独和忧郁中给他以温暖和慰藉的中国边防站官兵举行了告别。当然,没有那可耻的“牛皮事件”,他或许不会死得如此之快,但他那颗饱经忧患、善良美好的心已遭重创,从心脏流出的血已快要淹没他的生命。这老者,他从容地选择了死亡,心甘情愿地,带着解脱痛苦的心情,庄严地,缓缓地,向着死亡之门走着。
   三、善良的心被卑鄙利用后的耻辱感及做人的尊严被剥夺后产生的绝望心理和悲壮之举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道伯雷尼亚,这善良的老者,在理想破灭和失去爱子的双重打击下,灵魂已经选择了死亡,正庄严地,缓缓地,向着死亡之门走去。但生活是复杂的,复杂生活中的人的情感更是复杂的。
   尽管他选择了死亡,但这世界上值得他留恋的,让他牵挂的东西还在他那颗善良的心里占据一隅,阻止,或说是延缓着他生命的逝去。比如,那个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忠心地守着他、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还在家中等他归去;在失子痛苦中马镰刀和中国士兵给予他的热情款待和真诚友爱亦给这孤寂的心以温暖的抚慰,“当孤独的晚年临近时,他从马镰刀那宽阔的肩膀上,得到了一点慰藉。”但就是这仅有的这一点点可怜的精神支柱,也被沙皇政府残暴地抽掉了。在夺走他的青春、理想和爱子后,他们又卑鄙地夺走了他仅存的一点人的自尊、信誉和人类的爱心,玷污了他的友情和人格。
   于是,一切便都完了。一颗饱经痛苦的心灵彻底破碎!尽管,那卑鄙的“牛皮事件”后,他接到了升迁的命令,但这一切,已不能唤起他丝毫的热情了。对那利用了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而带来的利益,他感到羞愧、耻辱、无地自容;此时,残存在他内心的信念只一个,那便是:“多么想越过边界,去到马镰刀面前,双膝跪倒,向马镰刀诉清整个事件的经过,然后再引颈自刎。”在这种心情下,马镰刀等人的到来,给他的剖明心迹提供了条件,又得以使他的死因昭行于世,大丈夫生也壮烈,死也壮烈,这是他求之不得的。
   复杂的悲剧根源决定了道伯雷尼亚的悲剧命运。这是一个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十分复杂的“这一个”人物,我们感谢作者为祖国的艺术画廊里推上来一个崭新的典型形象。

共 30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道伯雷尼亚是高建群《遥远的白房子》中塑造的一位沙俄老兵形象。他曾经渴望建立功勋,在漫长的中俄边境,他忠实地守卫了大半生,可是他最后自杀了。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道伯雷尼亚的悲剧命运呢?本文认为这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归宿,是一颗饱经苦难的心灵最后的反叛。作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悲剧根源。一、晚年丧子引起的人生凄凉感和由此而滋生的对祖国的抱怨和不满;二、理想的破灭和对沙皇的失望;三、善良的心被卑鄙利用后的耻辱感及做人的尊严被剥夺后产生的绝望心理和悲壮之举。性格即命运,道伯雷尼亚是一个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都十分复杂的人物,造成他的悲剧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有时代政治的影响,有个人命运的坎坷,还有性格的善良和正义。作者的分析紧扣原文本,条分缕析,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学评论。推荐阅读,问好作者!感谢你对流年的支持!【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8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12-27 11:40:51
  问好高原!预祝新年快乐!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2-28 08:25:1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