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钟 山 石 窟

精品 钟 山 石 窟


作者:张亚宁 秀才,173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32发表时间:2012-12-29 17:00:13

钟 山 石 窟
   早就听说在子长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有一非常出名的石窟,是世界上罕见的石窟之一,号称陕北第一大石窟,第二个敦煌石窟。石窟在若一口倒扣的巨钟的大山之下,历代人都称之为“钟山”。于是,有了钟山石窟之称。钟山石窟,又名石宫寺、万佛寺。
   古人有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在一些书籍上看到过有关钟山石窟的记载,以及周围人说钟山石窟的宏伟与神奇。但在我未入游盛称“人间胜地”的钟山石窟之前,有些怀疑各种书籍记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钟山石窟有出入,更不要说各种神奇的传说和周围人的各种议论了。
   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去钟山石窟去看看,证实一下真面目,但未能如愿以尝。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和班上同学一起去过一次,正逢清明佳节,钟山石窟逢会场,游人络绎不绝。小孩子时期的好奇不在仔细观察或者说看什么名目,跟着同学看热闹,走马观花的游览了一次梦寐以求的钟山石窟。回来以后自感满足,总算了却了一桩去钟山石窟的心愿,并未感受书籍和周围人说的那种神奇。
   其他同学与我是一样的,回来以后没有一个说钟山石窟的研究价值,就连简单的钟山石窟为什么那么神奇的议论都没有听到。大多是说人怎么多,见了什么人,里面的佛像雕塑比较好看,云云。这一点通病不是单单发生在像我一样年轻的中学生身上,在高中生,甚至走向社会的人,以及学历很高知识丰富、官位高的人也不会仔细的去好问,去关注。只是去钟山石窟是一种虚荣心的弥补,恐惧那天有人问:你去过钟山石窟吗?自己瞪着眼睛说:没去过。要不旅游的人归来只会说一句:人家那个地方还是美了。
   后来,这个“后来”的时间已经定格在上大学以后。在各种书籍和权威人士说起钟山石窟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高度的评价时,我才对钟山石窟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改变了初中时期去钟山石窟的目的。
   公元二00八年一月八日,我又亲临了钟山石窟。是一次专程的游览,一次诚心诚意带着探索神奇的态度入游汇聚千年来这块土地上人的智慧结晶。当然谈不上是怀着一种去研究、去考证的态度去入游了。
   正月天的街道是寂静,从子长通往安定镇的道路也是寂静的,一路上的车辆很少。正好,司机的车速比较快,正如我激动的心情。走近钟山石窟。当我迫不及待地赶到钟山石窟时,钟山石窟的正月天没有停息,一派热闹,旅游与烧香的人出出入入,与我想象的宁静相差甚远。
   钟山石窟周边的山山沟沟草禾枯黄,背洼地里的积雪零星地能看得到。北方的天气,寒风的毒辣依然虎视眈眈。惟有钟山石窟的院内院外一片葱绿,一派热闹。
   到钟山石窟的第一句话就是:钟山石窟,我又来了。
   站在秀延桥仰入眼帘的是六边形七级砖塔,名为钟山石窟砖塔。位于万佛岩的顶部,犹如一位魁伟雄壮的武士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地守护着钟山石窟。单从钟山石窟的构造上看,在开工建设的当时是何等的壮观,一定是人山人海,车辆出出入入,马不停蹄的工作。
   过秀延河桥,第一景观便为始建于乾隆五十三年(另外一种说法始建于雍正三年)的钟山石窟牌坊。牌坊正上面刻联“开门便山,登欢喜地”,横批“鹫岭飞来”,背面刻联“自汉唐几千载相传胜境,为神为佛亿万年永固皇图”,横批“汾川胜境”。其余就雕刻着龙凤蔓草,佛、道、儒的创始人,于是有了“三教圣人”之说。
   门牌的精雕细刻反映的是一种高超的艺术价值。石匠工人一锤一锤把自己的手艺显示出来,把自己的岁月雕刻在其上;一锤一锤留下中国古代先进的石刻艺术的同时,留去自己的多少血汗。这样宏伟的工程我以为只有长城和都江堰,可我错了,在远里皇宫千里之外的地方出现如此壮观的雕刻,这说明劳动人民的伟大与勤劳。
   穿过牌坊,走近的是始建于元二十六年,翻修于清道十八年的山门,门楣上“石宫寺”三个字形象逼真,清晰可见。山门上座立着三官楼,气势巍峨,流光溢彩,闪射着千年不衰的缤纷。
   正欣赏的入迷,讲解员说三官楼是后人的恢复修建,曾经因战乱,在1947年被毁坏了。我的心一凉,勤劳的劳动人民显出自己最拿手的手艺留给后人,而那些狂妄自大的革命人毁坏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不感到羞耻。他的名字估计会永远留在人们心里,不过,他的名字是人们辱骂的、唾沫的典型对象。
   在中国最黑暗的时期,中共红军与将介石的较量是生与死的较量。胡宗南成了千古罪人,我实在想不明白。你打你的仗,你闹你的革命,为何破坏文物古迹呢!胡宗南与慷慨地把莫高窟的宝贝文物送给国外朋友的王道士有什么两样。
   胡宗南是一军事家,而王道士是一普通的僧人。普通的僧人做出让人笑话的事,后人对他憎恨而外,恐怕没什么大不了。一个堂堂的军事家做出如此荒唐的焚烧古迹,不成罪人才怪。
   虽然说三官楼和鼓钟楼修葺的与过去不差甚远,可现在的人毕竟是想象的修补,不是原汁原味了。
   胡宗南,你无耻。谁不痛恨你啊!
   走进山门。拾阶而上,台阶左右树木葱茏,花草争艳,毫无胆怯冬末的寒冷。台阶上上下下的游人络绎不绝。走过两个台阶,遇见烧基坛里烟雾缭绕,香味扑鼻,侵人心扉。绕过烧香坛基便是万佛岩了。
   站在万佛岩回望游过的足迹,钟山石窟的总体结构是阶阶高,从门牌到山门,从山门到万佛岩,一直向上。给游人一种向上的鼓励,拾着台阶而上,心情自然而然快活起来。
   抬头仰望砖塔,犹如通天的武士。情绪低落的游人拾阶而上,心情慢慢好起来,仰望通天般的砖塔,豁然开朗。犹如在漆黑的夜晚里寻求多时光明的行人看见微微的光点,心情一下子攀升到了颠峰。
   钟山石窟——伟大。
   据碑文记载钟山石窟有十八洞,但目前完好无损保存下来的五处石窟,最好的就是万佛岩。万佛岩呈长方形,洞口造有窟檐。入矩形洞口,中间设的坛基主要雕塑就是释迦牟尼,三组雕像分别是释迦牟尼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释迦牟尼呈现出一心修炼的不同境界。释迦牟尼的两侧分别有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和二弟子阿难。坛基东西两侧侍立着左胁侍菩萨和右胁侍菩萨。坛基前的文殊菩萨乘一青狮,普贤菩萨乘一大象。洞壁上错落有致的雕刻佛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金碧辉煌,古朴凝重,色泽鲜艳,富丽堂皇,活灵活现。
   讲解员给我讲,释迦牟尼像的眼睛别具一格。她拉开石窟里的电灯以后,立刻又熄灭。问我有什么区别。我只好摇头。她说:“释迦牟尼雕像的眼睛拉开灯一种样子,关上灯又一个样子。”在她的再次操作下,果然如此,拉开电灯,释迦牟尼闭目养神,拉开灯,她睁眼环视四周。
   我先看讲解员操作了一次,后来我亲手拉了两次灯,果真非常神奇,神奇得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事实确实存在,无可置疑。
   环坛基的四周转了一圈,洞壁上刻着十六罗汉、水月观音太上老君、太子涅磐图、关圣帝君等等活灵活现的雕塑。
   欲出门口,仰望前壁,只见复杂无数光芒的手,从观音身后伸出,指向万物。让我大吃一惊:这不是千手观音吗?
   讲解员笑着说:“就是千手观音,这是雕刻于明朝的千手观音雕像。”
   五千离井背乡的石匠的手艺绝了,棒极了。
   一群七尺男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子里,把经典的手工艺术留下来。姑且他们没有想到今天的人们如此的瞻仰他们的血汗——有学者,有高层领导,有普通百姓,有专家。
   中国大地上的宝物很多,像钟山石窟这样奇特的很少。我不知道电视上表演的千手观音的表演者和导演是否来过钟山石窟,他们表演的怎么和钟山石窟的雕塑千手观音那么相似,释迦牟尼在感化吗?当然不是讽刺千手观音的演员和导演现在想象的,古人已经想到了。只是赞美一下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
   表演的千手观音在观众眼里的位置相当的高,而能知道钟山石窟的雕刻之中的千手观音的人,一定很少。许多人根本没有认识到钟山石窟的千手观音的魅力何在。
   走近喜怒哀乐不相同的佛像面前不揭其谜。讲解员说:“这些千姿百态的雕像据说是用来算命的,东墙壁上的算男人,西墙壁上的算女人。你任意选中一个从左或者从右面数起,数到你当年的年龄的那一个时,那个佛像的相貌特征,就是你当年的象征。”
   讲解员讲的生动有趣,你不信还不行。
   雕刻钟山石窟的石匠们,你们当初的工作的目的就是根据八卦推算一个人的命运吗?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理由而动用成千的石匠从不同的地方来,会聚在一起,经大臣们的精心安排,队伍浩浩荡荡赶来精雕细刻。这个问题谁来回答。
   没有人来回答,只能在欣赏高超的艺术以外,自由的想象罢了。
   我站千姿百态的雕塑面前,欣赏古人艺术的高超而来,对古代雕刻艺人感到悲伤。他们在皇帝的一声令下,抛开亲人妻儿,风餐露宿,千里迢迢赶到一个孤静的小山村,开始了辛勤的劳动。无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无人关心他们的生与死。传说所有来雕刻的石匠封闭在洞里,吃喝拉撒在洞里解决。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慢慢在劳累中老去,而年纪的大病死在洞里,好心的石友们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安葬在洞里,一些恋家的人在思念中闭上了眼睛。
   在思念亲人妻儿、牛马一般的情况下,抡着手中的工具开凿出惊奇的石刻。也许是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传说授命于司马皇帝重托的工程总负责人赵信在石洞里雕刻了不知多少个春秋,也不知洞外亲人在花开花落春秋里是如何思念自己。石匠们日子长了 思乡心切倍增。赵信不敢违背皇上的旨意,只得任劳任怨率石匠专心致志雕刻。可雕刻好的石像与皇帝要求的十万佛像相差甚远,赵信也陷入浓浓的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情绪之中。一天,他梦见释迦牟尼对他说:“赵信,你和五千工人们辛苦了。我知道你们思乡之心,你每天派人到红石峁沟洞口处喊问马兰花开了没有?如果拦牛娃娃说马兰花开了之日,就是你们离开此地的良日。”
   于是,赵信每天派一名石匠到洞口喊问:“拦牛娃娃,马兰花开了没有?” 红石峁沟有一村,名叫道阳树坪村,此村姓郝的员外家有一个放牛娃娃海娃,他第一次听到喊问除过害怕外,有些惊奇。回家及时告诉郝员外,郝员外听后十分怀疑海娃的说法,以为他为不想出去放养找借口。每天海娃回家都说真的有人喊问他马兰花开了没有。郝员外说:“你就说开了。”海娃再次听到喊问便高声回答:马兰花开了。顿时山奔地裂,晴天霹雳,山崖中开了一个大洞,飞出一群白鸽。郝员外和村人们听到举响后从红石峁沟入洞,没想到在钟山脚下,看见石崖上刻着四个大字:洞天福地。
   出了万佛岩有参观了圣水池,圣井,惠善大和尚浮图塔,松岩大禅师浮图塔,萧寺宫。站在院落里朝对面山上望去,便是与钟山石窟“石窟庄严”合成为安定八景的“风岭朝霞”、“北河晓月”、“龙山夕照”、“花崖秀特”、“文笔腾光”、“西池晚烟”、“锦屏叠雪”。
   而,八景,能看到的寥寥无几,有的只是一些足迹,一些残瓦砾,一些纯属于传说。
   现在的钟山石窟热闹非凡,而要是八景确确实实存在。在那个时代是何等的热闹与繁荣。说钟山石窟这个地方是人杰地灵一点也不过分,民族英雄谢子长就是这条川里的人,喝着一条河的水长大的。
   在钟山石窟我发现了三棵奇特的树,说不出名字。好奇地问讲解员。她说:“这三棵树分别是菩提树、杜仲树、火炬树。”
   我听到讲解员的回答,有些可笑。菩提树、杜仲树、火炬树属于热带植物,怎么可能生长在气候干燥的陕北。特别是菩提树生长在四季如春的双西版纳,在北方生长,实属罕见。
   “怎么可能呢?那三种树不是南方树吗?”我好奇地又问了一次讲解员。
   “就是啊!院子里突然多了这几种树,我们请来不少专家一致认定才确定是菩提树、杜仲树、火炬树。”
   生长于南方的树种奇迹般地生长在北方,这算不上神奇,还有什么能算得上。传说释迦牟尼生于菩提树下,成佛于菩提树下,莫非是释迦牟尼在此显灵。我在菩提树下转了几圈,深深鞠了一躬:佛光有眼。
   院子里长了奇特的树以外,发生的奇特事也不少。
   1947年,将介石的三十万黄牌军在胡宗南的领导下,魔鬼般的潜入陕北,无恶不做。胡宗南率领部队到达瓦窑堡后派人放火焚烧了三官楼和钟鼓楼后,强行掠夺走砖塔上悬挂的铜钟和正殿前的大铜钟。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进驻陕西瓦窑堡以后,初步打算把中央印刷厂迁移至石宫寺。当时身为中央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杭长的林伯渠给毛泽东汇报了石宫寺是历史古迹,佛教圣地。毛泽东听后,非常赞同林伯渠的想法。中央印刷厂只好另选厂址。
   真巧,胡宗南的部队在陕北战场上靠山山倒塌,靠水水流。而中央红军在延安十三年赢得民心。这,正是印证了古人的一句话;好人有好报,恶人不得好死。
   说巧真巧,1989年9月18日,万佛岩正殿轰然一声巨响,一块重三吨的石头按理来说,正好要砸在释迦牟尼过去世和二弟子阿难、右胁侍菩萨中间,然而事实上连基坛的边缘都没有砸上,掉在走廊上。
   正如当地的老百姓说,国民党欺负了佛祖,惹闹了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与神灵,在陕北的战争中节节败退。红军疼爱古迹,维护信封神灵,连打胜仗,驱干走狂妄自大的国民党。
   这,真是一块佛光宝地。一个能分善恶的宝地。
   我想走都走不出去的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也去过不少古迹、名片景点,可像钟山石窟这样牵肠挂肚的,我可以坚定地说:没有的。
   出了钟山石窟,我按捺不住内疚的波涛骇浪,如此壮美的景象在我的家乡,而我于二零零八年正月初八才真真的去入游。
   歉意!钟山石窟。
  
  

共 520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钟山石窟,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石窟周围,历史上古塔林立,寺院延绵,古建成群,占地三百六十垧、僧众五百多,是中国西北佛教传播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石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历代香火不断,有“人间胜地”之称。一九八八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绝对保护范围19250平方米,一般保护范围4400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80公顷。作者语言流畅生动,描写了一篇很美的游记。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对石窟的热爱与赞叹。感谢您的佳作,期待更多作品。【编辑:诗人夏红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9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诗人夏红雪        2012-12-29 17:02:21
  一篇赏心悦目的游记。期待更多佳作。
夏红雪,六九年生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在各大城市报刊发表诗歌二百余首,散文五十篇。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