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正其谊不计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编辑推荐 正其谊不计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读我的老师李成海


作者:王即之 童生,53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8发表时间:2012-12-31 18:18:28

正其谊不计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读我的老师李成海
   之所以冒着文法不通之嫌写读老师李成海而不写读老师李成海的书法,是因为老师实在是一本书,他于诗书画印无一不通,实在难以书法名之,而且他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文化的自信与自觉状态,更为可圈可点,岂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呢?至于有文法不通之嫌,我忽然想起伟人毛泽东晚年的一句明训“读点鲁迅”,岂不是言简意赅吗?有何不妥。这样我便心安理得地读老师了。
   读老师,当然首先要读他的书法,因为老师首先是以书法名世的。书法对他来说是割舍不开的情愫,是生存发展的支持,是身份归属的标志。老师少有奇志,钟情书法篆刻,稍长,便拜于陈少默、程克刚两位大家门下,从此长驱直入,顺水顺风,在书法的王国里纵横驰骋。在二位恩师的悉心教诲下,他矢志不移,常年不辍,便临北朝诸碑,可谓毫发精研貌似神肖。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寻根探源,系统研习甲骨、钟鼎、石鼓、秦篆、汉隶、唐楷和宋元明清诸家。对好大王碑致力犹勤,心摹手追,融会贯通,然后妙于裁剪,自成格调,形成他似隶似楷、草意充盈、法理超越、意境幽深的行草体系。
   老师目明如电,心贵于金,居高临下,隔空观道,于真单隶篆行无不涉列,且无所不精,翻开他的新著《兴怀.李成海壬辰书法作品集》,真草隶篆行、条幅、中堂、扇面、对联、篆刻、自作诗联,像打开百宝箱,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实西安城中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实力派书家。岂朝学执笔,暮已自夸,胸无点墨,胡乱涂鸦之辈所能比拟的?
   读老师的行楷对联《读书得真趣,怀古生远思》,笔墨率真,质文并重,浑厚苍茫,雄强朴茂,一种高古的从容不迫的庙堂气息扑面而来,与联文的内容相融相合,贴切自然。十个字摇曳生姿,各尽其秒,大小相间,枯润互补,和谐统一。使人不得不佩服他对作品大局的关照和对细节的把握的独到之处。
   读老师篆书四屏自作诗《子午故道抒怀》,点化精到,笔势淳厚,充分体现了篆书古拙凝重、雍容渊穆的主脉特征。须特别指出的是,除了诗句的优美和笔法、字法、章法的考究外,此幅作品形式感极强,落款先是用朱砂以行书体将全诗释文写出,再以墨题时间、地点、姓名字号,再以大小阴阳八枚印章穿插其间,加之纸张本身就是洒金佛教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力。我想说,老师以近七旬之身还能够与时偕行,紧随时代,追求时趣,活在当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用先贤集玄秘塔的一副联形容他倒蛮合适:“穷经安有息肩日,得道方为绝顶人”。
   读老师的六尺行草中堂陶渊明《饮酒》,布局宽松而体态茂密,思绪奔放而神采飞扬,大小、枯润、正邪,相倚相伴,心手互得,极尽变化,第一行的“结、境、而、无、问”,第二行的“能、地、东、悠”,第三行的“南、飞、还”,第四行的“此、真、言”等字重墨实按、力有千钧,而第一行的“君”、第二行的“远、自、篱”、第三行的“见、气、夕”、第四行的“闻、意”等字破锋缓运、老树苍茫,形成强烈反差,看似信马由缰,一挥而就,实则匠心独运,妙趣天成。
   读老师的楷书四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可谓心得其妙,笔始入神,他多年来对北碑的浸淫把玩、对诗文的孜孜以求、对佛法的渐行渐悟,均从此幅力作中依稀可见。通幅作品天然简净,冲淡优游,一派祥和之气。老师以怡淡安和之心,树清刚雅正之气,于挥翰之际自守以正,心无挂碍,一任天真,实为不易之境界,用孙过庭一句话形容,就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读老师的隶书龙门对《不设,大开》,一副之中,统摄百品,气象万千,胜意叠出。既有张迁的方正凌厉,又有石门的飘洒昂扬,更有好大王的内敛拙朴,还有何绍基的草意幽幽,隶书的最美“燕尾”在老师的笔下已悄然无影,真正达到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实在是老师文化积累、人生体悟的自然流露,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矣。
   老师的篆刻以汉印为宗,主张印外求印,意与古会,印从书出,常能于平整中出新意。由于视力下降,虽十余年来已基本不太治印,但读他前期的印作则完全体现了这样一条一以贯之的治印思想。
   老师之所以在书法方面取得如此成就,当然不是就法求法、亦步亦趋的,那样只能造就字匠与书奴,岂能登艺术之堂奥。老师行履高洁,不为激矫,纵横恣肆,不拘法度,源于他博大的胸襟和宽阔的视野。他不光精于书道,还善诗词楹联、音乐绘画、散文随笔。试看他的自作七律《子午古道抒怀》“曲径登攀子午行千寻峦翠入云中秋光浓郁堪当酒草木飘香亦有情故道沧桑依旧貌山川表里见新容深涧溪水涤尘意幽鸟空林自在鸣。”首联起兴,颔联承接,颈联转换,尾联附和。可谓春风化雨,天衣无缝,对仗工稳,平仄合律,文字凝练,意境幽深。毛泽东在论诗时曾说:“诗难,写诗者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所道。”杜甫说“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没有长时间的探索、积累,没有超人的悟性,是难为此道的。老师说他长期研究王力先生的诗学理论,每有灵感,便信手记下。有时诗思泉涌,记之唯恐不及,有时灵感不来,数日不得诗句,真道上实语,不身体力行是不会有此情感流露的。
   书画同源。自古至今,善书者必能画,善画者必能书,远的不说,近的如黄宾虹、张大千、石鲁、方济众、启功、王学仲、孙其峰皆然。李老师也善国画,以花鸟为主,偶作人物。他的画是典型的人物画,淡雅秀逸,神凝韵厚,篇幅虽不大,但意味很足,时常以行书题长款,有的是自作诗联,有的是跋语,达到一幅之中,诗书画印各展风采,和谐统一,令人垂爱。
   老师的文章灵动活泼,读之令人有高僧只说家常话之感。近日,他写的《燕雀门之惑》一文,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该文大意是在西三环延秋门外,路旁的路标上写“燕雀门”三字,其实燕雀门名应为延秋门,燕雀二字在汉语词汇里为贬义词,我们的先人不可能以这二字命名路名。西安城外有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均在城北,禁苑四面有门,西墙有二门,偏北曰玄武门,偏南曰延秋门,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兵逼长安,唐玄宗即出延秋门逃往四川,延秋应为延年千秋之意,绝非随意乱点而来。他的文章写的非常深刻老道,因篇幅所限,此只点明而已,从中可见老师思之深、责之切、文之美了。
   老师为人随意洒脱,善与人同,不管职业贵贱,年龄大小,皆一视同仁,一团和气,从不摆谱。他的名和字之所以叫成海和容川,就是海纳百川,仁厚博爱,名和字寓意深刻,相辅相成,两位一体,代表了现代士人的一种审美取向和精神指归,其心胸境界可见矣。
   其实,在中国历来不缺艺术家,而缺教育家,因为艺术家为个体劳动,只要自治便可,而教育家却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没有诲人不倦的师德、没有文行忠信的指向是难为此道的。之所以作此铺垫,就是想说,老师在书法教育方面是有文化自觉和担当精神的,当然也是卓有成效的。随着自身艺术水准和声誉的日益提升,前来求学的人不断增加,他本来对带学生是没有想法的,但看到那么多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又觉于心不忍,他想多一个会书法的人,就少一个打麻将的人,自己应该把书法教育的重任自觉担当起来,也为社会尽一点责任,有何不好?这样,他便开始有条件地收学生了。并适时推出师生展。从2007年起,先后在西安、汉中、安康、延安、榆林搞了5场李成海师生书法展,2011年7月9日,在社会各界的千呼万唤下,以李老师及其50余位学生组成的陕西省望贤书学会终于应运而生了。
   书学会隶属于陕西省文联、书协领导。现有学员55人,学员均为陕西省书协会员,其中21人任省书协理事及各部委员,16人为中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人为陕西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心手双畅的艺术理念,亦师亦友的交流方式,使书学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12月,学会走出潼关,在山西美术馆举办《望贤三晋.陕西望贤书学会作品展》,引起轰动,省委书记亲临展厅,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今年还准备在河南、广东举办展览。学会成立后,又分别在玉华宫、西岳庙、仓颉庙、乾陵建立了创优基地,还在西岳庙内长期陈列由书学会成员书写的陕西历代诗人咏华山书法作品,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今年五月为乾陵书写的21副楹联(包括会员自撰联10余副)已刻牌悬挂,成为乾州一道亮丽的风景。学会除了老师授课外,还经常请善韵律的学生登台讲国学经典诗词楹联,营造一种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了崇文尚德,慎思谨行,助人伦,成教化的社会功能。
   通过写老师,我对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回望老师的艺术探索和人格追求,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负责地说,我认为老师绝对是大方之家,书坛重镇,我辈当仰而望之,见贤思齐焉。
  
  
   王即之:文化学者、书画家、美术评论家

共 34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写自己老师的一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尊敬赞美之情。通过文章,我们看到了李成海这位书法大家的艺术风范,“通过写老师,我对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回望老师的艺术探索和人格追求,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负责地说,我认为老师绝对是大方之家,书坛重镇,我辈当仰而望之,见贤思齐焉。”对于读者,何尝不是如此呢? 推荐好文共赏! 【编辑 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施云南        2013-01-01 07:27:09
  一个很让人感动的老师啊,喜欢这样的文字,很耐人寻味的话题。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2 楼        文友:舟中人        2013-01-15 14:15:43
  问候朋友,欣赏您的佳作!送上掌声,祝福安康快乐!
舟中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