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梅笑小说】打不破的酒瓶(编辑推荐)

精品 【梅笑小说】打不破的酒瓶(编辑推荐)


作者:当局者 童生,83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28发表时间:2009-02-07 16:11:05

范大憨又醉倒在了竹林边。
  
   他还是为那女人醉倒的。
  
   二十年前,他就醉倒过,在他兄弟的婚酒席上。
  
   那叫翠的女人,一次次从他身边溜走,他就天天醉在了酒里。
  
   翠是媒人带到范大憨家来的,是个穿着碎花衣服、水灵灵清秀而丰满的农家妹子。大憨那时也不叫大憨。他当时要算村里的秀才,高小毕业,一副白面书生模样,是村里电工,干清闲的活儿。范秀才对翠儿是一见倾心,因家徒四壁,心里发慌,原本能神侃的嘴也似贴了封条,不能言语了,他只是傻笑,陪着媒人和翠儿在房前屋后转悠了几圈。
  
   范秀才有个兄弟范二娃。兄弟俩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穿千家衣长大的。范秀才自小身子弱,还得将碗里的粥多分给从没吃饱过的范二娃。兄弟俩一个长成了豆芽,村里便推荐念了几年书,而另一个生得虎背熊腰,英气十足,是个劳动的好手。
  
   范二娃见媒人给大哥介绍了这样一个称心的朋友,乐得挑起满满的一桶水也箭步如飞,还急急的生火作饭,忙里忙外,格外殷勤。翠儿在范家呆了半天,吃了午饭,一直没和范秀才说话,只是眼光不时地在找寻什么。
  
   两天后,媒人传话过来,范家兄弟顿时呆若木鸡。
  
   翠儿看上的是范二娃。范秀才顿时象霜打了的茄子,蔫吁吁的没了精神。范二娃则成了关公,脸红如猪肝。这兄弟俩四眼对望,尴尬得很。
  
   媒人三婶子忙搭讪,“人家翠儿不嫌你们家穷得叮当响,能答应过门来,也是不错的了。秀才你是当哥的,你说呢。”
  
   秀才脸色从青变白了,定了定神,说:“那就依翠儿吧,好歹也成一家人了,我们家不会让翠儿受委屈的。”他又望了望范二娃,“你跟三婶子到翠儿家走一趟吧,家里的事我来张罗。”
  
   范二娃的眼眶湿了,他知道哥的心事,家里穷,两个大男人能有一个成家也是不易的了。他巴望哥早点有个对象,如今,有个不嫌他家穷,愿意来当穷媳妇过苦日子的,可那翠儿咋偏偏看上兄弟了呢,她是伤了他哥一个大口子了。
  
   秀才进屋为范二娃拿了件干净衣服,吩咐范二娃换了,兄弟俩眼里都有泪花子,一直忍着没流下来。三婶子也催早点赶路,说翠儿还等回音呢。
  
   秀才送三婶子和范二娃过了几条田埂,对兄弟说:“要是翠儿留你,就多住几天,村上的农活,我帮你干。”范二娃望着哥,却没能挤出一点笑容,只点点头,然后带着哥的心愿,随三婶子走了。
  
   过了几天,范二娃回来了,翠儿也跟着来了,胳膊里挽着一个包裹,是她全部的家当。翠儿家弟妹多,日子也过得紧巴。父母巴望她早点嫁人,看到三婶子带来了个穷小子,不过倒也壮实勤快,见翠儿是喜上眉梢的,弟妹们也喜欢这爱唱山歌的大哥哥,他们当爹妈的便也就默认了这女婿。翠儿家虽没有要成彩礼,也不用办嫁妆。翠儿嫁出去,家里也少副碗筷。翠儿就这样离开养育了她十八年的穷山沟,到了另一个穷山沟。
  
   秀才在家早就忙开了,屋顶的茅草翻了个新,透风的泥墙也补了个遍。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懂得长兄为父的道理,要尽力给二娃翠儿一个象样的家。当范二娃和翠儿回到新家看到忙碌的大哥时,眼里有一份惊喜和愧疚。
  
   秀才让二娃和翠儿到乡上办回了红本本,他张罗了几桌简单的酒席,请来了平日里常周济他兄弟俩的亲戚和乡亲。喜酒喝得热闹极了。秀才一脸酡红,醉眼看着二娃和翠儿给客人们敬酒,含糊不清的嘟嚷“如今咱二娃也成家了,高兴,高兴。”就醉倒在桌边。
  
   从此,秀才每天离不了几两烧酒。
  
   秀才没能成家。翠儿曾四处托媒人给大伯子做媒。多是因女方嫌秀才家穷了,或是秀才喝闷酒冷眼待人。
  
   秀才在同村人眼里有些潦倒了。随着土地分到户,秀才便没有了清闲的活,也扛锄头、挑大粪,一瓢三窝,晒得皮肤黝黑。免不了有好事的人拿他开玩笑,他便越发有点孤僻而逞能,似落魄的孔乙己了。
  
   二娃和翠儿觉得欠了秀才的债,想尽量让秀才开心。二娃抢着干劳力活,翠儿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二娃总爱唱山歌,唱从广播里学来的那样,和对面山坡屋子里一同长大的古跛子对着唱,山湾湾便热腾起来,快乐感染了整个村子。
  
   日子过得很快,范家添了两口人,是两个闺女。两丫头特别喜欢在大爷的怀里打滚。秀才常醉眼朦胧的喊“大姑,来吃糖果。”“二姑,来吃甘蔗。”两丫头觉得大爷比爹娘还疼她们呢。后来村里人也都喊“大姑”、“二姑”,亲切得很,真名是啥,没几个记得的。
  
   秀才拉扯大了二娃,还帮着拉扯两个侄女,村里有人便说他是个傻瓜了。曾有人给光棍秀才牵线,二娃和翠儿都劝秀才成个家,老了好有个伴。看着媒人带来的死了男人带着个孩子的寡妇,秀才摇摇头,“我养不活你们娘儿俩,我不想误了你。”然后转身去堂屋取酒瓶子,再也不肯出来说话。这以后,“范大憨”的绰号便取代了秀才这雅称。
  
   村里也曾红火过,范大憨也还曾沾古跛子风光过。古跛子从外地请来了几个师傅,办个砖瓦厂,生意也兴旺一时。古跛子当老板,范大憨帮着打理内外厂务。那时的砖瓦厂是全村快乐的作坊,烧窑的伙计有好几个,泥瓦的婆姨、小伙都有,好几十个人。翠儿是个泥瓦巧手,还常帮着古跛子的歪眼媳妇烧开水,为满手泥浆的哥子兄弟姊妹送开水。大家也常开些荤素玩笑,古跛子和范二娃的唱腔从太阳上山又嘹亮到下山,比村里的广播还吸引人。可好景不长,因经营不善,砖瓦厂在两年后倒闭。全村人的经济又陷入困境。当大姑、小姑的学费让一家人头疼时,二娃便常随几个健壮的泥水匠外出打临工,想奔个好日子。村里还能扯开嗓子唱两句的,唯有那古跛子了。
  
   范大憨因兄弟常不在家,两丫头也越大越不和他挨边,他也不便和翠儿唠叨,在家里就觉得闷得慌。在劳作之余,他就喜欢满身酒气在村里到处转悠,越发成了村里人的笑料了,他也常脸红脖子粗的申辩,“我年轻的时候……”后面的话便被别人更大的笑声给淹没了。而他依旧很乐于帮人。哪家有事情,只要招呼一声,或是带个信,他准来帮忙。
  
   当两个丫头成了大姑娘,大姑打工结识了男朋友后,想招上门来,嫌家里土墙茅草太落伍,就要求修新楼房。范大憨死活不肯推倒老房子。二娃没办法,又扭不过女儿。只好另请人看了块屋基,劳累了好几个月,漂亮的两层新洋楼落成了。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搬新家,范大憨很固执,依旧要住茅草房。
  
   不久,范二娃大口的吐血,病倒在床。翠儿给大姑打了电话,大姑急忙从外地赶回来,送老爹上医院,查出是胃癌晚期,医生已无回天之力。一家人哭成一团。翠儿人瘦了一圈,还得挑起家里的重担,二姑还得继续读完高中呢。大憨帮着翠儿忙山上的活,然后又到新房子给二娃端汤送水照顾兄弟。
  
   半年后,二娃撇下一家人走了。临走前,他流下眼泪,对大憨说“下辈子我当你哥。”大憨哽咽着回答:“你放心走吧,家里还有我。”翠儿哭晕在床边,大姑、二姑哭着把翠儿扶到躺椅上。
  
   后来,二姑毕业后也出去打工了。村里有人曾想撮合大憨和翠儿,说是大憨不成家,心里一直是想着翠儿的。翠儿便不和大憨说话,不和他往来了。
  
   当村里有人碰到翠儿偷偷从古跛子家后门溜出来后,村里便沸沸扬扬了。好在古跛子媳妇眼睛半米外都模糊的,也没人告诉她这等闲事。古跛子依旧高声唱他的京戏。
  
   大憨喝了两斤老白干,醉倒在老屋子的竹林边。
  
   从此,大憨天天醉,在马路边,池塘边,菜地里……
   翠儿便总有大憨醉倒在哪儿的消息,常夜里打着电筒请邻居搬大憨到老屋子。
  
   京剧依然在唱,翠儿依然是翠儿。
  
   翠儿的影子在大憨的酒瓶子里醉了,或许要酒瓶子打碎了,影子才能走出来。

共 30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标题新颖,故事动情。一段执着一生的爱恋,从永远打不破的酒瓶中醉薰薰的淌出来,足以灌醉漫长的人生。编辑:梅若轻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09-02-08 19:10:14
  当当,不知道是您的原创哟!多有得罪,俺这就上论坛加精去。
让文字融入生活!
2 楼        文友:梅若轻尘        2009-02-09 10:33:13
  哈哈,姐姐是不是不相信是当当同学写的啊,当当备受打击~~~
且在诗中醉。
3 楼        文友:当局者        2009-02-09 20:23:51
  没关系,小梅若.我相信你也会散文呢.
善待祖国文字,善待我的心灵,善待我的读者!
4 楼        文友:清平人生        2009-02-22 15:57:24
  人物鲜明,情感绵长深沉感人!好小说,欣赏了。
坚持下去,你肯定会成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