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长城下的希望

精品 齐长城下的希望


作者:周慎宝 布衣,38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0发表时间:2013-01-07 10:00:57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了颜山摄影论坛网站。欣赏着那些大气磅礴的秀丽照片,于是产生了游览颜山的念头。
   端午节这天,我和几个文友来到了莱芜与博山交界的颜山上。颜山现在称原山。山势拔峻,谷深壁立,绵延迤逦的山峦中一座座山峰傲然挺秀,有水中拔浪之感。有的峰巅如剑插在千仞悬崖峭壁之上,有的似擎天立柱蹲在山体之上,远远望去,像山巅上又叠上了一个细长的山巅,十分壮观。
   就在这苍翠巍峨的大山之巅,一段段残缺不全的古老长城还呈东西走向在那里躺着。这里是青石山,而长城也是青石建造而成的,像通常见到的山寨的寨墙,宽、高有二三米不等,墙体筑砌时没用沙灰,全是干缝墙,石与石交错叠压互相衔扣;尤以干垒法和发暄技术最值得称道,不怕雨雪冲刷,经得起风吹日晒,因而至今完好无损,牢不可破。这就是我国早于秦始皇主持修筑的万里长城的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城墙所经过的如天堑般的清风口,有一碣方形石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大字。从此碑碑文,我们读出了齐长城的沧桑。
   齐长城,全长618893米,史称千里齐长城,西起山东省长清区古济水河畔的钜防(即今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北),“横跨泰山,绵地千里”,途经莱芜等18个市(县、区),于今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北于家河直达黄海,其中保存最好的齐国莱芜段57832米。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御鲁楚的进攻,在南部边境建筑了绵延千里的军事屏障——齐国长城。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王室逐渐衰落,而齐、鲁、晋等国则日渐富强,特别是齐国正崭露头脚,渐渐崛起于东方。逐渐占据了霸主地位的齐国虽发展迅速,但是,南部强大的晋国却一直是当时齐国统治者心头的一块病,时时令其不安,而且当时其他诸子国也纷争不断,战事颇繁,对齐国也是一种威胁,因此确实需要设防…从地理方面看,齐国所受封地在泰沂山脉以北,背靠山面对海,海是不必防范的,西和北面有黄河作为天险屏障。可谓易守难攻,只有南面有出入泰山的陆地大道,直通在它南面的鲁、楚等国,虽然泰沂山是约定俗成的边界线,但因地势开阔,易守难攻,正是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之地,是齐国需要重点防范的要塞,必需设防。春秋至战国初,各国主要是用战车作战,因此设防重点是修筑关隘,用来阻挡战车,而到了战国时期,步兵以其机动灵活可以翻山越岭等优势,在军事上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就迫使齐国在修建关隘的同时,还要建好山岭上的长城,以防步兵的入侵。正是出于防御目的,齐桓公开始在此修筑长城。随后,齐灵公、齐威王又不断将长城沿泰沂山脉向东增修,至齐宣王时已修至东海。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鲁弱楚强,扩修齐长城重点是防楚,史载"乃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者"可以作为明证。明、清、民国等时代的统治者又对莱芜境内的齐长城进行过维修,所以虽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至今仍清晰可见这堪作历史见证的遗迹。沿莱芜市北部边界的崇山峻岭,经大大小小224座山头,蜿蜒起伏百里之遥。
   巍峨壮观的齐长城如一条巨龙,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阡陌沟壑之上,每一关、每一墙都在诉说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齐长城见证了这一方2000多个春秋的沧桑变化,记录了在长城下发生的“长勺之战”、“莱芜战役”等著名战役,这里也因此产生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齐长城清风口东南方不远的向阳坡上,在著名的“孟良寨”以西的逯家岭,有一口甘冽的清泉叫“孟良泉”。泉眼外型恰似剑的横断面呈菱形,泉水流量较大,常年不断,是青杨河的发源地。1958年原章丘县水文调查队曾沿河考察,发现该泉,在泉边立碑一块,上书“青杨河源头在此”。相传北宋名将孟良为抗击辽兵入侵,在“孟良寨”周围屯兵休整,在人饥马饿之际,孟良拔剑猛刺,一股泉水顿时喷涌而出,解了燃眉之急,使孟良的队伍得以在此驻扎休整,最终击败辽兵。故事传开,人们为纪念这位抗辽英雄将此泉称为“孟良泉”。
   一般说来,青石山区水源奇缺难觅,加之在莱芜北部山区这样一个高海拔地带,水源更是少之甚少。散居在长城下的百姓因水贵如油而纷纷搬下了崇山峻岭。孟良泉的发现,不仅给但年孟良焦赞之旅解了燃眉之急带来了战胜辽兵的希望,同时也给这里走了又来、来了又走的百姓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于是长城脚下形成了一个莱芜市海拔最高的村庄——逯家岭。水,是生存的命脉。逯家岭人祖祖辈辈赖孟良泉而繁衍生息。
   我们从清风口来到逯家岭村,步伐沉重地踏上了村内又窄又长的石铺街道,村人的艰辛和苦难在光滑的并不规整的街石上依稀可见。街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看不到熙来攘往的繁闹景象,除了空中飞鸟的啼鸣声和沁人心脾的山风吹枝声,最响亮的声音就是街西石墙下那自来水的哗啦声。我捧饮几口自来水,清冽甘甜,品尝到了大山之巅长城之下那葱绿的原生态味道,连呼吸也越发畅快了。这自来水,就来自村上端的孟良泉,是村人埋了塑料管道引进村来的,村民吃水就到这个水龙头上提水,很是方便。
   万物因水而滋润。就在当街的水龙头右侧的裸露的岩石缝里,一株古老的国槐异常茂盛。古槐粗大的如龙似蛇的根裸露在地面,吸吮着贫瘠的养分。两人合抱粗的树身,已经部分腐朽,但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株古槐见证了这个村庄的兴衰史,历经几百年沧桑而不衰,就靠了那孟良泉之水。即使三年五载久旱不雨,有孟良泉的滴水之滋润,也会九死一生。即使村人少饮用一口,也不忍心让古槐旱死。因为古槐是村人共同的祖先。村人的先祖就来自山西洪洞县那棵大槐树下,所以对古槐情有独钟。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长城内外,齐鲁交界之处,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难免战乱和瘟疫之灭顶之灾,先民非死即逃,这里一度荒无人烟,十分萧条。现在的村民,就是明朝洪武年间那次移民的后代。先民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不忘本,所以亲手栽下了这株具有纪念意义的国槐。一棵古大槐树,魂牵许多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孺皆知。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的泪,愿大槐树与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古槐和这个古老的村庄相依为命,坐落在百米深的悬崖峭壁之上。房屋沿着峭壁而建,屋墙都是就地取材的青石垒砌而成,都是如长城一样的干缝墙;屋门和窗口的上方或石碹成半月状或石条平状;屋顶起脊,木檩架构,以麦草秫秸盖顶,为防雨损草顶,在山墙和屋檐使用石板镶嵌。墙石雕琢平整,垒工精细。每户都是北方常见的四合院。房屋院落顺地势而建,有的在坡上,有的凹在水平面以下。坡上的房屋像小楼,坡顶上是大屋,接在坡半腰的是靠坡的窄屋,石板当楼板,石条铺成的楼梯,上下层分别有不大的一门二窗;大门凹在水平面以下半米深左右房屋,都建在壁立的悬崖之上,屋的后墙与悬崖平行,后墙开窗,远远望去如同高耸的楼房,每遇雨天,沿崖而建的宅院里的雨水排进悬崖下的大峡谷里,不像通常住在平地上的人家习惯了从大门口向外排水。整个村子里的房屋因地势起起伏伏错落有致,像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充满着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民间文化气息,不得不吸引远道而来的人们的驻足欣赏。
   边拍照边漫步在多石少土的街街巷巷,我发现有人住的宅院里都喂着瘦瘦的黄狗或黑狗,但大部分宅院已经没有了狗的音影,早已人去屋空,有的已是百人空巷十室八空。走进空落落的宅院里,感到了可怕的静,天井里生长起没膝的荒草,墙头上破瓦罐里那主人种上的韭菜旱的地下了头,满地上有圆圆的羊屎蛋还散发着羊身上那特有的臊气和膻气,光景有些荒凉不堪。我走在村边,见一位白头老大娘在宅旁的小菜园里弯腰锄菜,我上前询问这个村子还有多少人多少耕地?她老人家和蔼地回答:
   “还有在户口册的300多人,实际居住在村的100多人。每口人有1官亩山岭薄地。由于迁走的人多,有的户捡了人家撂荒的地,一户就种7官亩……”
   改革开放前,逯家岭村曾有700多人,但由于村子海拔地势高,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地都是40度以下的一条一条的山腰梯田薄地,并且都是靠天田,没有水浇田,正常年景还不得温饱,一遇大旱之年颗粒无收,自然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因地处莱芜、博山、章丘三地的边远地带,山连山,谷挨谷,出进大山的路是只能步行的羊肠小道,交通不便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严重滞后,农村经济发展极其缓慢。面对山外市场经济的大潮,很多具有经济远见的村民,耐不住大山的闭塞和寂寞,纷纷迁入莱城、博山等平原发达地区经商创业,定居或者临时居住在城市厂区。这样使逯家岭村人口急剧下降,造成人去屋空的景况,村里只剩下100多口中老年人故土难离般地坚守着。
   我向老大娘问及村子里出过多少人才?她老人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清朝出过孙国老,自1998年以来走出去21名专科以上的大学生,其中一名研究生,一名留学德国……”
   她指着山上的一个洞口,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孙国老的传奇故事:
   那个洞叫“金羊洞”,相传在明朝崇祯年间,每逢夜深人静之际,就从洞里跑出一群羊觅食。一天夜里,村里孙员外外出办事回家路过此洞,见一群金色绵羊在洞外吃了他地里的庄稼,情急之下,放下肩背的鞑子,下腰摸起石块就追打庄稼地里的金羊。金羊见人追打,便迅速跑上山去,只有一只羊躲进了洞里。羊进洞后,关闭洞口的石门自然封洞,于是进洞的那只羊依然还是金羊,其他羊脱洞为俗流落民间。此洞是仙洞。关在洞里的那只金羊便是后来出世的孙国老。
   孙员外的夫人是孙员外生活贫穷时娶过来的,长相丑陋,人称“丑娘”。后来,他家过得土地多了,成了财主,越来越看不中丑娘,于是休妻让丑娘离开孙家门。就在出了孙家门去博山的路上,丑娘的肚子一阵阵剧痛,是腹中十月怀胎的孩子即将分娩。此时,丑娘对腹中的孩子说:
   “孩子,你无论男女,现在不是出世的时候。你父亲休了我还没有落脚之地,你到世上马上受苦受难。你如果再拖延一年出世,你定将荣华富贵金玉满堂。”
   丑娘说着说着,肚子突然不疼了。一年后,丑娘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聪明伶俐的儿子。她儿子后来考取进士,当了乾隆皇帝的老师,国人尊称“孙国老”。 “国老”地位、声望显赫,数年后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
   洗耳恭听大娘讲述的关于孙国老的传说故事,不禁对逯家岭顿生仰慕敬佩之情。这个村文化底蕴丰厚,的确是风水宝地,人才摇篮。
   想到此,对村头那所简陋的小学有了一看究竟的兴趣。于是走进了静悄悄的村头小学。
   小学里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个老师、四个学生。四个学生中,二年级学生一人,学龄前儿童三人。听校长兼老师逯克栓讲,这个学校早期有50多个学生,随着村里居住人口的减少,他从2006年接过这个学校,一直教着四个学生的“复式班”。他既是教书匠、校工、清洁工,又是父母。我想,这里应该是全市唯一存在的一个“复式班”了。“复式班”盛行于我小时候上学的“文革”以前。一个班里有两个年级的学生,上课互相影响,降低了听课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复式班”是条件落后的标志。
   端坐在教师里的四个孩子,像四只张口待食的四只可爱的小鸟,睁大了求知的眼睛,向来人呼喊着“老师好”。听说上届从这个教室里走出去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被评为莱芜市“十佳少年”。从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这个山顶落后村的希望,看到了这个村世代对知识人才的重视,感到了一种好学上进的良好风气和力量。只要知识富有就不穷。孩子们渴望走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山,更渴望超越科学知识高峰这座大山,用知识和智慧回报家乡,改变闭塞落后的状况。
   为了这些孩子,为了这个海拔最高的小学的辛勤园丁,我们几个文友慷慨解囊,捐献了几百元钱。这点钱虽微不足道,也是对孩子和老师的一点鼓励。
   我们要和渴望超越大山的孩子们,挥手再见了。出村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块立在水泥路边的修路功德碑,上面铭记了走出大山富了的村民捐款的名字。他们应该也是从这个小学走出去的孩子吧。望着盘旋而上几十里新修的 水泥路,我们感到这个村子结束了 闭塞,看到了大发展的希望。
   道路通,百业兴。逯家岭村利用村中舍弃的 宅院,吸引山外的 客商来这里投资建立风景生态宜人的别墅区。
   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是游客云集的地方。我们将来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长城下的颜山、山下的山村、山的周围呈现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美丽、另一种韵致、另一种风情,给予人的也是另一种愉悦和享受。
  

共 52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今天,也可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着周老师的文章,也站到了齐长城的脚下,感受到了齐长城千年来的历史沧桑,也看到了齐长城脚下那些的孩子,那些民族的希望。佳作欣赏,感谢周老师投稿旋转木马。【编辑汪眸】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107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舟中人        2013-01-09 08:50:27
  问候朋友,欣赏您的佳作!恭喜大作成“精”!期待更多精彩!祝福安好!写作愉快!
舟中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