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灵魂的寓所(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灵魂的寓所(散文)


作者:三峡刘星 举人,446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6发表时间:2013-01-13 22:33:34

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还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当代,书面阅读已经是稀罕的文化生活方式,养成和保持这种习惯应该是最难能可贵的。偶尔翻翻蒙田的散文随笔。记得蒙田曾经说过,聪明的人不需要学习,愚蠢的人更不需要学习,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啊等等。阅读这些思辨的哲理的语言,感到一种莫名的宽慰。那情景仿佛看见一个慈祥的但是不高高在上的智者正在开启人生智慧的大门……
   后来我在编辑一篇文摘的时候就将上面的感悟顺带发布了。我是这样写的:读书,我们也在读书,或者读书和读博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专,后者是玩。每当我看见真正读书的场所的时候总是留恋往返。好在我所处的乡村小学至少有十分好的读书的氛围,这也有我自己一份成绩。为此,我感到自豪。
   读书,网络阅读,博文阅读,只不过是变换了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本质却没有改变。但是,少有人静下心来阅读文本,才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学历教育已经普及和延长到不能再延长的地步,不是有句名言“终生学习”吗?但是,我们学习的其实仅仅是繁琐的低效的学历文本,这些文本当然有价值,但是,却不是真的阅读,为了功利的阅读,不是阅读的本质,在阅读中享受阅读,获得阅读的快乐才是真的阅读。
   我的书桌上除开电脑之外,总是凌乱的翻开了几本书,比如前天,恰好停电一天,我在这几本杂书间无间道般地浏览着。从这一本书翻阅到那一本书,从方块字到黑白交织的棋谱,从昆虫的舞台到闲适的画卷,冲突与和谐,生存和发展,不知道这是不是坏习惯,扩散和集中,让我的大脑左右游刃有余地转换,就像手掌的遥控器一般。
   我阅读着无声的世界,耳根却也不清闲,电视里传来激烈的讨论声。是的,电视上央视正在讨论“逃离北上广和幸福”的关系话题。其实,城市是人为的,逃离和蜂拥都是趋利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幸福本身无关只和逐梦有关。而梦不在于梦好或者梦寐和幸福的定义无关,只和人的焦郁程度有关。
   不要轻易地批评一个人的一心二用,围棋中还有“一石二鸟”呢。生活中更有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格言。其实,思维和哲学这些话题不应该刻板的成为教科书的格言警句。当语言被凝固之后,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系统学习的模式构成了一条单行道像死胡同如牛角尖,而三峡若闲云野鹤般习惯了,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阅读和写作。
   行走在灵魂的寓所,所有的语言都会在阅读中升华,就像山涧的流水——无拘束的敞亮亮地在山涧嬉戏着、蹦跳着——用浪花般的笑面对深潭的挽留,用童趣般的喜悦面对悬崖和峭壁……就这样奔流着,宣泄着。化作三峡的云雾,这云雾总是给予你营造最恰如其分的氛围,让你的思想湿漉漉的,让你的文字水灵灵的,让的语言清亮亮的。
  
   【破土的挣扎】
   写作和生活一样还是自然状态最好,所有的苦心孤诣都是对写作活动的亵渎。法布尔的《昆虫记》那种旁若无人的写作方式和心平气和的那种态度本身就值得我们推崇,而笔下的小生灵总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其中的剧情和人世间无两样。这也是我随身书之一,在喧嚣的红尘中读读这样的文本,更是对身心的一次绝好的放松。而如今影视剧已经书香和文字绝缘了。叙述性的情景再现已经如方便食品一样的腐朽着我们渴望思考和回味的乐趣。文字本身构成的那种独特的魅力已经丧失殆尽。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郦道元的《水经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等闲书最是适合我这样的人阅读。但是,这些书籍本身并不是我最心爱的,我心爱的书籍却是围棋类书籍。
   围棋类书籍大多体现了这样一样状态,既在文学的描绘中感受到文本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文本之外,我们可以更丰富地联想到棋局。对,正在展开的棋局。其中的精彩自然是妙不可言,犹如美酒给予我们的陶醉,犹如美人给予我们的愉悦。世界正以棋局的形式展开,印证着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残酷现实,各种力量正以蚕食的方式威逼华夏民族生存的空间,合纵或者连横忙碌着棋手的智慧。棋局的错觉或者错觉的棋局。棋局内外的棋手的魅力和无人知晓他们的独立特质的精神世界。思想是文字的前驱配置,思索是文字的开机状态,思虑是游弋在屏幕上的鼠标的指针,思想的灵魂在聚散和分离中校正了方向,并且点击,然后展开一页全新的页面……
   用操作键盘的方式调校自己和世界的联系,唯一的连线总会在断断续续中进行,切换,再切换,已然是全新的世界。在这个喧嚣的地球,求得内心的禅定和抱定己所无欲的口诀不能真正让对手放下屠刀。百年来前人的呼告、追求……自由是必须付出代价的,付出了代价未必会获得自由。从桃源的乌托邦到卢梭的实践,所有的梦想见证了人类内心的渴望和俗世对人的影响力。悲悯眼前的困惑,无疑只能成为空想主义的梦寐,希望的禾苗总是要经历严寒的霜冻和破土的挣扎。
  
   【艺术的偏好】
   用诗歌的灵魂书写散文的韵脚,巧妙细腻入微的情节,尽管只有寥寥数字,却蕴含巨大的阅读空间。一般而言,跳跃的诗歌总是模糊太多的指向,而细腻的细节弱化在一些巧妙的比拟中,让阅读的空间扩大既是好事也为韵味,这样的诗句往往会准确地抓住人心灵的一角,以达到震撼与共鸣。很适合所有的读者,因为比拟的本体和喻体同样是多向性的,也只有同一个思维水准的读者才能悟出其中的曼妙来,而散文相对于而言,因为更加的具体和真实,让阅读成为更准确的画面,犹如音乐的一个乐段,被喜欢音乐的爱好者准确地捕捉,从而产生对主题更深刻的体会。这种体会的文字就是散文的灵魂。也是阅读散文的快感。
   相对于诗歌而言,阅读散文更像和一个老朋友,好故交的一次促膝谈心。所谓的高山流水正是这样的场景。
   因为基于一种艺术的偏好,每一个出色的写手都有自己最流畅的表达方式,而这些方式被博客整体的、集中地发展并表达出来,所以我们便产生对这博客的注意力。其实散文材料的选择成为博客成名的关键,而不在于语言本身,而语言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基调元素。
   对不同的博客,特别是散文博主,我不看好“美文”,因为,当美文成为一种时髦,成为一种外套的形式的时候,我们宁愿拧掉所有的水分去阅读,也许,我们发现他们的内核其实单薄得比一张纸还要透明无物。
   美不是因为言辞的华丽,而是精神的内核。当假话、空话成为时代的标签的时候,艺术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成为一种奢望。面对正规途径阅读的许多的所谓的经典,往往给予我们更加虚伪的引诱。
   比如爱情,被古今中外的人吟诵和讴歌,更是当代博客美文情感清理站。可是面对俗世的生活,爱情成为了一个或许是最轻的筹码,闪婚和闪离,终于打破“围城”的桎梏,解放了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我们的情感,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错误的迷惘。讴歌本来虚伪,现实更加的残酷,我们凭什么去爱人,我们又凭什么被人爱。所以,这个最美妙的词汇终于被我们肤浅的虚幻的文字装饰成为最奢侈品。
   没有对象的爱,是虚幻的。
   不能比肩的爱,是浪漫的。
  
   【思维的方式】
   在网络上搜索,突然浏览到一篇宋鲁郑的《告别文化浪漫主义才是中国之幸》一文,从中产生了许多的联想。我单单关注这样一个新的词汇——“文化浪漫情结”。文章洋洋洒洒地介绍了“文化浪漫情结”之中种种惊然不同的视角;又想到北美崔哥从东西方比对中幽默的调侃……
   起航的中国,正以大国的态势面对世界,这才是担当,这才是作为。当我们的‘邻居’们以种种不“信任”的做法看待中国的时候,当美国以赤裸裸的政治军事威逼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闭关自守,也没有必要沾沾自喜。也许诞生了无数优秀文化模式的地球正以迅捷的方式凝聚成“东西”模式的生存发展形态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探究谁更优秀或者先进,谁能主导或者引领世界。也许,彼此正以自己的轨迹探索人类发展的轨迹。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彼此对立而又合作的碰撞,彼此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瓶颈。
   中国有中国的问题,美国有美国的问题;美式的民主基础来自非正当财富积累,而中国的集权模式尽管非最优秀的模式,但是无疑却是一种有效改变命运和创造希望的民族。彼此只能成为参照,单纯的崇拜和借鉴都不是解决世界问题的正确方向吧。当然原文是研究政治和东西方文化的学者宋鲁郑。我注意到这样一个新词“文化浪漫”。查阅百度,看不见这样一个新的词汇和具体的含义,但是,撇开政治角度看这个词汇,我们倒真的是需要文化的浪漫。这种浪漫,就是在借鉴中保持原有的特色,这种浪漫,就是在大文化背景下,让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思想的集散地,更可以成为引领时尚生活的新引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华大地孕育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荟萃了中华文化的本质,遵从天道自然的群体生存原则,具有独特的处乱不惊的国民特质,更具有海纳百川的家国胸襟;也就是被海内外学者眼中比较统一的中国文化最优秀的品质——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具有领衔世界精髓的普世价值。
   如上正是文化浪漫的本质,而这种浪漫非西方政治思维可以真正理解的。他们总是一种异样的直线思维的模式推理出他们内心担忧的“恐怖”,从而产生侵略性的霸权主义。人类生存产生了许多的政治模式和思维模式。此刻央视直播大谈“中国梦”,而这种梦不仅仅是几句漂亮的口号,所以“起航2013”成为新年元旦晚会的主题,我们有必要如此展现我们的这种愿望,没有必要太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让崛起不仅仅成为口号和梦想,也不仅仅成为一种威胁和震撼的象征,而应该成为一种强势导引的国家民族形象。如此,才是真正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写到此刻,正好样式主持朱军宣告“起航”晚会结束的时间。整台晚会邀请了许多国家当红或者流行乐坛的声乐、舞蹈、魔术精英参加演出,我们在欣赏异域风情的文艺作品的时候,在满是好奇的情趣背后正以“浪漫文艺”的方式向世界忐忑的试探。也许这正是吹响了起航迈向世界的号角吧!
   事实上,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同之外,连东西方思维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比如代表东方智慧的围棋,在西方思维的模式下,就不可能产生一个真正的围棋高手。姑且叫做“围棋式思维”吧。比如围棋运动正好展示了这样一种轮回,螺旋式上升的探索,围棋总是重棋风到轻胜负中转圜。这种转换的背景正是因为这种弈棋的游戏内蕴含着东方人对生活、对社会、对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是力求生活本真的情趣,比如有宋以来禅道文化理念。事实上,围棋活动最多来源于本土的道家思想,不知道是先有道呢,还是先有棋?但是无疑道自然是被围棋化用,反过来围棋也用道来约束。盖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依“道”而行,经历所有的磨难和考验之后,最后回归自然。致虚极,守静笃,既是过程,也是目标;既是修炼的方法,也是得道的唯一的途径。
   我们总是期待抵达“忘忧清乐”的心态和意境,“天人合一”愿景。这里不仅仅是围棋具有浓重文化性的重要表现,而且是围棋游戏指向的社会意义。是在秩序中打破平衡、在平衡中遵守秩序,从而集合了儒释道精髓,而非儒家的僵硬和迂腐(此乃被历代统治者禁锢民众冠冕堂皇的权威教条);取释家之“明于法而不拘于法,沉其心而不动其气”的精华,而非佛事俗侩虚无(此乃中国本土异化了的宗教)……
   一言以蔽之,中华文化是一种集成文化,融汇文化,在对抗中力求和谐的文化,这种文化精髓非西方思维可以理解的。从而造成了东西文化在方方面面的冲撞。我以为,只要中华民族不灭,世界大同之大同必然是溶于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而这正是西方所顾忌万端的,他们已经担心着被超越,被引领,被革新,最后终于会被同化。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担忧这样那样的现象和困难,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智慧……

共 4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说:“为了功利的阅读,不是阅读的本质,在阅读中享受阅读,获得阅读的快乐才是真的阅读。”这句话是深入人心的!相信只有在阅读中体味到深刻,才会获得快乐,也才会觉得那是灵魂的寓所。文中,作者把围棋文化与国事,生活,以及文学等微妙地结合,让人在阅读中捕捉到其文的多元化以及独特。阅读本文时,本编辑有些战战兢兢,因为无论是对围棋文化,文学艺术,或者大国小家的宏图内蕴,我都好比是一小溪流,容纳甚少的。但我记得有句话说:“我们拥有的天堂,是尘世的天堂,我们找到的寓所,或许就是我们心中的梦。”在阅读本文时,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位善于挖掘探索且善于思考之人。而探索的乐趣,往往是两个智慧相当的心灵的高度契合与相互滋养。随着写作的深入,也感受到作者思想的积淀。推荐赏阅!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流年,问安。【编辑:紫月清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月清影        2013-01-13 22:53:15
  刘星才子您好,影儿对您的作品解读不当之处,请海涵哈!
   祝您写作愉快,新年精神与财富双丰收。
思无邪。
回复1 楼        文友:三峡刘星        2013-01-18 20:15:36
  感谢你的认真点评和支持
2 楼        文友:舟中人        2013-01-14 00:01:21
  问候朋友,欣赏佳作!送上掌声,祝福快乐!
舟中人
回复2 楼        文友:三峡刘星        2013-01-18 20:15:55
  谢谢你的阅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