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番薯的滋味

编辑推荐 番薯的滋味


作者:庄晋玲 秀才,195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45发表时间:2013-01-15 12:39:06

亲戚送来几斤番薯,鲜嫩可口。妻子弄熟了,乐滋滋地端到我的面前,我只是微笑着摇摇头。
   回到老家,母亲也弄了一大盆番薯。侄子侄女们吃得有滋有味,并拿过来给我尝尝,我依然是微笑着摇摇头。
   “他哪里会吃?从小就是番薯撑大的,早就吃腻了。”还是母亲最了解我。是呀!我的血液里,我的骨髓里,流的都是番薯汁,哪里还能吃得下?可是,现在我所嫌恶的番薯,在那时却是全社会的当家粮。
   那个时候,队里集体出工。“出门听哨响,干活问队长。”男人每天十分,女人每天八分,小孩每天五分,大家都靠挣工分过日子。不管你是身强体壮还是个子瘦弱,也不管你是心灵手巧还是笨手笨脚。干活的时候,看起来很热闹,干部来了,装模作样叫得比谁都响;干部不在,抽烟的抽烟,闲聊的闲聊。队里的大小头目很有办法,下午三四点钟,就集体“巡约”,队长带头,后面跟着一长溜小组长,肩膀上扛着锄头,好像日本人的大枪,耀武扬威地在各个小组走来走去。名为“巡约”,其实就是休闲。散工后,他们又到队里弄些糯米,打条狗或者弄点肉,一起开会打牙祭。那些无职无权的社员,也不愿做傻子,心里痒痒的不敢说,却玩起了消极怠工的把戏。一会儿屎急了,一会儿尿来了,一会儿口渴了,一会儿烟瘾上了……禾苗就在这样半死半活的光景中生长着。开花了,抽穗了,结实了……不过,多数是草籽比禾苗长,秕谷比实谷多。大片大片的稻田,禾蔸像脚趾般粗。稻杆像麓棘梗般纤细,却能够挺直了腰杆,傲视四方,历历可数的谷粒三三两两的站在枝稍上晒太阳,望着这些奇怪的劳动者,总有一点戏谑的意味。
   集体劳动,大家最盼望的就是队长收工的哨声。哨子一响,社员们就两腿生风,赶快到自己家里忙活去。忙种菜,忙砍柴,最多的是忙着管理那片番薯地。番薯,那可是养家糊口的粮食呀!地里的禾苗也就那样子,还能指望什么?抓紧管理好自家的番薯地吧!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些蕃薯填肚子呢!不管是张家李家还是王家刘家,都怀着同样的心思,抱着一样的念头。
   我家的番薯地在半山排的“春背山”(地名),这是自己开荒的旱地,种作有好些年头了。这里的砂质土有利于番薯的生长,每年收成都不错。父亲和母亲把我们带到地里,栽种,浇水,锄草,松土,样样都干。中午时分,正是集体劳动的间隙,尽管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我们也坚持熬着。汗水湿透了衣衫,迷住了双眼,头发紧紧贴在脸上,破草帽也结满了盐霜。腰疼了,背酸了,喝口水接着干。母亲边干活边不断督促我们,她做事手脚很快,拼命催赶着我们;她说话声音很响,整个半山排都能听见。父亲则一言不发,只是闷头做事,仿佛要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到这片番薯地里。汗珠,黄豆一般,一颗颗从头上滚落下来,掉在地上还砸出了土窝窝。
   一分辛劳,一份收获。经过细心伺弄,番薯长势很好,放眼看去,一片翠绿。番薯苗长得尤其快,不几天就铺满了一地,密密匝匝,到处伸展,于是母亲就要我专职做牵苗的工作。先找到苗的根部,就像女孩子梳理凌乱的头发,顺着蕃薯生长的方向,细心梳理,小小心心,整整齐齐。半天功夫,原来乱糟糟的番薯地,现在整齐规范,就像一个俊俏的新嫁娘,秀发飘逸,漂亮极了。让人看了,喜上眉梢。
   收获季节是最快乐的。我们把番薯苗割下来剁碎了,养猪,养鸡,养鸭,是难得的好饲料。甚至把最嫩绿的摘到家里做菜吃,清香可口。队里收工回来,父亲把牛牵来套上犁,把番薯犁出了地面,一行行,一串串,打满了个儿,红的,白的,紫的,遍地是。我们小孩子就跟在后面捡起来,放进箩筐里,装了一担又一担。番薯长得大大的,光滑细嫩,就像胖娃娃,可爱极了,小弟弟抱在怀里不舍得撒手,说是要抱着它睡觉,番薯地的上空传来了难得的笑声。而我的父亲,也只有这时才会露出点笑容。
   我家收获的番薯每年都有五六千斤,为了储藏,父亲还在屋子后面挖了番薯窖,把番薯藏到糠头堆里,等来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做口粮。
   番薯多了,吃法也就有讲究了。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生也吃,熟也吃,五花八门。我们把番薯皮削了,切成一块一块,放到饭甑上蒸,下面有少许米饭,上面全是番薯当家。番薯饭很甜,多吃很腻,又不经饱,胃也受不了。母亲又想法子,做番薯煎饼,煮番薯粥,烤番薯条……放学回来,我们还要上山砍柴,母亲早就烤熟了小半锅番薯,连皮带根,焦黄焦黄的,闻起来很诱人。我们手里拿着,衣袋里揣着,嘴巴上吃着,走到山上的时候,也就有个半饱了。家里要招待客人,也是拿番薯来变花样,把番薯切成片状或者条状,用开水烫过,然后晒干,再拿到锅里去炒,就像炒爆米花一样,黄黄的,脆脆的,甜甜的,这在乡村人家也就是上好的待客食品了。我们去读书,也要在怀里揣上一些当零食,和别人家的孩子做交换,甚至作为礼物送给同学。
   番薯,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苦岁月。虽然吃得很腻,却也度过了难关。八零年,生产队终于解散了,责任田分到了各家各户,再也用不着听那开工的哨子声了。天空也似乎清静了许多,开朗了许多。稻田里的禾苗终于舒了口气,露出了喜色,茁壮起来了。村里的水稻产量越来越高,不仅自给有余,还远销到全国各地,番薯也就默默地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而现在,虽然农村还有人偶尔种上一些,甚至城里人也会买来品尝一下,但那只是酒足饭饱之余的点缀罢了。餐桌上的饭菜油腻了,偶尔来点素的,生活更有情趣吧!
   番薯虽甜,但谁又想再回到从前呢?
   二零一三年元月十二日于吉水家中

共 21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结尾的话:“番薯虽甜,但谁又想再回到从前呢?”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感慨,也是同时代所有人的感慨。在缺衣少食、集体劳作的时代中,唯有这番薯成为人们活命的主食。吃腻番薯、不愿意再吃番薯,这正是时代变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的表达啊!【编辑:海林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3-01-15 17:51:38
  品的是番薯的滋滋味味,亦品味的是过去和现在。遥握,问好。
淡然静美悟禅花
回复1 楼        文友:庄晋玲        2013-01-15 22:59:33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海林夕        2013-01-15 23:48:19
  番薯的记忆,是时代的产物。
回复2 楼        文友:庄晋玲        2013-01-16 09:24:29
  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