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禅房花木】(报告文学)港口城市(编辑推荐)

绝品 【禅房花木】(报告文学)港口城市(编辑推荐) ——美丽的东方绿洲丛书之四


作者:ran.t 榜眼,2815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911发表时间:2009-02-09 13:12:27
摘要:1989年,美国商用遥感卫星摄下了一组图片,其中有一幅,金黄暗绿,更多则是一片墨蓝。黄的是茫茫滩涂,在当地,它叫王港;绿的是辐射沙洲,东沙及小阴沙。那一片墨蓝就是海,后来被频频提起的“西洋深槽”便是其中最浓的蓝色。

【禅房花木】(报告文学)港口城市(编辑推荐) (本文于04年翻译成英文,正式出版,列为江苏省大丰市中学教材)
  
   ;
   序曲
  
   (一)
  
   1989年,美国商用遥感卫星摄下了一组图片,其中有一幅,金黄暗绿,更多则是一片墨蓝。黄的是茫茫滩涂,在当地,它叫王港;绿的是辐射沙洲,东沙及小阴沙。那一片墨蓝就是海,后来被频频提起的“西洋深槽”便是其中最浓的蓝色。
   在卫星影像图上,颜色越深的地方,水越深,蓝得像“英雄”蓝黑墨水,证明它有着建设深水良港的基本条件。
   黄绿蓝的组合既具一种图案美,同时也隐隐散发出神秘的气息。它似乎在告诉每一个人,它是富饶的,只要能吃得苦中苦,用心探询;它又是不容轻易掌控的,因为它充满了未知。
   据传,这幅图片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他们联名向有关部门提议勘察。一传十,十传百,各级领导都知道了一个名字:大丰港。声势浩大而又艰苦卓绝的建港工程由此拉开了论证的序幕……
   事实不是如此。
   也许要令大多数喜欢传奇的人们失望,大丰港之所以引起注意,只是因为两位专家的严谨与细心。一位是薛鸿超教授,一位是水利方面的专家严恺教授。他们在“全国海岸带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丰王港和如东小洋口、启东小庙洪的开发。由于两位教授均是权威,严恺先生时任“全国海岸带调查小组”组长,这一提议的分量自然非同寻常。江苏省政府、省交通厅十分重视,1989年9月初,便由河海大学和省交通厅共同组成“江苏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研究调查组”,一番勘探,认为王港海域有很好的建港条件,于是论证的序幕拉开……
   至于那幅照片,只是在论证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它像一部电影里的配角,但不是出品人;它“参与”了论证,但不是契机。大约因为有太多人喜欢牵强附会,一心想从“卫星照”上借一点高科技的神异灵光,似乎如此一来,就增加了“卖点”。然而一桩海上大工程,要的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也许若干年后,大丰港的存在本身成了人定胜天的传奇;此时此地,却是每一个细节,每一点进展都容不得任何浪漫的假设。
  
   (二)
  
   大丰港的出现,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大丰市位于苏北海滨冲积平原的中段,西接里下河地区,东临黄海。远自春秋战国,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大丰境仅有三小块:一块是南起丁溪,北至大团稍北些的前溪墩一线;一块是长约41公里,纵约1—2公里,由古海湾口门海潮推涌而成的沙堤;另一块是堤西形成的古“泻湖”地区的一角。这沙堤,称作“古堡岛海岸线”,名字挺奇怪,让人想起西方骑士小说中困住了公主或贵妇人的阴森堡垒。其实“古堡岛海岸线”形成时间已有4000—6000年,比骑士小说要早得多。唐朝大历年间,有一位李承在任淮南判定期间,筑“楚州捍海堰”,就在现在盐城东境地,南北长142公里。北宋天圣元年,大名鼎鼎的范仲淹“监”泰州西溪盐仓时,建议复修“捍海堰”,天圣六年春竣工。此堤北接李堤,南至安丰,全长143里有余。上述两个工程都是筑在这条沙堤的冈脊上,可见这“古堡岛海岸线”稳定了整整几千年。
   南宋绍熙五年,变故来了:黄河在武阳决口,绝大部分河水由淮河入海,南流遂连绵不绝。从此,黄河成了慷慨的泥沙供应专业户,其带入海中的大量泥沙,除塑造了黄河三角洲外,还堆积了范公堤以东的广大平原。黄河南徙,夺淮入海,泥沙流入近海,加上海洋洋流的作用,使长期沉睡的“古堡岛海岸线”发生动力巨变。堤东港汊淤浅,沙洲并陆,陆地迅速东伸。将近千年间,海岸线东移了40多公里,年均淤长44.5米。其间,明嘉靖三十三年至清光绪九年,329年中淤长速度达70米以上!
   海势东迁,沧海桑田。今日大丰市地面,北宋以前,大多还在海中——惟有丁溪到大团有一段地方资格较老,是在秦汉时就变为陆地。南宋后,由于黄河的突然发威,夺徙入淮,泥沙入海,使得岸线东移。元末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出生地白驹场张家墩,已离范公堤7公里。明代中叶,据史藉记载,白驹寨在牛湾河入海口(今天西团的西北),说明此时海岸线较北宋时已东移15公里。到近700年前,水下沙脊群像鲸鱼一样浮出海面,成为沙洲,且与大陆合并。康熙年间,西片沙洲已与海岸并陆,其间水道逐渐形成今日的斗龙港。东、西片沙洲之间则隔了一条较宽阔的水道。到嘉庆当政期间,这条水道也慢慢淤积缩短,成为王港流入斗龙港的港汊。到了因为“百日维新”而被囚半生的苦命皇帝光绪一朝,该水道向北萎缩,竟成了一条小河,用九斤老太的话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条水道由宽变窄,由洋变港的历史,正是岸外沙洲并陆的历史。
   民国以来的海岸线,由民国22年前后所建的沿海各闸连接而成。南起野鸭荡东,过原来的川东闸、竹港闸、王港河闸、下明闸,北上经三里闸至西潮河口。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冬,解放后筑的海堤大体也就在这条线上。20世纪70—90年代围垦造田,所筑海堤又东移3—5公里。至此,大丰岸线变陡,淤长速度变缓,逐步趋于静止。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黄河北归,泥沙来源断绝。大丰以东以北的海中沙洲消失,并归东沙。东沙虽越来越大,但与陆地中间隔着西洋深槽,已没有可能运沙造陆。如今大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独特地貌就是这样造成的。从自然条件上说,东沙与西洋深槽已使大丰港的建设成为可能。
  
   但是这里尚有经济上的因素。
   北宋天圣二年秋,范仲淹征集通、泰、楚、海四州民夫4万余人开工筑堤。一来经验不足,二来很不巧遇上暴雨和多潮,致使堤毁人亡,大业受挫。朝中大臣有些目光短浅者,不免借此大做文章,修堤只得暂停。后来范仲淹得到胡令仪、张纶的支持,后者亲自兼任泰州知州,于是组织海陵、兴化等县民夫再次开工。“仲淹移堤避其冲,叠石以固堤外,迂斜迤逦如坡形,不与海争。堤起自海陵东新城、虎墩,越小淘浦而南。”“起自五年秋,越六年春,堰成。长二万五千六百九十六丈六尺,计百四十三里一百三十六丈。趾厚三丈,面三之一,崇半之。”最要留意的莫过于下面一句话:“自是潮不侵犯,流移复业者三千余户。”常被海涛侵田的荒芜之地,因为有了大堤,“流移复业”,地方经济渐渐繁荣起来。老百姓自然感激,“人呼为范公堤,以仲淹力赞之也。”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他。有点类似今天用某位大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新发现的行星。
   范公堤含义有二,一是从广义上,泛指唐、宋两朝历次修筑的捍海堰,北自阜宁,南迄吕四,长约500里。二就是专指范仲淹修筑的泰州捍海堰,北起刘庄大团以北,南迄富安,长约143里。狭义的范公堤经过大丰的地段就有80多里,占当时总长度的70%。可见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大丰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后来由于海岸线不断东迁,范公堤失去了防御海潮的效能,但现在已成为苏北东部,南北交通的主要干线,也即通榆公路。其后不仅路面拓宽,而且均为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成为青岛至上海的交通要道,又称204国道。204国道大丰段经多次裁弯取直,有一部分已经不是范公堤的原基了。但人们每次进入国道,仍会遥想当年的范仲淹,想起他修的那条捍海堰,追念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与品格。
  
   大丰经济史上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张謇。余秋雨在《狼山脚下》里说到“狼山脚下有一座墓,墓主是清末状元张謇。张謇中状元是1894年,离1905年中国正式废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只有10年,因此,他也是终结性的人物之一,就像终结长江的狼山。”并且说他“中状元时41岁,已经感受到大量与科举制度全然背逆的历史信息。他实在不错,绝不做‘状元’名号的殉葬品……面壁数十载的双眼已经有点昏花,但作为一个纯正的文人,他毕竟看到了世纪的暖风在远处吹拂,新时代的文明五光十色,强胜弱灭。”
   重要的在后面:“他下得山来,着手办纱厂、油厂、冶铁厂、垦牧公司、轮埠公司,又办师范、职业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剧场、医院、气象台,把狼山脚下搞成一块近代气息甚浓的绿洲。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他这一宏伟实验的种种遗迹。”余秋雨最后评价道:“他终于以自己的行动昭示:真正的中国文人本来就蕴藏着科举之外的蓬勃生命。”
   张謇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爱国实业家,走的是实业救国路线。他把盐与垦两个似乎对立的事业有机统一起来。“棉垦”便是他实业活动的一大组成部分。民国初年,苏北沿海掀起一股“废灶兴垦”的浪潮,张謇就是推波助浪者。
   在这个办垦浪潮中,大丰各盐场也先后办起盐垦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六年,草堰场周扶九、刘梯青等人,邀请张謇出面,组织草堰场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大丰公司集资200万元收并荒地112万亩,规划为35个区,筑坪养垦21万余亩,规划之大,居淮南各盐垦公司之首。民国八年,大丰境又相继成立了何垛场通济盐垦公司;丁溪场遂济盐垦公司;小海场通遂盐垦公司。三公司的董事长都是张謇兼任。民国十一年,由张謇出面与陈仪协商,折大丰公司27万亩,另成立裕华垦殖公司,董事长陈威。至此,大丰的沿海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盐转垦,从而奠定了大丰日后全国优质棉基地县的地位。
   张謇后人张绍武先生说过:“先祖父张謇因势利导,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淮南各场,包括大丰境内的草堰、小海等场在内的广大盐商和盐民纷纷组建股份制公司,废灶兴垦,广植棉花,盐垦兼营……这是大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第一次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也奠定了今天大丰市行政区域的基础。”
   大丰1000年的盐业文明这才缓缓过渡到其后100年的农业文明。
   当然制盐业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其实初、高中学了理化,盐本身就谈不上有多神奇,顶多也就是个NaCl而已。反是制盐的过程叫人好奇。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第三回中有段文字很有意思:“靠右近海一面,常见一片片光滑如镜的平地,往往七八丈见方,便是水磨的桌面也无此平整滑溜……原来那便是盐田。当地盐民引海水灌入盐田,晒干了以后,刮下含盐泥土,化成卤水,再逐步晒成盐粒……吃了近三十年盐,却不知一盐之成,如此辛苦。”
   今天的大丰盐场离大丰港不远。入场不久可见挡水的大堤和动力抬水的扬水站。经过有关人员的精心设计,潮起时欢呼涌进的海水,潮落时却不能顺势退出,正在懵懵懂懂的当儿,早被扬水设备强行“请”进了送水道,身不由己,直达卤池。池分四块,每块都系长方。一号池是原汁原味的海水;二号是晒过一段日子的;三号蒸发的时间更长,含盐量更高;四号拿根棍子下去搅搅,能听见积淀水下的盐发出哗哗翻动声。之后是曝晒消毒。大晒盐场上,常有巨大盐堆。逢到下雨天,盐堆不仅不会化,盐颗粒还会相互粘得更紧,棒子都打不碎。再然后符合卫生标准了,才进成品车间拿袋子包装。
   农业方面,以棉起步,发展壮大。1990年大丰粮食产量45万吨,人均全国第二,生猪饲养量56万头,形成了西部粮区、东部棉区、中部经济作物区、沿海养殖区四大经济区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文明加入进来,与盐、农三军并进。
   经济达到一个新高度,首先是在体制上显示出来,便是96年大丰的撤县建市。随后是温饱问题解决,走向小康。此时已是万事俱备,只欠港口。
   自然与经济的条件相辅相成,建港的必要性日益迫切,时机也日渐成熟。范公堤的精魂与风骨即将复现,千年前的堤,千年后的港遥相呼应,有一种对称就要在不同的时空中呼之欲出。
  
  
   第一章论证的清音
  
   (一)
  
   《辞海》中关于“港”的解释有三种:一是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水浒传》第十九回,“原来这石碍村湖泊正傍着梁山水泊,周围尽是深港水汊。”取的便是这个意思。二是港湾或港口的简称,如军港、商港。苏小明在80年代曾以一首《军港之夜》轰动全国,“军港的夜儿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的摇。”这样单纯与明朗的抒情令人怀念。“商港”大体上与大丰港的意蕴已经相当接近。三是指香港的简称,如“港澳同胞”。香港也是靠港兴盛,成为一流大都市。它的一些具体情形,在后面还将提到。
   关于“港口”的解释则是:“位于江、河、湖、海或水库沿岸,具有一定的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往来,依靠客货运输,或其他专门业务的地方。其范围包括港内水域及紧接水域的陆地。按所在地,有海港、河口港、河港、湖港及水库港等;按用途有商港、渔港、军港、工业港、避风港等。”此外还有一个对“港池”的释义,短短一两行字,是“码头前供船舶安全依靠,驶离码头和转头的水域。港池内要求风浪小,水流稳定,有足够的水深。”最后一句话中的三个条件,仿佛就是为大丰港而设,或者反过来看,大丰港内港仿佛就是为“港池”一词量体裁衣,度身定做。
  

共 52358 字 11 页 首页1234...11
转到
【编者按】气势磅礴的大文章!文中翔实地叙述了大丰港的由来、发展历程。范公堤、张謇、抗倭(文中的故事荡气回肠,值得品味),诸多的历史人物和故事鲜活的出现我们面前,让人久久无法释卷!文章向我们讲述了港口的建设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论证,城市的建设,港口的规划、前景的展示,让我们记住了历史,记住了薛鸿超教授和严恺教授。科学家们是伟大的,建设者们是辛苦的,中国人们是勤劳的,祖国的未来是美好的!感谢作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请大家仔细品读!问好作者。【编辑:故事中人】长达五万余字的报告文学,理路清晰,气势雄放,旁征博引。不仅有具体的事例,详实的报道,生动的细节,而且有文学艺术的典故穿插其间,让我们在了解大丰港历史的同时,还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文化知识。【编辑:梧桐烟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21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09-02-09 13:14:18
  太强悍了!
   文章让我感觉到什么是写手的差距!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09-02-09 16:41:23
  然师傅这文,太强悍了
   不过很值得读,写得很是具有艺术性和故事性,强!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3 楼        文友:盛开Seven        2009-02-09 16:51:35
  的确让人叹为观止。报告文学有艺术性难,有可读性更难。还是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枯躁感的题材。佩服。
一个执着的文学爱好者
4 楼        文友:lp78114        2009-02-09 18:58:15
  不得不顶的好文章!学习了
好写作,喜散文、小小说
5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09-02-09 20:09:58
  仰视着作者,叹服不已!如果让我非要说一个字的话,那就是,太棒了!!!
   难得的好作品,大气之作哦。握手作者!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6 楼        文友:南山竟然也有菊        2009-02-09 20:31:20
  内涵丰富,语言稳练,故事跌宕起伏,抚今追昔,引起了多少感慨多少自豪啊!谢谢作者给我们奉献了这美好的文化美餐.我就不客气地品尝啦.元宵节快乐.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7 楼        文友:ran.t        2009-02-09 20:59:38
  谢谢大家,故事中人实在辛苦,愿意奉上眼药水给你作节日礼物。78114是位陌生的朋友,小人鱼和南山是社团一家人,新朋故友,元宵快乐,看灯赏月:)
8 楼        文友:冷寞同城        2009-02-09 22:50:50
  花了将近2个钟,把这篇文章看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除了一个牛字,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所以就上点银子~~~
落花有魂,信了,你有了感伤;不信,你有了心痛
9 楼        文友:梧桐烟花        2009-02-09 23:08:55
  佩服作者在小说散文剧本之外,在报告文学上也有这样强劲的驾驭能力。
吾生于齐,长于鲁,壮游长安;踽踽独行中,我行我素,笑靥如花。
10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09-02-09 23:47:54
  然师傅,我的眼睛确实很痛,下次你得错开我值班的时候弄个大的,让他们也尝尝美文。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