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乡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乡土·杂文】平常人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编辑推荐 【乡土·杂文】平常人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三微花 举人,428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19发表时间:2013-01-21 21:59:48

以前,先生跟我提起过《额尔古纳河右岸》,因那一长串的名字听起来怪怪的,又因一直以来,我对那一长串的外国名字就“盲”然,宁可错过许多外国名著,也就没把“那条外国河”放在心上。之后,先生又三番五次的提醒我读读那本小说,让我学习、借签一下,我只是点头说“好”,却没有真正想去读它的意思。
   前几天,修改百度百科名片的时候,看到了迟子健的资料,才知道,她也是黑龙江人,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又看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健获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哦,一直以为是哪个外国大师的作品呢,错过了,错过了!
   极难为情的让先生把他珍藏着的“那条外国河”拿出来给我看看,这一看不要紧,吃饭时,先生叫了好几遍,我只是说:“不饿,等会儿。”晚上十点多了,先生说:“睡吧,你那小体格,不能熬夜的。”我还是眼睛不离书的应道:“好!”先生无奈的笑笑:“头一回见你象着了魔一样的看小说。”就这样,终于看完了最后一页,长长的舒了口气,一看表:两点三十八。看了一眼身边酣睡的先生,轻轻的关了灯。
   都说,凌晨是人最困乏的时刻,然而,额尔古纳河的涛声使我越来越清醒。黑暗中,我仿佛看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上空的那轮明月和那些灿烂的星星;那充满灵性的驯鹿似乎也能听懂鄂温克人因爱制造出的“风声”;那萨满边舞蹈边敲起的神鼓声,还有那一声声悠扬的神歌也在耳边回荡……
   有人给《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评价:它是中国的《百年孤独》。我能感觉得到,这种评价在文学界的份量和地位,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中国人的成就,一定要拿个外国人的东西来说事儿呢?这种想法的产生,也许还是源于我对那一长串的外国名字的“盲”然吧。
   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而这条曾经被我固执的认为是“那条外国河”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令我有了真正的彻夜难眠。
   小说以女人的柔美和细腻,讲述了鄂温克人生存现状与百年沧桑。虽然,小说写的是一个“家族”小部落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的爱恨情仇,却承载起一个民族的民风与兴衰。走过百年,与严寒、猛兽、瘟疫做搏斗,经历战争、文革的洗礼,还要被迫接受所谓的“开发”对环境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对他们造成的生存威协是灾难性的。
   鄂温克人尊重自然规律,懂得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人带小孩子去河边猎野兽时,叮嘱孩子们不能往水里吐痰;他们的烧柴都是取枯树和自然脱落的树枝,从不轻易砍伐有生命力的树木;当瘟疫来临时,本惯于不断迁徙的他们,却停留在一个营地不肯离去,不是那里的风景有多么美,更不是那里的食物来源有多么丰富,只因为,他们不想在迁徙中,把可怕的瘟疫传给别的落族;每当迁徙时,他们会把垃圾深埋,以确保环境不会因他们来过而变得污秽……
   鄂温克人敬畏各种神灵,有着关于神的不同传说。而被看作是神的化身的萨满有着博大的胸怀,最难忘的是小说中对妮浩几次救人的描写,每一次,妮浩都是为了拯救“别人的孩子”而失去一个“自己的孩子”。这种救人的悲喜同在,不是常人能承受得了的。而当“我”劝妮浩把“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在心里换个位置时,妮浩同样悲凄的说:“无论是谁的孩子,我都不能不救啊!”这是何等博大而又无私的胸怀啊。
   小说中,有很多富于神秘色彩的“未卜先知”,这不是为了宣扬迷信,而是通过这些“因果”告诫人们一个又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得到与失去同在。
   小说自始至终,都有情爱描写。它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每一个笑脸,每一句看似平平常常的话语中,都是爱的字符。夜晚,那因爱而起的“风声”更是把人们带进一种美妙的意境。这些,都是当今那些满纸的“我爱你”和处处露骨的性爱描写所无法相比的。
   那些聪明而美丽的驯鹿,人们以它为生,又给了他们充分的并重和理解,逐它们的喜食而过着迁徙的生活。它们的灵性,还有它们那温柔而又清澈的眼睛,净化着世间的污杂。
   …………
   做为一个普通人,被富于小说的“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似乎离得太远,仅从小说的本身,看出人性的美与丑,就够了。
   合上书页的那一瞬间,“那条外国河”就一直流淌在我的心里。
   小说中所写的那个民族神秘得不为大多数了解,但同在北方的严寒中生活,人不亲,土亲。上学的时候,也曾听有位来自“雪乡”的同学说起驯鹿,只是同学说它叫“四不象”。对那些未知的好奇,勾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读起来,如饥似渴。读之如流水一样顺畅,在作者独特的精妙语言中,领略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我一直很喜欢萧红的作品,原因之一:她是黑龙江人;原因之二:有人说她的小说象散文,而我特别喜欢散文。《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作者迟子健也是黑龙江人,也曾被人说散文的元素太多。我也曾试着写过小说,有人委婉的说:“你还是写散文比较好。”哈哈哈,虽然自己只是个业余的初学者,写不出“让人能看”的文字来,但那种对文字的热爱,却让自己读了很多喜欢的,感觉亲切的作品。读过萧红的作品,又读了迟子健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更坚定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用心去写,保持心底最本真的流露,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出别人不熟悉的内容。
   二0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共 20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的一篇文学评论,作者在这篇评论中重在介绍了迟子健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内容,引导读者去了解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写了什么!读者读过此文,会对《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中国的《百年孤独》”有所了解,尤其是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但同时又能读出作者自己的观点,例如:“有人给《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评价:它是中国的《百年孤独》。我能感觉得到,这种评价在文学界的份量和地位,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中国人的成就,一定要拿个外国人的东西来说事儿呢?”是的,文学批判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的!乡土文学推荐阅读此文。【编辑:都市耕牧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都市耕牧人        2013-01-21 22:02:00
  呵呵,三妹应该改改题目啊,有点太“乡土”了。
一个爱好文学的山野之人,文学即人生,生活便是小说。
回复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1-22 10:46:48
  哈哈哈哈……那主体质原汁原味吧,越乡土越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