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思路·小说】两位驻京办的朋友

编辑推荐 【思路·小说】两位驻京办的朋友


作者:心静即佛 举人,483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1发表时间:2013-01-25 05:53:18


   《两位驻京办的朋友》
   关于驻京办的事已经被宣传了很长时间,如今终于有了结果,六个月内撤销一部分驻京办。围绕着驻京办的问题,人们真是炒作了一把。出书的赚了大钱;抨击的赚了名声;先撤销的赚了声誉;曝光的赚了烦恼。一个小小的驻京办,成为中国当今舞台上的一个关注的对象。驻京办已经成了堕落的代名词。如果按照现在的样子炒作下去,那些管钱的管物的管人的部门,或者出现堕落分子的部门,都应该一个个的撤销,最后没有了部门,也就没有了堕落。
   我这样说,不是反对撤销驻京办。作为体制派生出的驻京办,如果脱离了驻京办的初衷,在歧路上行走,结果就是这么个结果。很多事物出现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畸形。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打到自己的还是自己,是驻京办自己把自己推到了危险的边缘上,自己就没有办法抓住自己的头发,逃脱了。
   这次撤销驻京办还是实事求是的。大的还要保留,小的就赶走。很符合实际情况。驻京办在北京应该有正事办。撤销的也该撤销。至于有人担心撤销的会转移到地下或变一种形式存在,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就是变种,也和驻京办没有关系了。那种赶尽杀绝的想法还是太烂漫了。
   当然,我没有资格去评论这些。我只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想起了我认识的两个驻京办的朋友。他们属于地市级的。一个已经没有了,一个还在做着。
   没有那个人姓关,当年在我们附近的一个林场做场长。为人热情,善饮。心肠好。我所在的单位一个大的合资项目就是他引进的。要是和他做朋友,谁都觉得值。也许正是这一点,他到了市里工作。市里的领导信任他,让他去了北京,做驻京办的主任。进京之后,我们没有见面过。但是和他熟悉的朋友给我传来的信息是他很能干,领导很赏识他。他把驻京办租出去,用租金的一小部分租了北京饭店的一部分,作为办事处,即解决了原先的办事处离北京中心远的问题,又有了很好的门面,余下的租金可以做接待费用。他那时候还没有跑部进钱的说法,主要是为来京的领导服务。他每次接待都很尽力。他爱喝酒,现在是不得不喝酒了。累,加上喝酒,两会期间,安顿好领导,半夜回家的时候,在车上发病,被迅速的送到了医院。因为抢救及时,病情好转了。再后来,和一个朋友吃饭,他给我讲起老关来,十分的难过。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老关病情好转后,喂他荔枝吃,结果荔枝堵在喉咙里了。这是我知道的唐朝的杨贵妃之后的第二个关于荔枝的说法。
   故事就这么过去了。也许驻京办主任象他这么个结局的不多。驻京办的主任干好了回来,都是提拔的。所以,在下一个驻京办主任回来提拔之后,我认识的另一个朋友也去了北京。我这个朋友也具备驻京办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善于交往,能喝酒。我想,有这两点,做驻京办主任就够了。我们虽然也通话,他也邀请我去他那里,他会象接待大领导那样接待我。但是我一次也没有去。我知道,接待大领导是他的职责。他的精力都会用上。我去了,他再分出时间和精力来接待我,他能受得了吗。如果他不好好的接待我,我受了冷落,我就会有想法。有了想法,心里就不舒服。即使这样,我还不如去宾馆住,落得个自在。他还能休息一下。当然,他接待惯了大领导,每天相处的也都是有脸面的人,习气就会有变化。我们虽然是朋友,但是与他也没有厉害关系,他不可能真心的笑着接待我。当然,这种关系和习气,对于以后他回到家乡做官有好处。这也就是我又要说的,驻京办是干部的大学校。
   驻京办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去过。这两个朋友虽然熟悉,但是毕竟离得远,只看到了他们的背影。
  
   《来自两个岛屿的茶》
   说的又是茶叶。
   事情很巧。我们出去考察的人上午把冻顶乌龙茶叶放在我的桌子上,我的另一个朋友下午给我送来了一盒云顶雾绿茶叶。我所说的巧合并不在这里。我说的巧合是一个历史的碰撞。这样一说,茶叶就有了政治的味道。
   首先说送茶叶的人,一个从台湾省来,一个从海南省来。这两个省份都漂浮在海上。台湾的茶叶叫冻顶,海南的茶叶叫云顶,我现在想明白了,所谓的顶,就是山的顶峰吧。台湾的说冻顶,说明山峰上面很冷;海南的说云顶,说明山的上面有很多的云。这些都在说明茶叶的好。但是我玩味之后,感觉冻比云要好。本来那两个省都在海上,都没有寒冷的冬天,但是一个冻字,就很有寓意,看了之后,在炎热里不仅打个寒噤,浑身都很凉快。那个云字就俗了些。
   这也不是我要说的巧合。我的去海南的朋友和去台湾的朋友目的是不一样的。去海南的朋友是去买房的。海南突然成了国际旅游岛,一夜之间就热起来了。本来在东北有海南推销房屋的门市,价格很低都卖不出去。可是晚间的新闻联播报道了海南成为国际旅游岛之后,第二天早晨这些卖房子的门市都关了门,不卖房子了。海南的房子一夜之间就飞速的涨起来,每平方米是每天500或者1000元那么涨的,最高的房价涨到了七万元一平方米。据说还涨,涨的已经不是一天一个价,而是一上午一个价一下午一个价。
   我不想说房子。我说的是海南和台湾都是岛屿,海南也开始了新的发展。当年还没有我的时候,那场战争就结束了。后来我在与老干部在一起的时候,看到了他们手里的纪念章。象现在的一元硬币那么大。画面是海,是沙滩,是椰子树。上面印着字:解放海南岛纪念。我当时会想,如果我们不坐着木船解放海南岛,海南岛就象现在的台湾一样在敌人的手里了。所以我对那些老军人有着无限的崇敬。我的亲人里就有解放海南岛的。他曾经回忆着自豪着对我说,东北人到了海南岛不习惯,手脚都烂了,裤裆里烂的走路都困难。他们牺牲自己,到底把海南岛收回来了。如果敌人占领着,今天又多了一份麻烦。
   还是要说到房子。我去海南岛的朋友是倒房子的。他不是听了海南岛变成了国际旅游岛才买的房子。去年他就买了。他也曾经劝我去买。我没有发财的命,我没有去买。等到涨价的消息出现以后,我的朋友十分的兴奋,立即出发去海南。他们是坐飞机去的。去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就听出了那抑制不住的高兴,好像中了大奖一样。回来的时候也给我打了电话,这时候他已经把兴奋和胜利的喜悦压住,但是我还是从他平静的语气里听出了那种得意:他说我晚上到,你等我。他是那种好面子的文化人,他要不是成功后的支撑,他是不会让我等他的。这是可以理解的。政策和他的聪明结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的金钱。
   两个从不同的岛屿回来的人,给我带回了同样的礼物。我在这礼物里看到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故事和今后就要发生的故事。而这种礼物的巧合和经历的不同,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日月潭和万泉河是这两个岛屿的著名的淡水风景区。我们的战士在万泉河边洗衣服,我们的同胞在日月潭边张望着大陆。而如今,都成了游客。
   下午,我把云顶雾绿也打开了。我想看看这种纸盒子简易包装的茶是什么样子,沏一杯,品一品里面的味道。其实我的得意是,两个岛屿都在我的身体里留下了痕迹,但是我不知道那个更完美。
  
  

共 27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个驻京办的朋友】结局并不相同,却反映了中国当今舞台上一个焦点问题。文章以具体事例说明一个道理:很多事物出现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畸形。【来自两个岛屿的茶】是巧合也是历史的碰撞,似乎带有政治色彩,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品一品茶的味道,历史已经过去,那么如何诠释才能更完美呢?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和见地。问好作者,欣赏阅读。(编辑 李子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