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艺走过50年(报告文学)

编辑推荐 文艺走过50年(报告文学) ———勤得利农场文学艺术发展回顾


作者:曲洪智 进士,6345.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98发表时间:2013-01-26 11:15:54

时间进入2008年的春天,勤得利农场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50年的风风雨雨,50年的岁月苍桑,拓荒者的汗水辛酸,千古荒原的巨变,已为后人谱写出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一部勇往直前的英雄史诗。当然,一个伟大时代的兴起,必然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文学艺术的产生。因此,50年来,勤得利农场在生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产品——农场文学艺术。
   回顾农场文学艺术走过的50年,大体可分为5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58—1967年)
   农场的文学创作始于1962年,首先由渔场渔工曲洪智,在合江农垦报发表第一篇小小说《妻子的秘密》,接着又发表了小小说《王大婶》;林华(曲洪丹,渔场渔工)发表了小小说《夜晚书声》。这一时期发表的散文有:林华的《渔场的早晨》、曲洪智的《渔工的夜晚》和刘人(刘自刚,转业干部)的《秋江渔歌》。诗歌有曲洪智的《工长》、《渔场春光好》和李吉忠的《焊花》。
   这一时期的表演艺术较为活跃,使职工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文化艺术的享受。1958年场工会组织了一支有20多人的业余演出队,演员大多是转业官兵。演出的节目有歌舞、快板、山东快书、相声等曲艺节目,大多是自编自演,自编的歌曲就有《冬季打鱼在冰上》、《采黄花》、《进军北大荒》、《美丽的北大荒》,还改编了旧曲新词的《小放牛》等。演出受到广大农场职工、家属的欢迎。还代表农场到抚远县演出。
   1962年场工会组织了一支大型演出队,分为歌剧、曲艺两个演出队,每队20余人。歌剧队排演了大型歌剧《三世仇》,在农场演出时场场暴满。还参加了总局在佳木斯市举行的文艺汇演,同时还应邀到其它场进行演出。但此剧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判,一些演出人员受到株连。
   1964年,场工会组织了相当规模的首次全场文艺汇演,取得了极大成功。
   这一时期,文学艺术门类较为单一,摄影也仅限于新闻摄影。
  
   二】曲折前进时期(1968—1976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农场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冲击,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都悄悄放下笔来,不敢再进行文学创作。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后,只有亓鸣河在《兵团战士报》副刊发表《军民鱼水情》、《小八路》、《蜂场小主人》等文章和郎颂诗《路》及曲鸣义的诗歌《九大光辉照天下》等。
   好在这一时期城市知识青年屯垦戍边,来农场8000余人,不仅为农场生产建设输入了生力军,也带来了城市文化。许多知青多才多艺,成为那时农场表演艺术的骨干,于是,全场各单位都相继成立了“毛浑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逢年过节或劳动休息时间,就为职工表演。虽然节目都打上了极“左”的时代印记,但在全国文学艺术园地万木萧疏,百花凋零的年代,对调整职工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1969年11月,以知青为主体,组建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先集中在修理连,后到面粉厂、一砖厂。同年年末宣传队代表六师到各团进行演出。1971年冬,宣传队排演了样板戏《沙家浜》,曾到同江、富锦、抚远及六师各团巡回演出,共演出100多场。1974年宣传队代表六师参加兵团汇演,获得第二名。1976年4月底,宣传队到哈尔滨在省展览馆、文化馆、青年宫、少年宫及厂矿巡回演出近1个月时间,使当时的二十七团(即勤得利农场)名声大噪。
   由于受知青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艺术摄影和绘画开始萌起。
  
   三】起步时期(1977—1989年)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兵团的撤销,又恢复了农场体制。在全国文学艺术复兴的大好形势带动下,农场的文学艺术又开始起步。1987年6月20日,由场工会牵头,农场首次成立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协会”,场党委书记谷凤林任名誉主席,工会主席高炳银任主席,副主席曲洪智、李吉珍、张化林,并制定出协会章程。
   在文学创作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笔来进行业余创作,1981年在场工会和宣传部的支持下,农场成立了江柳文学社,有社员12人,分成小说、散文创作组(曲洪智负责)和诗歌创作组(李吉忠负责)。1984年1月,根据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文学创作队伍的情况,江柳文学社在农场广播站创办了一个“文学之窗”节目,主要播放农场业余作者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作品,由曲洪智任业余编辑,每月举办一次,每次播放30分钟。一批批创作骨干,就是从这块园地起步,走向了垦区。有的青年学生,像宋庆武、李晓红等,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在垦区内外报刊发表了处女作。这个节目一直办到1996年停办。
   这一时期的主要小说作品有:曲洪智的小小说《小机灵巧胜铸铁王》、《一碗荷包蛋》、《王二嫂买车》、《登报以后》(以上均为获奖作品)和短篇小说《最后一网鱼》、《网滩上》、《蓝月亮》等;王文升的小小说《心曲》、《秧歌李招亲》、《拜师》等;张元海的小小说《抱小孩的大嫂》、《小王的愁事》;曹华的小小说《乡情》、《夜话》《晨曲》等;宋庆武的小小说《阿Q玄孙》和短篇小说《泥泞的春天》;李晓红的短篇小说《孤独》。
   散文作品有:历承荣的《眼睛》、《悠悠寸草心》、《春花》;张元海的《日历》;曲洪智的《夜宿春风岛》、《网滩行》、《网滩渔歌》等9篇;周玉玲的《恬静的小巷》、《难忘宝泉夜》、《星光微曦的夜》、《晚情》等。另外还有李金生、韩加军、谷岩、汉京燕、雄利军、雄桂英等发表的散文。
   诗歌有:李吉忠的《场长的脚印》(三首)、《写在黑龙江上》、《致松花江》、《你在我的回忆中》等近30首;高绪波的《小径的早晨》、《复苏》等9首;赵云龙的《致毛毛雨》、《春天》等7首;李万昌的《盼开江》、《奶奶》、《外婆的话》。此外,王玺昌、李江影、周玉玲、刘荣升、郑慧文、郭德文、丁洪来、曲晓杰、白相丽、吕冬梅等,也各有诗作发表。
   报告文学有曲洪智的《客机,飞向东京》、《大潮托起的星辰》。
   这一时期的表演艺术,也很活跃,1977年6月,兵团时期组织的文艺演出队解散。1982年春节前,工会组织了以分场、总支为单位的文艺汇演,在五星会场连续演出,场场座无虚席,结果,修造厂代表队获一等奖,三分场三十五队代表队获二等奖,二分场四队代表队获三等奖。从此至今,农场再没有搞大型文艺汇演。
   1985年春节前夕,场工会组织了一台大型“北疆春联欢会”,邀请管局电视台摄制成电视专题片,在全局播放,引起轰动。随后又举办了第二届“北疆春联欢会”。
   1986年1月9日,工会、宣传部、电视广播科、团委联合举办“青年业余歌手大奖赛”,在五星会场进行,之后,这种歌手赛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造型艺术在农场开始起步,从事业余美术创作人员有张化林、迟明创、朱玉宝、朱金峰、刘光军、张化举、曲迎春、池敏娟等。1984年5月,美术创作组参加管局举办的版画大赛中,张化林的作品获一等奖,张化举、刘光军获二等奖,朱金峰、朱玉宝获三等奖,并获集体一等奖。朱玉宝有多幅漫画被报刊刊用。
   从事摄影艺术的有张化林、赵云龙、陈洪君、赵国林等。发表的作品有张化林的《浪花》、《冰上》、《北方腊月》等20幅,其中获奖作品3幅;赵云龙的《我可爱的家乡勤得利》、《人生伴侣》《晚潮》等7幅;陈洪君的《开江捕鱼》获全国农垦影赛三等奖;赵国林的《渴望》。此外,李吉珍、梁春开、朱玉宝、吴承志等也有作品参展。
   书法作者主要有张国安、张继顺、陶立明、梁春开等。其作品主要是在场内参展,尚未走出场门。
  
   四】发展时期(1990—2006年)
   这一时期,农场的文学创作有了较快的发展,由原来大多是小小说创作,逐渐走向以短篇创作为主,还有中篇小说发表,而且创作队伍逐渐扩大,发表作品的既有在校的学生,如张浩、韦笛(女)、庞楠(女)等,又有花甲、古稀老人,如王志远、张国安、刘珍兰(女)等。这期间发表的主要作品有:
   小说有曲洪智的短篇小说《太平湾》、《刷江水》、《歌唱的江水》等5篇,其中《歌唱的江水》获第二届北大荒文艺创作三等奖;中篇小说《漩涡》、《黑龙江里一条鱼》、《西伯利亚风暴》、《“莫日根”和日本女人》、《猎地》。其中《“莫日根”和日本女人》收入《黑龙江少数民族作品选》一书;另外,1994年《岁月》杂志为其开劈“网滩人物系列专栏”,连续发表小小说十几篇。1988年8月,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15万字的小说选集《网滩上》,共收入中、短篇小说10篇。
   有曹华的短篇小说《失牛》(编发此篇的编辑,获省首届编辑奖一等奖)、《冬天》、《归途》、《渔材纪事》、《山路上的男人女人》等7篇,另有小小说1篇。有贺俊利的短篇小说《面灯》、《燃烧的雪野》、《黑土》、《爱如潮水》等8篇,其中《面灯》获北大荒文艺创作优秀奖。有陈彦彬的短篇小说《鱼王》、《老船》、《静静的网滩》及小小说两篇。有宋庆武的短篇小说《荒坟》、《寂寞时光》。有李吉忠的短篇小说《青山绿水少年行》。有李晓红的短篇小说《毕业歌》。有勾连颖的小小说《心病》、《小车》、《为师之道》等11篇。另有徐军、辛长洪、谷岩、王宗林、祝令俭、史庆祥、姚云龙等,也有小小说发表。
   散文有曲洪智的《心河》、《老乡》、《网滩纪行》、《异国的汉子们》《金色的网滩》、《危楼惊梦》、《地域的荣誉》等130余篇。其中全国、省获奖各1篇,垦区获奖多篇。2000年8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5万字的散文集《金色的网滩》,收入散文52篇。
   有勾连的散文《早》、《以书待客》、《乡村暮色》等18篇。有宋庆武的散文《追求》、《母亲的印象》、《彩虹》(垦区征文三等奖)等7篇。有高绪波的散文《渔村感悟》、《难圆难舍的大学梦》。有张苹的《不该丢失的友谊》、《女儿的心声》、《父要远行》等20篇。有张敏的《骗》、《特殊年礼》等4篇。有陈彦彬的《黑龙江垂钓》、《纯情似酒》、《远去的渔火》等12篇。有李吉忠的《致友人》、《夏夜感思》。有路英华的《明月千里寄乡情》、《那一段雪路》。陈维彩的《女儿的忏悔》、《插柳不让春知道》等3篇。白相丽的《光头》、《摸鱼》。张传文的《人在他乡》、《家园》、《进退之间》等13篇。张浩《路》等5篇。有韦笛的《青春真好》、《我是一只风筝》。有郭晓燕的《好人难当》、《陌生的爱》等5篇。有王志远的《难忘的一天》、《我教老伴学文化》、《牛粪窝窝头》。有张国安的《报纸打狼的故事》、《敌机帮我做米饭》。有刘珍兰的《想起荒原睡帐棚》、《夜遇狼追》。有张云的《老叔》、《丢失的水晶》、《红格》。此外,姜耀彬、李刚、赵婧、张化举、覃智君、马颖、庞楠、祝朝怡等,也各有散文发表。
   诗歌有李吉忠的组诗《黑土三原色》、组诗《黑土的回顾》、组诗《灵觉中的黑土地》、《我.种子梦幻》等40余首。其中《我.种子梦幻》获《人民文学》培训部举办的“九十年代文学艺术新作大展”优秀作品奖,并被贵州博雅苑陈列馆收藏。1999年12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诗集《荒原九色花》(9人合著)。
   有武洪学的《晨》、《春雪》、《风恋》、《约会》等30余首。有高绪波的《北方的夜》、《致友人》、《海之约》等8首。有白相丽的《少女的思绪》、《有一天》等10首。有张敏的《脚印》、《假如》、《往事》等8首。有赵云龙的《割大豆的人》、《悸动的季节》、《临别赠友》等5首。有王晓英的《白衣天使》、《秋天的田野》、《我的等待》。此外,宋庆武、王艳红、丛淑红、路英华、刘凯新、凌龙、王敏、于文佳等,也各有诗作发表。另有刘育三由佳木斯师专印刷厂承印、内部发行的两本诗集:《一个中学校长的情怀——教育教学缩影》、《一个中学校长的情怀——心理心志投影》,共收入诗作112首。
   报告文学有曲洪智的《黑水渔歌》(收入文化艺术出版出版的报告文学集《黑土地的情怀》)、《中老年离婚心态录》(获全国工人报刊好作品三等奖)等6篇。有贺俊利的《沃土情深》(获农民报刊协会颁发二等奖)、《黑土骄子》(获农民报刊协会颁发三等奖)等10篇。另有史庆祥与曲洪智合写的《矗立天地间》。
   1999年7月,由宣传部、团委,联合主办了农场内部不定期文学刊物《江柳文学》,分局党委书记董世明题写刊名,农场党委书记刘相增写了发刊词。首期印刷100册,36个页码。
   这一时期的表演艺术不算活跃,除了“七一”党的生日组织了几次歌咏比赛,及以学校为主组成临时演出队参加分局文艺汇演外,场内未组织大型文艺活动。但在音乐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颜景柱作曲,韦善文作词(也有作曲)创作的多首作品,在分局、总局组织的汇演中获奖。1997年6月1日,颜景柱作曲,韦善文作词的歌曲《大荒的记忆》、《太阳花》、《雪》及颜景柱创作的二胡独奏曲《绿色畅想曲》,在黑龙江电视台播出。2005年12月,在第18届太阳岛雪博会主题曲征集中,我场魏建敏、魏建萍兄妹创作的《雪之峦》,荣获三等奖,歌曲在雪博会景区展播。

共 72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素净的文字,以真挚的情感,通过“初创时期、曲折前进时期、起步时期、发展时期、发展时期”这五个时期,娓娓的讲述了:勤得利农场文学艺术走过的50年。这50年所走过的艰辛,所收获的成果,既是通过每位作者的努力,亦是离不开一个精诚奋进的创作集体,更是少不了公司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欣赏,问好。【编辑:静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3-01-26 12:35:10
  祝愿勤得利农场文学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遥握,周末快乐。
淡然静美悟禅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