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征文』慢(散文外一篇)

精品 『流年征文』慢(散文外一篇)


作者:李娟 布衣,44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54发表时间:2013-01-28 16:13:25

『流年征文』慢(散文外一篇) 【慢】
   在苏州的山塘街,我遇见一位卖茉莉花的老婆婆。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着小竹篮,竹篮里盛满洁白的茉莉花。她低着花白的头,苍老干枯的手指,轻轻捻起那些小茉莉。雪白的茉莉,淡然、羞涩、洁净,如待字闺中的少女。她将一根细铁丝从花蒂中穿过,不一会,一串茉莉花就穿好了。她缓慢的举止,满头的银发,慈祥的模样,那么像我的祖母。我蹲在她身旁静静看着,茉莉如一群身着白衣的小姑娘排着队,牵手站在一起,我买了几串茉莉花,戴着手腕上,清芬袅袅,有暗香盈袖。
   慢,原来这样娴雅和静好。
   遥远时代的爱情,同样是缓慢的。
   读木心的诗:那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那时的爱情如黎明的薄雾一样美。云中锦书,枝上花笺,水中鱼笺,都是特指书信的。俩人早已心心相印了,都不急着说破。他寄给她一封书信,她等了很久才收到,也不舍得立刻打开。于是放在枕边,等到静夜里展开了细读。如水的月光落在信笺上,如白雪落梅花,暗香盈盈。他绵密的心思,柔肠百折,无尽的相思,此刻,都由一支笔替他说了。好文字都是直见性命的,世间再没有比情书更美好的文字了。不是吗?两颗心为爱所牵,为爱陶醉。
   那时的相思也是缓慢的,如同深夜的炉火上熬着的一炉中药,慢慢地煎熬,风中弥漫着中药苦涩的味道,还有一丝淡淡的甜,那是思念的味道。
   慢,是在苏州留园里听苏州评弹。小桥流水,水榭亭台,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苏,才滋生出人世间最美的声音。吴侬软语,那么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思,细听原来是一曲《梁祝》。台上一袭长衫的翩翩男子,是从周瘦鹃笔下走出来的吗?穿桃红色旗袍的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蔷薇,她唱着:同窗共读三长载,你和我促膝并肩两情深似海,你我在人间不能成婚配,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天长地久不分开……
   此时,光阴也是迟缓的,缓慢到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百转千回,万种柔情,内心无比的柔软伤感。一对恋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许。她活了那么多年,原来只为了和他相遇。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台下的人早已听得泪水涟涟。
   遥远时代的爱情,是光阴酿成的一坛美酒,芬芳醇厚,意味悠长。
   如今的爱情,仿佛是一瓶冰镇的饮料,色彩斑斓,爽口解渴。但是,值得回味的太少太少。现在的爱情来得太快,去得更快。如电影《大城小事》中的台词:我们太快地相识,太快地相爱,太快地接吻……然后太快地厌倦对方。
   一切都是因为“快”。爱情里的情意绵绵,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都因为一个“快”字而意味尽失。
   我们匆忙的眼睛来不及细看,匆忙的耳朵来不及倾听,浮躁的心来不及慢慢感受,仓促的脚步总是走得太快,与生活中的美好和真爱失之交臂。
   老师说,读大家的文字,觉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壶,不论怎样平凡的琐事,装在这个紫砂壶里,倒出来的“茶”都是有茶香的。是啊,好文字当然是有香味的。
   读王世襄先生的《京华忆往》,他是京城第一大杂家。有人曾说,中国一个世纪可以出一个钱钟书,可是几个世纪也难出一个王世襄。他不仅写明式家具,器物文玩,也写百灵鸟的鸣叫,蝈蝈的歌唱,铜炉的妙趣,处处以小见大,童心盎然,妙趣横生。
   他年轻时曾就读燕京大学,一日,邓文如先生正在课堂讲《中国通史》,他怀中的蝈蝈忽然开始唱歌,邓先生训斥道:“你给我出去!是听我讲课,还是听你的蝈蝈叫”!众人哗然。人常说,玩物丧志,可是他却是“玩物成家”。他还说:“一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做好吗?”
   闲了,慢慢品味他的文章,恬静美好,一派天趣。世间万物在他的笔下,皆具性情,那是闲情逸致,淡定从容,也是生之趣味。人世细小的喜悦和乐趣,都在他的文字里。我随着他一支妙笔,回到纯真嬉戏的童年,重回到故园,回到生命的根。
   恍然明白,好文字正是这样慢慢写出来的,从容不迫,雅洁美好,写尽生命的幽微,月白风清。
   慢也是情趣。落雪之夜,围一炉红泥小火,读一本旧书,品一杯苦茶香茗。张潮说,春听鸟鸣,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世间所有美好的声音,几乎都被他写尽了。是啊,我们有多少个秋冬,没有听见虫鸣与雪声了?落雪之夜,时光是缓慢的,用一个冬夜听雪,读书,想念一位故人。
   在江南采莲的季节,我去杭州的虎跑寺看望弘一大师李叔同,他三十九岁时在这里出家。纪念馆的陈列柜里,摆放着他和学生丰子恺共同创作的《护生画集》。因为,丰子恺一生敬重李叔同,深受他的影响,文字和画里,禅意、悲悯,饱含大爱。丰子恺为了报答师恩,开始了《护生画集》的创作,他画,大师写。弘一大师六十二岁仙逝,留下他一个人继续画。在“文革”中,他被人批斗、游街、关牛棚,受尽屈辱和折磨的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为创作六集的《护生画集》用去了四十六年的时光,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师生情谊,如清风明月,山高水长。他用这样方式,坚守一份师生的约定,也用漫长的一生,去怀念一个人。情深义重,千古情怀。
   那个时代的人,生活节奏缓慢,步履从容,心境澄明。也只有气定神闲、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
   生活中不能没有风雅,世间一切的优雅、情趣,都自“慢”中得来。
   大凡美好而令人珍视的事,都需要慢慢等待,慢慢欣赏的。比如:好书,好物,好人,好情……
  
   【素】
   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但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苏州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痕迹。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淡如微风,少有的清雅和回味。
   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籁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间粉妆玉砌,一片晶莹。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桌上的宣纸上落了一行诗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时坐对一窗雪,如同坐对一卷书,听雪落寒窗,煮酒、品茗、读书,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吗?
   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诗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仿佛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桠,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更有悠长的回味。
   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繁文缛节,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一定的时候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桠伸向天空,似一树清寒的梅。
   在古老的徽州,遇见一块石碑,碑文上刻着“圣人孩之”,季老到了人生的暮年,也将人生活得明白和透彻,一位大家,终生保持一颗孩童般对万物敏感、天真、纯净的赤子之心。暮年时候,放下尘劳,回归生命的本源,只留下雅洁、纯净的文字,走了。
   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蹁跹的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素雅纯洁,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不怒不怨,不悲不喜,彻底绝了尘世的烟火气。
   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她身边细腰的青花瓷瓶中插着花,花是白色的莲花,亭亭开在瓶中,犹如一位圣洁的女子盛开在男子的心中,纯洁似一个飘渺遥远的梦境。令男人一生心心念念的女子,何尝不是心中的梦?无法触摸,遥不可及,只有留在心底,梦里,画中。
   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寄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是啊,只有她懂得他,半个多世纪的相依相伴,她成了他骨头里的钙,是他的呼吸,是他的氧气。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不言情爱,她是他的右手和左手,情同手足,唇齿相依,似水流年里的恩情都在一粥一饭里。
   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似乎俩人都没有听。他们相伴默默静坐着,不说一句话。光阴似乎已经静止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原来尘世中最后的爱,竟是默默无语,不着一字。共一盏灯火,共赏春花秋月,共度天阶微凉,直到地老天荒。一生相守,老来就成了那幅画,素净如两尊佛。
   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铮铮铁骨,清气四溢扑面而来。记得风动荷花香还是昨天,一转眼,冬来了,雪落了下来,留得残荷听雪声。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有风骨,更有气节。
   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风景,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素净。似乎眼前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素,于喧闹浮躁的尘世间,原来是一阕宋词。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注:
   1.《慢》原载《做人与处世》2013年1月;转载于《读者》2013年第3期。
   2.《素》原载《华夏散文》2012年3期,转载于《格言》生命卷。

共 40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个静沉的午后,阅读作者笔下的这组散文作品,心境清宁。“慢”和“素”都是我喜欢的字眼。阅读这样的文字,曼妙的感觉无法言说,只想随着作者的文字,去开启那一段娴静素雅的慢时光。 第一篇散文主题是【慢】: 1.雪白的茉莉花,串着茉莉花的满头银发、面容慈爱的老婆婆,袅袅的清芬,闻不尽的暗香在空气中弥散,原来,时光可以这般静好…… 2.读木心的诗,去想念那些年代里缓慢的爱情。那时的爱情,如一朵美丽的花瓣落在信笺上,落下花痕。字里的倾诉总是很美,在缓慢的时光里如细水般长流。那时的爱情,又如一坛陈年的美酒,醇香,经得起回味。 3.在苏州留园里听评弹,那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吧,柔软的吴语,抑扬顿挫,轻清柔缓,配以弦琶琮铮,十分悦耳。饮一壶香茗,品几块松软可口的糕点,光阴也变得缓慢起来。 4.读王世襄先生的《京华忆往》,看着他用将一支神笔将万物生灵写进文字里,坐在悠闲的时光里慢品他的文章,感受那种恬静的美好,感受那种人生细小的喜悦的乐趣。所谓慢工出细活,好文字自然是急不得的。 5.在采莲的季节,去江南小城看望弘一大师,翻阅大师和学生共同创作的《护生画集》,感受那种不老的师生情意以及幽幽的禅意。 世间一切的优雅和情趣都从“慢”中得来,好的人,好的书,好的情感,都需要放慢脚步和心态去等待。这篇散文让我们懂得,慢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缓慢的时光里才能听到灵魂深处的韵律。 第二篇散文主题是【素】: 轻轻念起这个词,一时间唇齿生香。在作者的文字里,镜头无限拉长,仿若置身于凤凰古城那家店名为“素”的银饰店里。素颜如雪,素心如玉,素雅的时光里看着栀子花在庭院里盛开,读一阕古人的诗词,赏一幅古人的书画,读一篇大师的妙文,又抑或与二三友人围炉煮雪品茗,共度一段惬意的时光…… 原来,时光可以如此素雅,在如今喧闹浮躁的尘世间,素在作者的眼中是一阕宋词,素在作者心中彰显着生命的大美和庄严,更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作者的散文很美,美在空灵澄澈的笔触,美在清新娟丽的语言,美在自然飘逸的气质……在这篇行云流水般的文章里,作者将心中对生活的体悟娓娓道来,那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令文本处处显示着一种轻怀流转、清丽隽永的美感。语言更如月光下潺潺的流水拨动着读者的心田,作者笔随心转,诗意泼墨,为读者呈现着一种现代快节奏之下难能可贵的慢生活。 美文,倾慕至极,欣赏至极!【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129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3-01-28 16:16:48
  读这篇美文,读到心醉,沉浸在这样的清素时光里,任情思无限流转。
   问候娟子,感谢赐稿流年。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1-29 08:06:5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雨飘清荷香        2013-02-06 14:57:48
  读此散文,心境也变的素简,如品香茗,回味无穷。欣赏!问好!
欢迎关注公众号:荷香文苑(ID:hexiangwenyuan8899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