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临时工杜晓芸 (散文)

精品 『流年』临时工杜晓芸 (散文)


作者:燕剪春光 进士,108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42发表时间:2013-01-28 22:19:15

杜晓芸离开图书馆已经很多年了。
   时间静静地流逝,关于她的记忆渐渐蒙上了岁月的尘埃。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会不自觉地想起她,眼前浮现出她清秀的面庞,耳畔响起她温柔的话语,还有临别时她渐行渐远的落寞的身影。
   第一次在馆长室见到杜晓芸,我的心就隐隐地疼了一下。她看上去三十出头的年纪,高挑的个头,瓜子脸,樱桃小嘴。虽然算不上绝代佳人,却也说得上风姿绰约。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出一股知识女性特有的端庄大方,清丽典雅。这样的人,只需看一眼,便会喜欢上。
   她的履历表上写着:1999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曾在北方某城市一家研究所任职。
   她难道是来我们图书馆做临时工的吗?不太可能吧?哪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来这里做临时工的。要知道,图书馆的临时工的待遇简直太可怜了,除了一个月几百元钱的裸工资外,什么都没有。他们不能享受寒暑假待遇,没有评定职称的资格,甚至连工会也无权加入。他们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脏活、累活非他们莫属;哪个岗位临时需要人帮忙,领导一声令下,他们就得无条件服从。
   那时在图书馆做临时工的大致有这么三类人:一是本校职工子弟,不仅没有考上大学,而且因为各种原因,连招工也没能考上;第二类是文化水平低的教职工家属;第三类是图书馆职工在农村的亲戚。像杜晓芸这样正规大学毕业的,没有先例。
   我心中暗暗地想:凭她的学历和外形条件到外面的公司找份工作并不是很难,何苦来图书馆做这临时工?这临时工可不仅仅是工资低的问题,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的待遇。她做好了心理准备了吗?
   馆长很高兴地对我说:“你们流通部不是缺人手吗?小杜就交给你啦。”
   杜晓芸跟随我来到了流通部,我带她在书库里转了一圈,给她介绍了部门的基本情况,然后把她安排在借书处,叮嘱另一位工作人员负责教会她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杜晓芸不愧是重点大学毕业生,没出三天,就完全掌握了借书处的业务。
   她工作认真负责,从上班到下班,一直坚守岗位。
   她对待读者热情而耐心,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她平时寡言少语,闲暇的时候看看书,上上网,绝不会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谈。
   和杜晓芸熟悉之后,我才了解到她的一些情况。
   她的丈夫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生意人,结婚后就不想让她继续工作,希望她在家相夫教子。他的观念是,女人应该回归家庭,让男人在外面打拼。夫妻分工合作,家庭才会和谐。
   她一开始很反感这种论调,反驳说:女人好不容易翻身解放,有了与男人同等工作的权利。你现在倒好,要把我拉回家庭,这不是又回到了过去吗?
   她怀孕那年,他的丈夫把生意从北方转移到广州,她不得不向单位请假,随夫南下。生完孩子后,就在家里带孩子。再向单位请假,单位不批准,只能算自动离职。
   为了丈夫的事业,为了孩子的抚养,她丢掉了一份体面而又旱涝保收的工作,一心一意在家里做专职主妇,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序。
   时间越长,她越感到空虚。尤其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她整天一个人守着一个空荡荡的家。丈夫总是应酬到很晚才回来,有时出差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人影。
   “那样的日子让人感到窒息。”杜晓芸这样对我说,“没有工作的女人,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我那时就想,我要赶快找一份事做,做什么行。”
   杜晓芸有一位大学同学在我们学校当老师,她介绍杜晓芸到一位院士主持的课题组做课题秘书。
   在课题组里,杜晓芸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喜欢高校的学术气氛,喜欢高校的校园环境。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她是临时工,没有任何保障。当一个大课题结束,她的使命也完成了。
   她的同学又把她介绍到图书馆来。她一直很喜欢图书馆,到图书馆工作是她梦寐以求的。她说:“反正我不是为了钱,我只是需要一份工作。在这里上班,我还能把孩子放在学校的幼儿园,上下班能顺带接送。我感到很满足。”
   话虽这样说,但是,有时候面对一些具体的场景,她的自尊心还是会受到伤害。
   “三八”妇女节到了,女同胞每人领到了30元的过节费,下午还可以休息半天。
   但这些待遇只属于正式工,临时工是没有份的。当其他女同胞兴高采烈地一起去吃饭,一起去爬白云山的时候,几个临时工却要坚守岗位,完成平时二十几个人承担的工作量。
   这时候,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袭上了杜晓芸的心头,委屈的泪水滑过她美丽的脸颊。
   “六一”前夕,学校和图书馆分别给未满十四岁的独生子女发过节费,学校五十,图书馆三十。同样,临时工是没有的。
   有人提议:“今天中午不回家了,我们AA制去外面搓一顿如何?”
   在场的不少同事随声附和:“同意!”
   杜晓芸低着头默不作声。她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正在上幼儿园大班。
   我说:“小杜,一起去吧,你那份钱由部门报销。”
   杜晓芸微微抬起头,眼睛里闪着莹莹的泪光。“不了,谢谢您的好意!我中午习惯睡午觉。”
   我哑然失语,心里堵得慌,似乎没给她发钱是我的错。
   “馆里也真是小气,学校不给,馆里也应该给。大家都是同样工作,这点小钱还要分个彼此。”我发着牢骚。
   “没事!您别生气!”杜晓芸反过来安慰我。
   暑假到了,正式工全部放假,只剩下临时工带着学生工作。除了每周对读者开放之三天外,还要将书库彻底清扫一遍。
   一天,我来到图书馆,杜晓芸和其它几位零时工都在,还有一帮学生。他们正在擦灯管。为了安全,所有的电闸都关了。书库里闷得让人透不过起来。
   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自己休息,却让他们冒着酷暑干这么重的活。
   看着杜晓芸满头大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小杜,还吃得消吗?不行,就去外面休息一下。”
   “没关系!就是热了点。一会儿把灯管擦好了,可以开电扇就好了。”
   借书处共有两名工作人员,另一位是随丈夫一起调来的家属,只有高中学历,工人编制。
   每次,我去借书处巡视,杜晓芸都安安静静坚守在岗位,热情地接待读者。而另一个常常不见踪影。即使在岗,也是吊着一副冰冷的脸孔,仿佛每个人都欠她什么似的。
   年底评先进了,我把杜晓芸的名字报了上去。可是最后公布的名单上却是那位家属的名字。向馆里质询,得到的答复是临时工不参与评先进。
   我无言以对。
   临时工,一切都因为她是临时工。无论她多么努力,都永远改变不了她的身份,永远也别想获得正式工一样的待遇。就好像那些奔走在城市讨生活的农民工一样,永远都只能是城市的边缘人。
   尽管工资那么低,尽管受到那么多不公正的对待,杜晓云还是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她从来不会与读者发生纠纷,她也不会与同事闹得不愉快。她永远都是那么谦逊,那么文雅、那么安静。
   命运,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残酷无情,哪怕是一点点的精神寄托也要将你剥夺干净。
   杜晓芸没料到,刚刚在图书馆干了一年,她就被辞退了。
   学校为了缩减开支,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裁员,当然是拿临时工开刀。正式工哪怕做得再不好,学校也拿他没法子。这是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决定的。
   杜晓芸因为到馆时间最短,理所当然地成了被裁减的对象。
   我比她自己事先得到这个消息,也为她据理力争过,但一切都是枉然。那些工龄超过十年的属于不能清退的范围,那些学校和馆长的亲戚属于特殊照顾对象,只有向她这样的没有过硬的背景,工龄又短,裁你没商量。谁在乎你的学历高,谁在乎你工作做得好。
   杜晓芸要走了,我心里依依难舍。我喜欢她温柔沉静的性格,欣赏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同情她坎坷的生活经历。
   她的离去,我不仅工作上失去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帮手,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那个夏天的傍晚,太阳还火辣辣的,丝毫没有减弱它的淫威。刚走出图书馆的大门,一阵热浪扑来,让人感到眩晕,似乎即刻就会被融化为尘埃。
   执手相看泪眼,却无语凝咽。
   很久,很久,我才松开她的手。
   “小杜,保重!”我向她挥手作别,努力地挤出了一丝笑容。
   “刘老师,再见!”她转身离去,渐行渐远。
   夕阳里,她单薄的身影越拉越长,最后消失在下班的人流中。
   很多年过去了。小杜,如今你在何方?你,过得还好吗?

共 32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临时工,一个国家正式用工制度外的群体,任何福利不被保障,随时可能被下岗。杜晓芸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她毕业于重点大学,有知识有能力且工作兢兢业业,但是各类福利没她的份,工作再好评先进没她的份,但是,当学校缩减开支,她却成了第一个被裁的人员。作者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关注着临时工杜晓芸的命运,为她奔走争取过却无济于事。杜晓芸自尊自爱,不愿做没工作的女人,她珍惜那份薪水微薄的临时工工作,最后还是被迫离开图书馆。读着作者的文,为作者对弱者人性的尊重与关爱所感动,同时为杜晓芸的境遇深感悲哀。这应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悲剧吧。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品质优良工作态度认真且又有才华的杜晓芸必定会找到适合她的岗位,祝福她!愿我们大家都能如心地善良的作者一样,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真情文章,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20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3-01-28 22:28:07
  杜晓芸若在初始能坚持不放弃自己的工作是不是会好些?但是恐怕也不太现实,她丈夫的生意远离了她原来工作的地方,保留着工作,说不定会丧失家庭的和谐。姐姐笔下的这个人物,真的让人心疼。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1-31 14:16:46
  谢谢风的知心解读!辛苦了!给你揉揉背。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01-28 23:25:20
  作者笔下的杜晓芸,千千万万个临时工的代表。这个故事应该是前些年的事,现在情况好一些了了,果然,作者在结尾处问:“很多年过去了。小杜,如今你在何方?你,过得还好吗?”,说明是多年前的事。
   我们国家的体制,弊端很多,文章里说的就是一种。临时工由于身份的原因,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尊敬领导,团结职工,不搬弄是非。但往往成了弱势轻体。这篇文字就集中了当时的一个深刻的现象!
   现在聘任制,多劳多得!逐渐在改变……
   文字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体制弊端!
   读后令人思考!给人启迪!是一篇佳作!谢谢!欣赏了!
回复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1-31 14:20:32
  谢谢山地来读拙文!在我们高校,这种情况依然如故。
   临时工拿的是最低工资标准,也就一千多吧。
   值得欣慰的是他们有医保和社保。
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3-01-29 16:21:09
  燕子姐姐笔下的杜晓芸,敬业、认真、低调,也不搬弄是非,可她获得的认可与尊重又是如何呢?姐姐笔力所及,正是现实积弊之所在。但,在高校民办体制下,这样的临时工,依然存在,他们的付出与收获毫不对等,更惶谈什么尊重了!
   雁子也在图书馆工作,感同身受。
   简朴的文字,老道的笔锋,深刻的寓意,何以未精?
   字里行间,时时闪现着燕子姐姐一颗正义与悲悯之心!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1-31 14:24:46
  谢谢雁子的共鸣!高校的情况都差不多。可能文笔粗糙吧。我对精华与否不是很在意,我想做的就是用文字反映民生疾苦。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2-03 14:55:26
  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 楼        文友:风逝        2013-02-03 15:05:20
  恭喜姐姐,佳作成精!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2-03 17:10:00
  哦,我还不知道呢!谢谢风!
6 楼        文友:风逝        2013-02-03 15:08:15
  杜晓芸的悲剧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女人吧,不应为家庭、孩子失去自我。所幸她及时在寻找失去的自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祝福她!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6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2-03 17:12:18
  是的,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女人自强自立的可靠保证。
   无论如何,不能为了男人失去自我。
   风,小年快乐!
7 楼        文友:四木        2013-08-01 10:33:21
  没有花俏的语言,却处处充满感情,好文章也。谢谢姐姐发表共享,受教了
只想把自己内心的思想,通过笨拙的笔尖,悄悄地表达出来。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