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千山烛泪(五场大型评剧剧本)

精品 千山烛泪(五场大型评剧剧本) ——五场大型评剧剧本


作者:王福昌 秀才,187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10发表时间:2013-01-28 22:41:01
摘要: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地上的青年男女的婚姻受着过去的封建枷锁束缚着,人们还用延续下来的那种逃婚的方式来抗击着自己的命运。剧中人刘淑娟就是其中一例

千山烛泪(五场大型评剧)
  
   编剧:王福昌
  
   再创作说明
  
   一、此剧本是本人在一九八五年所作,它是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历史背景而创作出来的产物。这次重新加工整理,应尊重剧本的原作。
   二、剧本除在、舞台艺术、情节安排、动作表情、唱词道白上做深加工外,一般不可做大的修改,这是为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原作。
   三、在指导思想上,修改必须同八五年的形势保持一致,修改要求,剧中人物不变,场次不变,剧中人物关系不变。
   四、力求做到,以悲剧出场,以悲剧告终,让观众------读者看后留下长时间的沉思,过段时间后还在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的理想效果。
   五、突出重点,抓住中心,巧妙的运用好中心道具-----戏胆。
   再修改说明
   一、将整理出的剧本留做原本。
   二、根据中国戏剧界的老前辈和我个人戏剧创作指导老师、以及省、市戏剧界的专家、同行和同仁们的意见进行再度加工创作。
   三、力争做到,剧中人物关系复杂化,中心道具运用合理化,剧情发展神秘化,剧中人物艺术化。
   四、做到;有爱才有情,有情才有戏。力争做到;使悲剧让人回味无穷有艺术效果。
   五、争取做到,在半年或一年内改成,并在短期内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评剧《千山烛泪》先导说明:
   五场大型评剧《千山烛泪》,是本人在一九八五年,根据当时的形势和背景创作而出的纯文艺作品。
   当时在我们国内,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刚刚开过,在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形态里,过去那种旧的观念和模式还留着很浓重的阴影,在这新旧更替、体制转型、思想变革,的特殊时期,党中央及时的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届六中全会,把全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
   为了要及时的清理左的错误,同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群众当中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在这种特殊时期,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还受着“左”的错误所束缚着,在当时,人们还想富不敢富,想发展又对党的路线和国家的政策不托底。
   特别是中青年,还受着过去那种陈旧的婚姻观念所影响着。也就在这种特殊时期,在我们辽南发生了《千山烛泪》的故事。同时也被好事的我,把它写进了剧本,搬上了舞台
   剧本《千山烛泪》分集梗概和故事大纲:
   第一场上山
   八十年代初,在辽南农村某地女青年刘淑娟,为逃避自己不满意的婚姻,消极的反抗家庭暴力,跑到千山一座庵堂来出家。比刘淑娟早到千山庵堂出家的十八岁女青年古文静,为了贪玩儿求伴,很高兴的到庵堂来求庵堂主持老尼姑。
   可是当时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还不完善,我们国家对宗教团体和寺院的管理还不到位。国内各寺院庵堂的僧侣、尼姑的生活还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庵堂主持老尼姑拒绝收留刘淑娟在此出家。
   第二场暂留
   自认为无路可走的刘淑娟欲在千山自寻短见,由于过分的悲愤与绝望在庵堂内昏了过去,这时让到庵堂内烧香的古文静碰见,古文静以为刘淑娟死在庵堂之内,她慌里慌张的去秉告师傅。
   庵堂主持老尼姑听到后,急急忙忙的来到庵堂之内,见昏倒在地上的刘淑娟,右脚脱掉一只鞋子,而右脚缺少了一个小脚趾头,触景生情的勾起了庵堂主持老尼姑的心事,通过老尼姑的仔细辩认,她终于看出刘淑娟是老尼姑的亲生女儿,这一变故使老尼姑惊慌失措,她只得留下刘淑娟在庵堂内暂时安身。
   第三场痛楚
   老尼姑在自己出家的庵堂内见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她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
   老尼解放前出生在辽南某农村一个地主老财家,她年幼失去了妈妈失去了母爱,十八岁情窦初开,就暗恋上在她们家做长工的二十三岁青年罗建章,两个经常暗中来往,便怀上了刘淑娟。
   当老财的父亲知道后,暗中勾结国民党匪军姚团长,以共产党要犯的名誉把罗建章抓走,并把十八岁的二妮许给姚团长做姨太太。在老财家的女佣张嫂听到风声后,来给二妮报信,正巧老财家的管家刘三和老财也都赶到,老财让让管家刘三把二妮刚生出来的刘淑娟抱走处理掉,并让刘三给姚团长送信,让姚团长在第二天早上来接人。
   可是管家刘三却偷偷将刘淑娟留了下来,为了日后等她长大,用她卖钱养老。
   在情急中,女佣张嫂帮助二妮逃往千山并在庵堂出家。
   第四场相聚
   某市书香门第出身古文静,到千山庵堂后难守清规戒律,时常离经叛道,让菩萨心肠的老尼无可奈何。
   因为女儿刘淑娟的到来,时常的让老尼想起自己的青年时代,想念和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罗建章。
   八五年祖国大地施行改革开放,许多海外华侨纷纷回国投资兴办企业,此时的刘淑娟的生父罗建章也回到辽南来投资。他回到辽南后,一边到千山旅游观光,一边寻找自己失散的亲人,在庵堂里与自己的亲人年轻时的二妮----老尼相遇,从老尼的口中得知,自己的亲生女儿还活在人世并也到千山庵堂来出家,归国华侨罗建章急于要与亲生女儿相见,却不知后来几人命运如何,给人留下很重的悬念。
   第五场惜别
   东北解放时,深受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女佣张嫂,参加了土改工作团,东北全境解放以后又参军随大军南下,复员后转业在南方某省某县工作,七十年代末调回辽南某县,八十年代初当选为辽南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淑娟因反抗不如意的婚姻连遭家庭暴力之后逃到千山来出家,副县长张嫂接到地方反映上来的这一情况后,亲自到千山来找刘淑娟,在这时张嫂还不知道刘淑娟是二妮的亲生女儿。
   刘淑娟的养父,地主老财家的管家刘三,把老尼的孩子养大后高价聘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搞服装加工的个体户。刘淑娟逃上千山之后,男方多少次来找刘三,逼他返还嫁聘养女刘淑娟时所得的两万块钱,可这笔钱被游手好闲的刘三挥霍殆尽。刘三没办法只好也到千山来找养女。
   张嫂在五十年代生有一子,叫张威,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南旅游学校,八五年调到千山旅游局,他接到了侨联的电话通知,说省长要接见归国华侨罗建章,旅游局让张威负责在千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中给找到罗建章。
   刘淑娟在千山上见到养父刘三催逼她下山回家,她直奔千山崖欲想跳崖自寻短见,老尼听说后,急领弟子古文静和以前的恋人罗建章前去寻找。
   在这场人找人,大找人中把戏推向高潮。最终所有人物都离开了千山古寺,只有老尼受宗教思想影响太深,留在千山庵堂之中。刘淑女娟再一次品味了失母之痛,悲痛欲绝,晕倒在地。
   评剧《千山烛泪》以悲剧开始,又以悲剧告终。
  
   本剧作者;王福昌
  
  
   人物表
   (人物以先后出场为序)
  
   刘淑娟、女、三十多岁,辽南某地农村女青年,因逃婚,所以到千山出家。
   古文静、女、十九岁,辽南某市高中毕业生,因高考落榜受家长歧视到千山出家。
   老尼、女、五十多岁,千山某寺院庵堂中尼姑,解放前出家。
   二妮、女、十九岁,老尼回忆中,解放前老尼的青年时代,刘财东之女,刘淑娟的生母。
   张嫂、女、二十岁,老尼回忆中,二妮家的女佣。
   刘三儿、(一)男、三十多岁,老尼回忆中,解放前刘财东家的管家。
   刘财东、男、五十多岁,老尼回忆中,解放前辽南某地地主老财,二妮之父。
   罗建章、男、五十多岁,八十年代归国华侨,老尼的丈夫,刘淑娟的生父。
   张威、男、三十来岁,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生,辽南千山旅游局干事。张母之子,五四年出生,又叫,“五四”。
   张母、女、五十多岁,八十年代中辽南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威之母。即解放前刘财东家女佣张嫂。
   刘三儿、(二)男、六十多岁,辽南某地群众,刘淑娟的养父即解放前刘财东家管家。
   游导员、游客、若干。
  
  
   时间:一九八五年,中国大地实行改革开放之初。
   地点:辽宁南部千朵莲花山旅游开发区。
  
  
   第一场
  
   [辽南旅游区。
   千朵莲花山上,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中外游客来往络绎不绝。古寺庵堂前新建的香塔里焚烧着纸钱。粉刷过的大门两侧用红溱写着:“秀外慧中击暮鼓;风回路转入云林”的对联。殿堂中披红挂绿。贴金的观音前的供台上香烟燎绕,青灯长明。供台下黄色拜垫上分男左女右跪着正在礼拜的善男信女。殿后不时的传出敲击的木鱼声。
   幕启:(有两个游客上,慢慢的从跪拜的善男信女身后走过,下。)
   (幕后众凄楚地唱)
   勘破三春景不长,
   今朝顿改红艳妆;
   可怜端庄农家女,
   静守青灯古佛旁。(跪拜的善男信女站起、焚香、下)
   (刘淑娟幕后唱)
   一路行来,肝肠欲断!(急上)
   凄凉凉,悲惨惨,奔往千山。(过场)
   今生不把别的怨,
   只怪我命苦,恰似黄连。
   年幼时失父母,把孤独陪伴。
   成年后,事更多,多有灾难。
   求幸福、只等那来世再转,
   后半生、我只奈,心向善缘。(转到观音像前)
   见菩萨、淑娟我诚心求拜。(跪在拜垫上)
   眼模糊、泪如雨、心似刀剜。(古文静上)
   古文静:你是何方游客到此拜佛,为何跪在我师傅的拜垫上?不懂规矩?
   刘淑娟:(吃惊地)啊!啊!啊!(站起)
   (唱)行错礼,我向您忙陪笑脸。
   古文静:(望香炉、讥讽地)你连香都没烧,还拜佛呢?哼!
   刘淑娟:(唱)原谅我身上没有半文钱。(用衣襟去擦眼里涌出的眼泪。)
   古文静:(见状惊奇地)你看,你看,我只是随便的说说,你怎么就哭啦?
   刘淑娟:(悲伤地)咳,小妹妹呀!
   古文静:(凑趣地)哎,哎我说在这佛殿庵堂里,你还敢叫我这个呀?
   刘淑娟:(唱)请原谅,又把你称呼错,
   我改尊你一声,小师傅。
   古文静:(不好意思地)行了,行了,反正你也是女的,我也是女的,我师傅她
   还是女的。她又没听见,叫就叫了吧!
   刘淑娟:那就多包涵了。(央求地)小师傅,您能领我见一见您的老师傅吗?
   古文静:(吃惊地)怎么,你还要见我师傅?(旁白)啊!我明白了,看刚才她那番表情,她也是到这里来出家的。这回可好了,我也有个伴了。(转对刘淑娟)好,你在这里等候,,我这就秉报我师傅去。(连蹦带跳地跑下)
   刘淑娟:(又跪在观音像前央求)菩萨保佑,大慈大悲您就让这里的师傅留我在此安身吧!(片刻,老尼随古文静上,刘淑娟又发现自已跪错了位置慌忙站起。)
   古文静:我师傅来了!
   刘淑娟:(面向老尼)师傅,我给您跪下了!(欲跪)
   老尼:(急上前拦扶)啊,请施主不必行此大礼。请问你家在何处,又为何要到我庵堂来拜佛烧香,听说还要、、、、、、?
   刘淑娟:(伤心地)师傅啊!
   (唱)问及此事,我心痛难忍,
   心如火,思如潮,泪洒衣襟。
   (极痛苦地,白)我,我,我我、、、、、、我该怎么说呢?
   (唱)央求师傅,您收下我,
   让我到您这里做一个,
   老尼:做个什么?
   刘淑娟:(唱)做一个六根清净的,出家人!
   老尼:(唱)你究竟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
   为什么年纪轻轻,到千山,
   要入我禅门?
   古文静:师傅,您就别问了!您看她眼泪都流够了,心都伤透了,人都愁瘦了,就连说话都发绉了
   刘淑娟:是啊,师傅您就留下我吧!
   老尼:留下你?(沉思后,推脱)老身看你也着实可怜,可我却不知道你的来历,这里的庵堂太小,无法容留你在此安身。
   刘淑娟:(跪下哀求地)师傅,您就留下我吧!求您了。
   古文静:是啊,师傅!您就收下她吧!
   老尼:(斥责地)你,出家人,不得多嘴!(对刘淑娟)皈依佛门,寺院的一些清规戒律,施主岂能忍受得了,你还是回家去吧。
   古文静:(还为刘淑娟求情)师傅您、、、、、、!
   老尼:(对古文静更严厉地)我刚才说过,出家人不得多嘴,这庵堂之事由我做主。你快快随我到后堂去抄佛经去。(下古文静无可奈何地望着刘淑娟恋恋不舍地下。)
   刘淑娟:(绝望地)天啊!
   (唱)闻得尼姑无情话,
   心头好似钢刀扎。
   (白)苍天啊!(更绝望地)我往哪里去?我可还往哪里去呀?
   (唱)来时足有数百里,
   归去恰似万里行。
   身疲力尽难支撑,
   如何迈步踏归程?
   苍天哪、、、、、、!
   呼天天高,天不理,
   叫地地静,地不应。
   禅门不肯收留我,(抽出布条裤带欲悬梁)
   只好在此、、、、、、
   了一生!(悲痛欲绝,昏倒在地。)
  
   ------幕落
  
  
  
   第二场
  
   [观音殿后的禅堂里,有两张尼姑用的睡榻,睡榻旁挂着青布幔帐。经钻进禅堂内的风一吹,幔帐微微抖动。墙上佛像下,烛焰忽明忽暗。香炉里香头上,星火点点,香炉上空升起条条烟雾

共 25673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首先让我们热烈欢迎剧作者王福昌为我们带来的五场大型评剧《千山烛泪》;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地上的青年男女的婚姻受着过去的封建枷锁束缚着,人们还用延续下来的那种逃婚的方式来抗击着自己的命运。剧中人刘淑娟就是其中一例。评剧《千山烛泪》以悲剧开始,又以悲剧告终;力争做到,剧中人物关系复杂化,中心道具运用合理化,剧情发展神秘化,剧中人物艺术化;做到有爱才有情,有情才有戏。力争做到;使悲剧让人回味无穷有艺术效果;故事发生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刚特别是中青年,还受着过去那种陈旧的婚姻观念所影响着刚开过的一九八五年;在这种特殊时期,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还受着“左”的错误所束缚着,在当时,人们还想富不敢富,想发展又对党的路线和国家的政策不彻底;八十年代初,在辽南农村某地女青年刘淑娟,为逃避自己不满意的婚姻,消极的反抗家庭暴力,跑到千山一座庵堂来出家;刘淑娟居然是老尼姑的亲生女儿……剧本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能够以女青年刘淑娟的境际遭遇、离合悲欢来结构故事,组织情节,端得是很不容易;作品的唱词基本做到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十分难得;很有搬上舞台的潜力。评剧,作为一种影响极广的优秀剧种,很适合搬演这一类作品。期待方家们慧眼识珠,早日搬上舞台。推荐阅读。期待更多好剧本精彩亮相本系统。【编辑:晋忻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129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晋忻李        2013-01-28 22:43:18
  剧本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能够以女青年刘淑娟的境际遭遇、离合悲欢来结构故事,组织情节,端得是很不容易;作品的唱词基本做到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十分难得;很有搬上舞台的潜力。评剧,作为一种影响极广的优秀剧种,很适合搬演这一类作品。期待方家们慧眼识珠,早日搬上舞台。推荐阅读。期待更多好剧本精彩亮相本系统。
晋忻李
2 楼        文友:蔚风        2013-01-30 07:57:57
  欣赏作者的佳作,作为一种影响极广的优秀剧种的评剧,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佳作,祝福作者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回复2 楼        文友:王福昌        2013-01-30 17:26:42
  谢谢您的祝福!作家的责任是将人类引向文明,传播真、善、美,是我的义务!!美好的未来,祖国的繁荣,我们共同来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